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分析.docx
- 文档编号:1818540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52KB
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分析.docx
《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分析
《中国土地科学杂志》是我国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地价评估部门,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工矿交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与土地专业相关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从事土地调查评价,土地规划、利用、整治、保护和土地信息等专业人员以及高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在科研、教学与业务工作中的参考文献。
土地整治项目不仅可以使农业增收增效,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由原来单一的追求耕地数量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者并重转变[1],由最初的追求经济效益转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2]。
在国外土地整治效益分析中,景观效益是必不可缺的一个内容,这对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3]。
社会效益分析是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分析是可研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评定一个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一个基本标准;生态效益是衡量土地整治活动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景观效益是评价整治建设给环境方面带来的影响的重要元素。
因此,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十分必要。
1综合效益分析
1.1社会效益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带来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配套建设,将项目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方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区域,可以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此,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需结合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在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平衡、促进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情况。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一般包括中低产田面积减少率、复种指数、新增耕地面积、居民年均收益增加值、粮食单产增加量、土地垦殖率、机械化作业率和群众支持率等8个评价指标[4](表1)。
1.2经济效益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效益是对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的投入所获得的效益[5]。
土地整治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现有耕地的地均产出水平和新增耕地的新增土地产出能力所带来的收益增加。
经济效益可从现有耕地增产产值、新增耕地产值、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静态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进行分析[4](表2)。
1.3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是土地整治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等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6]。
土地整治项目的生态效益可从灌排保证率增加值、旱涝灾害控制率等方面加以分析[4](表3)。
1.4景观效益景观效益是指土地整治后带来的村容整洁、布局合理的舒适景观,给当地居民带来舒适感,生存环境改善。
景观效益具体是指能使农村各要素和组成部分种类大小、形态、数目及它们的空间布局和时间配置的进程差异所能表现的各种美感,如空间美、时间美、人工美、形态美和色彩美等[7]。
主要从多样性指数、土地平整面积和绿色植物覆盖率3个指标进行分析(表4)。
2实例分析
2.1项目区概况某土地整治项目涉及5个村,8588人。
项目土地总面积339.94hm2,扣除不动工区域村庄、公路用地和设施农用地等面积,项目区建设规模336.02hm2,新增耕地面积3.99hm2,新增耕地率1.12%。
整治前,耕地面积300.07hm2,其中,水田面积291.28hm2,水浇地2.32hm2,旱地6.46hm2。
农作物种植面积:
早、晚稻均为291.48hm2,花生2.32hm2,油菜6.46hm2。
农作物单产:
早、晚稻均为6000kg/hm2,花生4500kg/hm2,油菜1500kg/hm2。
整治后,耕地面积304.05hm2,其中水田面积301.18hm2,旱地2.88hm2。
农作物种植面积:
早、晚稻均为301.18hm2,油菜2.88hm2。
农作物单产:
早、晚稻均为6750kg/hm2,花生4800kg/hm2,油菜1650kg/hm2。
项目投资总额为999.03万元。
2.2社会效益整治前后,中低产田面积由300.07hm2减少至2.88hm2,减少率为99.04%。
土地垦殖率由88.27%增加至89.44%。
机械化作业率达到100%,群众支持率100%。
农作物复种指数由1.98提高至1.99。
早、晚稻单产增加量均为750kg/hm2,花生和油菜单产增加量分别为300kg/hm2、150kg/hm2。
整治后,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3.99hm2,现有耕地增产产值132.46万元,居民年收益增加154元。
项目区实施后,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部分旱地和全部水浇地变成水田,大部分耕地都变成高产田,复种指数和垦殖率也稍有提高,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水田面积有所增加,这对实现耕地总量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的实施,项目区基础设施得以完善,耕地质量提升,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得以提升。
粮食的单位产量将提高,项目区的粮食产量和收益也将提高,居民的收益增加,说明此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项目组在踏勘阶段和当地群众进行深入地沟通,项目可研和规划设计阶段多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广泛地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这将推动群众进行土地整治的热情,为项目顺利开展和获得更大的支持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该项目社会效益良好。
2.3经济效益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近几年项目区水稻、油菜和花生的产量单价和种植成本,其中,双季稻平均价格2.7元/kg,平均种植成本9000元/hm2(包括犁田、插秧、收割施肥打药等人工和机械成本4500元,化肥费2250元,种子农药费2250元);油菜籽平均价格5.47元/kg,平均种植成本7705.2元(包括人工成本5060.1元,化肥费1016.85元,租赁作业费697.5元,农药费304.5元,种子费210元);花生平均价格5.4元/kg,平均种植成本7800元/hm2(包括整地费、机播费和机收费等人工和机械成本3150元,化肥费1500元,农药费150元,种子费3000元)。
由此可计算得项目区整治前耕地产值423.59万元,整治后耕地产值556.06万元,现有耕地增产产值132.46万元,新增耕地销售收入14.54万元,经营成本7.18万元,新增耕地产值7.36万元,项目单位面积投资29731.2元/hm2,静态投资回收期7.54年。
项目区整治后现有的耕地和新增耕地产值较可观,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良好。
2.4生态效益据调查,整治前项目区耕地灌溉保证率为65%,整治后,不能灌溉的水田面积6.15hm2,旱地面积2.88hm2,共9.03hm2,项目区耕地灌溉保证率97.03%,灌溉保证增加率为32.03%。
整治后,项目区内旱涝灾害控制面积295.12hm2,旱涝灾害总面积336.02hm2,旱涝灾害控制率87.83%。
该项目实施后,耕地灌溉保证增加率较高,大部分田块作物需水量基本上都能得以满足。
同时,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控制项目区的旱涝灾害,增强了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为作物的高产稳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故该项目生态效益良好。
2.5景观效益整治后,项目区多样性指数0.14,土地平整面积130hm2,绿色植物覆盖率85.62%。
晚稻收割后,可以在水田内种植油菜或绿肥,提高了多样性指数。
将项目区原有破碎,形状不规则,高低起伏的田块进行平整,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而且有利于农村生活环境的美观。
绿色植物覆盖率提高,有利于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土地整治后的美妙景观将为当地居民带来愉悦的心情,改善其生存环境。
故该项目景观效益良好。
3结论
本研究以某土地整治项目为实例,采用一系列的指标,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良好。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上可行,改善了作物生长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土地整治的目标,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2)项目生态效益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进一步加强灌溉与排水工程措施,使项目区全部耕地达到能灌能排。
(3)景观效益可以通过增加平整区的面积进一步提高。
景观效益可直接给人们带来美感,但容易被忽略,建议以后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的重要内容加以分析和研究。
以下为某土地政治项目为实例,对其综合效益分析。
结果表明:
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良好,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土地整治是解决xxxxxx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中央提出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解决当前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必须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走集约利用、内涵挖潜的路子,大力开展土地整治。
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xxx土地整理项目为背景,结合xxx实际情况,选取17项效益评价指标对xxx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分析,通过土地整治获得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指标的选取、管理方面的问题,故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指标的选取等对策。
xxx土地整治项目2005年至今总投资9296.63万元,总收益1632.68万元,新增耕地面积470.38hm2,单位面积产出总共增加36157.91kg/hm2。
通过土地整治的实施,有效耕地增加,耕地质量等级提高,促进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
1.xxx区域概况与土地整治现状
土地整治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农村土地整治问题是研究的核心,目前土地整治研究关注土地整治政策法规建设、重视土地整治战略与规划的研究与实施、聚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土地整治技术创新和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以xxx土地整治项目为背景,选取效益评价指标对xxx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分析。
xxxxxx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x北部。
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0′~110°41′,北纬40°42′~41°8′58″,东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交界,南与土默特右旗、石拐区、九原区相邻,西同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前旗接壤,北与达茂旗相连,行政区域土地面积5025km2,县境南高北低,东部高于西部。
属中温带亚干旱地区。
xxx辖6个镇:
金山镇、西斗铺镇、下湿壕镇、怀朔镇、银号镇、兴顺西镇,104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7.3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金山镇,距自治区首府210km。
2005年以来,xxx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8个,建设规模7911.27hm2,总投资12272万元,新增耕地面积537.3hm2,目前已通过验收19个,总面积达4969.48hm2,新增耕地面积422.62hm2。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的整理,项目区耕地的质量有所提升,将原有质量低下的土地转变为高收益耕地,并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为促进农村和谐、协调发展做好基础。
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地进行整理,项目区的植被覆盖率较之前有所提高,从而促进了农村更快、更好的发展。
2.xxx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1项目区经济效益状况
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的投入产出取价原则,取当地农作物价格前三年平均价格,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区内种植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项目区内年每亩净增产值为400元,年净总收益为316.45万元。
2.2土地整理项目区经济效益计算与分析一以xxx金山镇召地村为例
2.2.1费用计算
(1)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数量=新增耕地面积÷项目总投资=15.61÷123.89=0.126(hm2/万元)
(2)单位面积投资=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规模=123.89÷95.76=1.29(万元/hm2)
(3)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项目总投资÷新增耕地面积=123.89÷15.61=7.94(万元/hm2)
(4)基础设施运营成本率=(基础设施运营成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整治 社会效益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