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曹雪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160549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74KB
咏曹雪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咏曹雪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曹雪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补雪芹遗句
(一)
唾壶崩剥慨当慷,荻月枫江满画堂。
红粉真堪传栩栩,渌尊那靳感茫茫。
西轩鼓板心犹壮,北浦琵琶韵未荒。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二)
雪旌冉冉肃英王,敢拟通家缀末行?
雁塞鸣弓金挽臂,虎门传札玉缄珰。
灯船遗曲怜商女,暮雨微词托楚襄。
(三)
相濡绝忆辙中鲂,每接西园满坐香。
歧宅风流柯竹细,善才家数凤槽良。
断开烟粉卑词格,渐有衫袍动泪行。
(
自题
摇落深知浊玉悲,风流文采一心痴。
身居贵贱荣枯处,运际兴亡剥复时。
情厚只题闺秀苦,才高岂入俗人机。
十年辛苦成何事,红沁芳泉翠墨滋。
甲申五月初一收见《石头机会真》十卷著书感赋
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
几番浩劫邪欺正,百世沉冤绿转黄。
大化无忧文照耀,微诚有幸力惭惶。
最怜棠棣情难尽,故里春晖断雁行。
采桑子
为雪芹作
生涯有尽情无尽。
娲炼涵情,警幻传情。
天为无情天始倾。
鸿蒙辟矣谁情种。
至圣无名,石玉呼名,一座红楼万古惊。
研脂纪梦存何事。
文采风流,痛泪长流。
却怕人知独自羞。
平生意气皆收尽。
无计消愁,只是寻愁。
大智真痴两未休。
(戊寅九月望日偶作)
风入松
题雪芹黄叶著书图
寒烟薄日下柴门,黄叶水边村。
东风无力残红尽,饯群芳、字染余芬。
只道酸辛满纸,那知脂墨传神。
落花何意怅斜曛,知己剩湘云。
海棠诗好身如絮,换年华、难换天真。
自有后贤寻梦,多情愿作痴人。
(甲申七月)
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六,中国现代文学馆门庭若市。
9点半才开始的讲座,听讲的人们早晨8点就陆续来到讲演大厅。
当红学专家、著名学者,84岁高龄的周汝昌先生,在舒乙馆长、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陪同下进入大厅时,厅内不但座无虚席,而且连加坐也挤满了,后来的人不得不在台上席地而坐。
这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学者,以非常谦虚的姿态开始了他的演讲:
我非常感谢诸位朋友来听我的演讲,我非常喜欢唐宋诗词,但要讲好这个题目是很难的。
它的内容太丰富了,而个人了解很有限。
另外受条件所限,不能像课堂那样连听带看。
完全听我讲很困难。
什么是鉴赏?
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辞书出版社等出了包括唐宋诗词在内的鉴赏词典,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但就其唐宋诗词而言,说自己能鉴赏,那也太狂妄了。
我也只能是就唐宋诗词鉴赏问题在这里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先从鉴字说起
我们要学会咬文嚼字。
古人的唐宋诗词用这个“鉴”字是很慎重的,篆书的“鉴”,右边的左上方是一个大眼睛,右上方是一个弯腰的人,正在看盘字里的东西。
鉴字古时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瞪大眼睛弯腰看盘子里的东西。
文字发展到楷书后字形变了。
现在我们读诗人、词人一千多年前写的那么多的人和事,我掌握的好吗?
诸位请原谅,我也鉴赏不好。
这个鉴作为名词又当“镜子”讲。
《红楼梦》里不是有“风月宝鉴”吗?
那就是镜子。
对古人诗词名篇要鉴要赏。
古人说的是什么,针对性如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拿到一首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一读就能鉴赏了,差得远呢。
孟子说:
诵其诗,读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呼?
事以论其是也。
我把孟子这段话浓缩为“知人论事”。
中国的汉字太可爱、太宝贵了。
读唐宋诗词要知其人,论其事,真正读懂,有很多先决条件,需要我们挖掘了解。
中国古今上下向来喜欢诗,有“诗国”之称。
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对诗的普遍性、普及性那么深广,对待诗如此注重。
原因有三:
一是中华民族以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汉字文化,全世界大多以拼音字为主。
一切鉴赏诗词的心得体会都是由汉字产生的;
二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眼光与他人不同,在看宇宙的一切一切时有自己的审美观。
别人看不出的美,我们能看出来,诗人以他特有的审美心灵与之相交汇才产生诗;
三是中国诗人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法极为独特。
以上三点组合起来才构成中华民族高水平、极为美妙的中华诗词。
中华几千年历史,从诗的产生发展至今天,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不是偶然的。
是民族的大事情。
目前诗坛有一个潮流,提倡诗词改革等,我们这里不涉及,只论唐宋诗词。
什么是诗人?
诗的定义是什么,会写五言、七言、平平仄仄,写现代体、散文体诗就是诗人?
那诗人也太好当了。
北大一位老教授说:
全唐诗有一二千家,几万首诗,我看完后只有1000多首是诗,而其他只是采用诗的形式说话,不是诗。
唐诗不是每首都好。
我曾对唐朝白居易、宋代陆游两位的全集耐着性子读了一遍,读得我昏昏欲睡,其中真正打动我的诗词不多。
当然人们要谦虚谨慎地鉴,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
诗去了文也有诗;
去了意也有诗;
去了理也是诗。
不要死在它的句下,不要在字面上打架。
真正的诗既注重文字,又讲道理。
形式像诗不定是诗;
写诗的人,不见得就是诗人。
什么是赏,赏是交流,彼此有共同语言,共同情感。
两者之间达到交汇、契合。
诗人、圣贤都多愁善感
当诗人的重要条件是多愁善感。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病态。
且慢批评,实际上愁是情的代指。
多愁包括忧患在内,就是多情,古时的愁就是情。
诗人写诗惊心动魄、呕心沥血,所推动的就是那个情。
善感呢?
就是感受能力特别强,敏感、敏锐,别人无动于衷的事,诗人受不了了。
换个词说:
诗人感情丰富。
这样你读诗就有收获了。
什么是多情,诗人在欧美叫“疯子”,读诗跟疯狂接近,认为诗人与平常人不一样,落落寡欢、不合时宜、不通情理等。
诗人感情特别强烈,不然也成不了诗人。
圣贤孔子也是如此,多情善感。
孔子看到江水在流这样的平常事,就感慨道: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们逝去的一切,不就如江水一样流去、消失吗!
不舍昼夜是哲理的话。
但首先是孔子的感情,他动心了。
再说到中国大诗人,诗圣杜少陵、杜子美,称表字代表对他的尊敬。
杜甫是否也多愁善感呢?
完全是的,不然他写不出好诗来。
他的曲江二首写道: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压伤多酒入唇。
……一片花的飘落,使诗人心灵发生震动,风飘万点,他就更受不了了。
因而“正愁人”。
多么深情呀!
他这首诗及所表达的情感给后人以引导,继承和发展。
宋代秦少游的词:
飞红万点仇如海。
林黛玉的父新林如海是否从这里来的?
林黛玉的葬花词也是从杜诗中吸取了营养。
对诗的感受,受就是悟,悟会加深感想。
词典上的东西是死的,我们读诗词要自己多感悟,要有活的东西。
真正的诗人,看天地事物都有独特的感受
真正的诗人看天地事物都有独特的感受。
月亮高悬夜空明亮,诗人想起咏月亮的诗歌和种种艺术的联想。
传说月亮上有广寒宫、嫦娥、桂树和玉兔,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而嫦娥又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不死药后直奔月亮来的。
自古多少诗人为此抒发情感,成就名篇。
别的民族怎么就没引发出来呢?
若干年前我在报上看至一条消息,苏联科学家想炸掉月亮,说月亮影响了地球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平面的斜度。
这个斜度在地球只造成了春夏秋冬。
如果炸掉月亮,地球一年到头温暖如春,还可以造一个假月亮,解决夜空的月光。
为此我写过一个小短文,说想炸掉月亮,永远也看不见它了,过去写月亮的诗怎么能从假月亮中找到感觉?
更不用说广寒宫、嫦娥、玉兔了。
唐诗宋词不只是那些诗人、词人的事,它是与民族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的。
有位韩国朋友特别喜欢中国诗词,说中国的诗词就是中国的文化。
为什么说中国诗词就代表中国文化?
诗词的审美包含哲理、思想、艺术,都融含了中华文化,所以说中国诗词体现了中华文化。
学诗写诗不能撇开中华历史文化的传统母体,自己新生一个,它姓什么,哪来的?
我前面说了孟子对文化(包括诗词要知人论事)也是这个意思。
西方人说文学作品是“私生子”。
没有父母。
我体会其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是我们中华古人不这么想,发知其人,论其事。
不问,那是无情无味。
在文学史里对文学作品要讲时代背景。
我们又怎么理解“私生子”之说呢?
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其中不少无作者。
找不着是一回事,不去找又是一回事。
宋代爱国词人辛稼轩作品很多,不了解其人很难了解其词,又怎么使全世界感动呢。
他写道: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包含辛稼轩一生的感慨。
他率领队伍从北方来到南方抗金,雄心壮志,才气纵横。
宋孝宗任用他打了一些胜仗。
40岁做地方官,后被弹劾去官。
他一生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与豪志。
所以一上楼就愁,这个愁就是情。
欲说还休,就是这事怎么说呢。
这里不是个人的恩仇,是国家仇、民族恨。
又如李商隐在《夕阳楼》写道: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陆游的“柳暗花明”是从这里来的。
这是诗人与物的交流,自比孤鸿,向何处去,没有答案,因此只有自悠悠。
诗人左右逢源,勾勾连连。
唐初的陈子昂《登幽州古台》“前不风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这是什么感情?
是宇宙的胸怀,是小小的个人处在浩大的宇宙之中,自己的心灵感触。
你不关心人家痛痒,你不仁
诗人要多情、感情丰富,其反面则是麻木不仁。
诗人麻木不仁,不知痛痒那可不是小事。
因为你的诗要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共鸣。
我上面说的李商隐、辛弃疾等他们不是只想自己,也关怀别人的痛痒。
麻木与仁怎么联系在一起?
你不关心人家痛痒,你就是不仁。
儒家的核心是仁。
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诗人、圣贤考虑的一个“己”,一个“人”。
换个词我通俗概括为“体贴”。
人在世上做人待人、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家庭成员,无不是这两个字。
诗人多愁善感就是体贴。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体贴别人。
一个人进了贾府,不管有利有害,就是可怜同情。
儒家提倡的仁字,是人字立起来又加二横重叠,这仁是二个人,你、我或天我、物我等等。
舍己担当大任的人叫志士仁人;
当好官,行好事称仁政。
我们说诗人多情善感就是仁人,是体贴。
想的事情非常多,胸怀博大的不得了。
不是说,你舞文弄墨摘章抄句就是诗人。
对一个真正的诗人要求是很高的。
在回答现场提问时,周汝昌先生就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谈到这是苏东坡最感人的一首,自然之极,无修饰,是真情的流露。
他说,苏东坡是豪放派我不否认,但他也有儿女情长。
感情的表达很细腻,也有一些婉约之作。
我们不能轻薄地对待诗词,要多思多想方能有收获。
他在谈到《红楼梦》与唐宋诗词的关系时说: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三国演义》、《西游记》不同。
其所表达的书中角色都是由曹雪芹代写的,模仿小姑娘口吻,写姑姑嫂嫂惟妙惟肖,不同人物性格有不同的写法,诗里隐藏着更多的内容。
我们对古人的诗词越是深入地学习、研究,就越对其佩服和赞赏。
秦可卿
绿窗好女出寒家,一落朱门事事差。
抱得狸奴无俚甚,俊材惟有凤知嗟。
贾迎春
休将短梦拟黄梁,弱者从来饱恶狼。
腊尾归宁怜小住,蓼风荇雨鐍轩窗。
王熙凤
绳间悬缢水沉淹,素指纤纤数止三。
知否雪花银更饱,琉璃佛火善财庵。
薛宝钗
苍苔不惜凤鞋潮,轻步芳茵彩扇劳。
扑去用眸还用耳,那知蝶翅稳花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咏曹雪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