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三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161400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84KB
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三文档格式.docx
《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三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A.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首因效应
10、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11、“学生喜欢我吗?
同时如火如何看我?
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是教师()
A.关注自我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3、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14、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
15、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包括()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
16、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A.2~5岁B.6~7岁C.8~10岁D.11~12岁
17、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
18、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D.“官本位”价值取向
19、班主任运用得较多的两种领导方式是()
A.民主式和权威式B.教学中心式和集体中心式C.权威式和放任式
D.放任式和民主式
20、学会“石”有助于学习“磊”,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请将其代号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A.谐音法B.组合策略C.形象联想D.精加工策略E.复述策略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
A.知识经验B.惯性思维C.认知水平与特性D.人格特征E.对问题的表征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实现预期效应,取决于()
A教师自身的因素B学生的人格特征C学生原有认知水平D学生的归因风格E学生的自我意识
4、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原则是()
A生命原则B生成性原则C个性化原则D开放性原则E整体性原则
5、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技术有()
A、倾听B、反映C.澄清D.询问E.质问
6、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7.德育的方法有()。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教育法E.道德体验法。
8、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
A.兴趣B.能力C.努力D,运气E.任务难度。
9、知识的表征()。
A.概念B.命题C.表象D.图式E.认知结构
10、激情的表现有()
A.狂喜B.愤怒C.恐惧D.绝望E.愉快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上“√”号,错误的在括号里打上“×
”)
1、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2、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3、口渴觅水的行为,着是动机的激活功能。
4、教学程序是使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5、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6、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明确的共同目标。
7、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受教育者属于核心地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改革的依据。
8、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个体自我意识是心里自我。
9、有人急躁,有人活泼好动,个体心理特征表现气质。
10、教师把关注点投向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时,这个阶段是关注生存阶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1、为什么说"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课程?
2、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论述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案例: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
”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
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
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
“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约吃了!
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
”俩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
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
“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
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
”他们互相看了看,说:
“自己处理。
”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
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
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原因。
2、案例: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
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
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
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
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
“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
”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
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
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一、单选题
1.C2.B3.A4.B5.B6.B7.B8.D9C10.B11.1B12.A13.B14、A15.B16.C17.D18.A19.B20.B
二、多选题
1.AD2.ABCD3.ABCDE4.ABCD5.ABCD6.ABCD7.ABCDE8.BCDE9.ABCD10.ABCD
三、是非判断题
1√2×
3√4√5×
6√7×
8√9√10×
一、简答题
答:
(1)教师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
落差"
,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
非常重要。
(2)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
言传身教"
,学生通过"
耳濡目染"
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
(3)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我们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学校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具备教学个性化、专业化素质的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从而能够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五、论述题
(1)准确预设,有效生成“预设”经常被人认为给学生挖一个陷阱,等着孩子往里跳,筐住了学生的思维。
其实这是对预设的一种误解。
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
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所以如何准确地预设将直接影响着“生成”。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它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机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立体式互动中促使师生同成长共发展。
(2)多种预设,促进生成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
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
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
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3)放弃预设,创造生成课堂是千变万化的。
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预设,课堂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但学生的兴奋点往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但如果教师视教案为禁锢,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有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4)放大错误,升华生成以前的教师就怕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错误,经常藏着、躲着、捂着。
其实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知识、技能就更牢固。
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总之,“预设”和“生成”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举例略】
答:
一、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有意识创设师生、生生和谐、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尽情地说话,让学生大胆地释放大脑、大胆地放飞想象,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享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比如教学《林海》一课的时候,在梳理归纳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爱好美术的学生,用画图来说明,兴趣朗读、演讲的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来体味,习惯归纳要点的,用要点来表示,即使普通的朗读也可以,也可以跳读、表演读、默读等等,课堂上,学生自由轻松,情绪高涨,气氛活跃,拨动了学生思维的情弦。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
兴趣还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
比如在教学《荔枝》一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荔枝的形状、颜色、吃过的滋味,然后出示荔枝果,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荔枝讲了些什么,读后感觉怎样,最后与同学自由结合谈谈各自的感受,而引出新课文的学习。
这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三、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这强调的就是学生自己的尝试实践,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学课文,用自己的劳动,积极思考,初步解决自学中的问题。
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较简单易懂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解答,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鼓励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学习,培养他们自学能力。
对于学生觉得疑难问题,让他们与同学合作探究,互学互教,发挥学生之间的群体力量去取得成功。
教师只在学生共同认为疑难时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
帮助他们拓展思路。
比如在教学《林海》一课时,教师课前引导学生质疑后,总结性地提出:
“作者走进大兴安岭,领略到是什么样的原始森林风光?
”而后,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读、换词读、换句式读、感情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解决疑难。
课前学生质疑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也随着教师的“导”,学生的“读”、“说”而不解自破。
四、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
俗话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探索,才能常有探新。
因此,在教学中,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
例如,在上《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练习朗读,然后让他们把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实施这一环节上,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平等的锻炼机会。
结果每个学生都做得很好,我对他们的表现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自信,听课更加全神贯注了,回答问题也更加积极了。
再比如教学《梅花魂》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尝试画梅花,并且分组交流说说“你画的梅花是什么样的?
”接着出示课件,请学生找到文中说明了梅花特有的品格用赞扬的语气读出来。
最后由学成为学习的主人生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比赛读。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地读书、独立思考、独立理解,自由组合、交流、探究。
因此,学生必须首先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使学生真正去读书、去思考、去练习。
[参考答案]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
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
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
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
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观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2案例:
[参考答案]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
(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中高级 职称 专业 水平 能力 测试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