李镇西的完美教室2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210081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40.31KB
李镇西的完美教室2Word文档格式.docx
《李镇西的完美教室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镇西的完美教室2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间教室,一个个生活于同一间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志同道合者。
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
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一、缔造完美教室的意义
什么是“缔造完美教室”?
简言之,就是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丰富营养,晨诵,午读,暮省,并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所有学科的追求目标,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
在新教育人提出“缔造完美教室”时,许多人问我们:
为什么你们要把原先的班级、班集体,说成一个原本仅仅具有空间概念的教室?
从约定俗成的定义来看,班级是学校中的班次与年级的总称。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
一个班级通常是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
而教室(classroom,schoolroom)则是指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正式讲课的地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空间。
所以,一个是从组织的角度来界定班级,一个是从空间的角度来定义教室,而从教师与学生生命活动的形态,以及师生共同活动的场域体。
新教育实验主张,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里所说的人,无疑是包括了学生、教师、父母等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说教室而不是班级,是想强调教室是一个师生的生命在此展开的场。
同时我们又不希望这个概念仅仅停留在空间上。
因为在这个空间里,不仅世界得以展开,而且历史得以书写,它是叙事的、时间性的,用新教育人喜欢的词语说,它又是岁月的。
缔造,在字源上有最初创造的含义。
我们选择这个词语,是想强调作为教室缔造者之一的教师,可能起着比我们原先认识的更为重要的主体作用。
在我们喜欢说学生是目的、是主体的时代里,我们往往会忘记一个事实:
没有人不是目的,不是主体。
教室的叙事主体,必然是它的所有参与者。
但是,在这个叙事中,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
他不仅仅是主角之一,而且还是参与剧本创作的人。
一间平庸的教室并不完全源自一个平庸教师的所为,但一间卓越的教室,一定源自一个不甘平庸的教师的梦想。
而且,正是凭借这一梦想,这位教师才可能得以超越自身的局限,自身也抵达卓越。
关于“完美”二字,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因为很多人认为,完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远不如优秀、卓越这样的提法实在。
我们认为,这里一方面是为了在我们“开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的表述中显得更对称,另一个方面是提出一个愿景,一个朝向。
缔造完美教室是我们追寻的理想,是“虽曰不能,心向往之”的前方。
所以,完美教室并不是一个苛刻的衡量当下的标准,而是一个使命,一个愿景,并且在这一表达中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并不想只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一些任务,而是想从自身的领悟与梦想开始,创造一个足够美好的事物。
要全面理解缔造完美教室的内涵,还需要把握好几对重要的关系。
一是教室与学校的关系。
学校是完美教室存在的大背景,任何教室都不能孤立于学校之外而独立存在,教室文化和理念的确定同时要以学校的文化为背景。
在一所学校很强大的时候,教室更要置身于学校的大文化之下,并从中汲取养分。
但是,在一所学校的文化不够强大的时候(如雷夫的第56号教室),教室(班级)就要突出自我,拥有自己的文化和镜像。
而且,教室不是一个单一的狭窄的空间,操场、图书馆等学校的其它场所,都是教室的延伸。
二是成长与成绩的关系。
完美教室与优秀成绩并不矛盾。
新教育不把分数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但是好的分数,一直是对新教育人额外的奖赏。
新教育人明白:
“缔造完美教室有一个绝对的‘硬指标’:
所有孩子在教室里可见的进步——无论是在道德上的、情感上的、智力上的。
”没有可见的显性的成长,不是真正的成长,单个的学生个体的成长也不是真正的成长。
在德性养成上,孩子们“既质又文,君子堂堂”,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从内至外散发的儒雅气质和宁静之气是显性的。
但道德人格以外,我们同样需要智力上的显性成就——最终的分数是很好的体现。
我们把分数的要求放在灵魂的成长之后,但最终学生的成长一定能用分数来表现。
分数将是成长的一个表征。
没有合理的分数,世界无法懂得你也无法承认你,如果把分数抛开,完美教室就无法真正完美。
当然,在我们已经存在的完美教室中,因为新教育的课程,因为两套教学大纲的相互促进,孩子们最终的分数都比普通班级要优秀甚至卓越得多。
三是教室与家庭的关系。
作为有教育学自觉的教室,应该在思想上领导着家庭,凭借专业素养和技能引领父母。
在一定程度上,家庭也是教室的延伸,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教室。
没有父母的成熟,很难有孩子的成熟。
所以,建立家校联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成立新教育亲子共读中心的缘由所在。
因此,完美教室也一定是教师与父母充分交流、交融的教室,是父母充分参与教育教学的教室,是学校和父母高度认可的教室,没有他们的认可和信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在厘清缔造完美教室的概念内涵以后,我们有必要再来审视一下其价值与意义。
教室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是为生命而存在。
教室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
没有生命绽放的教室,就不可能是完美教室。
生命,是新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词汇。
教室的重要性,一直被低估。
生命,在任何阶段,都需要一个自由舒展的领地。
最初,这个领地被称为母亲的子宫——一个大生命为一个新的小生命创造的舒适的宫殿。
然后,是襁褓,是摇篮和家庭;
再然后,是校园和教室;
最后,是职场与社会。
摇篮和家庭、校园和教室、职场和社会,在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其中,校园和教室对于生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这个时期,生命一边在象征着起点与过去的家庭和当前的校园与教室之间往返,一边将触角伸展到自己未来将独自面对的世界(职场和社会)……生命的这个过程,被理解为是从安全到自由的进程,而生命发展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有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场所:
为了安全的庇护所,和为了自由的训练场。
如果家庭意味着更多安全,社会意味着更多自由的话,那么教室正好意味着在这二者之间且同时具备二者功能的特殊领地,是孩子生命从安全到自由的最重要的驿站。
同样是一间教室,或者平庸、冷漠,甚至充斥着暴力、专制、欺骗,或者完美、温馨,对于每个穿越其间的孩子的意义完全不同,对于每个生命成长的意义完全不同。
从某一刻起,一位教师(或几位教师)和几十个孩子相聚在一个叫教室的地方,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时光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度过,大家的成就与挫败、悲哀与喜悦源自于这个叫“教室”的地方。
我们能够对它无动于衷吗?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
没有哪间教室与其他教室里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
只有从教室开始,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可能有新的课程创造、新的“学习共同体”创造。
新教育人探讨缔造完美教室的意蕴以及可能性,正是希望有更多的新教育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教室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成长,让缔造完美教室的项目成为师生成长的一个契机,在行动中不断朝向完美。
希望有更多的新教育教师,能够“守住自己的教室”,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里开出一朵花来。
二、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
教室,不应该是一盆散沙。
教师和学生,不应该只是各不相干的把知识作为商品的出售者和消费者。
在教室里相聚的一群人,不应该只是偶然原因的随机组合,或者偶尔因一首歌、一个演讲、一场比赛才聚集在一起,平日里则是一群没有共同思想共同语言的乌合之众,一群没有共同愿景共同价值的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教室,注定是一个生长中的部落和社会;
教室,注定是一个要形成自己文化与规则的地方。
论及教室文化,大家自然会想起新教育第10届研讨会的主题“学校文化”。
事实上,我们在有关学校文化论述中的大多数内容,完全符合教室文化。
我们甚至可以说,教室就是一个缩微版的学校,教室具备学校的一切结构与功能。
如果要说教室与学校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室,总是有一个明确的期限规定性:
或者三年,或者五年、六年,它不但起始时间被规定,而且同样被规定于某一刻完成自己的使命。
当然,完成使命并不是宣告这一教室的彻底消失,而是这个教室叙事的完成,而经由这一教室叙事成长起来的师生,将在另外的叙事中继续扮演主角,继续书写各自的生命叙事。
学校的绵延性显然要更强一些。
如果说教室完全由一群人相聚而成、相离而散的话,那么学校则是无数人、无数代人的进进出出中,生成自己的文化与历史。
套用一句老话,就是: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教室”。
也因此,教室叙事,是一个比学校叙事结构更清晰的篇章。
教室,是一个比学校更应该清晰规划,精心设计好开端和结局的叙事,而文化,就是这个故事中的灵魂、精神。
2010年石家庄的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曾从一所学校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来观照学校文化,也曾从学校的校徽、校歌、校训、仪式、庆典以及建筑、英雄故事等角度来剖析学校文化。
这种观照与剖析,我们同样可以运用于教室。
也就是说,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与榜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符号系统。
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形象、学校历史一样,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愿景的集中整合与体现。
在教室文化的思考中,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第一形象是教室命名,而最终呈现的则是教室文化的整体构建。
一间教室的名字,应该是教室文化的具体承载与体现,是班级成员的自我镜像。
通常情况下,许多学校的教室是用数字来命名的,如一(3)班、二(4)班等,或者如雷夫的“第56号教室”。
用数字作为教室和班级的代号,无疑是最简单的,但也是最枯燥、机械和重复的。
在新教育的教室里,往往通过具象化的命名,把格式化的数字符号,转化为一种精神意向,赋予教室一种精神力量。
教室命名,就像每个人出生时被命名一样,是生命中一件特别重大的事件。
也因此,许多班主任老师总想别出心裁,起一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教室名字。
是的,每一间教室应该是独特的,但这里的独特不是非要起一个多么新颖别致的班名,创造一个多么漂亮夺目的班徽或是象征物,让自己的教室与众不同,另类张扬。
我们所说的独特,只是相对于这间教室及其特定的老师和孩子而言,它是非同寻常的,是意味深刻的。
江苏海门海南中学有一间教室的名字就非常特别——不一班(般)。
班主任江斌杰介绍说,孩子们刚上中学,走进学校就说:
“校园不一般呢!
”他介绍任课老师时,有学生说:
“这些老师不一般呢!
”一天课下来,有学生感叹:
“真的是不一般呢!
”所以,他就想:
干脆用“不一班(般)”来命名自己的教室,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班级。
这样就能够拥有不一般的孩子,不一般的教室。
如果当个性(追求与众不同)与贴切性(就像我们希望的样子)有了冲突的时候,我们建议宁选贴切,不选个性,哪怕与其它教室有所重复也行——毕竟对这些孩子而言,它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因为经历的不同,同样的名字背后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意向,不同的故事,因为最终它的意义是由师生的共同生活所赋予,而不是有一个名字就自足了的。
在许多新教育学校里,教室命名用了“小毛虫”、“蒲公英”之类的小动物或者花草的名字,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简单重复。
但只要能够从这些平淡的名字、平常的事物中,充分挖掘其不平凡的内涵,通过阅读、课程、活动不断擦亮这些平淡的名字,它就能够在学生们的心中真正地活起来,成为大家共同生活的愿景。
正如海子所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名字叫什么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传递灵魂碰撞而生的温度。
完美教室的命名,并不一定要求教师在学生没有到来之前,就已经完全确定。
取一个名字等候孩子出生,这在生孩子时是贴切的,但对于已有自己的情趣、性格、历史的学生及其父母而言,教师的这种做法容易让教育的另一方感觉过于被动。
而且一个一开始就定下的名字,对被动接受的孩子而言不过是个词语,是个空洞的符号。
所以,教室命名,可能已经在老师的心里酝酿了很长时间,甚至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构想,但是正式命名的时机却仍然需要寻找甚至等候。
最好是师生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创造时机,譬如在相关的电影观看或诗歌学习之后,巧妙地提出来,成为一种共同的命名。
没有一个名字是完美无缺的,重要的是它们是我的名字,就像晨诵诗《草的名字》所说:
“给我喜欢草取我喜欢的名字,我取的名字只有我在叫。
”是的,一棵树,一棵草,一块石头,一粒沙……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过这种赋予,成为意蕴深刻的象征物。
所以,比教室名字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名字或意蕴能够不断被发掘,不断被赋予。
譬如罕台有一个教室叫小鸟教室,由于同级的兄弟班级叫小毛虫教室,当初命名的时候大家打趣说,小鸟吃毛虫,就叫小鸟教室吧。
小毛虫教室的班主任是原毛虫与蝴蝶项目负责人马玲老师,所以,这是一个源自教师历史与愿望的命名,而且它的意蕴就是毛虫最终将羽化为蝶,飞翔天空。
相对而言,这个小鸟教室的命名就显得有点仓促了。
但是它至少意味着这间教室的主人不希望自己逊色于小毛虫教室,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两个名字成为孩子们的快乐游戏:
我是毛虫我刺你,我是小鸟我吃你。
然而从更久远的时间来看,除非我们赋予小鸟教室更深远的意义,否则这个命名就成为一个意义单薄的符号而已。
所以在一年后的班徽设计时,设计者把毕加索的和平鸽当成了小鸟教室的班徽,而老师则把《快乐鸟的承诺》这个伟大的绘本故事作为教室的镜像故事,并准备在高年级,逐渐地引入凤凰涅槃、荆棘鸟等相关故事。
就这样,一个起初显得仓促的命名,因为师生逐渐赋予它深远意义,最终让它持久地成为教室的鲜明形象。
命名只是教室文化建构中的一个事项,和它相关的事务包括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班级承诺(誓约)等,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班徽,是班级的图腾,班级的象征物,一般是围绕班名展开,由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共同绘制而成。
班徽确定可以采取全班征集评选、在优胜方案的基础上修改完善。
焦作市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一间名叫“竹节轩”的农村教室,在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徽的过程中,刘浩楠同学设计的班徽被大家一致通过(见图1)。
图案的下方是两段蓬勃生长的竹节,和班名“竹节轩”相呼应。
中间竹叶状的图形,像镰刀,又像号角,像冲浪的风帆,又像挥舞的翅膀。
而图案上方那一团跳动的火焰,象征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灵。
对于局外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但对于竹节轩班里的孩子们来说,这却是只属于这个班级的,它体现着一个班级精神生命的走向,是由师生亲身经历、共同创造的。
而对于刘浩楠同学来说,更是会成为一辈子的记忆。
班旗,是班级的旗帜,在运动会、学校庆典等大型活动时使用,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凝聚力。
一般是把班徽放大以后印制在白色或其他颜色的布上。
班旗可以制作成不同规格,有学生人手一份的小旗帜,也有列队展示时使用的大旗帜。
班歌,是与班级愿景、名称的精神气质吻合的歌曲,可以是自己创作、请人创作,也可以是选用现成的歌曲,或者根据现成的歌曲稍加改编的歌曲。
如李镇西的未来班,是学生们写信请谷建芬老师作曲的;
而山西绛县的“山水人家”教室,则选用了《我爱你中国》。
班歌歌词和旋律不应成人化,应该符合儿童的志趣。
班诗,与班歌相同,也是与班级愿景、名称等和谐协调的诗歌,可以由班级师生共同创作,也可以选用现成的诗歌。
如山西绛县的小蜗牛教室的班诗就是《小蜗牛》,激励孩子们不怕慢,只怕站,只要心怀梦想,执着前行,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班训,与学校的校训类似,是用简洁明了、寓意深刻的语言,阐明班级的价值追求。
班训的文字可以成为班徽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可以印制在班旗上。
班级承诺,是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对未来的一个美好的约定,它往往是以誓词的形式出现。
如马玲老师在给自己教室的父母第一封信中就提出:
“我是教师我承诺:
让每一个与我相遇的孩子,因我而优秀”,“我是学生我相信:
我将在这里品尝到知识的快乐,生命的尊严”。
班级承诺在重要的场合和时刻由教师和学生宣誓,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和震撼力。
上面这些内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没有必要在教室成立的第一时刻就预先准备好。
最好的方式是在师生的共同生活的岁月中逐渐建构起来,这是一个以教师为引导者,师生共同体为主体的自我书写过程。
譬如对一间小学教室而言,它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就完全可以等到三、四年级之后再来确定,只有等学生的精神境界达到能感受并理解规则的阶段之后,讨论这一切才有鲜活的意义。
海门新教育实验区选编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就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近20个教室的个性化的文化构建,孩子们每天在这些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文化中穿越,教室文化自然就浸润了每个孩子的灵魂。
教室文化,也会体现在教室的布置上。
没有经过精心安排的教室,是缺少文化意蕴的。
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希望教室的布置要有切合孩子生命的美学风格,比如在班级里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或者小金鱼等动物,让孩子们能够随时看见生命的成长,与大自然保持联系,感受自己以外的生命呼吸。
教室里的色彩也可以丰富多彩,如低年级可以考虑偏近粉红色系,用绘本童话场景和角色来装饰,让孩子直接地感受到亲切、温馨和安全;
高年级可以偏近青蓝色系,或者回归黑白,装饰以成熟的字画作品,有一种清澈高远的意境;
而中段则可以考虑选择介于二者之间的绿色系列,配以东方风格的清新插画等等。
当然,装饰教室的最重要的事物,应该是师生的作品:
大家共同生活过的照片和文字,大家从稚嫩到成熟的艺术作品——甚至许多新教育教室提倡宁可有不完美,也要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上墙,因为这是“我们”的阵地。
所以教室布置,应该把教室墙面当成我们自己的杂志社、电视台、档案馆。
同时,教室还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园艺房、展示厅,大家种植的花草盆景,烧制的泥巴陶艺等,也可以利用这个空间陈列交流。
总之,教室里的每一个空间都应该由师生共同创造,或者是一段共同穿越的生命旅程的见证。
对于孩子们来说,让学生在其中发现自己,认可自己非常重要。
在2011年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提出了“以人弘道,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的倡议,这对于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也十分吻合。
“文化是活出来的”,教室文化也是如此,它应该在一以贯之的师生生活的点滴之中,在不断的濡染,编织与生成中活出来。
无论多么构思巧妙、令人眼前一亮的班名、班徽、班歌、班诗,如果师生最终没有把那种精神活出来,那么这间教室就与完美教室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反之,哪怕教室只有一个平凡普通的名字,只要坚定不移地去做,把一种精神活出来,平凡的名字,甚至简单的数字,也就有了深远的意义。
我们倡导通过班级的课程、班级的庆典、班级的活动,班级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都是在将文化一点一点的活出来。
活出来,不仅师生享受到过程,享受到成长,同时班级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风格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生命在特定的境域中的光辉发扬,生命光辉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有了风格。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教室文化,既要从儿童生命成长的阶段性和普遍的人类精神来考虑,也要考虑到一间教室的民族与地方的风格特色。
譬如,对新教育完美教室而言,我们与雷夫的第56号教室就处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之中,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儒道释文化的根本精神与特质,是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的文化场域,如果我们的教室将中国文化吸纳得特别透彻,它就必然呈现出一种与第56号教室生命精神上息息相通,但文化风格上迥然有异的气质。
三、完美教室与道德图谱
教室是个小社会。
有关这个社会的一切:
道德规范、行为规则、规章制度、榜样底线……全都与这个社会同步建构而成。
虽然教室从更大的社会(譬如学校和社区),或者更久的传统(譬如学校的历史)中承接了许多既定的东西,但它们真正成为教室里的显性和隐性的规则,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它们的建立,其实也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形成。
它们建立起来的方式,它们的实质,则决定这个社会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是共同生活的还是孤立存在的。
一间教室总不是凭空存在的,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并且是环境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强调完美教室由我们亲手缔造,其实它的根苗,一直孕育于更大的文化系统中。
我们的语言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国家法规,我们时代的习俗与风貌等等,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教室的肤色,成为我们教室自我编织的纺线。
完美教室价值系统的缔造,是一个双向同步的过程:
一方面,它是传统和法规中的要素,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教室,传递到孩子,成为教室文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它是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不断成长,不断对话,不断取舍与抉择,完全自主地体认某些价值。
也就是说,它既是一个传统继承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创造的过程。
单纯且过度地强调这两个因素中的某一点,而否定另一点的重要性,必将导致教室价值系统缔造过程中的偏颇。
一间真正的完美教室,必然是对话的,革新的,民主的,也必然保存着传统中美好的元素。
作为自我叙事的教室构建,它总是基于传统与自由之间,并在二者之间不断穿梭。
通过这种来回穿梭,自由拥有了历史的厚度以及力量,历史传统拥有了自由所赋予的当下感与创造性。
应当承认,当下的许多教室,已经或者正在被双重的市场主义所左右。
所谓双重的市场主义,第一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经济市场,也就是拜金主义、拜物教,第二就是隐含于对物质经济的过度追求中的拜分主义,唯分为上,因为分数的后面是好学校,好学校的后面是好工作,好工作后面是好待遇……其实,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切早已经认识得非常清楚,经济永远是物质基础,必不可少,但是最高的价值只能是人的自由,而不应该是人的异化!
所以,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教室里开展一种关于大生命的教育,关于人的终极自由或成就的教育,一种关于人类未来的美好憧憬的教育。
一间教室,应该建立起这种对于大生命的信仰,把大生命的生生不息,把人类的庄严与尊严,作为生命叙事的大线索,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如果说关于生命与人的自由之信仰,是一个比较宽泛、相对隐性的大背景的话,那么一间教室的道德系统应该是显性价值系统中最一以贯之的。
道德系统总是信仰系统的落实和具体化。
事实上,广义上的道德系统,包括了类似于习俗层面的行为规范、人与人共同生活所需要的处世守则以及人的内在良知三个相互渗透与交叉的子系统。
对一个教室的师生而言,习俗指的是那些先教室而存在,但并不源自生命之必然的行为规则。
这种习俗是无所不在的,它们赋予人们的生活以一定的形态与秩序,但也可能隐蔽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镇西 完美 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