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应用题学习课件.docx
- 文档编号:18082721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1.80KB
相遇问题应用题学习课件.docx
《相遇问题应用题学习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遇问题应用题学习课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相遇问题应用题学习课件
相遇问题
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以及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类问题,总称为行程问题.
在对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行程应用题,并且已经了解到:
上述三个量之间存在这样的基本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因此,在这一讲中,我们将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主要来研究行程问题中较为复杂的一类问题——反向运动问题,也即在同一道路上的两个运动物体作方向相反的运动的问题.它又包括相遇问题和相背问题.所谓相遇问题,指的就是上述两个物体以不同的点作为起点作相向运动的问题;所谓相背问题,指的就是这两个运动物体以同一点作为起点作背向运动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具体看几个例子.
例1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问:
二人几小时后相遇?
分析出发时甲、乙二人相距3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都缩短6+4=10(千米),即两人的速度的和(简称速度和),所以30千米里有几个10千米就是几小时相遇.
解:
30÷(6+4)
=30÷10
=3(小时)
答:
3小时后两人相遇.
例1是一个典型的相遇问题.在相遇问题中有这样一个基本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和×时间.
例2一列货车早晨6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一列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平均每小时比货车快15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迟发2小时,中午12时两车同时经过途中某站,然后仍继续前进,问:
当客车到达甲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分析货车每小时行45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快15千米,所以,客车速度为每小时(45+15)千米;中午12点两车相遇时,货车已行了(12—6)小时,而客车已行(12—6-2)小时,这样就可求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最后,再来求当客车行完全程到达甲地时,货车离乙地的距离.
解:
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45×(12—6)+(45+15)×(12—6—2)
=45×6+60×4
=510(千米).
②客车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是:
510÷(45+15)
=510÷60
=8.5(小时).
③客车到甲地时,货车离乙地的距离:
510—45×(8.5+2)
=510-472.5
=37.5(千米).
答:
客车到甲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37.5千米.
例3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两车错车时,甲车上一乘客发现:
从乙车车头经过他的车窗时开始到乙车车尾经过他的车窗共用了14秒,求乙车的车长.
分析首先应统一单位:
甲车的速度是每秒钟36000÷3600=10(米),乙车的速度是每秒钟54000÷3600=15(米).本题中,甲车的运动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甲车乘客以每秒钟10米的速度在运动,乙车的运动则可以看作是乙车车头的运动,因此,我们只需研究下面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即可:
从乙车车头经过甲车乘客的车窗这一时刻起,乙车车头和甲车乘客开始作反向运动14秒,每一秒钟,乙车车头与甲车乘客之间的距离都增大(10+15)米,因此,14秒结束时,车头与乘客之间的距离为(10+15)×14=350(米).又因为甲车乘客最后看到的是乙车车尾,所以,乙车车头与甲车乘客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之和应恰等于乙车车身的长度,即:
乙车车长就等于甲、乙两车在14秒内所走的路程之和.
解:
(10+15)×14
=350(米)
答:
乙车的车长为350米.
我们也可以把例3称为一个相背运动问题,对于相背问题而言,相遇问题中的基本关系仍然成立.
例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离B地64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车在距A地48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两次相遇点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甲、乙两车共同走完一个AB全程时,乙车走了64千米,从上图可以看出:
它们到第二次相遇时共走了3个AB全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乙车共走了3个64千米,再由上图可知:
减去一个48千米后,正好等于一个AB全程.
解:
①AB间的距离是
64×3-48
=192-48
=144(千米).
②两次相遇点的距离为
144—48-64
=32(千米).
答:
两次相遇点的距离为32千米.
例5甲、乙二人从相距1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骑车,乙步行,在行走过程中,甲的车发生故障,修车用了1小时.在出发4小时后,甲、乙二人相遇,又已知甲的速度为乙的2倍,且相遇时甲的车已修好,那么,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甲的速度为乙的2倍,因此,乙走4小时的路,甲只要2小时就可以了,因此,甲走100千米所需的时间为(4—1+4÷2)=5小时.这样就可求出甲的速度.
解:
甲的速度为:
100÷(4-1+4÷2)
=10O÷5=20(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为:
20÷2=10(千米/小时).
答:
甲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10千米/小时.
例6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
分析解这类应用题,首先应明确几个概念:
列车通过隧道指的是从车头进入隧道算起到车尾离开隧道为止.因此,这个过程中列车所走的路程等于车长加隧道长;两车相遇,错车而过指的是从两个列车的车头相遇算起到他们的车尾分开为止,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车头的相遇点为起点的相背运动问题,这两个列车在这段时间里所走的路程之和就等于他们的车长之和.因此,错车时间就等于车长之和除以速度之和.
列车通过250米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所以列车行驶的路程为(250—210)米时,所用的时间为(25—23)秒.由此可求得列车的车速为(250—210)÷(25—23)=20(米/秒).再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
列车在25秒内所走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车长,因此,这个列车的车长为20×25—250=250(米),从而可求出错车时间.
解:
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72千米,所以,它的速度为:
72000÷3600=20(米/秒),
某列车的速度为:
(25O-210)÷(25-23)=40÷2=20(米/秒)
某列车的车长为:
20×25-250=500-250=250(米),
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
(250+150)÷(20+20)=400÷40=10(秒).
答:
错车时间为10秒.
例7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60千米和48千米,有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分别在它们出发后的5小时.6小时,8小时先后与甲、乙、丙三辆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
分析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0-48=12(千米).则5小时后,甲比乙多走的路程为12×5=60(千米).也即在卡车与甲相遇时,卡车与乙的距离为60千米,又因为卡车与乙在卡车与甲相遇的6-5=1小时后相遇,所以,可求出卡车的速度为60÷1-48=12(千米/小时)
卡车在与甲相遇后,再走8-5=3(小时)才能与丙相遇,而此时丙已走了8个小时,因此,卡车3小时所走的路程与丙8小时所走的路程之和就等于甲5小时所走的路程.由此,丙的速度也可求得,应为:
(60×5-12×3)÷8=33(千米/小时).
解:
卡车的速度:
(60-48)×5÷(6-5)-48=12(千米/小时),
丙车的速度:
(60×5-12×3)÷8=33(千米/小时),
答:
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33千米.
注:
在本讲中出现的“米/秒”、“千米/小时”等都是速度单位,如5米/秒表示为每秒钟走5米.
习题六
1.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4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问:
两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2.东、西镇相距45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5小时后两人相遇,问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3.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
4.甲、乙二人从相距1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1小时.他们二人在乙出后的4小时相遇,又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快2千米,求甲、乙二人的速度.
5.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为385米,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
6.前进钢铁厂用两辆汽车从距工厂90千米的矿山运矿石,现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自矿山,乙车自钢铁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50千米,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如此反复运行多次,如果不计装卸时间,且两车不作任何停留,则两车在第三次相遇时,距矿山多少千米?
习题六解答
1.解:
240÷(240÷4+240÷6)=2.4(小时).
2.解:
①甲、乙的速度和45÷5=9(千米/小时).
②甲的速度:
(9+1)÷2=5(千米/小时).
③乙的速度:
9—5=4(千米/小时).
3.解:
①A、B两地间的距离:
4×3—3=9(千米).
②两次相遇点的距离:
9-4-3=2(千米).
4.解:
①乙的速度为:
[100—2×(4+1)]÷(4×2+1)=10(千米/小时).
②甲的速度为:
10+2=12(千米/小时).
提示:
甲比乙每小时快2千米,则(4+1)小时快2×(4+1)=10(千米),因此,相当于乙走100—10=90千米的路需(4×2+1)=9(小时).
5.解:
280÷(385÷11)=8(秒).
提示:
在这个过程中,对方的车长=两列车的速度和×驶过的时间.而速度和不变.
6.解:
①第三次相遇时两车的路程和为:
90+90×2+90×2=450(千米).
②第三次相遇时,两车所用的时间:
450÷(40+50)=5(小时).
③距矿山的距离为:
40×5—2×90=20(千米).
四年级下第七讲行程问题
在本讲中,我们研究两个运动物体作方向相同的运动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基本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例1下午放学时,弟弟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步行回家.5分钟后,哥哥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也从学校步行回家,哥哥出发后,经过几分钟可以追上弟弟?
(假定从学校到家有足够远,即哥哥追上弟弟时,仍没有回到家).
分析若经过5分钟,弟弟已到了A地,此时弟弟已走了40×5=200(米);哥哥每分钟比弟弟多走20米,几分钟可以追上这200米呢?
解:
40×5÷(60-40)
=200÷20
=10(分钟)
答:
哥哥10分钟可以追上弟弟.
我们把类似例1这样的题,称之为追及问题.如果我们把开始时刻前后两物体(或人)的距离称为路程差(如例1中的200米),从开始时刻到后者追上前者路程差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称为追及时间,则从例1容易看出:
追及问题存在这样的基本关系: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如果已知其中的两个量,那么根据上式就很容易求出第三个量.
例2甲、乙二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钟,则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问:
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10米就是甲、乙二人的路程差,5秒就是追及时间,据此可求出他们的速度差为10÷5=2(米/秒);若甲让乙先跑2秒,则甲跑4秒可追上乙,在这个过程中,追及时间为4秒,因此路程差就等于2×4=8(米),也即乙在2秒内跑了8米,所以可求出乙的速度,也可求出甲的速度.综合列式计算如下:
解:
乙的速度为:
10÷5×4÷2=4(米/秒)
甲的速度为:
10÷5+4=6(米/秒)
答:
甲的速度为6米/秒,乙的速度为4米/秒.
例3某人沿着一条与铁路平行的笔直的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520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2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了68米,则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是42秒,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火车的车头追上行人时开始计时,直到车尾超过行人为止共用42秒,因此,如果我们把火车的运动看作是车尾的运动的话,则本题实际上就是一个车尾与人的追及问题,开始时刻,它们的路程差就等于这列火车的车长,追及时间就等于42秒,因此可以求出它们的速度差,从而求出火车的车速.
解:
520÷42+68÷42
=(520+68)÷42
=588÷42
=14(米/秒)
答:
火车的车速为14米/秒.
例4幸福村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冬冬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钟跑6米,晶晶每秒钟跑4米,问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第2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圈?
分析这是一道封闭路线上的追及问题,冬冬与晶晶两人同时同地起跑,方向一致.因此,当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他比晶晶多跑的路程恰是环形跑道的一个周长(200米),又知道了冬冬和晶晶的速度,于是,根据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就可求出追及时间以及他们各自所走的路程.
解:
①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所需要的时间:
200÷(6-4)=100(秒)
②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他所跑的路程应为:
6×100=600(米)
③晶晶第一次被追上时所跑的路程:
4×100=400(米)
④冬冬第二次追上晶晶时所跑的圈数:
(600×2)÷200=6(圈)
⑤晶晶第2次被追上时所跑的圈数:
(400×2)÷200=4(圈)
答:
略.
解答封闭路线上的追及问题,关键是要掌握从并行到下次追及的路程差恰是一圈的长度.
例5军事演习中,“我”海军英雄舰追击“敌”军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在10分钟前逃离,“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米,“我”海军英雄舰每分钟行驶1470米,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可开炮射击,问“我”海军英雄舰从A岛出发经过多少分钟可射击敌舰?
分析“我”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逃离10分钟了,因此,在A岛时,“我”舰与“敌”舰的距离为10000米(=1000×10).又因为“我”舰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即可开炮射击,即“我”舰只要追上“敌”舰9400(=10000米-600米)即可开炮射击.所以,在这个问题中,不妨把9400当作路程差,根据公式求得追及时间.
解:
(1000×10-600)÷(1470-1000)
=(10000-600)÷470
=9400÷470
=20(分钟)
答:
经过20分钟可开炮射击“敌”舰.
例6在一条直的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600米,张明每小时行4公里,李强每小时行5公里.8点整,张李二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他们都调头反向而行,再经过3分钟,他们又调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1,3,5,…(连续奇数)分钟数调头行走,那么张、李二人相遇时是8点几分?
分析无论相向还是反向,张李二人每分钟都共走4000÷60+5000÷60=150(米).如果两人一直相向而行,那么从出发经过600÷150=4(分钟)两人相遇.显然,按现在的走法,在16分钟(=1+3+5+7)之内两人不会相遇.在这16分钟之内,他们相向走了6分钟(=1+5),反向走了10分钟(=3+7),此时两人相距600+[150×(3+7-1-5)]=1200米,因此,再相向行走,经过1200÷150=8(分钟)就可以相遇.
解:
600+150×(3+7-1-5)=1200(米)
1200÷(4000÷60+5000÷60)=8(分钟)
1+3+5+7+8=24(分钟)
答:
两人相遇时是8点24分.
例7自行车队出发12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了自行车队,然后通信员立即返回出发点;随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再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分析在第一次追上自行车队与第二次追上自行车队之间,摩托车所走的路程为(18+9)千米,而自行车所走的路程为(18-9)千米,所以,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18+9)÷(18-9));摩托车与自行车的速度差是自行车速度的2倍,再根据第一次摩托车开始追自行车队时,车队已出发了12分钟,也即第一次追及的路程差等于自行车在12分钟内所走的路程,所以追及时间等于12÷2=6(分钟);联系摩托车在距出发点9千米的地方追上自行车队可知:
摩托车在6分钟内走了9千米的路程,于是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速度都可求出了.
解:
(18+9)÷(18-9)=3(倍)
12÷(3-1)=6(分钟)
9÷6=1.5(千米/分钟)
1.5÷3=0.5(千米/分钟)
答:
摩托车与自行车的速度依次为1.5千米/分钟,0.5千米/分钟.
例8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从A地出发,步行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出发,不停地往返于A、B两地之间,他们同时出发,80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100分钟后乙第一次追上甲,问:
当甲到达B地时,乙追上甲几次?
+
分析由上图容易看出:
在第一次相遇与第一次追上之间,乙在100-80=20(分钟)内所走的路程恰等于线段FA的长度再加上线段AE的长度,即等于甲在(80+100)分钟内所走的路程,因此,乙的速度是甲的9倍(=180÷20),则BF的长为AF的9倍,所以,甲从A到B,共需走80×(1+9)=800(分钟)乙第一次追上甲时,所用的时间为100分钟,且与甲的路程差为一个AB全程.从第一次追上甲时开始,乙每次追上甲的路程差就是两个AB全程,因此,追及时间也变为200分钟(=100×2),所以,在甲从A到B的800分钟内,乙共有4次追上甲,即在第100分钟,300分钟,500分钟和700分钟.
解:
(略).
习题七
1.解放军某部先遣队,从营地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某地前进,6小时后,部队有急事,派通讯员骑摩托车以每小时78千米的速度前去联络,问多少时间后,通讯员能赶上先遣队?
2.小明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回家,12分钟后小强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去追小明,结果在距学校1000米处追上小明,求小强骑自行车的速度.
3.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一个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甲机每小时行300千米,乙机每小时行340千米,飞行4小时后它们相隔多少千米?
这时候甲机提高速度用2小时追上乙机,甲机每小时要飞行多少千米?
4.两人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长900千米环形路行驶,如果他们反向而行,那么经过2分钟就相遇,如果同向而行,那么每经过18分钟快者就追上慢者,求两人骑车的速度?
5.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自行车每分钟骑450米,乙跑步每分钟250米,两人同时从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6.上午8点零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刻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他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问这时是几点几分?
习题七解答
1.(6×6)÷(78-6)=0.5(小时).
2.①小强需几分钟追上小明:
(1000-12×50)÷50=8(分钟)
②小强每分钟骑车行多少米:
1000÷8=125(米/分).
3.①4小时后相差多少千米?
(340-300)×4=160(千米)
②甲机提高速度后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160÷2+340=420(千米).
4.900÷2=450(米/分)900÷18=50(米/分)
快车速度:
(450+50)÷2=250(米/分)
慢车速度:
(450-50)÷2=200(米/分).
5.400÷(450-250)=2(分钟).
6.从爸爸第一次追上小明到第二次追上这一段时间内,小明走的路程是8-4=4(千米),而爸爸行了4+8=12(千米),因此,摩托车与自行车的速度比是12∶4=3∶1.小明全程骑车行8千米,爸爸来回总共行4+12=16(千米),还因晚出发而少用8分钟,从上面算出的速度比得知,小明骑车行8千米,爸爸如同时出发应该骑24千米.现在少用8分钟,少骑24-16=8(千米),因此推算出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千米.爸爸总共骑了16千米,需16分钟,8+16=24(分钟),这时是8点32分.
五年级上第八讲流水行船问题
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顶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船只的航行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叫做流水行船问题。
流水行船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因此行程问题中三个量(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在这里将要反复用到.此外,流水行船问题还有以下两个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1)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2)
这里,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在静水中单位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水速,是指水在单位时间里流过的路程.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分别指顺流航行时和逆流航行时船在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
根据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由公式(l)可以得到:
水速=顺水速度-船速,
船速=顺水速度-水速。
由公式
(2)可以得到:
水速=船速-逆水速度,
船速=逆水速度+水速。
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实际速度和水速这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另外,已知船的逆水速度和顺水速度,根据公式
(1)和公式
(2),相加和相减就可以得到: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例1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分析根据题意,要想求出船速和水速,需要按上面的基本数量关系先求出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而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可按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用路程分别除以顺水、逆水所行时间求出。
解:
顺水速度:
208÷8=26(千米/小时)
逆水速度:
208÷13=16(千米/小时)
船速:
(26+16)÷2=21(千米/小时)
水速:
(26—16)÷2=5(千米/小时)
答: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21千米,水流速度每小时5千米。
例2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要想求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只要分别求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和逆水速度。
解:
从甲地到乙地,顺水速度:
15+3=18(千米/小时),
甲乙两地路程:
18×8=144(千米),
从乙地到甲地的逆水速度:
15—3=12(千米/小时),
返回时逆行用的时间:
144÷12=12(小时)。
答:
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12小时。
例3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现在有一机帆船,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这机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
分析要求帆船往返两港的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相遇 问题 应用题 学习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