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181094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3.21MB
整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整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此标志设在禁止通行的道路入口处。
(2)禁止驶入标志
禁止驶入标志提示驾驶员禁止车辆驶入。
;
此标志设在禁止驶入的路段入口处,其颜色为红底中间一道白红杠。
(3)禁止各类机动车通行标志
表示禁止各类机动车通行。
设置在禁止机动车通行路段的入口处。
有时间、车种等特殊规定时,应用辅助标志说明。
(4)禁止某方向通行标志
(5)禁止超车标志和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禁止超车标志表示该标志至前方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的路段内,不准机动车超车。
解除禁止超车表示禁止超车路段结束。
禁止超车标志设置在禁止超车路段的起点。
禁止超车路段较长时一般每隔500m应重复设置禁止超车标志。
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设置在禁止超车路段的终点。
但禁止超车路段终点为交叉口时,不必设置。
6交通标线
6.1指示标线
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等设施的标线。
6.1.1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
a)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为黄色虚线,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
一般设在车行道中线上,但不限于一定设在道路的几何中心线上。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允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
b)凡路面宽度可划两条机动车道的双向行驶的道路,应划黄色中心虚线。
用于指示车辆驾驶人靠右行驶,各行其道,分向行驶。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的划法见线1。
线1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单位:
cm
6.1.2车行道分界线
a)车行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用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设在同向行驶的车行道分界线上。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允许车辆越线变换车道行驶。
b)凡同一行驶方向有二条或二条以上车行道时,应划车道分界线。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车道分界线的尺寸如线2所示。
其他道路,如线3所示。
线2车行道分界线单位:
线3车行道分界线单位:
6.1.3车行道边缘线
a)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实线。
用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用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界。
b)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应在机动车道的外侧边缘或在路缘带内侧划实线边缘线,如线4所示。
同向同一断面上的机动车道与非机车道的分界线(除有实物隔离者外)应视为机动车道的边缘线,应划白色实线。
在机动车需要跨越边缘线的地方除辟有紧急停车带的路段外应划白色虚线,见线5。
车行道边缘线为虚线时的尺寸见线6。
线4车行道边缘线单位:
线5车行道边缘线单位:
线6边缘线的尺寸单位:
6.1.4左弯待转区线
a)左弯待转区线为白色虚线。
用来指示左弯车辆可在直行时段进入待转区,等待左转。
左转时段终止,禁止车辆在待转区内停留。
b)本标线应在设有左转弯专用信号及辟有左转专用车道时使用,设于左弯专用车道之前端,伸入交岔路口内,但不得妨碍直行车辆的正常行驶。
c)本标线为两条平行并略带弧形的白虚线,线宽15cm,线段及间隔长均为50cm,其前端应划停止线。
在待转区内需标划白色“左弯待转区”文字。
见线7。
线7左弯待转区线单位:
6.1.5左转弯导向线
a)左转弯导向线表示左转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分界。
主要用于畸形平面交叉路口。
b)左转弯导向线的颜色为白色。
c)左转弯导向线为虚线,实线段2m间隔2m,线宽15cm。
在两相邻路口的左转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用圆曲线连接。
左转弯的机动车在导向线的左侧行驶,非机动车在导向线的右侧行驶,如线8所示。
线8左转弯导向线
6.1.6人行横道线
a)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平行粗实践(斑马线),表示准许行人横穿车行道的标线。
b)人行横道线的设置位置,应根据行人横穿道路的实际需要确定。
但路段上设置的人行横道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
人行横道的最小宽度为3m,并可根据行人数量以1M为一级加宽,见线9、线10所示。
c)信号灯控制路口的人行横道线,采用两条平行粗实线划出人行横道线的范围,可不划斑马线,见线11所示。
线11人行横道(信号灯路口)单位:
d)视距受限制的路段及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和车行道宽度渐变路段,不应设置人行横道线。
城镇地区需在路段中间设置人行横道线时,应在到达人行横道线前的路面上设置预告标示,用来提示前方接近人行横道,须注意行人横过马路。
人行横道预告标志为白色菱形图案,预告标示及其布设见线12所示。
线12人行横道预告标示单位:
e)横穿道路的行人较多,路面宽度在30m以上时,可在适当地点设安全岛。
6.1.7高速公路车距确认标线
a)车距确认标线为白色平行粗实线,用以提供车辆驾驶人保持行车安全距离之参考。
视需要设于经常发生超车,易肇事或其他有需要的路段。
b)车距确认标线应与车距确认标志配合使用。
从确认基点0m开始,每隔50m设置一组标线,间隔200m重复设置。
见线13。
车距确认标线长500cm,宽40cm或45cm,间隔60cm。
一般在车行道宽度(350~375cm)范围内画三条标线,见线14。
线13车距确认线单位:
m
线14车距确认线尺寸单位:
6.1.8高速公路出入口标线
a)出入口标线是为驶入或驶出匝道车辆提供安全交汇,减少与突出部缘石碰撞的标线。
包括出入口的横向标线、三角地带的标线。
b)出入口标线的颜色为白色。
c)出入口标线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和和其他采用立体交叉并有必要划这种标线的道路(如城市快速路)上。
d)出入口标线按直接式和平行式两种情况设置。
直接式的出口标线划法,如线15;
平行式的出口标线划法,如线16所示。
直接式的入口标线划法,如线17所示;
平行式的入口标线划法,如线18所示。
出口标线尺寸,如图18所示;
入口标线尺寸,如图19所示。
应结合立交的形式和出入口匝道的具体线形进行设计布置。
图18出口标线大样图单位:
图19入口标线大样图单位:
线15直接式出口标线单位:
线16平行式出口标线单位:
线17直接式入口标线单位:
线18平行式入口标线单位:
6.1.8紧急停车带标线
6.1.10收费岛标线
a)收费岛头标线表示收费岛的位置,为驶入收费车道的车辆提供清晰的标记。
收费岛头标线的颜色为黄黑相间的斜线,线宽各15cm,由岛头中间以45°
角向两边标划,标划示例见图20。
图20收费岛头标线示例单位:
b)收费岛迎车流方向地面标线表示收费车道的位置,为缴费车辆提供清晰标记。
收费岛头地面标线的颜色为白色,标线宽45cm,成45°
斜角。
外围标线宽20cm。
标线应划在迎行车方向,长1500cm。
收费岛迎车流方向地面线见线24。
线24收费岛地面标线
6.1.11导向箭头
a)导向箭头表示车辆的行驶方向
b)导向箭头主要用于交叉道口的导向车道内,出口匝道附近及对渠化交通的引导。
c)导向箭头的颜色为白色。
d)计算行车速度≤4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尺寸,如线25所示,计算行车速度在60km/h~8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尺寸,如线26所示。
计算行车速度≥10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尺寸如线26中括号内数字。
线25计算行车速度≤40km/h的导向箭头尺寸单位:
线26计算行车速度60~80km/h时的导向箭头尺寸单位:
计算行车速度≥100km/h时的导向箭头尺寸(括弧内数)
e)如需划合流车道箭头,可将直行箭头向合流车道方向倾斜30°
使用,如需向左转弯或向左向右转弯,可将图中向右转弯箭头反向使用。
f)平交路口驶入段的车道内,应有导向箭头标明各车道的行驶方向。
距路口最近的第一组导向箭头,设置在导向车道线的末尾。
导向箭头重复设置的次数和距离,应根据平交路口驶入段的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计算行车速度大于6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按导向车道线L的长度重复三次;
计算行车速度小于6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按导向车道线L的长度重复二次。
如图34、35所示。
图34导向箭头布设(三组箭头)单位:
图35导向箭头布设(两组箭头)单位:
6.1.12路面文字标记
a)路面文字标记是利用路面文字,指示或限制车辆行驶的标记。
路面文字标记的高度应根据计算行车速度确定,计算行车速度≤40km/h时,字高为3m;
计算行车速度为60~80km/h,字高为6m,计算行车速度≥100km/h时,字高为9m。
b)最高速度限制标记
表示限制车辆行驶的最高速度。
用于需要限制车辆最高行驶速度的车道起点和其他适当位置。
限速用数字的颜色为黄色。
限速数字见线27。
限速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线27最高速度
c)大型机动车道标记用于大型机动车道内。
可在各较大的交叉路口外,重复设置。
本标记为白色,大型机动车道标记见线28。
文字标记应竖向排列。
线28大型车
d)小型机动车道标记用于小型机动车道内。
本标记为白色,小型机动车道标记见线29。
线29小型车
e)超车道标记用于超车车道内。
本标记为白色,超车道标记见线30。
文字应竖向排列。
线30超车道
6.2禁止标线
6.2.1禁止超车线
a)中心黄色双实线。
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
用以划分上下行方向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机动车道而没有设置中央分隔带的道路。
本标线为黄色双实线,线宽为15cm,两标线的间隔为15~30cm见线31。
除交叉路口或允许车辆左转弯(或回转)路段外,均应连续设置。
其设置例见图21。
线31中心黄色双实线单位:
图21中心黄色双实线设置示例
b)中心黄色虚实线。
为一条实线和一条与其平行的虚线组成的标线。
表示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虚线一侧准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
用以划分双向通行的三条机动车道道路,以及需要实行单侧禁止超越的其他道路。
本标线为黄色虚实线,线宽为15cm,两标准线的间隔为15~30cm。
如线32。
线32中心黄色虚实线单位:
双向通行的三车道道路,中心虚实线的设置应根据交通量、车辆种类及交通安全的需要精心设计。
凡一个方向车道数从两车道改变为一车道(或从一车道改变为两车道)的路段应采用过渡标线,如线33。
视距小于M值的平曲线其中心线的划法如线34。
线33三车道标线
计算行车速度V>60km/h斜率i≥1∶50M=最小视距
计算行车速度V≤60km/h斜率i≥1∶20
线34视距小于M值时,三车道道路在平曲线的中心线划法
c)中心黄色单实线。
表示不准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
凡上下行方向各只有一条或两条车道(一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的道路,和双向通行三车道道路,在视距受限制的竖曲线、平曲线路段及有其他危险需要禁止超车的路段,均应划中心单实线。
本标线为黄色,线宽15cm。
视距小于M值的平曲线,其中心线的划法如线35、线36。
视距小于M值的竖曲线,其中心实线的划法如线37、线38。
计算行车速度V>60km/hL≥100m计算行车速度V≤60km/hL≥50m
线35视线距小于M值时,双向二车道道路在平曲线的中心线划法
计算行车速度V>60km/hL≥100m
计算行车速度V≤60km/hL≥50m
线36视距小于M值时,双向二车道道路在平曲线的中心线划法
计算行车速度V>60km/hL≥100mD=40m斜率i≥1∶50
计算行车速度V≤60km/hL≥50mD=20m斜率i≥1∶20
线37视距小于M值时,在道路竖曲线上的中心线划法
线38视距小于M值时,在道路竖曲线上的中心线划法
6.2.2禁止变换车道线。
用于禁止车辆变换车道和借道超车。
设于交通特别繁杂而同向具有多条行车道的桥梁、隧道、弯道、坡道、车行道宽度渐变路段、交叉口驶入段、接近人行横道线的路段或其他认为需要禁止变换车道的路段。
本标线为白色实线,线宽为15cm如线39。
线39禁止变换车道线
边长时停放车辆线
6.2.3停止线。
表示车辆等候放行信号的停车位置。
划设于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铁路平交道口及左弯待转区的前端。
停止线为白色实线,双向行驶的路口,停止线应与车行道中心线连接。
单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横跨整个路面。
停止线的宽度可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行驶速度的不同选用20、30、40cm。
停止线应设置在最有利于驾驶员了望的位置。
一般可设在主干道缘石的延长线上。
设有人行横道时,停止线应距人行横道150~300cm,如线42、线43所示。
6.2.4停车让行线。
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必须停车让干道车辆先行,设有“停车让行”标志的路口,应设停车让行标线。
停车让行线为两条平行白色实线和一个白色“停”字,双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与车行道中心线连接,单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横跨整个路面。
标线宽度20cm,间隔宽度20cm,“停”字宽100cm,高250cm,如线44所示。
停车让行标线应设在最有利于驾驶员了望的位置。
一般可设在主干道缘石延长线上。
如有人行横道线时,停车让行线应距人行横道线150~300cm。
线44停车让行线单位:
6.2.5减速让行线。
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必须减速让干道车辆先行。
设有“减速让行”标志的路口,应设减速让行标线。
减速让行线为二条平行的虚线,和一个倒三角形,颜色为白色。
双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与车行道中心线连接;
虚线宽20cm,二条虚线间隔20cm。
倒三角形底宽120cm,高300cm。
如线45所示。
减速让行标线应设在最有利于驾驶员了望的位置。
如有人行横道线时,减速让行线应距人行横道线150~300cm。
线45减速让行线单位:
6.2.6导流线。
表示车辆需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
主要用于过宽、不规则或行驶条件比较复杂的交叉路口,立体交叉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点。
导流线应根据交叉路口的地形和交通流量、流向情况进行设计。
导流线的颜色为白色。
其划法见线48、线49、线50、线51、线52、线53。
其标线型式可分为单实线、V型线和斜纹线三种。
外围线宽20cm,线宽为45cm,间隔为100cm,倾斜角为45°
。
线48复杂行驶条件丁字路口导流线
6.3警告标线
6.3.1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路宽缩减或车道数减少,应谨慎行车,并禁止超车。
本标线的颜色,应与中心线的颜色一致。
渐变段的长度L一般应由路线设计确定。
路面宽度由宽到窄的变化,应以渐变段过渡。
线60为三车道缩减为双车道的划法,D为安全停车视距。
路宽缩减终点标线延长距离d按以下规定选用: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道路为40m,其他道路为20m。
在靠路宽缩窄的一侧应划车行道边缘线。
并应配合设置窄路标志。
见线61,线62,线63。
渐变段的长度:
式中:
L=0.625VW(V>60km/h)
L——渐变段的长度,m;
V——行车速度,km/h;
W——缩减之宽度,m;
D——安全停车视距,m。
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需用斑马线过渡时,斑马线为倾斜的平行粗实线。
线宽45cm,间隔100cm,倾斜角度为45°
,见线64、线65。
线60三车道缩减为双车道
线65双向两车道改变为双向四车道单位:
20.3路面障碍物标线用以指示路面有固定性障碍物,警告车辆驾驶人谨慎行车,绕过路面障碍物。
a)双向两车道道路,障碍物在车行道中间时,可按线66划线。
线66双车道中间有障碍单位:
b)双向四车道道路。
障碍物在车行道中间时,可按线67划线。
线67四车道中间有障碍单位cm
c)路面障碍物位于同一行驶方向的二条车道中间时,可按线68划法。
线68同方向二车道中间有障碍单位:
近障碍物标线的颜色,应根据障碍物所在的位置,与中心线或车道分界线的颜色一致。
标线的宽度原则上应与障碍物所在位置的中心线或车道分界线的宽度相一致。
标线的倾斜线宽20cm,斜纹间隔30c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d=40m,其他道路d=20m。
近障碍物线或渐变段长度L由(l)式确定:
6.3.3近铁路平交道口标线用以指示前方有铁路平交道口,警告车辆驾驶人谨慎行车。
本标线仅用于无看守人员之铁路道口,其线条及标字规定如下:
a)交叉线,白色反光,线宽40cm,纵向长600cm,交角37°
b)[铁路]标字,白色反光,标写于交叉线的左右部位。
c)横向虚线,白色反光,线宽40cm,线段长60cm,间隔60cm。
d)禁止超车线,黄色反光,线宽10cm。
e)停止线,白色反光,线宽40cm。
近铁路平交道口标线设置示例及铁路标字示例见线69。
线69铁路平交道口标线单位:
6.3.4减速标线。
用于警告车辆驾驶人前方应减速慢行,设于主线收费广场、出口匝道适当位置。
减速标线为白色反光虚线,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是单虚线,双虚线和重复三次,垂直于行车方向设置。
减速标线应按以下原则配置:
使驶向收费车道的车辆通过各标线间隔的时间大致相等,以利于行驶速度逐步降下来(减速度约为1.8m/s2)。
收费广场减速标线设置见线71。
第一道减速标线设置于距广场中心线50m的地方,其余标线按表11规定设置。
如果收费广场的长度L需要设置第十一道、第十二道…减速标线时,则按32m间隔重复设置,标线均重复3次。
减速标线尺寸见线70。
表11减速标线设置间隔
线70减速标线尺寸单位:
线71收费广场减速标线设置例单位:
6.3.5振动减速标线
6.3.6减速丘预告标线
6.3.7二级公路桥梁段标线
6.3.8公路窄桥标线
6.3.9隧道洞口段标线
6.3.10爬坡车道标线
6.3.11立面标记
6.4突起路标
a)突起路标与涂料标线配合使用时,应选用定向反光型,其颜色与标线颜色一致。
其布设间隔为6~15m,可根据标线情况选定。
一般突起路标应设置在标线的空档中。
边缘线和中心单实线,突起路标应设置在标线的一侧,其间隔应与在车道分界线设置的间隔相同,设置示例见图29,图30。
图29出口匝道突起路标布设例单位:
图30突起路标与涂料标线配合设置例单位:
突起路标与进出口匝道标线、导流标线、道路变窄标线、路面障碍物标线等配合使用时,应根据实际线形进行布设,力求夜间轮廓分明,清晰可见。
b)突起路标单独用作车道分界线时,可用反光和不反光的突起路标组成标线。
不反光突起路标可采用瓷片或其他材料制作,其布设间距原则为1~1.2m。
设置示例见图31。
图31突起路标组成的虚线标线单位:
突起路标单独用作实线时,可用反光和不反光的突起路标组成,突起路标壳体颜色应与涂料标线颜色一致,其单实线设置见图32,双实线设置见图33。
图32突起路标组成的单实线单位:
图33突出路标组成的双实线单位:
23道路平交路口标线的设置原则
道路与道路平交路口的标线包括:
人行横道线、停止线、车行道中心线、车道分界线、导向箭头等,上述标线在设置时,应考虑交叉路口的型式、交通量、车行道宽度、转弯车辆的比率、非机动车的混入率等因素,并遵循下列原则设置:
a)要积极开辟左转弯车道。
可利用削去中央分隔带的方法,也可利用缩窄车道宽度和偏移车行道中心线的方法开辟左转弯附加车道;
b)路口的导向车道线的长度L应根据路口的几何线形确定,其最短长度为30m。
导向车道线应划白色单实线,表示不准车辆变更车道。
c)平交路口驶入段的车道内,应有导向箭头标明各车道的行驶方向。
24路面标线材料
24.1标线涂料的分类
路面标线涂料可分为常温溶剂型,加热溶剂型和热熔型三类。
常温溶剂型可在常温条件下作业施工,对环境的要求比较宽松,适用范围较广。
常温型油漆有酯胶、环氧、丙烯酸和氯化橡胶等品种。
丙烯酸漆和氯化橡胶干燥时间较快,环氧漆的附着性和耐久性较好,酯胶漆由于耐磨性差,用量有限。
常温溶剂型油漆的有效使用寿命为4~8个月。
加热溶剂型涂料,加热温度较低,通过溶剂挥发和树脂在空气中氧化聚合而成膜。
干燥速度较快,涂膜厚,使用寿命可达8~15个月,反光效果好。
热熔型涂料无溶剂,施工时需要加高温使粉状涂料熔化,利用专用设备涂敷于路面,冷凝后成标线。
这种标线凝固快,耐磨性强,有效寿命可达20~36个月,反光性好,适用于繁忙的城市干道和高速公路上使用。
24.2涂料原料及作用
常温溶剂油漆由合成树脂(15%~20%)构成涂膜,并粘合其他各种原料成分。
包括:
颜料(15%~20%)主要是着色及遮盖;
体质颜料(15%~38%)是充填料,以增加机械强度和耐磨耗性能;
添加剂(2%~5%)是促进快干,防止沉降,结皮、易分散,增加稳定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公路交通 安全 设施 设计 指导 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