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100131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57.58KB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文档格式.docx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预案管理 ----------------------------------------------11
附件1:
防基坑坍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通讯录---------------------------12
附件2:
急救医院路线图:
------------------------------------------------13
第一章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中医一附属院站位于规划昌凌路与规划鑫通道交口,车站主体沿规划昌凌路布置。
为地下两层车站,长201.6m,宽18.3m-22.5m,深度16.6m-18.5m,采用明挖法施工;
设置4个出入口及2组风亭,总建筑面积为13810m2。
坍塌是指基坑作业深度过深,防护不到位,支撑系统遭到破坏所造成的基坑坍塌事故发生。
根据项目部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价结果,确立项目部可能导致坍塌事故主要有:
1、支撑系统遭到破坏;
2、基坑外侧压力发生变化;
3、未及时对基坑支撑系统进行观察、监测;
4、其他意外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坍塌事故主要体现在开挖时发生流沙、涌水、涌沙,基坑支撑系统受到不均衡的压力或压力过大,基坑支撑系统遭到碰撞、打压破坏以及安全管理监察不到位等。
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
工点
名称
序号
风险
因素
事件
风险状况描述
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基
坑
施
工
过
程
风
险
1
基坑围护结构管涌
地表沉降、基坑坍塌、房屋沉降、倾斜
施工中垂直度控制不佳,底部开叉、地墙刷壁效果不佳、砼浇注间断,新旧混凝土间出现接缝,底部存在绕流混凝土或地下连续墙出现不均匀沉降均可能造成基坑围护结构管涌
三级
1、严控地墙等围护垂直度,避免开叉;
2、地墙施工时,严控刷壁质量,保证刷壁次数,确保刷壁效果;
3、砼连续浇注,避免堵管、导管,及时清除绕流混凝土或底部设置防绕流铁皮;
4、地墙进行墙趾注浆。
2
基坑土体纵向滑坡
基坑开挖坡度过大、降水措施效果不佳、暴雨冲刷边坡、坡顶堆载或者周边积水向坑内渗流,都可能造成该风险事故。
二级
1、严控基坑开挖坡度,采取有针对性的降水措施,保证降水效果;
2、暴雨前边坡铺设塑料膜,坡脚设置大功率水泵抽水;
3、较长停工时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
4、坡顶严禁堆载,坡顶不允许设置便道;
5、紧贴基坑四周设置挡水墙。
3
基坑支撑失稳
支撑设计施工强度不够、
监测数据有误或出现异常未予以足够重视、采用有缺陷支撑材料、预应力传感器损坏失效或者立柱桩沉降或上台导致支撑偏心可能造成该风险事故。
1、支撑失稳前提前采取加固或者补撑措施;
2、分析检测数据有无异常;
3、严把材料关,杜绝缺陷支撑进场;
4、及时检查传感器,并采用特殊措施保护;
5、根据立柱桩沉降情况及时调整支撑。
4
基坑坑底隆起
及突涌
基坑周边超载、地基加固及井点降水效果不佳、围护渗漏部位未作超前处理、测数据有误、井点布设不合理、井点管损坏以及承压水位监测有误,都可能导致基坑坑底隆起及突涌。
1、基坑周边防止超载,地基加固、井点降水等措施严格按要求施工。
2、开挖前对围护结构可能渗漏部位作处理,加强基底隆起监测,分析数据有无异常;
3、合理布设井点,为防止井点坏损,布设一定数量的预备井点。
4、开挖过程中,加强承压水位观测和控制。
5
二层承压水控制
房屋沉降、倾斜
第一承压水层为⑨2粉土层局部夹粉砂土层,高程为-21.5m~-27.58,厚度1.2m~5.7m,位于基坑底以下约为2.5m;
地连墙已穿过⑨2粉土层。
第二承压水层为(11-2)粉土及(11-4)粉砂,地连墙穿过(11-2)粉土承压水层,墙趾插入11-3粉质粘土层。
未穿透(11-4)粉砂层,如处理不当,将造成基底隆起,甚至管涌现象,其危害极大。
1、采用基坑内降水、减压储备方案。
2、第二层承压水减压井在基坑开挖至-16m时启动,并在下阶段开挖实施前5~10天提前进行。
3、加强水位观测,做到“分层降水、按需降水、动态调整”。
8
基坑开挖周边沉降过大,影响周边建筑及管线安全
施工中如果发生围护结构漏水,涌砂、承压水抽排过量、开挖净高过高,围护变形超标、未及时加撑,或者支撑体系强度不能满足要求,会造成此类风险。
一级
1、对影响范围内建筑进行必要的预加固;
2、超前探挖,减小风险的产生;
3、分层开挖,及时支撑,快速封闭;
4、加强对周边建(构)筑及管线的监测,密切关注围护变形情况;
5、对存在安全隐患地墙接缝背后注浆加强,开挖后立即进行封堵处理;
6、支撑于围护体系可靠连接,减少失稳风险。
对突发事故及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预防与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在事故发生的前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应急救护准备,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危害,尽可能的减轻伤亡的程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章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发生事故时,发现事故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随后安全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和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责任人,应拨打电话向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报警,值班电话:
、。
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自救,同时通知施工现场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现场抢救。
有序地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指挥小组:
项目经理:
项目部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应急指挥小组成员并做到“分工明确、临阵不乱、指挥有效、层层落实”。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组长、:
负责组织人员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总指挥。
协助组长做好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协调、调度工作。
成员、:
负责与医院联系并向公司汇报
:
负责伤员送出施工现场的急救及协调。
:
负责现场检查防止再次发生事故,并负责保护现场
负责调动现场人员协助进行抢险及技术支持。
负责伤员急救所需的后勤保障。
负责驾驶急救专用车运送伤员,急救专用车为银灰色长安面包车,车牌号为津MAD600
负责组织人员利用应急药物抢救伤员
负责抢救受伤人员,做人工呼吸等,确保抢救的及时准确。
其他人员在指挥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采取抢救工作。
为保证坍塌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对伤员进行抢救,指挥组应急时采取有效的手段,积极救治,调动机械车辆,以最快速度进行抢救,同时与项目最近的医院取得联系,争取时间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人员汇报事故情况。
第四章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存在主要危险源的部门,其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对主要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向应急救援抢险小组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举报。
项目应急小组建立健全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主要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
应急救援小组相关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现场安全员或现场负责人对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安全与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可按照新员工培训方案进行实施)。
应急救援小组或现场负责人将主要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别是避险方法书面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在主要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主要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对主要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监控,重要的设备、设施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并记录在案。
对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主要危险源立即整改;
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或有相关监督安全职责的部门。
2、预警与防控
2.1预警措施
2.1.1、预警预防机制
建立预警预防机制,通过分析预警信息,判断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降低基坑事故造成的损失。
2.1.2、信息监测与预测
预警信息包括:
相关单位监测、发现到的异常信息;
可能造成建筑工程险情发生的其他信息。
2.1.3、信息来源
A、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或险情发现人员报告的信息。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监督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查分析,得出的可能引发工程事故的险情信息。
C、对天气形势进行监测分析得出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
2.1.4、信息分析
应急救援小组值班人员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分析,根据可能引发建筑工程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或采取应急救援准备。
2.1.5、报告
对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工程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在第一时间向小组组长报告。
当各种信息显示即将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向成员发布预警信息,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等级及地点。
2.1.6、预警预防行动
预警信息发布后,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参与应急行动的准备工作:
A、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密切关注势态的发展。
B、相关单位加强值班、职守,并采取防范措施。
C、救援力量开始值班待命。
3、防控管理
3.1、周边环境破坏
A、深基础施工,由于降水,土方开挖等因素,影响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的使用安全时,应事先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固、改迁等,特别是各种压力管道要有防裂措施,以确保安全。
B、针对各种不同的结构特点合理布置施工监测点。
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根据监控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反馈,制定相应处理措施,施工中严格控制地表沉降。
C、加强地质预报,防止突然变化的地质带来坍塌等灾难事故。
D、加强注浆堵水及地层改良工作,尽量把地层沉降控制到最小。
E、基坑开挖施工严格控制横向位移。
F、针对建设年代久远的建筑物或房屋,应根据其基础及主体框架结构的实际功能适当进行加固。
3.2、支护体系破坏
A、基坑开挖前应对边坡稳定(无支护基坑),支护形式(有支护基坑),降水措施,挖土方案,运土路线,推土位置编制。
布置地面和坑内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对土坡、坑壁冲刷而造成坍方。
B、对完成的支护面应随时进行观察是否出现裂纹、变形等现场,每天对测设出的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正确指导施工。
C、土方开挖:
严格按照土石方施工中的技术规程要求去做。
挖掘土方应由上而下进行,不可掏空底脚,不得上下同时开挖,也不得上挖下运,如果必须上下层同时开挖,一定要岔开进行。
挖土分层计划,高差,软土地区的基坑开挖,基坑内土面高度应保持均匀,高差不应超过1m。
D、坑边荷载及上下通道:
坑边一般不宜堆放重物,如坑边确须堆放重物,边坡坡度和板桩墙的设计须考虑其影响;
基坑开挖后,坑边的施工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规定的荷载值。
坑边堆土、料具堆放及机械设备距坑边距离应根据土质情况、基坑深度进行计算确定。
作业人员上下应搭设稳固安全的阶梯。
挖土的土方不得堆置在基坑附近,应离基坑1.5m以上,高度1.5m。
机械挖土时必须有足够措施确保基坑内的桩体不受损坏。
E、临边防护及坑壁支护:
深度超过2m的基础施工要根据规范要求在基坑周围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侧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无法放坡的基坑照施工方案进行支护。
防护及支护设备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验收。
施工过程中如果支护设施产生变形、位移,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加固。
3.3、渗透破坏
A、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基坑侧壁是否存在渗漏水情况,以及基底地下水情况,一旦发现出现渗漏水或基底水量增大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B、排水降水:
由于对地下水的控制是保证基础施工安全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制订施工方案时,应着重采取措施进行排水降水。
基坑开挖后,应在基坑底做好排水盲沟、集水井,周围降水的相应措施应维持工作。
另外要尽量避开雨季,在枯水期施工。
C、深基础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对降水、地下连续墙墙等位移,要定期观察测试,并作好记录。
D、土方开挖事先要做好必要的质条件(如土质结构,地下水位等调查),根据了解的情况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第五章信息报告程序
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
如发生坍塌事故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现场发现人
↓
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项目经理部负责人:
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医院。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准确时间、准确地点、单位全称;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和现场的控制情况。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上级机关、部门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第六章应急处理
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三级。
Ⅰ级应急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Ⅰ级响应:
有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事故或重伤10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Ⅱ级应急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Ⅱ级响应:
重伤5人以上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Ⅲ级应急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Ⅲ级响应:
如基坑支护系统发生变形、底板封层发现管涌、监测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等安全事故险兆。
2、响应程序
Ⅰ级响应程序
由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项目部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和项目经理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参加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并立即到达事故现场启动安全应急响应预案进行救援。
项目经理部计财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
物资部门紧急调拨所需物资;
项目部临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项目部其他应急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Ⅱ级响应程序
由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和项目部应急组长参加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应急小组成员到事故现场。
项目部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
项目部计财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
抢险物资供应组紧急调拨所需物资;
伤员营救和物资营救组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和物资,临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同时报请项目经理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请求协助应急工作。
Ⅲ级响应程序
由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并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并达到施工现场。
项目部主管技术质量负责人、安全经理迅速到达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查出事故原因迅速作出相应安全技术处理措施并不间断的实施监测,避免事故继续恶化。
3、处置措施
3.1、支护体系破坏应急处置措施
3.1.1、现场安全员或第一目击者应立即大声呼叫,由安全员或施工队长利用电话,对讲机等通讯工具通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报告"
在哪里"
"
什么事"
具体情况简单明了地重复二次。
尤其要说明坍塌时是否造成人员受伤或掩埋。
3.1.2、现场指挥人员利用扩音器指挥基坑内所有作业人员避开基坑边坡坍塌侧迅速撤离,停止基坑所有作业活动。
由应急领导组长组织抢险突击队对基坑坍塌区域进行封闭隔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组织现场所有挖掘机集中,组织抢险突击队带着铁锹随时做好抢救加固准备。
应急领导组长应向第一报告者和作业现场人员询问,人员受伤情况和具体位置,粗略估计伤害程度。
组织医疗救护队就位。
利用电话与医院联系急救医生和救护车开至工地现场随时准备抢救。
3.1.3、应急小组相关成员应仔细观察塌方部位情况,如果基坑有继续坍塌迹象,由抢险突击队对基坑塌方部位上方附近15m范围内所有机械,物资搬离。
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人员制定边坡加固方案,由专业队伍实施加固,防止边坡不断失稳,造成救援人员二次伤害。
3.1.4、边坡相对稳定后,组织工地所有可用挖掘机迅速清除人员掩埋处坍塌土方,由第一报告者和作业现场人员在大致判断人员掩埋位置,在近人员掩埋处0.5m时停止挖掘机作业,迅速组织抢险队员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造成二次人员伤害。
多台挖掘机共同挖掘出土时,应由专人指挥,防止交叉作业发生二次机械伤害事故。
3.1.5、当发现人身体躯干时,组织人员手与铁锹并用,先清除埋至胸口处土方,由现场医疗救护队或120急救中心医生用清水清洗伤者耳鼻和嘴巴处污泥,立即进行吸氧。
挖出双臂后,由四名抢险队员架住双臂向上提拉,其余人继续撮取埋在下半身的土方。
伤者被救出后,立即输液和吸氧,用120急救车送到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被埋伤者如不能及时呼吸,将造成脑瘫痪直至死亡,因此事故发生后以最快速度让伤者吸氧,在不具备吸氧条件时,应立即展开人工呼吸,是防止伤势恶化的重要措施。
3.2、渗透破坏应急处置措施
3.2.1、围护结构缺陷,导致基坑开挖阶段渗漏水
A、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不大,宜采用双快水泥抽槽压注聚氨酯的方法封堵。
B、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大,宜在渗漏点打入泄水管,用钢管和双快水泥封堵泄水管周围,待周围封堵材料达到强度后关闭泄水管阀门。
C、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应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注双液浆,注浆采用压力控制,最高压力不得超过0.3Mpa。
D、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且流量较大,应在基坑内局部回填至流量减小后,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注聚氨酯。
E、如果渗漏点不明,水流自开挖面下向上涌出,应立即停止开挖,局部回填直至渗漏停止,然后采取上述基坑外注双液浆措施
F、如果渗漏水流混浊,且渗漏时间较长,应注意渗漏点附近可能存在严重的土体流失,出现空洞,此时严禁重型机械靠近,并应立即采用振管注浆方法填补空洞。
6.3.2.2、坑底隆起、周边涌土
A、坑底出现隆起现象,立即停止施工,采用预备的沙包、基坑土进行回填堆载,坑内按实际情况作坑底地基土加固,然后挖至标高。
加设基坑外沉降监测点。
B、出现周边涌土,坑内沿周边插入板桩防止外土向坑内挤压,增大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底土体降水处理,减小动水压力,阻止涌土发生。
3.4应急联系方案:
当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小组用手机或固定电话按各自的职责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进行救护工作或用专用车直接送医院。
并将迅速、简明的伤亡情况和事故发生的原因逐级上报,特制定以下联络方案:
3.5报警步骤:
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以电话等通讯工具最及时的向“工伤事故预案指挥小组”报告,简明、迅速汇报事故情况。
报警的同时及时与有关医疗部门联系,摸清伤者情况,确保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6现场救援步骤:
1、人员的安全疏散,所有抢险人员应坚持“救人重于一切”的原则。
2、如遇坍塌事故时,在现场的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首先打开四台应急水泵对基坑内进行注水,同时迅速进行抢救伤员使伤者脱离危险区域。
然后向上级领导汇报,请求支援。
3、项目经理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抢救指挥组成员赶赴出事现场。
各小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4、医疗救护组组到达出事地点,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同时联系救护车送往附近医院。
5、抢救疏散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
6、抢救疏散组电工负责快速将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切断,同时保证应急水泵、应急照明设施及备用电源正常使用。
3.7现场临时救护方法:
3.7.1、挤压伤害
挤压伤害是指因暴力、重力的挤压,引起的身体伤害可造成肾脏功能衰竭的严重情况。
急救要点:
1)尽快解除挤压的因素,如被压埋,应先从废墟下扒救出来。
2)手和足趾的挤压伤。
指(趾)甲下血肿呈黑紫色,可立即用冷水冷敷,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
3)怀疑已有内脏损伤,应密切观察有无休克先兆。
4)严重的挤压伤,应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处理,并护送到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5)千万不要因为受伤者当时无伤口而忽视治疗。
6)在运转中,应减少肢体活动,不管有无骨折都要用夹板固定,,并让肢体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切忌按摩和热敷,以免加重病情。
3.7.2、常用的止血方法
A、加压包扎止血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外伤出血时应首先采用。
适用范围:
小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应与止血带配合使用;
头部、躯干体、四肢以及身体各处的伤口均可使用。
用干净、消毒的较厚的纱布,覆盖在伤口表面,如无纱布,可用干净毛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坍塌 事故 应急 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