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水处理典型事故的分析处理与防范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169950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43KB
电厂水处理典型事故的分析处理与防范文档格式.docx
《电厂水处理典型事故的分析处理与防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水处理典型事故的分析处理与防范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事故后果:
(1)水冲击严重时会导致加热器设备损坏、泄漏,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2)可能会引起管道支架脱落或变形。
3.2事故现象:
(1)现场存在较大的撞击声;
(2)管道、设备剧烈振动。
(3)压力表指针大幅度摆动。
3.3事故原因:
(1)加热器进汽压力过高;
(2)加热器疏水排水不畅。
3.4事故处理方法:
(1)通过关小进汽阀门开度、增加减温水的流量的方法,降低加热器进汽压力。
(2)检查加热器疏水排出管道是否通畅。
4原水质量恶化事故:
4.1事故后果:
(1)处理不及时会引起超滤膜堵塞,引起超滤产水量迅速下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2)超滤膜堵塞后,会进一步导致膜丝断裂,造成产水水质下降。
(3)严重时会由于超滤产水水质较差导致反渗透膜污堵。
4.2事故现象:
(1)盘滤反洗排水颜色或浊度明显异常;
(2)超滤反洗排水颜色、浊度明显异常;
(3)盘滤反洗水箱的水颜色异常或明显浑浊。
(4)超滤和盘滤装置的进水、产水压差明显升高。
(5)自来水水龙头放出的水较浑浊。
(6)超滤浓水流量计处可以看到浓水的颜色或混浊度明显异常。
4.3事故原因:
(1)自来水厂生产运行控制产生异常,导致水质恶化;
(2)市政自来水管道发生事故,污染水源。
(3)生产返回水补入原水池时,返回水水质可能不合格。
4.4事故处理方法:
(1)如果水源水质很差且除盐水箱液位较高,可以立即停止向原水箱补水;
同时汇报值长联系水源主管单位进行处理,并及时了解水源质量变化情况。
同时,放掉原水池被污染的水;
待水源好转之后及时冲洗原水池、补充质量较好的水源。
然后,对盘滤和超滤进行彻底反洗之后投运设备。
(2)如果水质轻度污染,或者除盐水箱液位较低不允许停止制水,应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除盐水量需要可适当降低系统制水产量,增加盘滤反洗频率,增加超滤反洗频率,开大超滤浓水流量;
同时解列两台原水池中的一台放空存水,保持另一台运行。
4.5防范措施:
(1)巡检时要注意观察盘滤和超滤反洗排水,注意观察盘滤反洗水箱中水的颜色。
(2)使用自来水的时候发现水质异常要及时汇报并查找原因。
5超滤膜断丝事故:
5.1事故后果:
(1)超滤水质恶化,SDI值变差或超标。
(2)造成反渗透膜发生污堵,导致反渗透产水率迅速下降。
5.2事故现象:
(1)超滤产水SDI值增大;
(2)超滤产水SDI值测试膜片颜色变深。
5.3事故原因:
(1)超滤进水温度过低,导致运行阻力增加。
(2)由于原水污染、菌藻过多等原因造成超滤膜污堵。
(3)超滤进水流量偏大,大于超滤膜的产水能力。
5.4事故处理方法:
断丝较多、影响产水水质时应当逐台停运修补断丝。
5.5防范措施:
(1)保持加热器正常运行,保证进水温度正常。
(2)保持超滤进水量不超过额定流量,及时调整几台原水泵的运行方式。
(3)及时对原水水质进行监测,原水恶化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膜丝污堵造成进产水压差大于0.08MPa时对超滤膜进行化学清洗。
(5)定期进行杀菌灭藻处理。
6超滤产水SDI值超标事故:
6.1事故后果:
(1)造成反渗透膜被污堵,产水率迅速下降。
(2)为了消除反渗透污堵,需要对反渗透进行化学清洗,进而引起反渗透脱盐率降低。
6.2事故原因:
(1)超滤膜断丝;
(2)原水水质恶化;
(3)盘滤运行不正常;
(4)测试SDI值时取样管道未进行充分放水冲洗。
6.3处理方法:
(1)超滤补丝;
(2)控制原水水质恶化问题;
(3)检查盘滤运行不正常的原因并处理;
(4)测试SDI值之前先冲洗引水管道。
6.4防范措施:
做好预处理的运行控制。
7反渗透产水电导率上升
7.1后果:
(1)导致混床周期制水量减小,引起混床再生消耗的酸、碱、水、电耗增加。
(2)更换反渗透膜需要增加较大的生产成本。
7.2主要原因:
(1)反渗透膜被氧化剂所氧化。
(2)化学清洗方法不当或过于频繁。
(3)反渗透回收率调整得过高,即浓水量调整得过小。
(4)还原剂等药剂的投加量过高。
(5)原水电导率增大。
7.3处理方法:
(1)当反渗透产水电导率过高、脱盐率达到报废标准要求之后,应当更换反渗透膜。
(2)由于药剂投加过多造成电导率加大时,应当合理调整药剂投加量。
(3)由于水源原因造成电导率增大时应当查找水源恶化原因,联系处理。
7.4防范措施:
(1)注意加强预处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与保养,防止反渗透膜被污染。
(2)注意合理调整反渗透药剂投加量,特别是严格控制阻垢剂的投加浓度,防止反渗透膜结垢。
(3)注意做好反渗透进水余氯的化验检测,发现余氯超标要及时加大还原剂的投加量;
当余氯值一直稳定在不超标的范围时,运行人员应当适当减小还原剂投加量,努力降低药剂消耗。
(4)化学清洗时注意合理控制清洗用药配方,同时避免长时间用强烈药剂浸泡反渗透膜。
8反渗透产水率下降
8.1后果:
(1)产水率降低之后,产水量可能无法满足锅炉需要,影响全厂生产。
(2)产水率降低导致系统水耗升高,影响经济运行。
8.2现象:
(1)反渗透产水量小于额定量。
(2)反渗透段间压差升高。
8.3原因:
(1)因预处理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反渗透膜一段受到污染。
(2)因阻垢剂投加量控制不当,导致反渗透结垢。
(3)反渗透浓水阀被不恰当地开大。
8.4处理方法:
(1)对反渗透进行化学清洗。
(2)如果因为浓水阀被不恰当调整,应当重新调整浓水阀开度。
8.5防范措施:
(1)做好预处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与保养。
(2)做好反渗透药剂投加量的调整,定期检查加药系统运行状况。
(3)在启动反渗透装置之前要对系统全面、细致检查,具备条件之后再开启反渗透装置。
(4)反渗透浓水阀门开度由技术人员调整,运行操作人员不要调整。
9混床失效过快
9.1后果:
(1)混床失效过快导致混床再生用的酸碱水电消耗量上升。
(2)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到系统产水能力,影响到水处理装置的安全供水。
9.2现象:
混床周期制水量减少,低于正常制水量。
9.3原因:
(1)混床进水水质恶化,如反渗透产水脱盐率下降、水质变差。
(2)混床再生过程中有关参数控制不当,如再生使用的酸、碱量不足,再生自用水量不足或过大等。
(3)混床运行流速过快。
(4)运行水的温度偏低。
(5)离子交换树脂老化、中毒或被污染。
9.4处理方法:
(1)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2)对失效的混床及时进行再生。
9.5防范措施:
(1)解决混床进水水质恶化的问题。
(2)合理调整再生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再生质量。
(3)合理控制运行流速,在不大于额定流速的工况下运行。
(4)调整加热器运行,防止水温过低。
(5)离子交换树脂出现问题时应对树脂进行清洗、复苏或更换。
10混床跑树脂事故
10.1事故后果:
(1)将会降低混床的总交换容量,降低混床产水能力。
(2)如果泄漏的树脂进入除盐水箱、随后进入热力系统,会导致锅炉水的PH值迅速降低,处理不及时会造成锅炉酸性腐蚀甚至水冷壁爆管。
10.2事故现象:
(1)从混床视镜处可以观察到混床内树脂层高度降低。
(2)底部跑树脂时混床的进口、出口压力表指示的压力值都比正常值有所升高。
(3)底部跑树脂量较大时可以从混床产水取样口放出树脂,从树脂捕捉器排污口可以放出树脂。
(4)中排跑树脂时可从中排排水中发现树脂。
10.3事故原因:
(1)混床下部水帽存在破裂或水帽丝扣存在松动的情况。
(2)离子交换树脂大量破碎。
(3)中排装置损坏。
10.4处理方法:
(1)将混床内树脂倒出后更换损坏的水帽。
(2)将松动的水帽紧固。
(3)如果因为树脂破碎造成跑树脂,应当对树脂进行彻底的大反洗,以清除破碎的树脂。
10.5防范措施:
(1)使用质量可靠的水帽。
(2)水帽安装时应当确保每一个水帽紧固适当。
(3)防止树脂破碎的措施:
混床运行流速不可过高;
再生到空气混脂步骤时,混合时间不得任意延长;
备用树脂在储存时应当保持不失去水分;
使用质量可靠的树脂。
11离心水泵振动、温度发生异常:
11.1后果:
(1)如果电机轴承振动异常或温度异常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温度过高,引起电机过热、电机线圈烧毁。
(2)如果水泵轴承振动异常或温度异常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轴承或水泵进一步损坏。
(3)如果水泵泵体振动或温度异常,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水泵严重损坏。
(4)如果电机缺相,将会造成电机烧毁或开关跳闸。
11.2现象:
(1)用手摸或用测振仪测试显示振动超标。
(2)用手摸或测温仪测试温度偏高。
(3)如果轴承损坏严重或密封过紧或叶轮犯卡,则泵的运行电流比正常值升高。
(4)如果电机发生缺相,电机运行电流明显过大;
各相电流情况是:
一相无电流、另两相明显偏高。
11.3原因:
(1)电机轴承振动异常或温度异常原因:
轴承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坏;
轴承缺油或油质不合格;
电机电源缺相。
(2)水泵轴承振动异常或温度异常原因:
轴承质量不合格;
润滑油缺油或油质变质;
盘根或机械密封压得过紧;
由于电机振动异常带动泵的轴承振动异常;
或电机与泵的找正不当;
或底座、地基不牢固。
(3)水泵泵体振动或温度异常原因:
叶轮损坏或松动、盘根或轴承过紧;
水泵汽化不打水;
出口管道振动过大;
出口管道阻力过大;
底座或基础不牢固。
(4)如果电机缺相,原因为电气接线错误或接线松动。
11.4处理方法:
(1)因为轴承、盘根、机械密封、底座、基础或油质等原因应当切换备用泵运行然后进行检修。
(2)轴承润滑油缺油时应及时补加。
(3)水泵汽化时应当停泵检查入口管道是否漏气、前置水箱液位是否过低,然后根据原因处理。
(4)发现电机缺相时,应立即停止其运行、检查电机接线。
11.5防范措施:
(1)及时认真巡检,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并及时处理。
(2)发现油量不足应当及时添加,发现油质不良应当及时更换。
(3)保持前置水箱液位处于低液位以上。
(4)应当加强设备检修质量,确保设备健康状况。
12酸碱系统跑酸、碱事故
12.1事故后果:
由于该公司将水处理系统排放水经过浓水系统输送应用于锅炉捞渣机水封、取样冷却器冷却等用途,因此酸碱泄漏到浓水中后将引起以下后果:
(1)跑酸事故发生后将造成浓水系统腐蚀,引起设备腐蚀损坏。
(2)跑碱时造成浓水系统结垢,进而堵塞浓水管路和取样冷却器;
可能会造成浓水泵叶轮卡涩不转。
(3)造成环境污染。
12.2事故现象:
(1)跑酸后取样冷却水有酸味;
(2)跑碱后取样冷却水流出白色盐垢,手接触到冷却水后感觉滑;
取样冷却水压力、流量降低。
12.3事故原因:
(1)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在向酸碱计量箱进酸碱时人员未在现场看守,造成溢流。
(2)酸碱阀门损坏或内漏,酸碱管道泄漏。
12.4处理方法:
(1)迅速关闭酸、碱储罐的出口阀门。
(2)跑酸时加入适量的浓碱进行中和至中性,跑碱时加入适量的浓酸中和至中性。
(3)处理过程中做好人身防护,一定要防止浓酸、浓碱溅到人身造成人员伤害。
12.5防范措施:
(1)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
(2)在计量箱补酸碱时现场应当有专人看护。
(3)操作阀门时应当双手平衡用力、缓慢操作,以防将阀门板断。
13运行混床串碱事故
13.1事故后果:
(1)造成混床提前失效,使混床产水水质不合格。
(2)如果发现不及时会污染除盐水箱水质。
(3)碱性水进入热力系统,会造成锅炉水冷壁管碱性腐蚀;
严重时引起锅炉爆管。
13.2事故现象:
(1)运行混床的产水PH值急剧上升。
(2)混床产水电导率迅速增大。
(3)除盐水箱PH值较高及电导率很大。
13.3事故原因:
(1)混床在再生之后手动进碱门未关闭或未关严或手动门内漏,同时进碱气动门关闭不严。
13.4处理方法:
(1)立即停运串碱的混床。
(2)立即化验除盐水箱的PH值和电导率,判断除盐水污染程度。
根据污染情况决定是否对除盐水箱进行换水。
(3)除盐水箱不需要换水时,应当查明原因后投入备用混床运行。
(4)除盐水箱需要换水时,应当在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对两个水箱逐一换水。
除盐水箱及给水污染十分严重时,应当请示紧急停炉。
13.5防范措施:
(1)加强运行操作的责任心,混床再生之后及时关闭进碱门。
(2)发现混床进碱阀门损坏时应当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3)在混床再生之前和再生过程中应当对不再生的其它混床的阀门状态进行检查,确保进酸门、进碱门处于关闭状态。
14运行混床串酸事故
14.1事故后果:
(1)混床串酸之后,酸性水迅速污染除盐水箱。
(2)酸性水进入热力系统,会迅速造成锅炉水冷壁管酸性腐蚀,引起锅炉爆管。
14.2事故现象:
(1)运行混床的产水PH值急剧下降。
(3)除盐水箱PH值明显较低、电导率明显升高。
14.3事故原因:
混床在再生之后手动进酸门未关闭或未关严或手动门内漏,同时进酸气动门关闭不严。
14.4处理方法:
(1)立即停运串酸的混床。
(3)除盐水箱不需要换水时,应当在查明原因后方可投入备用混床运行。
14.5防范措施:
(1)加强运行操作的责任心,混床再生之后及时关闭进酸门。
(2)发现混床进酸门损坏时应当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3)在混床再生之前和再生过程中应当对不再生的其它混床的阀门状态进行检查,确保进酸门处于关闭状态。
15除盐水箱水质污染事故
15.1事故后果:
处理不及时可能会造成锅炉热管发生结垢、酸性腐蚀或苛性腐蚀,引起锅炉爆管。
15.2事故现象:
(1)除盐水箱水质化验结果中硬度或PH值或电导率数值超标或不正常。
15.3事故原因:
(1)混床过度失效。
(2)混床串酸。
(3)混床串碱。
(4)除盐水箱生产返回水水质发生异常。
15.4处理方法:
(1)发现混床失效时,应当立即停止混床运行,投入备用混床运行。
(2)判断混床发生串酸或串碱事故时应当按照“14节”方法处理。
(3)发现返回水水质异常时应当立即将返回水切换排向原水池或排掉,并查找水质异常原因。
15.5防范措施:
(1)混床接近失效终点时应当增加分析频率,防止过度失效。
(2)混床再生之前和再生过程中,应当对不再生的其它混床的阀门状态进行检查,确保进酸门、进碱门处于关闭状态。
(3)坚持定期化验返回水水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6炉水电导率异常
16.1事故后果:
(1)电导率明显偏大时,表明炉水中总的含盐量较大。
一般来说,含盐量较大的炉水的腐蚀性和结垢的倾向较大。
(2)造成电导率升高现象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后果不尽相同。
(3)炉水系统有泄漏或跑水时,将会造成炉水及热量损失。
16.2事故原因:
(1)电导率偏大的原因有:
a、取样冷却器内的换热管泄漏;
b、炉水加药量过大;
c、锅炉排污量过低;
d、除盐水、凝结水、疏水、给水等受到污染导致电导率过大。
(2)电导率明显偏小的原因有:
a、炉水排污量过大;
b、炉水系统有泄漏的情况,如水冷壁管泄漏;
c、炉水系统阀门未关严,如紧急放水门未不严或定排门未关严等。
16.3处理方法:
(1)应当首先查明是否为取样或化验的原因引起分析结果不正常。
(2)电导率过大时,应当加大锅炉排污量、使其降低到正常水平;
找出造成异常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处理。
(3)电导率过小时,应当查找泄漏或跑水的原因,然后设法排除。
16.4防范措施:
(1)坚持对各种水质按时取样化验,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及时处理。
(2)取样、化验方法应当按照化验分析规程要求认真操作。
(3)注意加药量、加药泵冲程的日常变化规律,发现加药需求量有异常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
(4)要求锅炉人员在操作排污阀、紧急放水阀等阀门时应当确保阀门操作到位,该关闭的一定要关闭严实。
(5)根据水质及时合理调整锅炉排污量。
17炉水PH值超标
17.1事故后果:
(1)炉水PH值过高时容易造成碱性腐蚀,引起锅炉结垢和爆管。
(2)炉水PH值过低时容易造成酸性腐蚀,引起锅炉爆管。
17.2事故原因:
(1)炉水PH值过高的原因:
a、组成给水的某种水的PH值过高,重点怀疑除盐水;
b、磷酸三钠投加量过大;
c、凝汽器换热管发生泄漏,冷却水漏入凝结水侧。
(2)炉水PH值过低的原因:
a、组成给水的某种水的PH值过低,重点怀疑除盐水;
b、所加药剂中磷酸氢二钠占得比例过大;
c、混床新换了离子交换树脂或树脂漏入除盐水箱。
17.3处理方法:
(2)炉水PH值异常应当按照“三级处理值”的要求进行处理。
即炉水PH达到一级处理值(9.0-8.5)时,应在72小时内恢复至标准值;
水质达到二级处理值(8.5-8.0)时,应在24小时内恢复至标准值;
当水质达到三级处理值(<8.0)时,如水质仍不好转,应在4小时内停炉。
在异常处理的每一级中,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尚不能恢复正常,则应要求采用更高一级的处理方法。
(3)认真查找造成炉水PH异常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17.4防范措施:
(1)坚持对各种水按时取样化验,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及时处理。
(2)水处理操作时杜绝跑酸碱事故。
(3)合理调整锅炉加药量。
(4)合理调整循环水质量,防止换热器腐蚀泄漏。
(5)新离子交换树脂应当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6)混床内碎树脂过多时应当对混床进行大反洗,将碎树脂反洗出去。
18蒸汽品质超标
18.1事故后果:
(1)饱和蒸汽品质异常时,会造成过热器内部积盐,引起换热管局部过热,造成爆管。
(2)过热蒸汽品质异常时,会造成汽轮机叶片积盐,影响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
(3)过热蒸汽品质异常还会引起外供蒸汽品质超标,造成供汽管道内部积盐或腐蚀,引起管道破裂,影响正常供热。
18.2事故现象:
(1)化验蒸汽品质超标。
(2)供热管网的疏水的质量异常。
(3)严重时,在汽轮机开缸之后可以发现汽轮机叶片有盐类沉积。
18.3事故原因:
(1)由于锅炉排污量过小导致炉水含盐量过高。
(2)由于加药量过多导致炉水含盐量过高。
(3)由于补给水质量过差导致带入炉水的盐类过多。
(4)汽包水位过高或水位波动过大。
(5)锅炉负荷过高或负荷波动过大。
(6)锅炉汽包内部汽水分离装置发生故障。
18.4处理方法:
(1)首先检查取样、化验分析过程、方法、药剂有无问题,如果确认分析结果正确无误,方可进一步判断异常的原因。
(2)如果由于锅炉负荷或水位原因造成异常,应当要求锅炉班组调整锅炉负荷和水位,使之正常。
(3)如果由于加药、水质原因造成蒸汽异常,应当加大排污量,同时设法减少带入锅炉的盐类含量。
(4)如果确认为汽包内部汽水分离装置存在故障,应当根据蒸汽污染程度请示是否进行停炉处理。
18.5防范措施:
(1)运行人员应当坚持按照化验标准要求正确进行取样、化验。
(2)应当按时取样分析各种蒸汽、水样,经常对各种水汽质量及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要求合理调整锅炉排污量和加药量。
(4)锅炉岗位应当合理调整锅炉负荷和水位,无特殊情况时应当按照规程要求使其控制在额定负荷和正常水位,并且设法保持稳定。
(5)利用停炉机会检查汽包内部装置,确保设备完好。
19炉水磷酸根浓度超标
19.1事故后果:
(1)磷酸根过高将导致蒸汽品质恶化。
(2)磷酸根过低,可能会造成锅炉结垢。
19.2事故现象:
化验结果显示磷酸根异常。
19.3原因:
(1)磷酸根过高的原因:
a、磷酸盐加药量过大。
b、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之后,磷酸根突然释放出来。
c、锅炉排污量减小后,加药量未及时调小。
(2)磷酸根过低的原因:
a、磷酸盐加药量过小。
b、锅炉炉水存在泄漏,如水冷壁管泄漏、定期排污阀未关严、连排量过大等。
c、组成给水的除盐水、凝结水、返回水或疏水中含有硬度,如混床过度失效引起除盐水中有硬度,凝汽器管泄漏导致凝结水中有硬度等。
19.4处理方法:
(1)及时调整加药量,使炉水磷酸根维持在合格范围内。
(2水处理岗位发现磷酸根浓度持续降低时(即使不低于下限),应当及时通知锅炉岗位查找炉水系统泄漏情况,为锅炉岗位争取事故处理有利时机。
(3)磷酸根过低或降低速度较快时,应立即化验检查除盐水、凝结水、返回水、疏水等是否存在硬度,发现之后针对硬度来源进行处理。
(4)磷酸根浓度过高时应当加大锅炉排污量、减小药剂投加量。
19.5防范措施:
(1)及时对炉水、给水、除盐水等进行化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争取处理时机。
(2)正确合理地调整加药量和炉水排污量。
(3)防止混床过度失效。
(4)防止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厂 水处理 典型 事故 分析 处理 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