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最终-正式版.docx
- 文档编号:180838
- 上传时间:2022-10-0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512.67KB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最终-正式版.docx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最终-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最终-正式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录
1.系统规划 2
1.1收集初始信息 2
1.1.1系统设计背景 2
1.1.2系统设计目的 2
1.1.3系统设计目标 3
1.1.4学籍管理业务流程的详细调查 3
1.2识别系统限制因素 3
1.3采用所学过的某种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分析 4
2.系统分析 6
2.1组织情况简述 7
2.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7
2.2.1组织结构 7
2.2.2业务流程分析 8
2.3数据流程分析(DFD) 9
2.4研制系统工作的背景 13
3.系统设计 14
3.1总体设计 14
3.1.1功能模块设计 14
3.1.2系统平台设计 15
3.2代码设计 16
4.课程设计总结 18
附:
参考文献 18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InformationSystemP1anning,ISP),是建立管理系统的第一步,也是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
系统规划是全面考虑系统所处的环境、具体的条件以及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提出的。
一个有效的规划,可以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从而节约信息系统的初期投资和再投资,因此,应对系统规划予以高度重视。
1.1收集初始信息
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其与物质、能源一起并列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并进一步完善高校文化,开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信息化从一开始便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联,信息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数字化,因为信息主要是以数字的形式传递的(模拟通信除外)。
1.1.1系统设计背景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
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就需要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就象一个完整的人有手有脚一样。
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
效率低、保密性差,出错率高,操作起来不方便,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1.1.2系统设计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
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考虑到项目时间、资源等因素,在实际开发该计算机系统时,常常要为资源不足和交付日期难以
完成而苦恼,因而需要慎重地尽可能早地估价研制课题的可行性。
1.1.3系统设计目标
学籍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的是对学生的学籍、选课、基础课程和成绩的管理。
首先,对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根据身份不同(如:
部门、教师、学生、访客),进入不同的页面。
其次,对于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判断。
最后,成功登陆的话:
1、如果是学生页面,登陆到个人管理页面,其中包括网上选课、活动报名、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维护、信息查询、毕业设计、公用信息。
2、如果是部门页面,管理者可以对出错学生信息进行修改,对选修课程或基础课程进行添加、修改、删除,也可以查询学生成绩,查询学生选课情况等。
3、如果是教师页面,教师可以对学生成绩进行登统等。
1.1.4学籍管理业务流程的详细调查
经过调查学校的学籍管理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建立学生基本信息、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学籍档案。
1.建立学生基本信息:
学生符合入学条件的,学校批准后由专人向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对新生注册,并建立相关的学生个人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和班级、家庭住址等),由本班班主任配合学校学生管理处负责人(学生科)统一审核并保存。
根据用户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查询、录入、修改、删除)。
2.学生成绩信息:
将学生的学期成绩,由学生管理处工作人员将每期成绩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
根据用户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查询、录入、修改、删除)。
3.学生学籍档案:
学生情况与奖惩情况。
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健康状况,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记录和奖惩记录进行综合分析与汇总,学生学期评语等有关的在校期间表现进行的记录。
由学籍管理处工作人员将评估结果存入学生档案并保存。
根据用户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查询、录入、修改、删除)。
1.2识别系统限制因素
(1)学校的教职员工认识不够。
很多学校的教职员工思想保守,特别是一些老的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认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是盲目投资,极力反对;
(2)学校领导对校园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
一些学校领导,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的领导,没有把校园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学校长远发展的规划中去,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上投资不
够,是造成校园信息化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3)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高校应注重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尤其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从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信息。
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时期以来,不少人从“重硬件轻软件”转到了“重软件轻数据”,在信息化建设中只重视通信网络建设,不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对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来说,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极为有害的;
(4)建立良好的数字化环境。
良好的数字化环境包括校园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对于这个问题,学校领导应给与高度重视。
学校应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每个人都有意识融入到数字化校园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快速、顺畅的校园网;
(5)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流通,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较长时间以来,不少高校也在搞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是,学校内部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管理的需要组织开发了本部门的管理系统,这对本部门的工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从整体来看,各部门只注重本部门管理系统建设,缺乏对本单位的管理系统整体规划和设计,结果是信息仅在部门内部流动,很难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现象。
因此,在管理系统建设中,应避免这—现象,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实现信息共享;
(6)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尽快建设好数字化校园,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加强校际合作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互通有无,如:
图书资料数字化,如果学校与学校之间能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就可以加快数字化进程,避免重复投资。
但校际合作会牵涉到学校与学校的协调问题,首先彼此合作的学校要有统一的软硬件标准,这是学校合作、共享资源的前提;其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建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学校各自的优势,同时要注意突出各自学校的特色等。
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势必造成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没的健康发展。
1.3采用所学过的某种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分析
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有:
战略集合转移法(SST)、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企业系统规划法(BSP)、目的/方法分析法(E/M)、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投资回收法等。
下面我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进行分析,该种方法主要基于用信息支持业务运行的思想,将单位内部业务中涉及的信息流动过程作为主线,通过识别业务过程来达到组织目标。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1)立项:
项目确立经充分论证,并由单位领导审批,项目确立;
(2)准备工作
(3)调研
(4)定义业务流程:
定义业务过程定义业务过程是BPS方法的核心。
通过与相关人员座谈,确立信息总体结构、识别数据类型等;
(5)业务流程重组
(6)定义数据项:
确定数据类是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
(7)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该步骤的核心是系统划分;
(8)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
(9)形成最终研究报告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的本质在于,它是从过程的观点出发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由这种方法可以建立起系统的业务模型,为系统的最终实现确定了方向。
在此,我主要做的规划工作有:
1)通过细致地调查、分析和研究首先确立项目;
2)定义本系统的业务过程,它是BSP方法的核心。
业务过程定义为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活动的集合,这些决策和活动是管理资源所必需的。
该过程可以建立起系统的业务模型,该模型可以增强我们对学籍管理业务活动本质的、概括的认识,通过分析,建立我校正确、清晰的学籍管理业务过程模型,如下图:
教师网上录
入
学籍管理制
度
新生入校
学生注册
成绩录入
学籍处理
学生毕业
集体录入
学籍行政管
理
图:
学籍管理业务过程模型
3)定义本系统的数据类。
利用BSP法,首先识别业务过程,分析每个过程利用什么数据,产生什么数据,或者说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是什么。
比如,在本系统中,集体成绩录入过程中,输入数据是教师上报教务处的学生成绩,输出是经过学籍处理的学生成绩(包括相关报表)。
4)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该步骤的核心是子系统划分,具体实现可以使用功能/数据类(U/C)矩阵。
5)确定系统数据资源分布,就是对系统的相关数据资源加以管理、评价和优化,使其为管理系统服务。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就是按照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
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也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
因此,这个阶段又称逻辑设计阶段。
2.1组织情况简述(结构、目标、工作过程/性质)
本系统为了实现学校在校学生、离校学生各项信息资源的查询、统计、添加、删除、维护与管理,方便用户的管理与需求。
在业务流程分析过程中,将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分为:
档案管理、成绩管理和奖惩管理这三个大的模块进行分析。
这个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对学生的学籍、选课、基础课程及其成绩的管理,以及由成绩而产生的奖惩管理。
通过该系统,以信息化代替人工,来减轻行政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更好地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
整个工作过程是贯穿学生从刚入学一直到毕业的,包括新生入学之后的档案入库;以及之后每学期的考试成绩登统、查询;还有以此进行的奖学金评定。
2.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2.2.1组织结构
本系统是针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因此学籍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
主要涉及班级信息、任课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毕业信息以及选课记录和成绩等多种数据信息。
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
l档案管理——管理员负责对各种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师生可以修改部分相关信息。
l成绩管理——教师可以进行对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成绩进行查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学籍 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设计 最终 正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