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617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097315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6.72KB
中学1617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学1617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1617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
不精《老》《庄》,不能忘世;
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
4.西周学校的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
这反映了西周( )
A.形成了尊师的社会风气B.保证了教育的优先发展
C.确立了政治和教育合一的官学体系D.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
5.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B.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C.提出了"
为政以德"
的观点D.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6.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
“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7.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
“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8.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这种现象开始于( )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9.《汉书·
武帝本纪》记载:
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
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
“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
A.天赋人权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合一
10.“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这是清代《弟子规》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C.提倡进行家庭教育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
11.有这样一句话“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说这句话的人是( )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12.温家宝总理最近收到友人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他亲笔回信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
你觉得温总理不能从这套书里读到的内容是( )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气者,理之依也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13.《清史稿·
列女传》记载:
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
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
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C.程朱理学 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14.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
“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15.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9月23日在出席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讲话,提出了要“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胡锦涛的这一主张体现了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16.“‘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
”曲阜市世界遗产监测办公室副主任刘海霞说,“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因为孔子思想实在是博大精深。
”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17.自由潇洒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18.“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反映了董仲舒哪一思想主张( )
A.“春秋大一统”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无为而治”
19.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
A.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上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
20.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1.唐代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
序》中说:
“扬、越(扬州、越州)间,多作书模勒(雕版印刷)乐天(白居易)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
”这说明唐代()
A.文化市场是开放而有序的B.盗印古人书籍风气猖狂
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D.雕版印刷书籍只在民间
22.宋代史尧弼在《策问》中说:
“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
”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①宋代最早发明火药并用于军事 ②宋代指南针的实用技术大为提高 ③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 ④宋代书画、诗词和京剧等多种艺术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通过实地观测,于1280年编订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是()
A.重实验B.重理论C.重农业D.重实用
24.南宋诗人陆游在《历代诗馀》中评论某宋代词人时说:
“公非不能歌,但豪放……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下列词句中属于此词人作品风格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25.鲁迅先生曾对明清一部小说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评价:
“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他评价的小说是()
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
26.清代书法家翁方纲在评论某一书体时说:
“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据材料信息可知,他所评论的是()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27.《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都是冯梦龙的名篇。
前者中的杜十娘欲将自身幸福托付给“衣冠子弟(高门富户之人)”,但最终因被抛弃而投河自尽;
后者中的莘瑶琴以“花魁娘子”的身份下嫁给了“市井小民”,卖油郎,最终过上了幸福生活。
此一悲一喜的结局反映了当时()
A.“衣冠子弟”都非常缺乏社会道德B.传统婚姻观念中的金钱观非常盛行
C.市民阶层兴起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D.“市井小民”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
28.清代“京剧剧目取材广泛,有的出自古典杂剧、传奇,有的源自小说话本”。
这说明京剧()
A.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精华B.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C.适应世俗文化的发展趋向D.因受人们喜爱而日渐流行
29.魏源扮演了两个角色:
“他是黄昏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
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魏源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分内的职责。
”对于材料中“职责”理解不正确的是()
A.编纂《海国图志》,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B.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向西方学习
C.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促进思想解放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0.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
“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
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李鸿章此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践行中体西用思想C.弘扬儒家思想文化D.融合中西文化精髓
31.李鸿章在1896年出访欧美大国时说:
“……泰西格物之功效,致力之材能,某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他日身归故国,后半生无涯之大事,将重整其旗鼓,忝颜而将中军;
且较诸前半生之仅效微劳者,冀于中国尤有裨益。
”这段话说明李鸿章()
A.坚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B.认识到了封建制度的腐败
C.吸取甲午战争失败教训D.固守“中体西用”的观念
3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该材料说明郑观应认识到()
A.政治改革的重要性B.中体西用的落后性
C.“西学东渐”的必然性D.资本主义的先进性
33.“□□□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向传统观念求助。
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
”可以断定“□□□”处应该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派
34.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说:
“请即定立宪为国体,预定国会之期,明诏布告天下。
然宪法、国会条例至繁,尚待选集,取资各国。
今未开国会之先,请采用国会之意:
一曰集一国人才而与之议定政制,一曰听天下人民而许其上书言事,臣今敢以报尧舜之君者,在此二者而已。
”由此可见,康有为所倡导的是()
A.开明君主制B.英国式的“虚君”制C.共和制D.君主主权下的议会制
35.严复在《辟韩》中指出:
“夫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正是他们这伙大盗,“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
严复尖锐批评的是()
A.闭目塞听和愚昧无知B.君主的德行与政策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6.1915年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中指出:
“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
第二当解国家之意义……人生真相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
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非执政之私产也。
”材料中的教育方针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民主与科学B.中体西用C.人民主权D.民主共和
37.陈独秀在《我之爱国主义》一文中,提出了“勤”“俭”“廉”“洁”“诚”“信”六大道德要求,认为“此数德者,固老生之常谈,实救国之要道”。
由此可见,陈独秀对待儒学的态度是()
A.肯定儒学的合理成分B.全盘否定儒家伦理观
C.抛弃儒学的伦理道德D.全面倡导西学价值观
38.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民》一文中指出:
“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
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
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
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
”材料说明了()
A.政治革命的紧迫性B.体制改革的必然性C.农民问题的重要性D.“三农”问题的艰巨性
39.下列各组人物,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是()
A.魏源、梁启超B.李鸿章、孙中山C.李鸿章、毛泽东D.梁启超、毛泽东
40.1913年2月,康有为创办《不忍》杂志,指出:
“凡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子教须臾而不能也……彼以孔教为可弃,岂知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子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则一切种族随之而灭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康有为借助儒家文化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B.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引起康有为的不满
C.新旧思想文化交锋激烈D.康有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开滦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10月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题21分,第42题19分,共计40分)
41.儒家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髓。
孔子、孟子、朱熹在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传统儒家文化发迹于齐鲁,并为齐鲁厚土灌进不绝的灵性和神秀之气,“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东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候出。
自诸候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论语·
季氏》
材料三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
——《孟子·
梁惠五上》
材料四 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
孔子标准像的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争议,有人不满,将这种行为称作是“文化暴力”,而有人认为,这个“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材料五 朱熹认为:
“货财亦是人家为生之道,似不可阙。
但当营而营,当取而取,便是义。
若出于诡计左道,不当营而营,不当取而取,便是利。
”——陈淳《北溪字义·
义利》
请回答:
(1)为什么儒家思想能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6分)
(2)材料二、三中孔子、孟子的思想主张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6分)
(3)依据材料四请你谈谈持这两种观点的各自理由。
(4)据材料五,朱熹怎样认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梁走着复古求解放的老路,以天赋人权为武器,进行托古改制与仿洋改制,开启了近代“新政”运动的第一幕。
——《时移势异·
辛亥长沙巨变》
材料二 陈独秀说:
“吾人所不满意者,以其为不适于现代社会之伦理学说,然犹支配今日之人心,以为文明改进之大阻力耳。
”吴虞在致陈独秀的信中也说:
“不佞常谓孔子自是当时之伟人,然欲坚执其学以笼罩天下后世,阻碍文化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不攻之者,势也。
材料三 李大钊指出:
“孔子或其他古人,只是一代哲人,决不是‘万世师表’。
他的学说,所以能在中国行了二千余年,全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有很大的变动,他的学说适宜于那样经济状况的原故。
现在经济上生了变动,他的学说,就根本动摇,因为它不能适应中国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社会。
材料四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1)据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复古”的主要意图及原因。
(2)材料一、二在批判孔教儒学上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李大钊提出了什么主张?
有何重大意义?
(5分)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一个主题。
(2分)
高二年级10月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1.5分,共40题60分)
1--5CBBCD6--10ACBCB11--15DBCDA16--20CDBCD
21--25CBDBA26--30BCCDA31--35DABDD36--40AACDC
41、【答案】
(1)原因:
儒家思想关于“仁”的学说等思想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一些儒家学者如董仲舒等不断对其进行改造,使儒家思想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封建统治者如汉武帝等对儒家思想的大力提倡。
(答对两点即得6分)
(2)政治:
诸候争霸,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经济:
封建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
(3)赞同的理由:
解决了长期以来孔子形象不统一的问题;
有助于增强公众对孔子的认识,以及对儒家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反对的理由:
古代没有照相技术,任何一个版本的“孔子”画像都是后人勾画出来的,因此孔子标准像版本也不可能是“标准”,这样做只能说是一种“文化暴力行为”。
(言之有理即可)
(4)义重于利,反对见利忘义。
42.答案:
(1)意图:
借助儒家思想减少变法的助力。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势力强大(4分)
(2)不同:
材料一主张全盘否定儒家文化(2分)。
材料二一方面承认儒学的历史地位,并不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另一方面,认为儒学不适应中国现代生活。
(4分)
(3)主张:
中国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获得解放和新生。
(2分)意义: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3分)
(3)社会进步与一国之思想密不可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1617 学年 二月 历史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