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174412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52.28KB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4灵活性结构、设备及其管网布置应为住宅的可改造性创造必要的条件。
宜采用大开间结构、竖向干管集中外移、横向支管不穿楼板等技术。
2.2.5日常安全针对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儿童生活活动的安全需要,套内自然层应避免台阶和错层,设置扶手、护栏、防滑地面和报警装置等设施。
2.3空气环境
2.3.1住区空气住区空气质量标准应符合表2.3.1的规定,积极采用住区风环境优化技术,确保住区通风良好。
表2.3.1住区空气质量标准
参数
单位
标准值
备注
二氧化硫
mg/m3
≤0.05
日平均值
一氧化碳
≤4.00
二氧化氮
≤0.08
臭氧
≤0.12
1h平均值
总悬浮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2.3.2室内空气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应符合表2.3.2的规定,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表2.3.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0.50
≤0.24
≤10
二氧化碳
%
≤0.10
氨
≤0.20
≤0.16
甲醛
苯
≤0.11
甲苯
二甲苯
苯并[a]芘
ng/m3
≤1.0
≤0.15
总挥发性有机物
≤0.60
8h平均值
氡
Bq/m3
≤400
年平均值
2.3.3居室通风换气居住空间应能自然通风,尤应注意凹口部位的通风问题。
采暖制冷期间,在外窗密闭的情况下宜有可以调节的换气装置,补充新鲜空气,并预防和控制生物、化学、放射性等有害物的污染。
室内新风量标准应符合表2.3.3的规定。
表2.3.3室内新风量标准
新风量
m3(h·
人)
≥30
换气次数
次/h
1
2.3.4厨卫通风换气厨房、卫生间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减少和控制空气污染。
组织好进、出风口及气流走向,采用全面或局部换气设施,防止公共排风道烟气倒灌、串气和串味。
公共排风道出口宜设置排风设备。
设在建筑物凹口部位的厨卫外窗,凹口部位应处于负压区,以保证通风的可靠性。
2.3.5装修污染推行住宅装修一次到位,严格控制装修污染,室内装修材料有害物指标限量应符合表2.3.5-1的规定。
室内装饰涂料安全性评价指标应符合表2.3.5-2的规定。
表2.3.5-1室内装修材料有害物指标限量
分类
材料
指标限量
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
A类
B类
内照射指数(IRa)
≤1.3
外照射指数(Ir)
≤1.9
人造木板、
饰面人造板
E1
E2
游离甲醛含量(mg/100g)
≤9.0
>9.0,≤30.0
游离甲醛释放量(mg/L)
≤1.5
>1.5,≤5.0
涂料
溶剂型
水基型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g/L)
≤270~750
≤200
游离甲醛(g/kg)
≤0.1
苯(g/kg)
≤5
不得检出
胶粘剂
≤750
≤50
注1:
室内溶剂型涂料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指标限量(g/L):
醇酸漆≤550,硝基清漆≤750,聚氨酯漆≤700,酚醛清漆≤500,酚醛磁漆≤380,酚醛防锈漆≤270,其他溶剂型涂料≤600。
注2:
溶剂型涂料不准用苯作为涂料溶剂。
注3:
聚氨酯漆和聚氨酯胶粘剂都含有毒性较大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前者不应大于7g/kg,后者不应大于10g/kg。
表2.3.5-2室内装饰涂料安全性评价指标
安全性指标
急性吸入毒性
实际无毒
急性皮肤刺激
无刺激
急性眼结膜刺激
致突变性(Ames试验、睾丸染色体试验)
阴性
2.4热环境
2.4.1室内温湿度住宅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表2.4.1的规定。
表2.4.1室内温度和相对温度标准
温度
℃
24~28
夏季制冷
18~22
冬季采暖
相对湿度
≤70
2.4.2外围护结构建立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体系,其保温隔热性能应符合相应区域的国家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2.4.3采暖制冷采暖、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效比应符合相应区域的国家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空调室外机宜隐蔽、整齐安装,避免其噪声和气流对环境的影响,并应有组织地排放冷凝水。
2.4.4可再生能源创造条件,积极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2.5声环境
2.5.1住区噪声应做好住区防噪规划,集中布置住区内高噪声源,以公用区域作缓冲带,或以绿化作隔离带,并防治生活噪声,减少机动车在住宅组团内穿行。
住区户外环境噪声标准应符合表2.5.1的规定。
表2.5.1住区户外环境噪声标准dB(A)
住宅周边
住区内
昼间
≤55
夜间
≤45
干线道路两侧住宅
2.5.2室内噪声应加强住宅室内防噪隔声措施,制定住户间和户外噪声的隔声对策,并对管道、泵和电梯等采取隔声、隔振措施。
住宅室内允许噪声标准应符合表2.5.2的规定。
表2.5.2住宅室内噪声标准dB(A)
房间名称
标准植
卧室、书房
≤40
≤30
≤35
2.5.3隔声分户墙与楼板的材料选择及构造处理,应符合表2.5.3—1和表2.5.3—2所规定的隔声标准。
表2.5.3-1分户墙与楼板空气声隔声标准
一级标准值
二级标准值
计权隔声量(dB)
≥50
≥45
表2.5.3-2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
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dB)
≤65
2.6光环境
2.6.1日照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2.6.1的规定,每套住宅至少有一间居室,四居室以上户型至少有两间居室达到日照标准。
表2.6.1住宅日照标准
建筑气候区号和城市类型
Ⅰ、Ⅱ、Ⅲ、Ⅶ气候区
Ⅳ气候区
Ⅴ与Ⅵ气候区
大城市
中小城市
日照标准日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时数(h)
≥2
≥3
≥1
有效日照时间带(h)
8~16
9~15
计算起点
住宅底层窗台面
2.6.2采光住宅室内采光标准应符合表2.6.2的规定。
表2.6.2住宅室内采光标准
侧面采光
采光系数最低值(%)
窗地面积比值(Ac/Ad)
起居室(厅)、卧室、书房、厨房
1/7
楼梯间
0.58
1/12
2.6.3照明住宅室内人工照明应根据各功能空间的要求,合理选择电光源,确立灯具方式及安装位置,并确保用电安全。
2.6.4光污染住区室外照明包括道路、广场、绿地、标志、建筑小品等的照明,其光线不得射入住宅室内,在住宅窗户上产生的垂直照度不得超过4Lx。
2.6.5日常安全住宅楼内的公共照明(入口、走廊、楼梯等)应满足居住者行走的安全要求和心理要求。
楼外夜间照明应满足人行、车行的安全要求和住区的安全防范要求。
2.7水环境
2.7.1住区供水住区内应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应符合表2.7.l的规定,做到水质稳定,水压可靠,宜建立定期送检制度。
表2.7.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限值
感官性状
色
浑浊度
臭和味
肉眼可见物
15度
1NTU
无
一般化学指标
PH
硬度(以碳酸钙计)
铝
铁
锰
铜
锌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硫酸盐
氯化物
溶解性总固体
耗氧量(以O2计)
6.5~8.5
450mg/L
0.2mg/L
0.3mg/L
0.1mg/L
1.0mg/L
0.002mg/L
250mg/L
1000mg/L
3mg/L
理化指标
氟化物
氰化物
硝酸盐(以N计)
砷
硒
汞
镉
铬(六价)
铅
氯仿
四氯化碳
0.05mg/L
20mg/L
0.01mg/L
0.001mg/L
0.005mg/L
0.06mg/L
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数
粪大肠菌群
游离余氯
100cfu/mL
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0.3mg/L(与水接触30min后),≥0.05mg/L(管网末端水)
2.7.2管道直饮水管道供应直接饮用净水的,应采取独立封闭的循环管网。
经过净化处理的用户龙头,出水水质应符合表2.7.2的规定,并建立定期送检制度,设置安全报警装置。
表2.7.2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5度
高锰酸钾消耗量(以氧计)
*总有机碳
300mg/L
0.20mg/L
100mg/L
500mg/L
2mg/L
4mg/L
银
滴滴涕
六六六
苯并(a)芘
10mg/L
30μg/L
2μg/L
0.5μg/L
2.5μg/L
0.01μg/L
50cfu/mL
0cfu/mL
≥0.05mg/L(管网末端水)
放射性指标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0.1Bq/L
1Bq/L
*试行
2.7.3住区排水住区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污分流,设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等设施。
按规定设置中水系统的住区,中水水质标准应符合表2.7.3的规定。
表2.7.3中水水质标准
指标
冲厕
道路清扫消防
绿化
车辆冲洗
pH
6.0~9.0
色(度)≤
30
嗅
无不快感
浑浊度(NTU)≤
5
1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500
1000
5日生化需氧量(mg/L)≤
15
20
氨氮(mg/L)≤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1.0
0.5
铁(mg/L)≤
0.3
—
锰(mg/L)≤
0.1
溶解氧(mg/L)≤
总余氯(mg/L)≥
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
总大肠菌群(个/L)≤
3
2.7.4室内排水住宅排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排水性质及污染程度,结合室外排水体制和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等要求确定。
多层和高层住宅的卫生间生活污水立管应设置专用通气立管。
采用的地漏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
2.7.5雨水利用在缺水地区,应将住区内屋面和路面的雨水,经收集、处理、储存,再作为杂用水回用,或将径流引入住区中水处理站,作为中水水源之一。
对不便收集的雨水,宜通过绿地和渗水型地面铺材经土壤渗透净化后涵养地下水,以促进水土保持。
2.7.6景观水景观水应自然融汇:
在绿化和建筑之间,岸形曲线流畅,水面与地面接近,应注意亲水空间的安全性。
景观用水应为流动循环水。
水景类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标准应符合表2.7.6的规定,可通过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微生物方式或生态方式进行水处理。
有中水系统的住区应利用中水。
表2.7.6水景类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标准
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
基本要求
无漂浮物,无令人不愉快的嗅觉和味道
6~9
6
悬浮物(SS)≤
浊度(NTU)≤
5.0
1.5
2.0
总磷(以P计,mg/L)≤
总氮(mg/L)≤
氨氮(以N计,mg/L)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余氯(mg/L)≥
0.05(接触30min后)
石油类(mg/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注:
若使用未经过除磷脱氮的再生水作为景观用水,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在回用地点积极探索通过人工培养具有观赏价值水生植物的方法,使景观水的氮磷满足表中的要求,使再生水中的水生植物有经济合理的出路。
2.8绿化环境
2.8.1绿地指标住区绿地率应大于35%。
2.8.2种植绿地地形应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排水。
植物以乔、灌、草的合理比例配置,以乔木为主。
住区主路两侧及开阔地宜种植高大乔木。
植物种类选择应适地适种,不应种植对人体有害、对空气有污染和有毒的植物。
2.8.3亲和住区建设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基地及其周边自然条件,保持住区对大自然的亲和性,体现人和自然和谐、融洽的生态原则。
住宅设计应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充分接触,鼓励发展阳台绿化、墙面绿化和屋顶绿化,扩充宅前绿地,改善绿地种植质量。
2.9环境卫生
2.9.1垃圾收运多层住宅不应设垃圾道;
高层住宅不宜设垃圾道,宜在每层设易清洗的垃圾收集间。
推行袋装垃圾,分类收运。
住区垃圾房应隐蔽、密闭,保证垃圾不外漏,且有风道或排风设施及冲洗、排水设施。
2.0.2垃圾处置垃圾处置宜压缩外运,有机垃圾宜采用生化处理。
3社会环境的健康性
3.1住区社会功能
3.1.1社会功能住区除提供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外,还应为居住者提供如下的社会功能:
(1)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互助:
(2)提供感情上和思想上的交流:
(3)提供行为上的约束,(4)提供闲暇的消遣和健身、保健等设施。
3.2住区心理环境
3.2.1邻里关系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以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
3.2.2安全防范应开展住区安全防范环境设计研究,合理安排室内外空间,积极开拓影响人行为的环境设计,营造安全氛围,以预防和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3.2.3领域划分应按功能要求,细致地划分住区空间层次,从公共领域、半公共领域、半私有领域,到达私有领域,创造出良好的空间秩序,促使居住者产生归属感,推动居住者自觉维护环境整洁和美观,协助建设和改善居住环境,并积极参加住区内各项社会活动。
3.2.4减轻压抑应开展减轻住区压抑感的研究,包括高层住宅环境设计研究,增强邻里关系,提高防范性,开拓户外交往空间,吸引居住者参加户外活动。
3.2.5住宅风水应用辨证的观点研究住宅风水,正确引导居住者理解住宅风水,创造出符合心理健康的居住环境。
3.3健身体系
3.3.1体系构成应积极推动住区健身运动,根据住区的规模、周边实际状况和当地人文社会情况,科学地建立住区健身体系。
健身体系的构成分为居室空间、楼间空间、广场空间和健身会所等四个层次,并与住区内外交通步行线、住区内休闲步行线、住区内局部健身步(跑)行线相结合,形成点线相连、有机组合的健身设施群体。
3.3.2健身设施住区规划应为健身设施提供相应空间,满足健身方式的要求并为居住者交往创造条件。
(1)可建立室外分散类、室外集中类和室内会所类等健身设施。
(2)健身设施的配置应考虑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以及经济收入等特点,注重老人、儿童为主体的健身专题,并考虑慢性疾病患者或残疾人等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设施。
(3)健身设施应能满足不同的健身目的,包括耐力(心肺功能促进)、力量(骨骼、肌肉的能力促进)和平衡、协调的综合健身。
3.3.3组织管理宜构筑健身体系的组织管理系统,包括简易操作的评测设施,人体机能评定(包括心理评定)、人体运动处方设定、人体运动和休闲医务监督、人体身心疲劳消除(包括心理放松)、人体合理营养补充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健康工程,实现健身的科学性,生活方式的健康性,健身与社会交融的结合性,健身与心理调整的互补性,引导和吸引居住者参与健身运动。
3.4保健体系
3.4.1健康管理应加强健康管理意识,宜建立健康管理系统化服务模式,包括建立个人健康信息卡,组织开展健康咨询、体检与诊断,根据预防控制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组织实施健康促进方案,并开展个案主动追踪服务和干预。
3.4.2健康教育应建立有效获取健康保护与知识的主渠道,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3.5公共卫生体系
3.5.1卫生服务组织应建立住区公共卫生体系,纳入所在地区公共健康建设与发展规划。
居住区应设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400m2,开展全科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和信息资料管理等工作。
医务和保健工作人员配备不低于住区人口2000:
1,每万人口有全科医生1~2名。
其位置应有70%的居住者从住所步行15min内即可到达,并能够通过电话等通讯方式方便地取得联系。
居住小区应设卫生
服务站,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60m2,至少设诊断室、治疗室与预防保健室。
3.5.2医疗急救站宜设立医疗急救站,并与120急救中心联动。
3.6文化养育体系
3.6.1文化养育应营造良好的文化养育环境,以健康向上的文化主题塑造住区的文化氛围。
关注下一代的培育、锻炼和成长,鼓励人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使住区成为培育健康人格的场所。
3.6.2文娱设施居住区应设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不小于4000m2;
居住小区应设文化活动站,建筑面积不少于400m2。
3.7社会保险体系
3.7.1社会保险应建立社会保险体系,在社会大病医疗统筹保险的基础上,探索其他商业保险方式予以补充,包括物业财产保险、运动保险、健康保险等。
3.8健康行动
3.8.1公众参与应开展健康行动,促进居住者知晓居住环境水平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树立维护环境和增强健康的意识,参与各种持续性健康活动。
3.8.2业主手册应编制并宣传《健康住宅业主手册》,建立健康行动准则,培养和引导健康的生活意识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住区生活品质,构筑健康住区文化。
3.9健康物业管理
3.9.1管理模式应从健康理念出发,结合住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康物业管理模式。
应对健康物业管理模式的框架进行论证,研究每个特色管理环节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各项物业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物业管理人员。
3.9.2管理特征应深入居住者生活之中,提供健康物业管理服务,营造和睦、团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住宅建设 技术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