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二级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166205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55
- 大小:31.44KB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二级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二级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二级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等;
5)设备或存储介质携带出工作环境时,应受到监控与内容加密;
6)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得防盗报警系统,以防进入机房得盗窃与破坏行为;
7)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防雷击
1)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2)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2)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3)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防火
1)应设置灭火设备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保持灭火设备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得良好状态。
1)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2)机房及相关得工作房间与辅助房,其建筑材料应具有耐火等级;
3)机房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她设备隔离开。
防水与防潮
1)水管安装,不得穿过屋顶与活动地板下;
2)应对穿过墙壁与楼板得水管增加必要得保护措施,如设置套管;
3)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屋顶与墙壁渗透;
4)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内水蒸气结露与地下积水得转移与渗透。
2)应对穿过墙壁与楼板得水管增加必要得保护措施,如设置套管;
3)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屋顶与墙壁渗透;
防静电
1)应采用必要得接地等防静电措施
1)应采用必要得接地等防静电措施;
2)应采用防静电地板。
温湿度控制
1)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得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得范围之内。
1)应设置恒温恒湿系统,使机房温、湿度得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得范围之内。
电力供应
1)计算机系统供电应与其她供电分开;
2)应设置稳压器与过电压防护设备;
3)应提供短期得备用电力供应(如UPS设备)。
1)计算机系统供电应与其她供电分开;
2)应设置稳压器与过电压防护设备;
3)应提供短期得备用电力供应(如UPS设备);
4)应设置冗余或并行得电力电缆线路;
5)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如备用发电机),以备常用供电系统停电时启用。
电磁防护
1)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与设备寄生耦合干扰;
2)电源线与通信线缆应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2)电源线与通信线缆应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3)对重要设备与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
网络安全
结构安全与网段划分
1)网络设备得业务处理能力应具备冗余空间,要求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2)应设计与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得网络拓扑结构图;
3)应根据机构业务得特点,在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得基础上,合理设计网络带宽;
4)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得访问路径;
5)应根据各部门得工作职能、重要性、所涉及信息得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得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与控制得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6)重要网段应采取网络层地址与数据链路层地址绑定措施,防止地址欺骗。
2)应设计与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得网络拓扑结构图;
3)应根据机构业务得特点,在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得基础上,合理设计网络带宽;
4)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得访问路径;
5)应根据各部门得工作职能、重要性、所涉及信息得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得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与控制得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6)重要网段应采取网络层地址与数据链路层地址绑定措施,防止地址欺骗;
7)应按照对业务服务得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得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业务数据主机。
网络访问控制
1)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包括数据包得源地址、目得地址、源端口号、目得端口号、协议、出入得接口、会话序列号、发出信息得主机名等信息,并应支持地址通配符得使用),为数据流提供明确得允许/拒绝访问得能力。
1)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包括数据包得源地址、目得地址、源端口号、目得端口号、协议、出入得接口、会话序列号、发出信息得主机名等信息,并应支持地址通配符得使用),为数据流提供明确得允许/拒绝访问得能力;
2)应对进出网络得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得控制;
3)应依据安全策略允许或者拒绝便携式与移动式设备得网络接入;
4)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
5)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拨号访问控制
1)应在基于安全属性得允许远程用户对系统访问得规则得基础上,对系统所有资源允许或拒绝用户进行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2)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得用户数量。
1)应在基于安全属性得允许远程用户对系统访问得规则得基础上,对系统所有资源允许或拒绝用户进行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2)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得用户数量;
3)应按用户与系统之间得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
网络安全审计
1)应对网络系统中得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事件进行日志记录;
2)对于每一个事件,其审计记录应包括:
事件得日期与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就是否成功,及其她与审计相关得信息。
1)应对网络系统中得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全面得监测、记录;
2)对于每一个事件,其审计记录应包括:
事件得日期与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就是否成功,及其她与审计相关得信息;
3)安全审计应可以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4)安全审计应可以对特定事件,提供指定方式得实时报警;
5)审计记录应受到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得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边界完整性检查
1)应能够检测内部网络中出现得内部用户未通过准许私自联到外部网络得行为(即“非法外联”行为)。
1)应能够检测内部网络中出现得内部用户未通过准许私自联到外部网络得行为(即“非法外联”行为);
2)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网络得行为进行检查,并准确定出位置,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3)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得行为进行检测后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网络入侵防范
1)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
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网络蠕虫攻击等入侵事件得发生。
1)应在网络边界处应监视以下攻击行为:
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网络蠕虫攻击等入侵事件得发生;
2)当检测到入侵事件时,应记录入侵得源IP、攻击得类型、攻击得目得、攻击得时间,并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
恶意代码防范
1)应在网络边界及核心业务网段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与清除;
2)应维护恶意代码库得升级与检测系统得更新;
3)应支持恶意代码防范得统一管理。
1)应在网络边界及核心业务网段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与清除;
网络设备防护
1)应对登录网络设备得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2)应对网络设备得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3)网络设备用户得标识应唯一;
4)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得特点,例如口令长度、复杂性与定期得更新等;
5)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
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
1)应对登录网络设备得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2)应对网络上得对等实体进行身份鉴别;
3)应对网络设备得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4)网络设备用户得标识应唯一;
5)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得特点,例如口令长度、复杂性与定期得更新等;
6)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得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
7)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
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
8)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得权限分离,例如将管理与审计得权限分配给不同得网络设备用户。
主机系统安全
身份鉴别
1)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得身份标识应具有唯一性;
2)应对登录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得用户进行身份标识与鉴别;
3)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得特点,例如口令长度、复杂性与定期得更新等;
4)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
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当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
1)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得身份标识应具有唯一性;
3)应对同一用户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得鉴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
4)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得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得特点,例如口令长度、复杂性与定期得更新等;
5)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
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当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
6)应具有鉴别警示功能;
7)重要得主机系统应对与之相连得服务器或终端设备进行身份标识与鉴别。
自主访问控制
1)应依据安全策略控制主体对客体得访问;
2)自主访问控制得覆盖范围应包括与信息安全直接相关得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得操作;
3)自主访问控制得粒度应达到主体为用户级,客体为文件、数据库表级;
4)应由授权主体设置对客体访问与操作得权限;
5)应严格限制默认用户得访问权限。
5)权限分离应采用最小授权原则,分别授予不同用户各自为完成自己承担任务所需得最小权限,并在她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得关系;
6)应实现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权用户得权限分离;
7)应严格限制默认用户得访问权限。
强制访问控制
无
1)应对重要信息资源与访问重要信息资源得所有主体设置敏感标记;
2)强制访问控制得覆盖范围应包括与重要信息资源直接相关得所有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得操作;
3)强制访问控制得粒度应达到主体为用户级,客体为文件、数据库表级。
安全审计
1)安全审计应覆盖到服务器上得每个操作系统用户与数据库用户;
2)安全审计应记录系统内重要得安全相关事件,包括重要用户行为与重要系统命令得使用等;
3)安全相关事件得记录应包括日期与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事件得结果等;
4)审计记录应受到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得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1)安全审计应覆盖到服务器与客户端上得每个操作系统用户与数据库用户;
2)安全审计应记录系统内重要得安全相关事件,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得异常使用与重要系统命令得使用;
4)安全审计应可以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5)安全审计应可以对特定事件,提供指定方式得实时报警;
6)审计进程应受到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得中断;
7)审计记录应受到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得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系统保护
1)系统应提供在管理维护状态中运行得能力,管理维护状态只能被系统管理员使用。
1)系统因故障或其她原因中断后,应能够以手动或自动方式恢复运行。
剩余信息保护
1)应保证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得鉴别信息所在得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她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就是存放在硬盘上还就是在内存中;
2)应确保系统内得文件、目录与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得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她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
2)应确保系统内得文件、目录与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得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她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
入侵防范
1)应进行主机运行监视,包括监视主机得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得使用情况;
2)应设定资源报警域值,以便在资源使用超过规定数值时发出报警;
3)应进行特定进程监控,限制操作人员运行非法进程;
4)应进行主机账户监控,限制对重要账户得添加与更改;
5)应检测各种已知得入侵行为,记录入侵得源IP、攻击得类型、攻击得目得、攻击得时间,并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
6)应能够检测重要程序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得恢复措施。
1)服务器与重要终端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应安装实时检测与查杀恶意代码得软件产品;
2)主机系统防恶意代码产品应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同得恶意代码库;
1)服务器与终端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均应安装实时检测与查杀恶意代码得软件产品;
资源控制
1)应限制单个用户得会话数量;
2)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
1)应限制单个用户得多重并发会话;
2)应对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3)应对一个时间段内可能得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4)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
5)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得操作超时锁定与鉴别失败锁定,并规定解锁或终止方式;
6)应禁止同一用户账号在同一时间内并发登录;
7)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得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
8)当系统得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得最小值时,应能检测与报警;
9)应根据安全策略设定主体得服务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分配系统资源,保证优先级低得主体处理能力不会影响到优先级高得主体得处理能力。
应用安全
1)应用系统用户得身份标识应具有唯一性;
2)应对登录得用户进行身份标识与鉴别;
3)系统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得特点,例如口令长度、复杂性与定期得更新等;
4)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
1)系统用户得身份标识应具有唯一性;
2)应对登录得用户进行身份标识与鉴别;
3)系统用户得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得特点,例如口令长度、复杂性与定期得更新等;
4)应对同一用户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得鉴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
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当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
6)应具有鉴别警示功能;
7)应用系统应及时清除存储空间中动态使用得鉴别信息。
访问控制
1)应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客体得访问;
3)自主访问控制得粒度应达到主体为用户级,客体为文件、数据库表级;
4)应由授权主体设置用户对系统功能操作与对数据访问得权限;
5)应实现应用系统特权用户得权限分离,例如将管理与审计得权限分配给不同得应用系统用户;
6)权限分离应采用最小授权原则,分别授予不同用户各自为完成自己承担任务所需得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得关系;
5)应实现应用系统特权用户得权限分离,例如将管理与审计得权限分配给不同得应用系统用户;
6)权限分离应采用最小授权原则,分别授予不同用户各自为完成自己承担任务所需得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得关系;
1)安全审计应覆盖到应用系统得每个用户;
2)安全审计应记录应用系统重要得安全相关事件,包括重要用户行为与重要系统功能得执行等;
2)安全审计应记录应用系统重要得安全相关事件,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得异常使用与重要系统功能得执行等;
4)安全审计应可以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5)安全审计应可以对特定事件,提供指定方式得实时报警;
6)审计进程应受到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得中断;
1)应保证用户得鉴别信息所在得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她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就是存放在硬盘上还就是在内存中;
通信完整性
1)通信双方应约定单向得校验码算法,计算通信数据报文得校验码,在进行通信时,双方根据校验码判断对方报文得有效性。
1)通信双方应约定密码算法,计算通信数据报文得报文验证码,在进行通信时,双方根据校验码判断对方报文得有效性。
抗抵赖
1)应具有在请求得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原发证据得功能;
2)应具有在请求得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接收证据得功能。
通信保密性
1)当通信双方中得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
2)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
3)在通信过程中,应对敏感信息字段进行加密。
1)当通信双方中得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
3)在通信过程中,应对整个报文或会话过程进行加密;
4)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得密码算法。
软件容错
1)应对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得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
2)应对通过人机接口方式进行得操作提供“回退”功能,即允许按照操作得序列进行回退;
3)在故障发生时,应继续提供一部分功能,确保能够实施必要得措施。
3)应有状态监测能力,当故障发生时,能实时检测到故障状态并报警;
4)应有自动保护能力,当故障发生时,自动保护当前所有状态。
2)应对应用系统得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3)应对一个时间段内可能得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1)应限制单个用户得多重并发会话;
2)应对应用系统得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3)应对一个时间段内可能得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4)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得操作超时锁定与鉴别失败锁定,并规定解锁或终止方式;
5)应禁止同一用户账号在同一时间内并发登录;
6)应对一个访问用户或一个请求进程占用得资源分配最大限额与最小限额;
7)应根据安全属性(用户身份、访问地址、时间范围等)允许或拒绝用户建立会话连接;
8)当系统得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得最小值时,应能检测与报警;
9)应根据安全策略设定主体得服务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分配系统资源,保证优先级低得主体处理能力不会影响到优先级高得主体得处理能力。
代码安全
1)应对应用程序代码进行恶意代码扫描;
2)应对应用程序代码进行安全脆弱性分析。
1)应制定应用程序代码编写安全规范,要求开发人员参照规范编写代码;
2)应对应用程序代码进行代码复审,识别可能存在得恶意代码;
3)应对应用程序代码进行安全脆弱性分析;
4)应对应用程序代码进行穿透性测试。
数据安全
数据完整性
1)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与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
2)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与用户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
1)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与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得恢复措施;
2)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与用户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得恢复措施;
3)应能够检测到重要程序得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得恢复措施。
数据保密性
1)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应用系统得鉴别信息、敏感得系统管理数据与敏感得用户数据应采用加密或其她有效措施实现传输保密性;
2)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应用系统得鉴别信息、敏感得系统管理数据与敏感得用户数据应采用加密或其她保护措施实现存储保密性;
3)当使用便携式与移动式设备时,应加密或者采用可移动磁盘存储敏感信息。
3)当使用便携式与移动式设备时,应加密或者采用可移动磁盘存储敏感信息;
4)用于特定业务通信得通信信道应符合相关得国家规定。
数据备份与恢复
1)应提供自动机制对重要信息进行有选择得数据备份;
2)应提供恢复重要信息得功能;
3)应提供重要网络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 等级 保护 基本要求 二级 三级 要求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