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的定位与合作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157889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79KB
信托业的定位与合作Word格式.docx
《信托业的定位与合作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托业的定位与合作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信托业层面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前提下,我们来做业内业务与发展的讨论,无论是定位,还是创新,或许可以走得更远,对构建具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体系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2、信托等金融主体的业务边界
我国信托“一法两规”的颁布明确了信托业务边界和奠定了业务向积极方面发展的基础。
《信托法》信托定义为一种财产管理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财产管理的行为方式及其宽泛,只要符合信托目的,在法律框架内,便可以以受托人之名义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
信托公司可以运用债权、股权、物权及其他可行方式运用信托资金。
在实践中,债权方式、物权方式、股权方式、收益权方式都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正是因为法律的宽泛授权,使得信托业可以横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与实业市场,边界范围非常宽,定位清晰。
但在市场发展的过程当中,如果信托行业不能快速地发展起来,业务边界也可能被蚕食。
金融业的创新,可以是在行业自己边界范围内的创新,或是各个金融主体跨边界的创新、拓展式的创新。
当前市场中跨界创新、模糊边界的现象和特点,其影响深远,值得深入研究;
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对金融牌照进行集合的做法,比如说对银行、保险、证券、信托金融牌照控股方面的设计,但这种牌照的叠加是不是有积极意义?
这种发展与经营模式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是什么?
是不是能够走得更长远?
关于信托行业
首先,市场与行业健康发展应该有活跃的机构、活跃的人,包括这次主办单位《机构投资》也是活跃的机构和团队。
目前市场上总共60多家信托公司,从业人员大概有9000多人,队伍还不够大,还不能满足市场理财、企业融资服务和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以及信托机构自身发展的需求。
现在整个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达5万亿。
其中,有延续之前合作的、自主理财的、也有银信平台单一类的业务,大约是各占三分之一,大体上是这样一个资产管理结构。
对于这样的资产规模,目前信托公司需要对存量资产做好管理,毕竟现在经济处于下行阶段,突然之间资产管理规模大量增长,管理能力是否能跟得上?
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如何对过往存量资产进行管理及或有风险进行缓释、化解?
基本上是一方面精力会放在原有的资产管理上,一方面进行着增量业务的开发拓展和研究等。
信托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
如果业内能够做好从市场、行业、公司到业务的研讨和实践,应该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机遇。
关于信托业务模式
每个信托公司业务模式各有不同,但是如果业务模式定位合理,一定能够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也能够满足市场中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同时使信托公司本身能够良好的发展。
如果无法到达这样的效果,事实上说明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定位是不对的。
对于定位平台业务,还是自主管理?
如果银行提了一个项目,需要信托公司解决资金发行,信托公司虽然只收一点钱来做发行,我想这更多的不是平台类型项目和问题。
如果项目方向信托提了一个项目,信托通过银行发行合作解决了资金问题,风控上不可能要求资金方、委托方不承担风险,可能收费低一点,但这也不是平台业务。
平台业务类似于股票交易收取手续费,是信托业务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挥了信托机构的功能,满足了市场需求;
对于自主管理的业务,不论是集合还是单一信托项目,信托公司都应该大力开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其能够充分体现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
从项目角度来看信托业务模式的定位。
现在大部分做的都是资金信托业务,其他不动产、动产、公益信托等基本没开展。
如果企业做融资,可以采取VC、PE、银行融资、债券等方式,信托可以在哪些方面起到作用?
信托可以跟银行合作做个平台,可以参与债券,但不可承销。
信托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到企业当中做融资是最具竞争力的,可以增厚企业净资产,同时不增加负债规模,否则其他形式的介入都是配角或不具竞争优势。
这种形式的股权投资管理,势必就要形成基金化,就是信托类基金化,或者可以结合有限合伙来参与到一个企业当中。
这也需要信托公司做好行业的投研,这样才能够做好项目的开发和承揽、投后资产管理等;
从信托产品发行上看信托业务模式的定位。
信托公司能否解决分支机构设立问题有可能是信托公司转型的一个关键。
如果一个信托公司就做三、五个行业,做好相应行业研究,形成自己的管理品牌,可以专注于信托集合的类基金方式解决资金发行和管理模式问题,这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
研究业务应是业务模式中必须考虑的方面。
研究创造价值,如果不能做好研究对项目的支持、对发行的支持,研究本身如果没有做起来,那么对于信托机构本身,或者行业,都是不健全的。
更多的研究还应包括公司战略、市场策略以及对业内的交流都很重要。
还需通过业务实践和实务结合理论进行信托业定位与合作的探讨、研究,为信托业的发展厘清思路,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进一步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王醒主持讨论的互动交流发言
目前,信托公司是“四大支柱”中唯一不能设立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如果说信托公司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在信托定位、功能,或者作用的发挥上,还是受限的,对产品的销售、或者是项目的承接,都是有问题的,而且也不利于行业从业人员的扩大和发展。
在目前形式下,市场渠道商需要很多的信托产品来供应,但是产品跟不上,集合信托的发行大家都比较谨慎,项目也少,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有赖于整个生态环境当中顶层的设计和改善,以及来自于从上而下的规划和指导,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行业推动和研讨,包括一些实践,哪怕我们业内机构走得快一点。
信托与银行、信托与证券公司等可以合作、互补,竞争。
现在看信托行业,应该是类似10年前的证券行业,正处于黄金时期的初期。
举一个例子,券商做投行IPO,而现在信托天天IPO,只不过是私募的。
如果做一个2亿元规模项目,2年期,自主管理项目收益或可达几百上千万元,而券商做一个IPO大概也就千、八百万,而且一年中受市场制约规模和发行是有限的,这方面信托也是有优势的。
最近券商创新大会召开以后,拟允许券商营业部销售信托产品了,其更多的是看好低风险、高收益的信托产品。
如果信托公司不能够把信托集合计划规模做起来,而券商虽然有了政策可以销售信托产品,那么在合作上也会不顺畅,成为无源之水、无水之鱼。
所以说更多的还是在于信托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能够做到满足市场需要,业务定位合理,那么在今后的市场中,就有信托公司可能是成为基金行业的华夏,券商行业当的中信;
分工与合作是市场的基本规则,是市场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于信托和不同机构的合作,可以促进相互的健康发展。
市场的发展一定是分工与协作并存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并不会影响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合作,也可以使这种合作更有序、更合理、更高效。
当前信托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就是金融市场不同类型主体合作、创新、共赢的一种较为典型模式。
外贸信托副总经理范华:
由财富管理来带动资产管理业务
信托行业这两年有个快速发展,整个规模到了5.2万亿,外贸信托也伴随着行业的进步,有了快速的发展,整体规模到了2300亿。
在信托行业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到底如何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思考的。
在5.2万亿的资产规模中,真正属于信托行业该做的事情有多少?
平台业务占了多少?
真正投行业务占了多少?
真正自主管理业务占了多少?
目前信托公司70%的业务是融资业务,30%是平台业务,真正体现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并不多。
从现实中看,融资业务和平台业务的确有市场需求,但合规风险也在加大。
从平台业务看,这类业务中信托公司无议价能力,而且业务本身也会触碰到业务底线。
从融资业务看,因为信托所做的是一种高成本业务,因此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相应地要高。
但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愿意付出高成本的企业本身风险一定也会相应地要高于其他企业。
在融资业务中,如果按照《信托法》由委托人承担风险,一旦出现社会问题,整个行业发展都会出现问题。
如果维持刚性兑付,受托人承担的责任过重,风险高,信托公司背负的包袱也会随着业务的发展越来越重,风险积累越来越多。
这就是信托公司为什么转型的原因。
外贸信托两年来的战略规划中提到要巩固平台业务、发展投行业务、培育资产管理业务。
由财富管理来带动资产管理业务,要把投资客户端做大,依托投资客户端的需求来带动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
发展目标就是建成国内一流的财富管理机构,为此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包括制度建设、系统开发、流程建设和团队建设等等各各方面。
经过这一两年探索,也有一点点收获,财富管理从简单的卖产品到今年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做一些定制,来探讨资产管理业务,但是我觉得目前还是探索阶段,也受到一些政策的约束。
三菱日联信托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陈志成:
赚钱的业务要做,同时,服务社会的信托业务也要做。
这样,才能巩固信托公司的社会地位。
作为参加论坛的唯一一家外资企业的驻中代表处,由于银监会的监管限制,我们代表处只能做信息收集和联络沟通的相关工作。
2005年,本人被日本总行派遣到中国,经历了上海在驻4年,现在北京任职已经2年了。
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寻找信托方面的合作伙伴。
实际上,2011年,三菱日联信托银行在中国出资加入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下一步,我们希望在入股信托公司方面有一些进展。
三菱日联信托银行在日本开展信托业务已经有85年的历史,本人也有幸参与其中二十多年。
关于中国信托业的定位问题,虽然目前中国的信托业务一直注重融资方面,但是,回顾日本信托的发展历程,在初期也是着重开展融资业务,随着融资业务慢慢减少,资产管理业务才慢慢地发展起来。
本人来到中国以后,通过与银监会官员的沟通,发现大家也希望尽快地将外资信托的资产管理业务引进到中国来。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日本信托业不断地推出新的信托产品,比如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信托和一些公益信托。
去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日本原有的54台原子能发电站现在全部被叫停。
这样,在政府大力开发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日本信托业也在研究新型的信托产品,例如太阳能信托(简单来讲,就是把太阳能收集板作为信托资产的一种信托产品),而且,类似的创新业务也不断在推出。
关于中国的信托业务,本人认为,信托公司应着眼于社会的需求。
信托公司如果按照政策导向去做业务,很快就能赚到大钱,而类似于公益信托、排放权信托这样的业务虽然不能带来显着的经济回报,但是一种能够服务于社会的信托业务。
数君投资总经理刘宏:
中国信托的本质是给基础资产加上条款卖给投资人,是衍生品的发行平台
从数量化投资的私募基金角度来看,信托的本质就是给基础资产加上条款,然后卖给投资人,而这个基础资产加上条款其实就是衍生品,常规的衍生品,比如期货、期权等等,都是基础资产加上条款。
换言之,信托平台实际上是我国已经存在的巨大的OTC衍生品发行平台。
基于这样的理解,信托业创新的余地、发展的余地、合作的余地非常大。
这也成就了今天私募和信托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局面。
我们也和信托公司合作设计产品,比如我们现在推出的动态对冲产品类产品,设计的思想在与,在市场上涨的时候让委托人充分获取Beta收益,在市场下跌时锁定下侧风险。
实际操作时,采用定向增发事件的基本面因子构成多因子选股投资策略,选取股票组成多头头寸,每个月调整一次多头头寸。
多头头寸采用"
看跌期权"
进行动态对冲。
鉴于市场上还没有沪深300的看跌期权,我们就利用现有的金融工具(股指期货)通过金融工程的思想构造沪深300看跌期权实现对冲。
这种动态对冲的产品一方面充实了信托的产品线,也起到了保护信托资产的目的。
举例来说,一个信托产品规定了收益的分配,市场涨了,收益归投资人,市场跌了信托产品有下侧风险保护,这其实就是投资组合保险。
类似这样的产品,信托公司可以轻易地通过期权合成技术,在市场上进行对冲。
中国信托的本质是给基础资产加上条款卖给投资人,是衍生品的发行平台。
合作除了传统型的业务,同时也包括比较前沿、创新的产品。
中航信托副总裁余萌:
定位中小信托公司资产管理的集成商
对于监管部门,或是我们自身,主动管理、资产管理、财富服务是未来的定位。
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个定位。
虽然各信托公司都有各自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但是更多的公司可能还需要面临一些客观环境上的影响。
这里面既有市场的环境,也有政策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信托公司无法开设证券投资账户,信托公司做PE股权投资,IPO的时候得不到证监会的认可,包括其他的一些准入门槛,例如股指期货业务等等。
大的信托公司在这些业务上,可能会走到前面,但是后面的十家信托公司只能通过与一些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开展业务。
中航信托是个中小公司,资产规模目前做到接近1000亿,在市场上成长性还比较快。
信托业目前是5.3万亿的资产规模,单一信托是3.6万亿规模,其中和非银行的各类机构的合作已经超过了银信合作的规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银行的各类机构是重要的信托合作渠道。
对于中小信托公司,我们认为定位为资产管理的集成商是一种可行的模式。
所谓集成商就是与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将各类理财需求、金融手段工具、各类客户渠道,利用信托优势进行整合开发利用。
这起码是目前过渡时期中小信托公司的一种业务模式。
中小信托公司会更多的与跟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好合作,而且合作的空间也很大,无论是项目的来源、还是受托资产的来源,或者是各种平台功能的整合,都是合作的目标。
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梁宇峰:
信托业和证券业在新的监管环境下,边界越来越模糊。
信托业短短几年可以做到5.2万亿规模,几家信托公司都是上千亿的资产,而去年100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不到2万亿,净资产6000多亿,杠杆比率大约2倍多,去年整个行业利润300多亿,ROE5%。
很多中大型的证券公司规模跟信托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坦率地说,现在很多信托公司做的业务,证券公司在治理整顿之前,不知道干了多少回了,治理整顿之后,所有的业务都不能做,信托机制上灵活性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到今天为止,证券的营业部还是无法光明正大地卖信托产品,这是证监局专门下过文的,不允许在营业部卖信托产品,不能上架正式销售,所以券商把整个业务局限在了非常窄的金融领域里面,我认为这与这些年过度管制,尤其是综合治理之后,行业监管有一定关系。
证券行业现在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创新空间和机会,前期券商创新大会,里面很多举措总结来说就是两个词,创新,转型。
其实所谓的创新无非就是回归证券公司中介机构的本来定位而已。
高收益债,我们称为创新,其实在海外早就干了不知多少年了。
而转型对于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证券业整个行业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从交易渠道的业务类型转型到财富管理上来。
新一届的监管政策,我觉得对于证券业来说意味着比较大的空间。
比如资产管理业务,放松力度很大,可能会把理财门槛从10万下降到1万,原来只允许投股票,现在可能会放松到所有经过合法批准的金融工具都可以投。
如果是单一的客户,可能涉及到什么都能投,只要和客户约定。
原来开一个营业部艰难,成本是大事,IT需要一定的面积。
原来一定要在现场开户,现在征求网上开户,由于过度的管制导致证券公司束缚了手脚。
个行业在思考,如果从交易通道转向财富管理,下一步整个证券业跟信托业将会是既竞争又合作。
证券业和信托业的关系是一种类似基金和业务合作的关系。
有一些业务在新的监管环境下,边界越来越模糊。
比如之前说高收益债,其实已经开始介入到整个信托公司的业务,本质上是一样的。
券商未来重点转型的将会在财富管理业务上,信托业也是向着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大家比拼的是产品、是体系、是客户的基础,某种程度上又是一个竞争关系。
同时,我认为合作空间也非常巨大,近期马上就会放开的,整个证券业渠道内,官方可以正式销售信托产品。
券商在一些项目上也有优势,证券公司跟上市公司关系较多,资金、客户上都有一些优势。
在这个过程当中,券商和信托公司现有的平台优势、牌照的优势,还有商业模式的优势,有很多对接的地方。
我目前从事研究业务和机构业务,在对接过程中发现,虽然目前在放松管制,但是在推进过程之中,发现很多业务还是绕不开明文法律规定,可是一旦和信托对接,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了,很多业务都能开拓起来了。
未来整个证券业跟信托业是一个竞争的关系,但同时可以相互合作,大家把整个金融业打通。
其实金融就是中介,由于受制于各种各样的监管,各种各样的法律规定,不能够充分行使中介机构的职能,我们要通过合作把这个血管打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托 定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