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208419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18.04KB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
2
6.如图是悬浮在大气中有毒气体之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后产生了新的分子和原子
B.反应后生成两种新物质,两种新物质中共存在三种原子
C.参加反应的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2:
1
D.若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物质分子,该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KCl溶液
MgCl2
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滤液中加入盐酸,煮沸
B
MnO2粉
C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CO2
HCl
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洗气
D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8.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
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A.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⑤D.③④⑤
9.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间隔变大
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B.t2℃时ab两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C.t1℃C时ac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ac两饱和溶液同时升高到t2℃时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二、填空题
1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高铁走出国门。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为了检验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图(略去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
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丙中均无明显变化。
由此得出铁丝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制品在下列情况:
①潮湿空气中②部分浸入食盐水中③干燥的空气中
最易生锈的是___(填序号).
(3)写出用盐酸清洗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由铁丝锈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红磷在空气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____
三、实验题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根据图1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
(2)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要能达到“控制反应的速率”,需要选用的仪器有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则二氧化碳从___(填导管的序号)进入。
(4)装置H中,向干燥石蕊试纸的a端滴入蒸馏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
(5)小明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后,如图2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
___.(写一点即可)
四、流程题
13.某工厂欲从只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和操作b共同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它在操作b中的作用____
(2)A、B物质的名称:
A为_____,B为____
(3)A与废液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金属回收的意义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4.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认为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___保存。
15.某化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一包食品脱氧剂的成分,剪开包装袋,发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白色粉末。
(提出问题)脱氧剂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经过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提出猜想:
甲同学:
可能有铁粉
乙同学:
可能有炭粉,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性,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富集在脱氧剂周围。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根据两位同学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向脱氧剂中加入足量的______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甲、乙同学的猜想均成立
过滤,将滤渣与氧化铜混合加热
______
(反思与评价)
(1)滤渣与氧化铜的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从实验装置角度考虑,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来提供高温。
(2)有同学提出,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写出使用此方法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
(3)老师告诉同学们,脱氧剂的脱氧原理是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小组同学又对脱氧剂中的白色粉末产生好奇,经查阅资料,白色粉末可能是硅藻土。
硅藻土是一种填充剂,不溶于水,其作用在于吸附水分,为脱氧反应提供水分;
并疏松配料,使氧气易于接触铁粉。
如图是硅藻土用量与脱氧时间(h)的关系图,可知:
①硅藻土的最佳用量是______g。
②硅藻土高于或低于最佳量时,脱氧速度会减慢。
请分别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③脱氧剂的脱氧速度还有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
请写出一条并说明理由:
六、计算题
16.取25g粉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放入小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稀盐酸的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______;
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
(2)求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用铲雪车除雪,只是改变了雪的位置,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火喷射器中火的燃烧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工人用铁锹打雪,是利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用高压水枪融雪,是利用了雪的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
B。
2.D
A、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称量氯化钠时,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且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但图片中蒸发皿不需要垫石棉网,故操作错误。
D。
3.A
A.碳酸钙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钙可用来做补钙剂,故正确;
B.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且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不能用来中和胃酸,故错误;
C.要合理膳食,并不是营养素摄入的量越多越好,故错误;
D.煤气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喝汽水不能解毒,故错误。
A。
4.B
A、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时,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远小于40.0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5.C
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亮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错误;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00%≈55%;
错误;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正确;
D、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C:
H:
N:
O为:
(12×
6):
(1×
13):
14:
(16×
2)=72:
32;
错误。
故选C。
6.C
A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了新的分子,但原子种类不变;
B当物质由分子构成时,同种物质的分子种类相同所以反应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C、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D由题中信息可知,若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物质分子,该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
7.C
A、MgCl2能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过滤,滤液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煮沸,盐酸具有挥发性,能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A正确。
B、C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B正确。
C、HC1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后,存在水蒸气应再进行干燥,故C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D正确。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A
①CO具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正确;
②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是难溶性的碱,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含碳元索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错误;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正确;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错误。
故选A。
9.A
A、酒精溶液不导电,是因酒精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故A错误;
B、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
故B正确;
C、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的缘故,故C正确;
D、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缘故。
故D正确。
10.C
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含有少量b是,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A错误;
B、t2℃时a、b两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的多少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
C、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
D、t1℃时,a、c两饱和溶液同时升高到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a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
C。
11.水和氧气②Fe2O3+6HCl═2FeCl3+3H2O测定结果更精确
(1)由实验现象可知,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填:
水和氧气;
(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氯化钠能加速铁的锈蚀,故部分浸入食盐中最易生锈,故填:
②;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故填:
Fe2O3+6HCl═2FeCl3+3H2O;
(4)用铁丝锈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始终是密封的,测定结果更精确;
测定结果更精确。
12.锥形瓶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BECaCO3+2HCl═CaCl2+H2O+CO2↑m试纸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节约药品(或降低成本;
废物利用;
减少了环境污染;
操作方便,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锥形瓶;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固体中含有水蒸气或反应生成水蒸气倒流会炸裂试管,故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要装配一套“控制反应的速率”的气体发生装置,可用BE,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入;
BE;
CaCO3+2HCl═CaCl2+H2O+CO2↑;
m;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纸变红色,故填:
试纸变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5)利用废弃的塑料管来完成实验,是对废物的再次利用,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装置体积小,节约了药品,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操起比较方便,可以控制反映的发生和停止。
节约药品(或降低成本;
操作方便)(答任意一点即可)。
13.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铁粉稀硫酸Fe+CuSO4═FeSO4+Cu节约金属资源等
(1)操作a和操作b分别是过滤、蒸发操作,共同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它在操作b中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从只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则A为铁粉,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得到的固体B中含有铜和过量的铁,铁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则B为稀硫酸。
(3)A与废液主要成分反应,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4)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
故答案为:
(1)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铁粉;
稀硫酸;
(3)Fe+CuSO4═FeSO4+Cu;
(4)节约金属资源等。
14.白色沉淀(白色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NaOH+CO2=Na2CO3+H2ONa2CO3和NaOH(写名称不给分)猜想二中也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也能产生气泡过量的氯化钙(或足量的氯化钙;
过量或足量的氯化钡,过量或足量的硝酸钙等可溶性钙盐或钡盐,答化学式也给分,不写足量或过量不给分)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白色浑浊);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密封
(1)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若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了;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同时还生成了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CO2=Na2CO3+H2O;
(2)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全部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故猜想二可能是Na2CO3和NaOH;
进行讨论:
只有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一定会有气泡产生,故不能根据产生气泡的现象判断猜想一是否正确;
设计实验:
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呈碱性,故要先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同时要将碳酸钠除去,然后通过滴加无色酚酞来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方法是:
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或足量的氯化钙;
过量或足量的氯化钡,过量或足量的硝酸钙等可溶性钙盐或钡盐),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碳酸钠;
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钠,那么猜想二正确。
反思评价:
根据在上分析可知,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15.吸附:
稀盐酸: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在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用磁铁靠近脱氧剂,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4Fe+3O2+6H2O=4Fe(OH)30.35量不足时,水分不足,反应不充分;
量太多时,包裹在铁粉表面,使铁粉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猜想与假设】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富集在脱氧剂周围;
【设计实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向脱氧剂中加入足量的_稀盐酸_
____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__
【反思与评价】
(1)滤渣与氧化铜的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从实验装置角度考虑,可以通过在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方法来提供高温;
用磁铁靠近脱氧剂,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
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
4Fe+3O2+6H2O=4Fe(OH)3;
(4)由图示信息可知①硅藻土的最佳用量是0.35g;
②硅藻土高于或低于最佳量时,脱氧速度会减慢,可能的原因是:
量不足时,水分不足,反应不充分;
量太多时,包裹在铁粉表面,使铁粉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
脱氧剂的脱氧速度还有可能受温度的影响,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16.
(1)100;
80%;
(2)8.8g
(1)由图可知固体的质量减少25g-15g=10g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50g;
当固体的质量减少25g-5g=20g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100g;
所以m=100;
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25g-5g=20g;
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100%=80%;
(2)解:
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44
20gx
x=8.8g
答:
生成CO2的质量为8.8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 安庆市 宿松县 中学 中考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