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志愿者模式的运用及发展以西部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项目为例.docx
- 文档编号:18079399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2.95KB
社工+志愿者模式的运用及发展以西部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项目为例.docx
《社工+志愿者模式的运用及发展以西部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项目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工+志愿者模式的运用及发展以西部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项目为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工+志愿者模式的运用及发展以西部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项目为例
“社工+志愿者”模式的运用及发展——以西部(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项目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我国人民对社工的正确认识不断加深,社工所需要的处理的问题无论从数量还是范围都大幅增加。
如今社工人才储备扩大、机构专业化提高,已具备基础条件加深与庞大的志愿者组织群体的合作。
另外,虽然香港早在1971年就开始推行驻校社工,并于2000年全面实行“一校一社工”制度,但内地驻校社工却是在2007才开始起步,目前“一校一社工”覆盖率远远不足。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梳理国内外社工发展基本轨迹,讨论加强与志愿者合作的可能性以及通过“一校一社工”专项将该模式本土化的方法,再从数据与实践工作模式上分析部分问题并提出“社工+志愿者”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工+志愿者;一校一社工;本土化;问题;发展
The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ofthemodeof"socialworkers+volunteers"——takingtheprojectof"oneschoolonesocialworker"intheChina'sFarWestProgramasanexample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people'scorrectunderstandingofsocialworkershasbeendeepened,andsocialworkersneedtodealwithmoreandmoreproblems.Nowadays,withtheexpansionofsocialworkers'talentreserveandtheimprovementofinstitutionalspecialization,thebasicconditionshavebeenmettodeepencooperationwithalargegroupofvolunteerorganizations.Inaddition,althoughHongKongstartedtoimplementthesystemof"oneschool,onesocialworker"asearlyas1971,andthesystemof"oneschool,onesocialworker"wasfullyimplementedin2000,thesocialworkersinmainlandstartedin2007.Atpresent,thecoverageof"oneschool,onesocialworker"isfarfromenough.Thispaperusesthemethodsofliteratureresearchandquestionnairesurveytosortoutthebasicdevelopmentpathofsocialworkersathomeandabroad,discussthepossibilityofstrengtheningcooperationwithvolunteersandthemethodoflocalizingthemodethroughthe"oneschoolonesocialworker"project,thenanalyzesomeproblemsfromthedataandpracticalworkmodeandputforwardthefutur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socialworkers+volunteers"mode.
[Keywords]NewmodelLocalizationOneschoolonesocialworkerProblemsDevelopment
1.前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持续发展,人民对社工的正确认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在遇到问题时优先寻求社工帮助,而如今社工人才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已有43万持证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也大幅提升,但岗位空缺仍然十分巨大,为了应对日后还会持续增加的咨询量及问题,社工需要找到方向取得进一步发展补充社会各岗位的空缺,而与基数庞大且价值理念、工作都十分相近的志愿者合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1.2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十分普遍“社工+志愿者”合作模式,但合作基本流于表面,只能减轻社工负担,但无法真正有效的把潜在人才转化为专业社工。
我国有2亿注册志愿者,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加深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长期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水平素养,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志愿者成功掌握专业社工技巧,那也是20万人,相当于持证社工的一半,而如果有万分之一的人通过合作的培养,转入到正式的社工行业中,那也是万人之数,能极大地填补岗位的空缺。
且一旦形成体系,这就不再是一个短期活动,而是能成为机构长期自主造血的方式,到时无论是社工行业扩大,还是志愿者组织总体水平提升,都是社会服务体系影响力提高的良好途径。
1.3研究目的
根据国外已有的合作经验,通过“一校一社工”项目进行实践认证,依靠该项目实践经验、反映问题对“社工+志愿者”模式进行本土化改良,最终,把该模式打造成一个符合我国国情,但又不依赖于政府部门,能够由社工机构与志愿者组织自行运作的体系。
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社工+志愿者”模式
“社工+志愿者”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社工与志愿者合作开展公共服务、帮助社会人群,是一种工作模式,使双方在专业技能与人力资源两方面形成互补,但另一方面,当长期合作足够深入,成为一种成熟体系后,也可以看作是双方的一种发展模式。
一般的“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都是一次性的浅层合作,以深圳的“双工联动”为例,向各方面服务组建了许多队伍,极大地增加了社工的有效服务范围,同时提高了志愿者们的效率,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李祥杰、张卓华、王冠,2019)。
但这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合作,往往每次活动时间不长,志愿者与相同社工合作周期短,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专业知识交流,除了分摊掉一些对于社工专业性要求不高的工作负担,完全按照社工安排开展服务,基本不需要自身能力表现,也没有习得社工专业技能的必要,志愿者无法从中窥探专业化的大门。
而且目前网络平台发达,社工组织只需要通过在本市的志愿系统上发布服务项目,就会有来自街道的志愿者报名参加,不再需要社工机构主动对接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的要求也仅仅只需要有正式注册这一条,随机性、流动性也非常之大,不再需要绑定特定组织,所以社工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很少达成深度的长期合作,稳定培养一批志愿者的专业性。
2.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1西方社工专业发展历程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NASW)。
AbrahamFlexner在1915年全美慈善与矫治大会上一篇“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么?
”的大会质疑性发言揭开了西方社工专业化历程,他认为专业有六个标准:
专业是一个智力活动,专业运用科学和知识,专业是去实践特定的专业目标,专业具备可以教授的技术,专业倾向于自己的组织,专业日益呈现动机上的利他性(AbrahamFlexner),而社会工作是宽泛的文化行活动,没必要刻意掌握专业技术,因为社工的工作更多的是协调其他专业并非拥有专业。
然而就在2年后的1917年,里士满出版《社会诊断》,因为其定义了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诞生,她也因此被人们誉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
不过,仅此仍不足以让社工站上台面,有别于Flexner的预测,社工之后的发展逐渐偏向精神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向,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影响,不断追随着精神医疗技术,发展独立的专业技巧(郭伟和、郭丽强,2013)。
直到1957年Greenwood将一篇名为《专业的特质》的文章发表在全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会刊《社会工作》上,文中提出了专业需要拥有五个特质:
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专业伦理、专业文化、专业权威论和社区认可,而美国社会工作已经基本满足了这些条件,因此得以迈上准专业台阶(Greenwood)。
这一段时期,西方福利国家同时也在构建各自的社会福利体系。
二战之后,在凯恩斯和贝弗里奇两种思想的联合指引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套复杂而精细的治理技术,发展积极干预职能、全面调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米歇尔·福柯)。
社会工作也靠着依附于福利国家体系,获得了国家福利支出的帮助,能更多地提供积极的规训性服务,提高了社会地位。
但这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不满,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左派和右派的学者都对此展开了激烈批判。
左派认为依附于福利社会的社工所行的功能是对穷人的管制(Piven,Cloward)。
右派则认为这使得福利对象变得不负责任、行为放纵,成为一种懒惰的依附群体,丧失了美国社会传统奋斗精神(CharlesMurray)。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批判声音,20世纪60年代后的西方社工不在盲目地追求垄断地位和单纯的治疗技术而是出现了去专业化的多元发展态势及相互竞争和转移的发展范式(郭伟和、郭丽强,2013)。
这些学者对过去半个世纪的专业化进行反思,涌现出“去专业化”思潮,认为社工应保留某些最初的和独特的品性,这种观点认为,社工的过度专业化偏离了对社会变革的承诺,导致基本的人道主义价值的丧失。
鼓励多元、开放和竞争性范式对话,保持积极活跃的发展动力,其结果便是到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了百年轮回后,西方社会工作已经从对福利国家的高度依附状态,进入到一个逐渐脱离福利国家,相对融合和弥散的后专业发展时期(曾家达,许达,胡晓韵)。
2.2.2国外“社工+志愿者”模式相关研究
以色列的学者CaduriAviva通过从26个时政社会服务部门的287名社工进行随机抽样,对比有与志愿者配合和没有与志愿者配合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在观念、组织文化、培训和经验的不同。
从四个维度来更好地了解什么可以促进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一起工作:
对志愿者的地位和贡献的看法、组织文化、与志愿者一起工作的培训,以及志愿服务的个人经历。
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拥有社会工作专业学士学位,三分之二的拥有或正在考取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结果表明,与志愿者一起工作过的社会工作者在几乎所有方面都不同于那些没有合作过的社工。
他们认为志愿者做出了更大的贡献;更倾向于认为志愿服务的价值不亚于带薪工作;倾向于认为他们组织的管理文化和同伴文化更支持与志愿者一起工作;并表示想再次与志愿者合作。
表明可以通过提高社会工作者对志愿者工作的价值和贡献的认识,以及发展一种支持与志愿者合作的组织文化来鼓励更多地和志愿者合作(CaduriAviva)。
同样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IditWeiss-Gal教授研究调查了与以色列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投入精力和将志愿者纳入其工作有关的因素。
这些变量来自三个理论:
地位特征理论、心理契约理论和组织文化理论,以及与志愿者合作培训相关的主张。
样本包括在以色列26个市政社会服务部门随机挑选的118名社会工作者。
调查结果是社会工作者认为志愿者为社会工作者和组织做出了贡献;期望自己为志愿者付出努力;相信志愿者满足了他们对服务用户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信任他们的志愿者时,他们的努力投入和包容度增加;认为他们的管理文化、同伴文化能鼓励努力和包容;接受与志愿者合作的培训(IditWeiss-Gal)。
在理论层面上,研究结果扩展了我们对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对志愿者的投入及其融入的因素的认识。
在方法学层面上,开发了具有良好心理测量特性的方式来检验所研究的关联性,这些方法可用于未来的研究。
在实践层面,研究结果强调了与志愿者合作培训的重要性,强调了管理者和志愿者协调员讨论员工与他们之间心理契约的价值,以及培养鼓励志愿者努力投资和融入的组织文化的价值。
2.3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3.1国内专业社会工作概况
专业社会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传入中国,那个时候甚至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都还未彻底定性,但1952年的院系调整就被取消了。
直到1987年民政部和北京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决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社会工作教育才在中国内地开始恢复。
而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上海浦东新区在2000年前后开始在医院、学校和社区设立社会工作站。
2003年3月,上海市出台《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论证暂行办法》,同年11月,开始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中国正式开放社会工作者资格,专业化社会工作在中国开启。
2004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试行)》,该标准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象征,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从教育领域逐步发展到实务领域,并在国家层面和全国范围开始推广。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同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这时,有赖于我国环环相扣的基层政府,社区工作已经有了突出进展。
2007年10月,民政部确定75个地区和90个民政事业单位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08年6月,进行了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13.3万名考生参加了考试,20086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4105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
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拥有43万持证社会工作者。
如今,社会工作领域已经从困难人去拓展到需要人群。
服务对象由早期的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人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扩展到司法、综治、公安以及工、青、妇等有需要的群团组织。
而关注中小学内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一校一社工”专项便是正在全面落实完善的计划之一。
2.3.2国内“社工+志愿者”模式的发展历程
中国自古代便有慈善公益、志愿服务的基础概念,例如施药治病、扶孤助残等,但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组织针对陌生人的志愿服务模式。
虽然一度引入了西方的专业模式,但解放后并未能取得发展甚至一度中断。
直到20世纪80年代,广州、深圳等经济特区率先发展志愿服务,同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率先复办社工专业;随着新型社会服务专业化力量的发展,社工行业重新受到社会各界重视。
1989年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同时招收研究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走上正常发展道路(王思斌,1998)。
由此可见,恢复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初期,是分为理论与实践、专业与普及两条线的,相互之间并没有未来的合作规划(谭建光,2011)。
同时,由于受到中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社工归属于民政部门,而志愿服务则归属于共青团,两者管理体制是分离的。
改革开放以来,志愿服务是从基层志愿者的探索开始的,在经历各种大型活动、服务,引起全社会关注、投入后发展壮大的;而社工则是从北京大学等高校学府的教育开始,通过长期培养一批批专业社工,充实到各个社区、农村、福利机构中。
这使得两个群体专业认识分离,志愿者认为有热心、爱心、积极性等就可以做好志愿服务,而社工则更强调专业精神、知识、技能才是做好志愿服务的关键(谭建光,2011)。
然而,虽然发展的道路有所区别,思想认知也有分歧,但双方都是秉承“助人自助”理念的团体,都是为了服务社会人民,在双方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后,不同层面的“社工+志愿者”合作模式逐渐建立。
我国由香港这样特殊的例子,他的社会福利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灵活的组合框架,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合作的伙伴关系,公营部门和市场服务的监管协调,现金服务与个人服务的共融,全民性无偿服务、全费服务和低偿服务的配合等等,都是经过理性探索而得出来的程式选择(黄黎若莲,2011)。
3.西部(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的工作模式
3.1项目背景
驻校社工,就是社会公益组织派遣专业社工经常驻扎在学校里,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为青少年学生、家长及学校老师,做一些专业性的辅导工作。
驻校社工作为教育系统中一种特殊形态的专业服务,对学校的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然而,由于驻校社工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专业还不发达,许多学校并没有配备这一岗位,特别是项目所针对的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山区的学校,这些学校往往连基础教师资源都不足够,更别提驻校社工了。
但驻校社工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以香港18年的数据为例,该地区约九成官津中学的驻校社工,在一个学年内处理逾2.9万宗个案,当中近6000宗属精神健康个案,更有逾2300宗曾有自杀念头或行为,问题严峻。
可见加紧配备驻校社工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3.2项目具体模式
“一校一社工”项目首先是由团省委发起,主动联系社工机构并向各高校招募应届毕业生志愿者,相当于团省委牵线搭桥,为双方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机会。
就拿广州这边的实例来说,团省委发起的这个项目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流程也不断完善成熟,合作的社工机构(启创)也有一定默契,且派遣指导的部分社工也有参与经验,对初次参加的应届毕业生们有出色的导向作用。
西部(山区)计划的参与者一期至少持续一年,上限可申请延长至三年,甚至在结束后选择在当地转正,留在服务地继续奉献。
也就是说,参与的志愿者虽然有假期,但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持续在专业社工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而且参与者都是没接受过多社会各类价值观影响的大学生们,他们不仅会学习到很多社工的专业技巧,还会接受社工价值观的长期熏陶,更有可能接纳社工这份工作。
而对于机构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大好机会。
首先,参与了政府机构主导的大型项目,除开本身的合作报酬,对于机构的宣传、引资等方面大有帮助;其次,有机会派遣本机构的社工到其他地区实践工作,这种经验本就能提升该社工的能力,同时,还能把实践经验、经历带回机构分享于其他社工;最后,这也是在变相为机构后续人才补充扩大打下基础,出于客观实力,志愿者们会对能够接受政府机构开展项目的机构的实力有所认可,而出于主观情感,志愿者们会对长期合作的社工及其机构产生人文情怀,如果之后选择正式加入社工这个行业,该机构就会是他们优先级很高的选择,同时,机构由于长期合作对于这些志愿者的能力也知根知底,某种程度上会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流程,也不必再次进行过多培训,可以快速适应岗位。
另一方面,对于政府来说,不仅能提升支援地区的专业化发展,结束后还能反馈本地。
而且,参加该项目,对于日后报考公务员各市都有相应的优待政策,除了有鼓励动员学生参与的意思在内,也同样乐于去招纳有基层实践经验的人进入政府机关工作,事实上,负责该项目广东区域的团省委志愿者指导中心包括负责人在内就有数人曾经参与过该项目。
所以无论对于人才、社工机构、政府哪一方来说这都是一个应该促进相互支持、合力服务、造福社会的模式。
4.“一校一社工”项目相关调查
4.1志愿者规模、形式
“一校一社工”项目在整个西部(山区)计划中实际上占比很小,以广东为例,对比总项目数千人的招募量,“一校一社工”项目仅仅只招100人,其原因也很明显,西部(山区)计划总体工作设计范围非常庞大,也非常复杂,所以专业针对性不强。
但“一校一社工”不同,顾名思义,是派遣志愿者到特定学校担任类似学校社工的职位,虽然会有社工陪同前往报到,但并不会直接干预,更接近督导的作用,所以需要志愿者快速适应,在面试分配时就优先选择履历更优秀、专业相对合适(师范、社工)的志愿者。
因为是各校都是单社工对少数“精锐”志愿者进行培训所以效果也更加明显。
4.2志愿者报名动机
“一校一社工”项目开展的范围是粤东西北的参与了山区计划的学校,由于疫情原因,截止2月报名并且参加了面试的同学仅有16名,而其中专业比较适合的有5名(社工、教育),其中10人是为了支援家乡、帮助他人(样本过少,参考价值有待商榷)。
但加上隔壁西部计划截止2月的总体面试人数将近400人,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二三本高校,而且在意向调查问卷中高达69%的同学选择了就业压力,面对日渐逼近的社会,他们会选择投入已有完善计划流程的志愿道路来作为就业迷茫期的过渡。
这一点很值得注意,大部分报名项目的学生感到就业有压力,而我国目前社会工作行业人才缺口巨大,一线社工流失率也较高,大量岗位急待补充新鲜血液,双方利益一致。
因此,参与该项目的志愿者更有机会被带动进入社工行业。
4.3相较于其他志愿者的优势
除了之前提到的能长期接受社工的专业指导外,参与“一校一社工”的志愿者在专业化的路上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这个项目的对象本身。
社工专业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类也是五花八门,就像医院的医生对应那么多种部门,不同年龄、专业的志愿者很难切入到不同专业的社工类型中。
但是在“一校一社工”这个项目中,志愿者是应届毕业生,而帮助的对象也是学生,虽然面向小初中学校的学生年龄上也有差距,但毕竟同为学生,相对于有可能跨开一大步的专业的其它志愿者来说,学校社工对于毕业生的志愿者们无疑是个再好不过的切入点。
同时,山区的学生们由于生活环境所限,接受的信息大都不像城市学生那么繁杂,容易接触,所面对的问题范围也比较小,志愿者能更快的融入环境开展工作。
作为初次接受这方面专业的志愿者们来说,学生们面对而更多的是青春期情感问题,不太会有成人咨询所带来的社会负能量,志愿者们情感耗竭的问题也会减轻。
而且通常机构派遣参与“一校一社工”项目的专业社工都具备十分丰富的指导经验,对于早期的职业素养养成以及克服困难方面帮助很大。
4.4社工机构数据
信息时报显示,截止2018年底广州市社工机构数量为407家。
由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官网显示,截止2019年12月11日共有150家单位会员机构。
远低于总社工机构数量,说明较为成熟,具备主动配合志愿者组织能力的机构实际不多,大部分社工机构能力不足。
“一校一社工”项目的合作机构是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而根据《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19年负责人年度工作总结》所述,该机构服务队伍目前有115名员工。
其中,中级社工师16人,助理社工师41人,没有高级社工师。
入职三年以上的员工有47人,5年以上有31人,八年以上有9人。
这样的团队规模在广州的社工机构中也是名列前茅,但是“一校一社工”项目要求是资深社工督导,也就是说机构中符合这一条件的至少要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仅31人,而他们所需对接的最终将是100名志愿者,机构为保证正常运行,也不会将资深社工尽数派出,所以该项目一批只由他们一家机构对接(在不考虑采用不足5年的社工前去督导的情况下)是比较吃力的。
5.“社工+志愿者”模式问题分析
5.1组织问题
5.1.1社工机构
能够获得参与这种项目的社工机构数量较少,这种由政府牵头、目的性明确的以志愿者为主的长期合作机会难得,社工机构很少有能够优先长期培养优质苗子的机会和资源。
大部分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都停留在表面,志愿者并没有参与到策划之中,只是单纯的跟随社工开展志愿活动,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使志愿者仅仅只是在执行命令却没有自我思考,导致积极性的降低,反而不利于培养提升他们的能力。
这方面有一些矛盾,优秀的社工机构获得机会后,凭借优秀的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信任,而政府部门也更乐意去继续与相熟的机构加深合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工 志愿者 模式 运用 发展 西部 山区 计划 一校一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