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及其理论框架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207739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16KB
最新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及其理论框架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及其理论框架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及其理论框架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文主要从演化经济学的内涵及其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的角度,考察其理论框架的形成及影响。
一、演化经济学的内涵及特征
演化经济学是借鉴达尔文生物学的进化隐喻和拉马克的遗传变异学说,引进物理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来分析经济社会系统形成、发展的动态演化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广义来讲,其思想渊源可追溯至老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而狭义上的演化经济学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济演化思想的现代形态,主要包括变异、选择理论(以纳尔逊和温特为代表)、以非线性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的演化理论(包括混沌理论等)和演化博弈论。
演化经济学将技术变迁看作是众多经济现象背后的根本力量,以技术变迁和制度创新核心为研究对象,以动态的、演化的理念来分析和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
演化理论关注的焦点是某一变量或一组变量如何随历史而变化,如何在理论上理解所观察的变化背后的动态过程。
特别是,可以通过解释它是如何达到当前状态来理解某一变量或系统的当前状态。
这些变量或系统要经受某些随机变异或扰动,但也存在着对变异进行系统性筛选的机制。
二、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处于正统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借助原子本体论和机械论隐喻,信奉决定论的哲学观,将利润最大化和均衡作为其理论体系的两个基本支柱,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均衡的研究上,导致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定:
(给定)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
从此出发,研究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
这种最优化和外生性,排除了新知识的创造、企业家的作用、技术变迁和主导部门重要性的变化等问题,将技术变迁视作与经济学家无关的黑箱,使对技术变迁的源泉、性质和过程等关键性问题的讨论完全被忽略掉了。
以纳尔逊、弗里曼、多西等人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学家既借用生物进化的隐喻,又借用现代宇宙理论、量子力学理论以及混沌理论等,对经济系统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与生物自然选择过程类比,试图对整个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进行重构。
其基本的思路是:
将技术变迁视作众多经济现象背后的根本力量,以技术变迁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研究对象,坚持从演化的、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
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而言,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存在(bEIng)的经济学,那么,演化经济学就是研究生成(becoming)的经济学,它可以被定义为对经济系统的创生、传播和由此所导致的结构转变进行研究的科学。
演化经济学在对事实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信念(信念是科学范式的内核)与古典经济学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演化对均衡的超越
演化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演化过程,过去的时间与未来的时间是不对称的,社会经济过程与生物进化过程的不可逆性极为类似,演化意味着新质要素随时间的推移而创生。
多西和梅特卡夫认为,个人或组织等行为者的目前行动将对未来决策过程或系统的未来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路径产生重大影响。
时间不可逆、结构转变和过程与滞后概念密切相关。
即系统如果发生了变化,虽然导致这种变化的力量已经消失,系统也不会完全回到最初状态,这是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特征。
就制度和组织而言,新古典经济学重视企业平衡状态的研究,而轻视达到均衡的过程研究。
演化经济学假定企业的决策是连续的,每个企业决策时充分考虑未来的预期及其竞争对手的策略行为。
路径依赖说明锁定效应和次优行为可以持久存在。
历史突出了经济过程中具有路径依赖、不确定性和时间不可逆等重要特征。
(二)满意对最优的超越
新古典经济学在原子论和机械力学基础上,在假定经济人完全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描述了均衡状态下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求解在一定外部环境控制下的最优控制和最优路径。
新古典经济学没有考虑由于认识的有限性而造成的不可预见性。
因此,建立在均衡基础上的理性人假设脱离了社会现实。
演化经济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基本思想,强调经济变迁的动态过程,在有限理性假定的基础上,接受了马奇在行为主义企业理论中的满意假说,指出最优难以实现,均衡只是暂时的。
经济系统向着均衡靠拢,均衡可能是多重的。
究竟到达或渐近哪一种均衡依赖于进化的路径。
演化经济学非常强调随机因素对经济社会系统及经济人的影响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即使不存在不确定因素,因其是以随机变量的形式出现在数学方程内,并给定随机变量的分布,理性代理人仍可找到最优化行为。
而演化经济学认为,随机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决策和搜寻革新过程中,这种不确定性使长期最优化决策难以实现,进化过程的长期趋势难以预测。
理性与有限理性,最优与满意,它们成为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前提假定的重要反叛和超越。
自亚当斯密以来,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深受物理学的影响,在假定最大化行为的前提下,它们集中研究机制均衡问题。
尽管凯恩斯从非均衡思想出发,从有效需求原理来构造宏观经济理论,通过非均衡思想建立了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并对均衡思想有所冲击。
然而,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使微观与宏观对接,并仍在均衡框架内进行分析。
后凯恩斯主义尽管从非均衡、动态、关注制度文化角度来分析经济过程,但主流经济学一直被均衡思想和范式所支配,并建立了以均衡分析为核心的经济分析体系。
20世纪80年代后,演化思想又促使人们在主流经济体系之外发展经济演化理论。
从亚当斯密、马歇尔、熊彼特、凡勃伦、哈耶克等人的思想演变中可看出,经济学正在进行着从均衡走向演化的范式变迁。
这种变迁折射着两种思想交锋的历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模式的超越。
总之,经济学各流派的研究方法表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精髓是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
这是对演化经济学不确定性引起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假说的最好概括。
(三)多样性对同质性的超越
演化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由于新奇创生而形成的多样性思考。
因此,其研究方法是关注超经济人的个体群思考。
与个体群思考相对立,新古典经济学侧重使用类型学思考的方法。
类型学思考是把所有的变异都看作是对理想类型的偏离,看作是由于暂时的干涉力量所导致的畸变。
所以,为了集中在现象真实的本质上,类型学思考就把基本类型和它们的具体例子之间的差异看作是某种可以忽视的东西。
在个体群思考中,多样性并不是把基础性的实在隐藏起来的干涉并发症,而是基础性的实在本身,是演化赖以发生的基础。
可见,演化经济学把个人选择置于多样化行为的群体之中,强调了主观偏好的特异性和行为的异质性对新奇创生和创新过程的重要性。
三、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学作为一门分析经济社会系统演变的科学,必须具备一个分析问题的中心线索,即研究问题的出发点。
它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定(给定)经济人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的局限性,认为在经济变化的过程中,新偏好的形成、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以及新资源的创造(即新奇的创生)是关键因素,是经济变迁过程的内生性因素。
正如Hodgson(1997)指出:
作为社会经济演化的一个恰当概念,正确地评价新奇的突现及其传播的关键性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演化经济学在其理论体系中抓住了新奇对经济系统的关键意义,认为在经济学中,新奇就是新的行动可能性的发现,它是人类创造性的结果。
如果新的行动可能被采纳,那么这种行动就被称为创新。
贾根良总结指出,新奇创生的内生化,是演化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
因此,新奇的出现及创新的重要作用成为其理论框架的基石。
(一)基因类比物及遗传机制
社会经济系统如同生物演化,会产生如同基因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机制运行。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基因类比物(或选择单位)是什么?
霍奇逊总结了经济学中的诸多基因类比物,如人类习惯(凡勃伦)、个人(马尔萨斯)、组织惯例(纳尔逊和温特)、社会制度,乃至整个经济系统(Hodgson)。
在对这些不同的类比物进行考察之后,霍奇逊提出,考虑到它的性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以及普遍性,制度应当被采纳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实体单位。
大多数现代演化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或组织具备选择单位的条件。
选择单位作为一种实体,它们被选择的特征历时要足够稳定,以保持定义这个群体的实体的同一性。
经济方面,选择单位常常是使用特殊的生产方法制造某种系列产品的特定的企业组织。
而选择环境独立于实体,这是对各种实体进行评估,并把选择特征转化为选择优势的框架。
凡勃伦认为,社会结构的演进,是制度上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制度和惯例具有相对稳定和惰性的品质。
因此,可以历时传递其重要特征,它是社会有机体的基因组织,扮演着生物学中基因进化的作用。
纳尔逊和温特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讨论了类似于基因的个人技巧与企业惯例的作用,即遗传机制的作用。
技巧是指一个光滑序列的协调一致的行为能力。
在行为正常发生的情况下,行为相对于它的目标来说,通常是有效的。
企业惯例是企业的组织记忆,执行着传递技能和信息的功能。
企业运转离不开惯例,企业的惯例与人类的技巧有相似之处。
知识是惯例的核心要素。
纳尔逊和温特指出,惯例在企业中起着基因在生物进化论中所起的作用。
惯例包括企业的各种特点,如生产技术、投资政策、产品组合策略等。
在任何时候,一个企业的惯例界定一系列函数,它们决定一个企业所做的事情是各种外在和内在变量的函数,具有好惯例的企业或组织就可能在一个行业或群体中变得日益重要。
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组织的行为可以归结为组织成员个人的行为。
理解技巧在个人发挥功能中的作用,就可以理解惯例在组织发挥功能中的作用。
不过,惯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达尔文主义基因,它具有学习效应的获得性遗传特征,因而可以说是拉马克式的基因。
但总体上看,它们都是广义的达尔文主义的基因。
(二)变异机制或新奇性创造
变异原则强调种类和多样性的作用,有时等同于已有特征的变化,即系统内新奇事物的创造。
在把演化作为重要特征的生物学、语言学或经济学等学科中,在某一时间和地点所观察到的事物都必须被解释为一种持续不断的演化过程中的转变。
这一过程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它的历史性,另一个是变迁过程的无止境性。
关于连续变迁端在何处这个问题,熊彼特曾经指出,经济变迁可以被解释为主要的从经济内部产生的。
如果演化被定义为可观察的系统历时地自我转变,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自我转变呢?
自由能的获得是必要条件,一个充分条件就是其他方面所坚持的演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新奇的创生,这在出现后,会通过系统或系统的某些组成部分进行扩散。
在经济学中,新奇就是新发现的行动可能性。
有关这种新奇的消息可能会传播,或者可能通过模仿而扩散。
一旦某种新认识到行动可能性被接受,所产生的行动就被称为创新。
新奇创生机制所研究的问题是新奇为什么和怎样被创造。
就新奇为什么被创造而言,知识是惯例的核心要素。
演化经济学是知识经济理论的开拓者,但一种更系统和更完备的知识理论仍有待于创造。
新奇创生是现有要素重新组合的结果。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人们怎样和在什么地方搜寻新知识,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知道什么和他们从前做了什么,而并不是所有的技术或制度等发展路径都具有同样被探索的机会,新奇的创生必定是路径依赖的。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时,需要搜寻新的生产技术和惯例。
搜寻是在已知的技术和惯例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技术和惯例。
创新是通过研究与开发去寻找原来没有的技术和惯例,而且,创新改变原有的惯例,使创新者有较大的优势,从而获得较多的利润,但这种情况只能是暂时的。
非创新者可以进行创新或模仿,后来者可逐渐赶上先进者,先进者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优势。
熊彼特曾对创新过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他把创新看作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质,强调非均衡和质变的作用,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动态演进的过程,即创造性毁灭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
这类似于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
纳谢德福布斯和戴维韦尔德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企业的成功案例为例,指出了如果发展中国家注重学习,注重创新,努力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提升价值链,成为一个高效率的追随者,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实现其核心目标价值增值,就可以有所作为由追随者成为领先者。
贾根良教授认为,从追随者到领先者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来说,通过一个怎样的过程,他们才能实现自主创新并成为技术的领先者呢?
通过比较韩国、印度、巴西、坦桑尼亚、新加坡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案例,并对不同环境和不同产业中多样化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为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盛昭瀚(2002)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认为演化模型的多样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路径依赖性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好的分析工具,并认为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理论基础,国家创新体系要协调好公有知识与私有知识的关系,要注重学习过程和制度安排中的主体的时间、信任、有限理性的重要性。
所有这些研究为演化经济学变异和创新机制的运作,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佐证。
(三)选择机制及演化路径
选择和评价机制是复杂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如何寻求和确定进化道路的机制。
它包括系统的生存价值选择、信息价值评价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这是进一步实现系统进化的动力学问题。
纳尔逊和温特强调惯例、搜寻、创新和选择环境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经济演化过程是一种惯例的学习过程。
惯例是一种光滑序列的协调一致的行为能力,是一种程序化的、说不出来的知识,且往往是自动进行的选择,它控制、复制和模仿着经济演化的路径和范围。
达尔文的遗传机制、新奇创生机制和选择机制是演化经济学类比和隐喻的基础,为演化经济学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四、结论
演化经济学借鉴生物学的进化隐喻和拉马克的遗传变异学说,引进物理耗散结构理论,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技术和制度约束、资源禀赋三项假定,提出了历史重要、满意而非最优假说、多样性而非同质性论点,超越了新古典理论分析方法的局限,使更多的经济现象得以解释。
该理论框架借用生物学基因的遗传机制、变异(创新)机制、选择机制的运作,为解释经济系统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动态变化的研究框架,使经济学面临着更大的革命。
当然,作为一种异端经济学,其各流派观点不统一,理论框架没有成形。
由于理论视野有分歧,因此,这又限制了该理论形成稳定的发展态势。
如何对各流派学术观点进行创造性综合,并运用于实体经济研究,就成为该学科未来发展和研究的重点方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演化 经济学 古典 超越 及其 理论 框架 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