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宪法基本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179007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06.92KB
学习宪法基本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学习宪法基本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宪法基本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我国现行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
"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法规的创制程序相对于宪法的创制程序而言就比较简单。
制定法律、法规或者解释法律、法规的,一般是由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专门的立法机关或者是享有立法职权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法规时享有较大程度的立法自由裁量权。
4、监督、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一般是由宪法制定者直接来监督实施。
在具体监督实施宪法的实践中,宪法往往将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授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者是专门的国家权力机关。
因此,在宪法实施的实践中,为了保障宪法的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只有宪法明确授予享有宪法监督权的国家机关或者是特定的主体才可以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其他的非授权主体只能在履行自身职责的过程中承担保障宪法实施的意务,而不能代替宪法制定者来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四、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一般法律有什么不同?
按照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
1、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
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而一般法律提出法律议案的主体则要宽泛的多。
2、通过的人数不同。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己任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而法律和其他冤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组织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3、公布的机关不同。
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谁公布。
实践中,四部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
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五、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
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
一切法律。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相抵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六、宪法的基本价值是什么?
宪法的基本价值的保障人权。
宪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保障公民权力。
其手段主要是设置与限定国家权力。
国家机关不得行使宪法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
保障人权是宪法规定的出发点,这是因为:
1、对于在人权或公民基本权利作出明确规定,这是各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和主要内容。
2、宪法关于国家机构及其他问题的规定,也是以如何更好的保障人权为指导思想的宪政就是以人权为基本内容和体现保障人权基本精神的宪法的贯彻落实施。
七、什么是公民?
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
一个人具有哪个国家的国籍,就是哪个国家的公民,就要受哪个国家宪法和法律分约束,即依据哪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可见,是否具有某一个家的国籍,是成为这个国家公民的前提。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八、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力?
公民的基本权力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必不可少的某些利益,是公民实施某一行为的可能性。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公民的各种权利一一加以规定。
因此,宪法所确认的只能是一些基本的权利,即那些表明权利人在国家生活基本领域中所处的法律地位的权利。
九、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体系有哪些特点?
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前几部宪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较大调整,规定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公民权利义务体系,其特点为:
1、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原来的第三章提到第二章,放在了国家机构之前、总纲之后。
这种前后位置的变化,突出了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反映了公民基本权利与国家机构之间的价值取向,亦即由国家机构管理人民改变为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为人民服务。
2、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款有所增加,内容更加充实具体。
1954年宪法是14条,1975年宪法只有2条,1978年宪法为12条,而现行1982年宪法则增加到18条。
而且内容更加充实、具体、明确。
3、强调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还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另外,还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十、什么时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对于国家的僵硬首要意义的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是一致起共同反映并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构成普通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和原则。
十一、什么是人权?
所谓人权,就是指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享有的所有权利,核心是使每个人的个性、人格、精神、道德和能力获得充分发展。
人权是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构成的基础和源泉。
十二、公民有哪些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
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批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这类权利是国家保障公民有直接参与政治的可能,表明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十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的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这一宪法原则既包括司法平等,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又包括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宪法 基本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