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203561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8.51KB
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
“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里,作者通过写严监生临死前因为灯盏里燃着两根灯草,怕多费了一点灯油,只把两个指头伸着,硬是不肯断气,一屋子的人都在那里猜测捉摸,幸好他的老伴赵氏弄明白他的心思,上前去挑掉一根灯草,他才断气。
很显然,作者正是要通过这一典型细节,来着意刻画严监生吝啬小气的个性特征。
在文学作品中,这种通过人物的心理或肖像或动作或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
二,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
1.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等勾勒人物形象。
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注意语言和行动描写必须切合人物身份,符合人物的年龄与地位,做到“言如其人”,“行如其人”。
第二要注意语言、行动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
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就会有怎样的言行。
要写出个性,必须抓住有代表性的言行进行描写。
第三要注意言行往往是相关联的,有怎样的言,就有怎样的行。
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要协调一致,共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读司马迁《史记》,其中写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可谓性格鲜明,特别是在他们分别看到秦始皇出巡的那种威风与排场时的心理活动。
项羽看后,对朋友说:
“彼可取而代之。
”用白话说就是“老子可以把他拉下来,我来干!
”而刘邦看后则说:
“大丈夫当如是也。
”用白话来说: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做到这样,才够味道。
”根据行为心理,同样一个观念,但两个人表达的气度,完全不同。
这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两个人活色生香,一个项羽,一个刘邦,就这么站着了,令人遐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我们课文中学到的《鸿门宴》其中刻画樊哙的一段:
张良见情况紧急,到军门见樊哙,樊哙说:
“今日之事何如?
”张良说:
“很危急!
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樊哙说:
“这情况太急迫了,臣请求进去,与之同命。
”樊哙立即带剑拥盾闯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不让他进去,樊哙侧其盾撞过去,卫士仆地,樊哙于是闯了进去,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握着剑说:
“客卿是干什么的?
“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项王说:
“是个壮士!
赏赐他一杯酒。
”于是端给他一大杯酒。
樊哙拜谢,站起身一饮而尽。
项王说:
“再赏赐他一只猪腿。
”于是给了他一条生猪腿。
樊哙把盾反过来放在地上,把生猪腿放到盾上,拔出剑切而啖之。
“壮士,能再来一杯吗?
“臣死且不避,一杯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定下盟约: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现在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派遣大将把守关口,防备其他强盗出入和非常情况。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奸细胡说,欲诛有功之人,这样做是在重蹈亡秦的覆辙,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哑口无言,只得说:
“请壮士坐!
”
这一段文字写樊哙,写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
作者通过对樊哙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准确生动描写,刻画出一位勇猛豪爽的武将形象。
你看他为了进去保卫刘邦,竟然将阻拦他入内的几个卫士撞翻在地,面对项羽,了无惧色,说喝酒就喝酒,说吃猪腿就吃猪腿,全不推辞。
而且借题发挥,褒刘贬项,一番话,直数落得项羽哑口无言。
司马迁笔下的樊哙绝不只是一介武夫,这里充分显示了樊哙勇敢中更有智谋的特点。
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鲁迅先生就说:
“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的《祝福》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借以表现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脸色脸颊眼睛衣着饰物
第一次青黄红白顺着眼白头绳乌裙兰夹袄
第二次青黄消失了血色顺着眼,有泪痕,无精神同上
第三次黄中带黑消失了悲哀神色眼珠间或一轮破竹篮空碗开裂竹竿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
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详,或睿智深邃。
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
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
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
写满忧郁感伤,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总之,只有写出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特征,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似想,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
再比如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你道他(她)又是谁?
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
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
猪八戒!
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一猜就中呢?
关键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
许多同学认为要写出人物特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
这样想不可谓不聪明,也不失为记叙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一条终南捷径。
方法人人能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
像上面这种“不----不-----”的公式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
“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的大众化脸谱同样也写不出人物的个性。
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思想,有特定的品质,有异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形”与“神”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形象描写中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采,在对人物精神的阐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加具体,在“形”与“神”的互现中,人物的个性也就凸现出来了。
八戒丑陋的外形下带着他的憨态,憨态的骨子里刻着“馋”、“懒”,也刻着“情”、“义”,恐怕这就是他立体生动的原因。
这样看来,要真正把握人物的整体风貌,光写外貌是不行的,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表现人物。
我们还是以猪八戒为例。
虽然孙大圣的勇猛和机智夺走了读者许多的视线,但这不妨碍我们喜爱猪八戒。
当然,他并不美,与孙悟空的小巧机灵一比,他愈发显得笨拙;
他的武艺不错,但在金箍棒的威力下,他绝不敢逞强(高老庄的一场厮杀除外);
他的心眼似乎也不能说很好,在沙和尚的老实忠厚面前,他的懒惰与自私是藏也藏不住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缺点多多的人,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间的烟火味,一种属于凡人的个性特征。
他的这些特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作者就用多个事例来具体地描绘给我们看。
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这样一个猪八戒:
在高老庄,变身为壮汉的他食量大如牛,一人可抵好几个庄稼汉,你能说他不是一个勤劳的好农民吗?
奉师命去寻找食物,他美滋滋地吃了一顿大西瓜,然后懒洋洋地睡了一个好觉,这样一个八戒,怎能逃脱“馋”和“懒”的评语!
孙猴子被赶回了老家,八戒不也是依依不舍?
大师兄不在的日子里,师傅有难,他不也是奋不顾身与妖魔斗得天昏地暗?
这样一个八戒,不也是有情有义?
当然,我们也忘不了他在三位菩萨变化而成的美女面前,丑态百出,这不又是一个活脱脱的好色之徒?
--------就是通过众多的事例,从多个方面,写出了一个世俗的、有着人间男子的大多数优缺点的八戒。
2.通过细节表现人物个性
作文必须重视细节,如果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合理利用的话,那么我们的文章可能无力承载浓厚的情感,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更谈不上去感动别人。
拿一把放大镜,定格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瞬间表现,人物便会因此而生动立体。
如我前面所举的严监生因两根灯芯不肯闭眼的例子。
下面还是谈一下我们熟悉的猪八戒。
当调皮的孙悟空抖出他私设“小金库”的隐私时,他嘴里嘀嘀咕咕地发着无意义的牢骚,一边很不情愿地从大耳朵中掏出几钱银子来,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们无法忽视,无法不发出会心的微笑。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绘,或是对事物发展中某一细微事实(事态)的形象描写。
细节描写可以分为动作性细节描写、语言性细节描写、肖像性细节描写等。
如巴尔扎克刻画守财奴葛朗台临死之前的一个动作细节,当法器出现的时候,文中写道,他“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因为法器是金镀的、银镶的。
神甫让他亲吻十字架上的基督圣像,他却想把镀金的十字架抓在手里,占为己有。
他竟然至死都有这么强烈的贪婪欲望。
也正因为贪婪送了他的命。
可见他为财而活,为财而死,真是个地地道道的“守财奴”。
而这个细节就有力的刻画出他这一性格特征。
如何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首先得选择好细节。
细节叙写要力求生动、细致、传神。
细节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习惯、心理、服饰、行身立事的方法等方面来表现。
有一篇《刺秦》的高考优秀作文,改写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文中安排了一个荆轲刺秦之前深夜到秦宫考察地形的重要细节:
“我(荆轲)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后的探查。
我走进嬴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竹简会改变我的行动。
这个细节从一个侧面有力地刻画了秦王为了天下苍生免遭战争之苦而夙兴夜寐辛勤工作的感人形象。
同时也为情节的逆转作了极其重要的铺垫。
可谓收一石三鸟之效。
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这就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新的军大衣穿、脱、穿的描写。
这个细节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但在刻画人物上很起作用。
主人公一出场穿的就是新的军大衣,暗示出这个警官是刚爬上去的;
随着狗主人的不同而一再更换对狗的称呼、对狗的褒贬时,这件军大衣起作用。
警官听首饰匠赫留金告狗咬人的状后要严惩“罪犯”,但一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时,立刻态度大变,说:
“席加洛夫将军?
哦!
……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于是,掉转话头,指责赫留金。
人群议论狗,说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又大发议论,要好好教训“罪犯”,又听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结论时,大衣又发挥作用了——“哦!
……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
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脱了大衣又穿了起来。
最后真相大白,狗的主人是将军哥哥家的。
于是,警官恐吓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并裹紧大衣,穿过广场径自走了。
这个细节贯串全文,多方面刻画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出场时穿的新大衣,显示警官耀武扬威的气焰;
变化无常的过程,军大衣一会儿脱,一会儿穿,为自我解嘲作阶梯,生动地反映出警官对权势显赫的将军的恐惧,趋炎附势,媚上压下的性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一个细节特别传神,小说中多处描写林教头身背一根花枪,花枪上挑着个酒葫芦,这两样道具很好地暗示着人物的性格特征,花枪是他与黑暗社会现实抗争的武器,而酒葫芦又是他用来麻醉自己得过且过甚至逆来顺受的一种出世态度。
一直到最后,林冲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仇人,小说写道:
“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庙前供桌上,将葫芦里的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抢,便出庙门投东去。
”这个细节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它表明林冲至此终于放弃对官府的幻想,彻底走上反叛的道路。
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这些看起来好像不影响叙事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使得文章生动自然并且有深度,内容也会很充实。
而同学们写叙事记人的文章最大缺点就是容易把文章写得流水账一样:
“今天我晚了一点起床,把单车骑得飞快去上学,突然‘砰’的一声——胎爆了,只好去补胎,迟到了,被老师罚跑了两圈,今天真倒霉!
”,根本没有什么细节,甚至连最基本的详略都没有。
写人物忌空洞地叙说,否则,写出来的人必然是苍白的,干瘪的。
描写人物须“当如镜中取影,妍媸好丑令观者自知”,要让人物自己说话,自己行动,“个个活跳”,而不是作者下评语,加论断。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的主要问题是细节选择不当,不能表现人物个性的本质方面;
细节描写不生动传神,甚至给人虚假的感觉。
3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
大家可以看看,鲁迅在小说《药》中的环境描写: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
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
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
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
这一个片断所写的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
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楔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
我们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环境,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互相烘托,比如写一个热闹的聚会和朋友兴高才烈的言行及笑脸;
同样,也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进行对比烘托,同样是写一个热闹的聚会,你也可写发现为聚会不停忙碌的母亲白发又多几根。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有时直接写人物言行举止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清朝人刘熙载说: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请看法国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对玛格丽特美丽的外貌进行的侧面描写:
……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
这是用间接方法描写人物外貌极其成功的例子。
作者意在描写玛格丽特长得很美,但是没有正面写一句她长得如何如何美丽,而是通过她一露面,观众就“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和演员们“也对着她望”这些描写,就深刻而且生动地将她与众不同的美貌表现出来了。
这样写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诗中这样描绘: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的神态与动作,有力地表现了罗敷的貌美惊人。
其实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的也是侧面描写这个方法。
三,如何选材
刻画人物往往需要选取两三件事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选材时,就要选用几件事或者表现一个人某一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或者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篇2003年湖北一考生写的高考满分作文:
月是路的痕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
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
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
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
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
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
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
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小时候,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
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
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
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
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上学读书后,父亲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
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
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
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
母亲在电话里
告诉我,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
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
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
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
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
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
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到外地上学后,父亲想念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
)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
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考生为了表现深沉而真挚的父爱,可以说精心选取了三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性质的事情。
展示了我读懂父爱的心路历程。
——小时候,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上学读书后,父亲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
到外地上学后,父亲想念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
”从而刻画出“父亲”的质朴、憨厚、隐忍、痴心的性格特征,蕴含着浸渍乡村风味的浓浓亲情,不乏感人的力量。
通过二三事表现人物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必须通过精彩的片断来表现,而不要将二三事叙述得完整具体,使行文冗长平淡。
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选择二三事。
如果表现的角度一致,事实上成了材料的堆砌。
选材时要把握好二三事之间的外在和内在逻辑联系,使文章眉目清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小结】
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2.通过细节表现人物个性。
什么是细节描写。
如何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3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三,如何选材。
选取两三件事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第二讲
优秀的叙事作者无不善于尺水兴波
掌握叙事中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一)领会什么是波澜。
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
下面这首诗据说是几个财主兄弟为其母亲祝寿时,请郑板桥写祝寿诗,郑板桥在寿筵上即兴写的。
诗中就很成功地用了“突转”的方法,给人一惊一喜、一张一弛的感觉。
这个老妇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的儿子全当贼,偷来蟋桃献母亲。
一首简单的小诗,竟然写得如此峰回路转,跌宕起伏。
所谓尺水兴波全在作者的能耐。
“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
”这是说客观事物本身就有许多曲折变化。
现实生活中各种事件要发展,就会受到别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以致产生许多反复、曲折。
这反映在叙事性文章中也必然不是平推直进一帆风顺的。
而且写文章必然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经常要因时因事因景而起伏跌宕。
这变化的思想感情又必然使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变化。
所以,叙事性文章的波澜,可以有多种创造途径,但概而言之,不外乎两方面:
一是事件本身的曲折产生波澜,一是巧用表达技法兴起的波澜。
而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所形成的波澜,其写作方法正如刘勰所论:
或“随物而宛转”,或“与心而徘徊。
”写出事情的曲折变化从阅读的角度看,往往能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
古人云:
“文似看山不喜平。
”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则索然无味;
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二)注意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写出事件的波澜。
那么,记叙文如何“兴波”呢?
下面我们来听一篇例文:
修塔
山,紧挨着小城。
虽不高,却清清秀秀。
满山是争绿斗翠的小树,遍坡是萋萋芳草。
山腰间,立着几座小巧的凉亭,雕梁画栋,飞檐高翘。
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径盘旋而上,直通山顶。
晨曦微露,山雀脆鸣,便有人声喧嚷,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结伴而行,说说笑笑地沿石径而上,找块开阔地,老人打太极拳,少妇扭起秧歌,小孩踢毽跳绳……小城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这一天,人们走近山脚,忽然发现码着一排砖块。
几个工匠模样的抱起几块砖,吃力地上山了。
一位面白、小眼、精瘦的小伙,穿着皱巴巴的西服,指间夹着烟卷,黑亮的眼睛骨碌骨碌乱转,大声吆喝:
“老少爷们,学学雷锋,帮个忙,带上几块砖吧!
”行人眼光怪怪的,望着摇唇鼓舌的瘦小伙,像躲发臭的垃圾般地绕开砖块上了山,谁也没有理睬他。
第二天,砖旁竖起一块木牌,上贴一张红纸,写道:
山顶要修塔,请各位行善积德,带上两块砖!
于是就有老头、老太走过来,抱一两块砖,上山了。
第三天,那瘦小伙剃了一个闪亮的光头,穿一件黄色的宽大衣裤,站在砖前大声吆喝:
“快来行善积德,造福子孙呀!
快来帮忙搬砖呀!
”奇怪!
晨练的人,一看瘦小伙这副行头,忽啦啦围过来,二话没说,抱起砖就走。
有几位老太太抱起砖,似乎年轻了许多,步履还很矫健。
这天早晨,砖全都运上了山顶。
月余,又一个晴朗的早晨,人们爬上山,看见一座漂亮的白色水塔矗立在山尖。
一位老太对老头嘀咕:
“不是说修佛塔吗?
怎么是水塔?
”那老头愤愤地骂道:
“原来是一个骗子!
”旁边的人附和:
“就是,我们以为那瘦猴是一个和尚!
”“就是,我们上了那小子的当了!
”
一位正在做操的戴眼镜的中年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口中念道:
“此塔彼塔都是塔,这善那善谁为善?
这篇文章就很好地写出了事情本身的曲折性。
通过情节的曲折发展,人们的心灵世界就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事 作文 写作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