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131622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37KB
浅谈如何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Word格式.docx
《浅谈如何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逐渐蔓延。
这部分人不是想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途径去发展致富,而是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挖空心思想着采用违规甚至违法手段“发横财”、“挣大钱”。
(二)管理出了问题。
严格的管理,能防患案件于未然。
如果管理出现纰漏,就会为违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总结已发案件,容易滋生案件的管理问题主要有:
1.风险意识淡薄,思想观念松懈。
在思想上有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倾向,往往忙于抓业务指标,疏于风险案件的防范,使得内部员工思想建设与内控机制建设相对薄弱,对案件防控工作仅限于口头讲、文件提,没有进心入脑,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防范风险、案件作为信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
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重经营、轻规范,重事后、轻事前,重对操作人员治理、轻对高管人员约束的“三轻三重”现象,导致信用社风险及案件防控治理工作失衡,为各类风险案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提供了温床。
2.制度执行乏力,内部管理松弛。
风险及案件防控工作的重点在基层。
部分基层信用社高管人员尤其是主任缺乏自律意识,丧失了岗位、工作中最起码的方针与原则,视组织赋予的权力为己出,信用社为己有,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儿戏,集人、财、权等于一身,以个人意志代替组织原则,以个人利益代替集体利益,我行我素、独断专行,成为诱发各类风险案件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相当数量的员工原则性差,宁肯违规违法,也不敢抵制领导的错误行为;
往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乱纪,顶风作案,尽管各项规章制度摆在那里,但就是有规不依、有章不循,使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执行力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约束监督作用。
3.管理机制滞后,岗位监督缺位。
农村信用社近年发生的风险案件多集中在管理、信贷、出纳等重要岗位及其人员,涉赌、涉彩、涉毒等违规违法案件的最终发生,不排除信用社只注重员工八小时工作内的表现,却严重忽视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跟踪监控措施,对有不良倾向和苗头的员工,漠然视之,不去过问、不去关注、不去关怀,没有作为重点人员严加管束,有的长期作案而未能及时发现,轮岗、交流、强制休假等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有的涉案信用社主任“带病上岗”,甚至被“带病提拔”,有的被多次举报、反映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反映出在高管人员的选拔、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失察、失控问题。
4.问题查处不严,责任追究不力。
有的信用社对违法违纪行为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有的问题暴露之后,非但不采取及时、必要的防控化解措施,尽快尽力整改,而是欺上瞒下、隐瞒不报,能捂则捂、能盖则盖,致使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
有的对案件查处隔靴挠痒、能轻则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形中起到了助纣为虐的纵容效果;
有的是领导本身就不干净,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员工一旦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不敢问、不敢查、不敢报、不敢惩等等。
普遍存在只追究基层责任不追究管理机构责任,只追究当事人责任不追究相关环节和领导责任的问题,把案件查处“上挂三级”的方针要求束之高阁。
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健全制度规定。
管理人的高境界是用制度管人。
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与管理需求相吻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管理的先决条件。
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管理,主要靠思想教育、靠警钟长鸣、靠多渠道监督,靠处罚处理。
从近年来黄河银行系统的制度建设看,在健全业务制度的同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些针对性很强、非常适用的管理办法,如《违规违法员工处理暂行规定》、《客户投诉管理办法》、《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办法》等,这些办法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定,为管理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监督落实“四项制度”。
“高管人员交流、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休假与离岗审计、在农信社系统近亲属人数”这四项制度是案件防范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每月要进行一次排查。
落实此项规定的关键,一定是要不折不扣。
实际工作中,人员状况形形色色,如果因为存在客观因素就变相不予落实,就势必给案件防范留下隐患,因此,落实此四项制度,一定要坚持:
该交流必须交流,该轮岗必须轮岗,该强制休假必须强制休假,该离岗审计必须离岗审计,是亲属就必须回避。
执行制度不因客观因素让步。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重要岗位人员的操作风险。
(三)有效落实案防责任。
案件防范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抓好案件防控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案防责任。
落实案防责任,不只是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
要真正抓好落实,还需要许多辅助性工作。
本人所在联社在逐级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的同时,还与员工分别签定了《预防民刑案件经济担保责任书》、《安全驾车承诺书》、《员工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承诺书》、《八小时工作以外行为规范家庭承诺书》、《内退员工行为规范承诺书》等责任书,适时开展了警示提示和相关教育,将责任落实到了业务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为实现无“四类”案件、业务经营安全稳健运行的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深入开展谈心与引导工作
1.把交心谈心列入日常工作。
一提起领导找人谈话,大家总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结果是问一句答一句,什么情况都难以沟通。
基于这种实际,笔者认为,作为领导者,在谈话过程中,必须注意谈话的环境、时机和方式,将谈话变成谈心,尽量消除当事人的紧张心理和对抗情绪,在十分平和的氛围中共同谈论某一个话题。
其次是在谈心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谈话对象的家庭背景、个人偏好、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找准切入点,力争做到谈话时间短、目的明确、表述清晰、容易接受。
再次,不单纯追求一次谈话的效果,只要达到提醒、劝告、安慰的作用就行了,使员工感到愿意讲真话,愿意讲实话,愿意与领导谈话。
通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使员工之间消除误会,部门之间消除误解,上下之间增强沟通,能进一步避免员工的过激行为或在工作中相互报复情况的发生,达到安定团结的目的。
2.把正确引导放在重要位置。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
人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生活情趣和品味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在与员工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文化,鼓励大家自由组合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户外活动,远离“黄、赌、毒”场所,对于着装怪异、发型张扬的员工,主动向其推荐有文化、有品味的书籍和资料,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员工树立高尚的生活品味和个人气质。
员工家中有婚、丧、嫁、娶,除及时上门探望外,还要反复提醒员工要量力而行。
对员工购房、购车,一方面积极出谋划策,货比三家,厉行节约,另一方面要告诫员工不要攀比跟风,提倡理性消费。
大家都明白,一个好的员工,只有在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中,才能少生妄念、健康成长。
外因虽然不是影响个人本质的决定因素,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及时抵挡这种诱惑,难免不出问题。
3.把金融案例当作警钟长鸣。
基层网点员工人数少,年龄参差不齐,工作性质单一,特别是新入行员工,社会接触面窄,处事经验不足,防范意识也比较薄弱。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员工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干错了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另一方面,结合已经发生并披露的金融案例,与员工一起剖析这些犯罪分子一步一步蜕变的过程,分析犯罪分子拉拢、腐蚀银行员工,直至共同犯罪的手法和后果,提高全辖员工对社会交往人员的是非辨别能力和预防能力。
事实证明,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在银行工作期间原本是很优秀的,但由于“八小时”以外管不住自己的“嘴”和“腿”,被犯罪分子不断施以小恩小惠,最后被拖下了水,最终沦为罪犯。
因此,“八小时”以外,更是员工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道德意识风险防范的重要时刻,也是决定一个人最终走向何处的关键时刻。
此外,还应经常开展走访员工家庭,热忱欢迎员工家属、子女来社参观,在组织集体活动时,鼓励员工家属参与,既能增加同事之间的友谊,又能促进员工家庭对信用社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排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科学开展员工日常行为排查
1.深化对行为排查的思想认识。
一是要把对员工开展的行为排查作为管理的细化和延伸,要增强工作上的主动性,消除思想认识理不直、气不壮的顾虑。
二是要充分依靠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因为员工的眼睛是明亮的,只有调动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和隐患。
三是要把防范员工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不仅要落实定时排查,而且要认真开展日常排查,充分发挥排查的作用。
2.实现排查区间范围的立体化。
一是在时间上应延伸到八小时之外。
员工的家庭环境、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生活区间都会影响到员工的思想变化。
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是员工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行为排查忽视了这方面就丢掉了重要内容。
二是在人的行为上应当向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的行为表现方面延伸。
员工的道德风险是形成银行案件的主要风险。
因而凡是可能影响员工道德品质的行为,如投机经商行为、涉黄涉赌涉毒行为、不良社会交往行为、对生活厌倦失望、对领导和同事怨恨仇视的言行等都应当是员工行为排查的重要内容。
三是在业务范围上应当向业务操作细节延伸。
小穴不堵溃大堤。
综观金融系统内部发生的大要案,作案人总是在人们易于忽视的细节上做文章,搞“地下活动”。
如果通过业务操作细节进行人员行为排查,那么案件隐患可及时发现。
3.行为排查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一是内查与外调相结合,看其社内、社外的表现是否一样。
二是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看其在人前人后的表现是否一样。
三是定期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四是依靠群众与加强领导相结合,把领导的责任与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为行为排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4.行为排查结果运用要刚性化,不能打折扣。
如果把行为排查作为防范案件的一种方法,那么,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就是一种防范案件的重要手段。
有不少案件的暴露是通过轮岗才发现的,因此,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显得非常重要。
当前,主要是要认真落实好强制休假、定期轮岗、干部交流、近亲回避、离岗学习、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引咎辞职、责任追究、限期调离等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行为排查在防范案件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各级机构和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合规经营.
三、需注意的事项
在案件防范过程中,对员工行为的排查,往往因“盲区”、“死角”的存在,思想认识上的模糊性、排查范围的局限性、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等问题,容易对行为排查的效果和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工作过程中还有许多事项应加以注意:
1.要打消“排查会侵犯员工个人隐私”的错误认识。
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只能对员工上班期间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而八小时之外是员工的自由时间,是个人空间,其活动是私事,与工作无关,单位不能过问,更不能干预。
调查员工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可能会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因而在对员工进行行为排查时畏缩不前、无所作为,致使行为排查的结果根本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面貌,毫无价值。
也有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行为排查查的是迹象、现象,而现象是偶然的,不能定论,不能作为评价员工的标准,因而在实施内控管理措施时有畏难情绪,工作不到位。
2.要打破排查范围的局限性。
排查范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只注重八小时之内的活动,而忽视了下班后八小时之外的活动;
二是只注重单位人际关系而忽视单位以外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关系、社会关系;
三是只注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而忽视了与违法违规行为相联系的行为动态。
如上班期间私人电话不断、与相同熟人接触频繁且活动诡秘等;
四是只注重对业务发展的贡献度而忽视了业务操作的风险度。
如违规代客户存取款,转帐,保管存折、卡、章等行为;
五是只注重一线人员的行为排查而忽视中后台人员的行为排查。
如对印章、凭证、档案等重要物品的管理人员的排查不够重视,导致“灯下黑”。
3.要防止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
排查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实施有效的内控管理。
与此相反,如果把行为排查的结果与对员工的管理相分离,就会失去排查的意义。
要避免出现失去制度约束的特殊员工,避免出现个别员工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轮岗制度形同虚设,甚至以人员紧缺为由不让休假,出现人为的真空地带,结果是“病灶”被人为地掩盖。
总之,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是防范案件的必由之路。
只要我们加强员工日常行为排查,引导与教育相结合,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为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如何 防范 员工 小时 以外 违规 违纪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