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双手》的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818925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66.76KB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双手》的教学设计.docx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双手》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双手》的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双手》的教学设计
4 手
教学
要求
1.通过对张迎善的那双宽大、粗糙、有力、勤劳、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手的介绍,透射出普通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的情怀,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
2.结合生活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学会本课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
3.初步掌握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情感的方法。
重点
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情感。
2.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一 双 手
我握过的手多得不计其数,但均不曾留下太深印象。
[①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
段导读:
作者握过的手多但不曾留下太深印象,为写下文的“一双手”蓄势。
1988年5月,小兴安岭上的雪化净了,树木睁开了惺忪(xīnɡsōnɡ)的睡眼,林区人肩镐(ɡǎo)上山造林了。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段导读: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我去岭丘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
在林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握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张迎善的手。
[③加点的词语表明了什么?
有什么作用?
]我们见面和素常采访一样,礼节性地先握手。
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
我握的是手吗?
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④写张迎善的手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
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⑤这句话写出了张迎善的手的哪些特点?
]
段导读:
张迎善的手给“我”的初步印象。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与作者握过手的人不计其数,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张迎善的手。
我低下头去察看。
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⑥怎样理解此时“我”的行为?
]
段导读:
写作者仔细观察这双“与众不同”的手。
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段导读:
从视觉角度整体感知张迎善的手的颜色、纹络。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⑦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张迎善的手的?
]
段导读:
写出了张迎善的手掌面坚硬,手指肥圆、粗糙变形的特点。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⑧这句话从哪些方面写了张迎善的手?
]
段导读:
具体写手指,突出这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
“指关节缠线做什么?
”我问。
“治手裂。
”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
“栽树是手活。
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
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
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
”[⑨从张迎善的话语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段导读:
第8~11自然段通过对话描写回答了上文“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的问题。
他缠线是为了方便植树。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
“一千多棵。
”
一天栽一千多棵树!
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
[⑩两个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作者把“手”和“铁”类比的意图是什么?
“亏得”表现了什么?
]
段导读:
第12~14自然段通过对话描写和列举数字说明张迎善每天的工作量之大。
“你等着。
”我边说边去屋里取来米尺。
我回来时,他仍在那儿伸着手(保持和我握手的姿势)。
段导读:
从张迎善的行为表现了他朴实真诚的美好品质。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
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段导读:
作者亲自动手去量手,通过列数字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之大。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上“哗哗”搓了几个来回。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
[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夸张?
]他的手仍呈木色。
段导读: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张迎善的手坚硬耐磨的特点。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
“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
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shǎnɡ),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
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
[作者列举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变清。
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绿色金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段导读:
通过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的介绍,指出这双手的贡献。
介绍张迎善所获得的荣誉,从侧面反映了他的贡献价值。
第二部分(第4~19自然段):
作者通过看、问、量、摸等方式,生动详细地描绘和介绍了张迎善这双让人赞叹、让人崇敬的手。
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第三部分(第20自然段):
抒发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张迎善这双手由衷地赞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 回忆《我们的手》一文,引出对新课的学习
二 读课文,边读边自学课文
自学提示:
1.标画出本课的生字,用以旧代新的方法自学。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弄懂每段的意思。
3.用批注的方法自学课文。
三 学习反馈
1.重点生字指导。
易读错的字:
逞读chěng不读chéng 搓读cuō不读cā 燎读liǎo不读liáo
易写错的字:
“均”的最后一笔是“”;“皂”的上半部是“白”,不是“日”;“燎”的右半部第四、五两笔的方向要注意。
2.重点词语的解释。
惺忪:
刚睡醒,眼睛模糊不清的样子。
得逞:
实现,达到目的(含贬义)。
老茧:
手和脚掌上因长期劳动、走路磨成的硬皮。
3.分段及段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作者握过的手不计其数,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迎善的手。
第二部分(第4~19自然段):
介绍这双不同寻常的手。
第三部分(第20自然段):
由衷地赞叹这双手,赞颂这些勤劳的劳动者。
4.质疑。
学生说出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
1.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文中描写“手”的外形以及这双手形成的原因的几段文字,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体会这双手的特点,感受张迎善这双手的与众不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帮助学生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个看似普通实则不普通的林业工人——张迎善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高大了起来。
通过入情入境的读书、感悟、交流,学生情感的心弦被拨动,思想变得丰富起来。
2.在学习中重点通过对“一天栽一千多棵树、手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等数字的体会,让学生自己动手算出张迎善的手与土壤接触的次数是多么多,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由衷地赞叹这是一双比钢铁还坚硬的手;还抓住“26万、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给人深刻印象的数字,鼓励学生把这些抽象难懂的数字与我们熟悉的学校面积对比,让学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这双手所创造的奇迹。
此时此刻,学生面对这样一双手,对它的认识已经比上课之初深刻了许多。
1.比一比,再组词。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ǎn:
减、检、剪、茧、拣
liǎo:
燎、了
zǎo:
早、枣、澡
3.读课文,找出描述张迎善的手的句子。
1.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中质疑,在评中解疑,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2.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幻灯片(文中描写手的语句)。
一 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质疑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这双手有何独特之处?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这双手为何与他人的手不同?
二 交流认识,加深对这双手的认识
1.针对学生的质疑,分小组进行讨论。
2.教师课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指导。
(1)找出描述这双手的句子,读后谈谈你对这双手的理解。
幻灯片:
①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②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③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④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⑤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感到这双手硬、粗糙,整天与土打交道,非常大……)
(2)读到这里,你会产生什么疑惑?
为什么他的手会成为这个样子?
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走进人物内心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栽树是手活。
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
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
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
)
一天栽一千多棵树!
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
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
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
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变清。
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读读这些话,思考这些数字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是一双( )的手。
三 根据朗读理解,再现人物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读出自己的理解。
四 谈感受,体会人物品质
谈一谈你对这位劳动者的认识。
五 拓展练习,抒发情感
面对这位劳动者,你想说些什么?
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一 双 手
(粗糙、坚硬、与众不同、勤劳、造福人类)的手
1.通过对文本的认识,在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让他们对张迎善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有的说他体会到了张迎善是个勤劳的人,为祖国创造了财富;有的说他感受到了张迎善非常辛苦,非常劳累;有的说张迎善那么年轻,却创造了那么多奇迹,是个了不起的人……借着同学们的有感而发,教师要总结说作者也和他们一样,回想着这一系列惊人的数字,回想着和张迎善握手、谈话的一幕幕,心中也充满了无限崇敬,天下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劳动者啊,他们是多么伟大呀,主题思想一下子脱颖而出。
2.文中有很多对手的细节描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教师可设计一个“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找出张迎善手的特点,和自己的手作个比较,在画出的词句后写下自己的感受。
这个活动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读书的过程中,有的边读边用尺子量自己的手,有的还不时捏捏、按按自己的手,还有的情不自禁地和同桌交流着自己的感受。
1.学完课文,完成填空。
(答案不唯一,填出你的理解)
一双(勤劳、有力、粗糙……)的手
2.分析以下句子。
(1)我握的是手吗?
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2)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这两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样写想说明什么?
你能仿照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吗?
3.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
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
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
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变清。
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1)所填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填的都是数字,突出了这双手作出的贡献。
(2)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两句话。
4.写出下列称呼所指的地方。
天府之国(四川)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日光城(拉萨)
1.小兴安岭,又称“东兴安岭”。
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
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岸。
北段为隆起的台地。
南段为古老褶皱断块山,由花岗岩、变质岩构成。
多兴安落叶松、红松、云杉及珍贵毛皮兽。
是中国重要林业基地之一。
建有丰林红松林自然保护区。
2.植树节,国家规定群众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
设立的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双手 语文 北师大 四年级 下册 一双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