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大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考作业2参考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8107200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8.59KB
重庆电大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考作业2参考资料.docx
《重庆电大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考作业2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电大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考作业2参考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电大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考作业2参考资料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专科)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考作业2
重庆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
5127425
document.write(getGBNumber
(1));、填空题(主观)(共10道试题,共10分。
)
1.()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参考答案:
学前期
2.暗示可以分为()暗示、行为暗示、表情暗示、情境暗示。
参考答案:
言语
3.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包括了健康教育、()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
参考答案:
认知
4.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主要依据是()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参考答案:
社会发展
5.个体发展的许多关键期、敏感期多在()期出现
参考答案:
学前
6.健康,按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包括“身体、()和社会适应性3方面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现象”
参考答案:
心理
7.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曾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参考答案:
陈鹤琴
8.()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我们必须珍惜、引导、培养,切忌以成人的愿望强加给儿童。
参考答案:
兴趣
9.()是指在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诱导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兴趣诱导法
10.()原则是指在在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
参考答案:
主体性
document.write(getGBNumber
(2));、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
1.儿童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是()
A.2-3岁
B.5-5.5岁
C.4-5岁
D.1-7岁
参考答案:
B
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17岁时所达到的智力水平看作是100%,则8岁以前将获得的比例是()
A.40%
B.
50%
C.80%
D.20%
参考答案:
C
3.()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善于说理,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
既要注意言传,又要注意身教,把二者结合起来。
A.榜样性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
C.言传身教的原则
D.潜移默化原则
参考答案:
C
4.()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正面疏导和说理教育,调动孩子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A.榜样性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
C.言传身教的原则
D.潜移默化原则
参考答案:
B
5.()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正面疏导和说理教育,调动孩子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A.榜样性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
C.言传身教的原则
D.潜移默化原则
参考答案:
B
6.“数子之过,不如奖子一长”说的是()
A.暗示法
B.奖惩激励法
C.物质奖励法
D.精神奖励法
参考答案:
B
7.充分考虑家庭与孩子的不同类型,注意针对性、具体性和灵活性,不搞“一刀切”,这体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
A.尊重原则
B.区别对待原则
C.因势利导原则
D.双向反馈原则
参考答案:
C
8.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也叫(),是指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采用适当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A.一致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因地制宜原则
D.个别教育性原则
参考答案:
B
9.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的基本理论,强调为孕妇创设良好的环境,孕妇要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
A.外象内感
B.慎始
C.正礼
D.五官
参考答案:
A
10.学前儿童家长以自己和他人的好思想、好品质、好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孩子,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称之为()
A.暗示提醒法
B.兴趣诱导法
C.榜样示范法
D.环境熏陶法
参考答案:
C
document.write(getGBNumber(3));、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
1.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的三个“一切”是指()
A.“一切为了孩子”
B.“为了孩子一切”
C.“为了一切孩子”
D.“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参考答案:
ABC
2.正确运用家庭教育理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A.理性施爱
B.要求适度
C.严爱结合
D.平等在对待每一个孩子
参考答案:
ABC
3.暗示的基本方法有()
A.言语暗示
B.行为暗示
C.表情暗示
D.情境暗示
参考答案:
ABCD
4.慎用批评惩罚时应注意到()
A.冷静理智
B.注意时间和场合
C.及时表扬
D.就事论事
参考答案:
ABD
5.正确运行榜样示范法时的基本要求是()
A.重视榜样示范
B.家长亲自给孩子树立榜样
C.借助于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影响孩子
D.引导孩子向幼儿园的老师和同伴学习
参考答案:
ABCD
6.正确运用家庭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A.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致
B.家、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致
C.家长对待学前儿童的要求要以一贯之
D.家、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成不变
参考答案:
ABC
7.正确运用家庭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A.尊重并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
B.尊重学前儿童的人格
C.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D.使学前儿童成为发展主体
参考答案:
ABCD
8.正确运用言传身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A.关于说理
B.以身作则
C.身教和言教相结合
D.重视环境影响
参考答案:
ABC
9.正确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A.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B.抓住时机适时教育
C.因势利导发展特长
D.善于说理,理性地进
参考答案:
ABC
10.正确运用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A.讲清道理,正面疏导,提高学前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
B.通过正面榜样激励孩子
C.通过实例激励孩子
D.通过管理监控孩子
参考答案:
ABC
document.write(getGBNumber(4));、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
)
1.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态度对学前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2.个体的健康存在是保证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一切活动的前提与保障。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3.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选择的环境,家庭关系是天然造就的。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困难的(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5.“宠狗,狗上灶;宠儿,儿不肖”,因此对待孩子应该以严为主。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6.“你看人家孩子多好,再看看你,真令人失望”属于负面教育。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7.“四二一综合症”主要发生在主干家庭里面。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8.家庭教育是在各家各户分布进行的,由各位家长具体实施,不具备社会性特征。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9.健康包括了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10.为了减少学前儿童任性行为,家长就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document.write(getGBNumber(5));、简答题(共4道试题,共20分。
)
1.家庭教育的目的
参考答案:
1.所谓教育目的就是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人们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学前儿童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内容:
家长充分利用家庭优势和社区资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前儿童施以多种影响,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增强体质,激发认知兴趣,提高认知能力,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塑造良好个性品质,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2.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环境熏陶法;
2.实际锻炼法;
3.说理教育法;
4.榜样示范法;
5.兴趣诱导法;
6.暗示提醒法;
7.活动探索法;
8.奖惩激励法;
3.儿童家庭教育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理智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一致性原则;
4.从实际出发原则;
5.正面教育原则;
6.言传身教原则。
4.主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尊重并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
2.尊重学前儿童的人格;
3.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4.使学前儿童成为发展的主体
document.write(getGBNumber(6));、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0分。
)
1.假如你是学前儿童的家长,你认为最需要遵循的教育方法是哪个?
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常见的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有8种:
环境熏陶法、实际锻炼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兴趣诱导法、暗示提醒法、活动探索法、奖惩激励法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关键在于各种方法适用条件的正确把握,明晰各种已出现问题的解决主体。
如表扬和批评是父母们教育孩子经常使用的手段,目的是使孩子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后果和所得到的评价,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及时表扬与批评,就是在孩子心理上起到一种肯定与否定的及时“强化”的作用。
表扬是一种正“强化”,而批评却是一种负“强化”。
孩子在受到表扬时,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愉快的心理体验来自与孩子本身的成功感,也来自与父母情绪的感染。
父母在表扬孩子时,一般都是态度热情、表情亲切、声调柔和,孩子自然会感到高兴,这种体验可以加深对做好事本身意义的认识,并且愿意以后继续这样做;孩子在受批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痛苦的心理体验,父母批评孩子时一般态度较严肃、声调较严厉,孩子会出现暂时的心理紧张,这种痛苦的心理体验,会使孩子加深对错误的认识,避免以后重犯。
孩子是在许多对与错的尝试中前进的,及时的表扬与批评,不但可以使孩子加深对是与非、对与错的认识,还可以使孩子不断地发扬优点、巩固成绩,不断地在改正错误中吸取教训。
但是,现实生豢恍父母表扬或批评孩子往往过了头,做不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表扬过了头,会使孩子流与沾沾自喜,助长骄傲自满情绪,听不得反面意见;批评过了头,会使孩子产生悲观情绪,或产生逆反、抗拒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父母们不妨尝试一下“一分钟教育法”,相信你们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电大 儿童 家庭 社区 教育 作业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