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188755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9.77KB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Word下载.docx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
同时,促进他们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并让优秀小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介绍。
学会总结与汇报。
在合作交流时,小组长要做好分工,当小组合作交流即将结束时,小组长应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反思,整理好交流成果,并由小组长安排好汇报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
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与众不同,代表的是小组这个集体,所以上来汇报时全组成员。
二、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
现在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差和胆小内向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被动参与,我们经常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开展活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材中重要的内容,创造性地把教材变“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发地萌生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
三、建立合理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所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
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
小组合作的评价应该是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
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
因此采取小组争星制,规定上课时,小组团体回答问题一次,给小组加一颗星,小组成员个人回答问题次数加起来三次,给小组加一颗星,每次作业小组团体表现好一颗星,每次听写小组成员全都正确加一颗星,测试时小组成员全A加一颗星,对每次合作中,分工合理、纪律好、有创新的小组加星,只要小组能高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都有奖励。
满五颗星换一盏小红旗,最后一月一总结,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创新小组奖”“最佳组员奖”奖励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对落后小组进行惩罚。
奖品是由班级中同学们所攒的废纸卖的钱所买的本子,惩罚是由落后小组集体表演一块节目,奖品虽然不多但代表的却是荣誉,惩罚虽然带给同学们的是一片欢笑,但却让落后组深刻反省。
通过表扬、激励,为合作学习走向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要持之以恒,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导演”,并且把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实现“人人都能进步”。
【篇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策略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这种学习方式常被教师运用在课堂上。
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但稍有不慎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使“合作”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从中受益。
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成了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对此的看法。
一、教师的精心预设,是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前提
要想使小组合作型的教学课堂生动形象,授课教师至关重要。
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造,诸如问题的设计、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明确、练习题的设计准备等,都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水平;
要关注班级内每一个层次的学生;
要多与同事进行交流,强化集体备课,尽可能地把例题、练习、教学知识、思想方法等各个方面考虑周全。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知识的联结点,思维的转折点会是什么,教师都要尽可能的考虑到。
只有做到这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合理组建合作小组,促进小组之间均衡发展
要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必须有合作意识和必要的合作能力,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合作。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通常教师让学生前后桌四位同学组成合作小
【篇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效合作学习的思考与策略
有效合作学习的思考与策略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标理念。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任务,合理分组,完善评价机制,避免合作学习存在“流于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从而提高英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合作与创新精神成了21世纪对新型人才呼唤的最强音。
面对时代的需求,教育界奏响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协奏曲,“自主、合作、探究”成了当今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主流模式,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已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教学模式之一。
合作学习从关注知识的外部输入到关注知识的内部生成,从个人化学习到社会化学习,通过生生互动主动建构知识,完全符合当代中学英语教学理念。
本文试图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理念,探索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我区英语教学质量。
1、合作学习的背景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在我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提及并倡导合作学习,指出"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
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合作学习在国外行之有年,但在我国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却起步较晚,普及程度不高,不少教育工作者至今对其教学理论和方法还缺乏全面的认识。
2、合作学习的概念
以色列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沙伦博士做了这样的界定“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
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的,小
组通常由3—5人组成。
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展开学习。
”我国教育学者王红宇认为“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型程序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使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台湾著名教育学者林生博指出“合作学习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使学生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败关系到集体的荣辱。
合作学习应有五个基本要素
(1)相互依赖(PositiveInterdependence);
(2)交互作用(PromotiveInteraction);
(3)个体责任(IndividualAccountability);
(4)合作技能(SocialSkills);
(5)集体加工(GroupProcessing)(Guskey,1993)。
3、合作学习的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开始以后,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在观摩课和常态课上,很多教师都运用了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
但是随着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笔者通过对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了解到合作学习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似乎也体现了课改精神,实际上普遍存在着活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下面笔者针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尝试着提出相应的对策。
3、1问题一学生合作不主动,参与度不均衡,角色落实不到位。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冷场”。
小组成员接到任务后不主动交流,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合作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其次,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这类学生频频发言,合作学习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而学困生却只能是听众,默默无闻,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的收获比在集体授课中得到的还要少,更在自由散漫的学习氛围中养成了不注意倾听、不尊重他人的坏习惯。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共同任务中的个人分工和责任,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根本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也达不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策略精心组建小组,合理搭配人员,形成积极的角色互赖。
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分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小组的组成情况
以及小组的活动情况。
我们按正常教学班进行教学,当学生知识、能力产生差异时,在不打乱四个小组基本编制的情况下,在各小组内采取隐性分层。
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能力状态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为优秀生,任小组长,B为中等生,C为学困生。
按下图所示排座位
讲台
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每组有一个优秀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秀生当任小组长,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
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注意全体学生获得均衡发展和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帮助和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进步,共同发展。
同时两个小组的小组长相邻,便于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的学习方式,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分别是主持人、资料员、纪录员、汇报员。
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和控制发言的时间;
资料员负责课前收集与学习目标有关的资料;
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发言内容;
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角色。
在明确责任的情况下,各组员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相互尊重、积极配合、有效沟通,形成积极的角色互赖。
3、2问题二评价重整体,轻个体
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对小组整体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久而久之,会导致小组成员对合作的淡漠。
策略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合作学习
建立一种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的三级评价体系,为小组的表现和个人的表现打分,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有效评估,并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多形式的,并不排除物质鼓励的形式。
对于奖项的设立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小组的有最佳合作小组奖;
个人的有最佳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小组发言积极分子等等。
以下是三级评价体系的评价表
表格一(教师评价)
表格二(小组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表格三(自我评价)
教师要以表扬鼓励为主,把组内学生的学习竞赛结果与小组集体得分奖励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要将小组竞赛的成绩作为对学生个人学生成绩评价的标准之一,把组内学生学习利益捆绑在一起。
这样在合作学习中才会有积极的资源共享、思想方法上的交流以及行动上的合作。
小组成员间互评的过程既是学生使用英语的交际过程,也是学生从学习伙伴的评价中修正自我评价、发展自我监控能力的过程,小组评价可以促进小
组成员之间的互相竞争、相互帮助、彼此交流。
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并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特别是学困生在合作学习小组的小环境里少了羞涩,多了主动,得到表现自我的平台,提高自信心。
这样通过三级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3、3问题三合作学习形式化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笔者听过仁爱版英语教材八年级Unit8Topic2的复习课,本话题谈论的是着装艺术。
在最后一个环节,授课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任务,小组讨论出席不同场合,如旅游、会议等的合理着装(课前已经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要求做好准备),整个环节用了7分钟。
我观察了离我最近的一个小组,一听到老师的指令,一个学生迅速站起来,拿出小型旅行箱,从箱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西服,另一个学生接过西服,就往外跑,换衣服去了,其他三位开始放松、聊天。
环顾教室,有的学生出去换衣服,有的学生在座位上换,还有的有说、有笑,场面热闹非凡,只有部分学生在讨论,参加讨论的学生绝大多数使用母语交流,偶尔穿插一两句英语应付老师的巡视。
等学生换完衣服,授课教师请四个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试问,这样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有何意义?
策略合理设计任务,落实语言目标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时,不要为了迎合教学理念而互动,不要为了烘托热闹气氛而合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
在设计课堂合作任务时,充分预知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语言目标。
A层次学生达到“发展性语言目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具有灵活、创新运用语言的能力。
B层次学生达到“基础性语言目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具有基本运用语言的能力。
C层次学生达到“有所获语言目标”,即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他们尝试表现自我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最近的发展区取得提高和发展。
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取决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
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还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的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在合作学习前明确语言目标要求,在合作学习中,指导学生主动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语言目标的达成度。
使合作学习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做到形神兼备。
【篇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于1970年兴起于美国,1980年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1990年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3-6人组成的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它把一个班的学生按照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因素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使学生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观自主、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多边互助,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缺乏正确的引导,有些应用只是表面上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实质上,却与合作学习的主旨和精髓相去甚远,因而就出现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误解和误用。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走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流于形式的较多。
合作过急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但收效甚微甚至无效。
合作过短合作学习开始,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教案的进程,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
合作时间不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合作过简有些教师仅为合作而“合作”,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
即使学生单独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让学生合作讨论,这样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惰性,对合作学习丧失积极性。
合作技能弱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小组合作时,组内缺乏必要的合作能力——无组织无纪律,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
学习上的强者各自抢着说,而弱者却成了旁观者,合作学习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长此以往,学生将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削弱对课堂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的还可能出现从原来的教师“满堂灌”改为现在的学生灌学生的“满堂灌”,
背离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虽然现行合作学习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但这些是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只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合作学习,依然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独有优势。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综观上述一些问题,究其根源,症结应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把握欠佳,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其意义。
因此,在积极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之时,我们还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应该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
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
第二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第三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实施时的具体策略
有了对小组合作学习意义的理解,我们就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活动。
但这还只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针对开头提到的几种情况,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进行合理的分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
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
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2)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3)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
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掌握了以上的原则再结合班级和学科的具体特点,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按座次就近组合和以项目为基础的小组组合。
结合我校班级人数、座位的实际,可按座次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可前后桌组成四人组,前中后桌组成6人组,前后桌与横向相邻的前后桌组成8人组等等。
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须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次,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便,前后桌同学一转身,即可运作,既节约时空,又方便灵巧,还可以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
不会产生边沿人;
且基本具备“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
为更好地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科任教师可在学期之始与班主任协作,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以至社会家庭背等方面的差异来安排学生的座位。
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合。
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由教师指定,再根据各个小组的具体情况,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在学习时间上也可有灵活性。
2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
(1)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思路得到开阔,训练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规则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 小组 合作 学习 方法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