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项重点工程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075913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09
- 大小:67KB
六十项重点工程Word下载.docx
《六十项重点工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十项重点工程Word下载.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重点推进光宝、国茂、住友等一批重大项目。
依托光宝、晶元等重点企业延伸完善产业链。
3.狠抓平台建设。
加快出口加工区、信息产业园、工业设计园的建设和完善。
国家级LED检测中心力争2011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力争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
4.全年争取新引进领军型海归人才项目20个以上。
5.制定并落实四大产业园区专项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源,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
三、科教城
1.新开工建设项目6项,在建科研孵化用房超过30万m²
,部分工程当年竣工,总投资6亿元。
2.研发机构及高科技企业总数突破500家。
3.研发人才总数突破10000人,国家级突破30人,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总数突破140个。
4.初步建成IT技术中心、医药科技中心、科技金融中心等,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0家。
5.产学研合作项目突破500项,申报各级各类项目超过400项,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平台)15项以上,争取上级经费5000万元,科研总收入超1.5亿元。
1.组织好“5.18”展示洽谈会和11月份全国3D大赛。
2.一季度召开上海推介会;
二季度召开武汉推介会;
三季度召开深圳推介会。
3.全年申报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超过50人;
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申报超过15人;
申报省级以上项目100项。
4.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
5.全年组织各类产学研活动24次。
6.上半年园区营业收入达6亿元。
7.开工建设江南现代工业研究院、纯电动车研发(中试)基地、南京大学常州科技大厦、哈工大铭赛科技大厦和滨水服务区及三期标准厂房;
年内创研港2、3号大楼、南大常州科技大厦、常州液体流量计量检测中心、常州机电学院图文信息大楼主体竣工,部分投入使用;
湖塘河绿化5月全面竣工。
1.组织开展上海、武汉、深圳等城市的推介会、展览会。
2.推进研究院所、重点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3.推进股权投资、金融租赁、风险投资等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扶持纯电动汽车、机器人等重大项目的产业化和相关产业的集聚。
4.努力向上争取各类资源,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
2
新兴产业发展工程
启动和实施《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新兴产业中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5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以上;
新兴产业中制造业投入占工业投入的70%;
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30亿元。
1.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天合光能1GW电池和光伏组件、亿晶光电500MW一体化和新誉风力发电机组等项目实施;
2.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玉柴大型挖掘机、柳工工程机械、南车轻轨、国网电工电气装备和瓦姆大钢管等项目实施;
3.新材料重点推进中国石油常州基地、正大甲醇制烯烃和华润PET等项目实施;
4.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重点推进千红生化生物医药产业化、康辉医疗和亚邦医药等项目实施;
5.节能环保重点推进晶品光电和光宝二期等项目实施;
6.物联网重点推进瑞声通讯科技等项目实施。
1.以“一核八园”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2.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土地和环保等问题。
3.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向新兴产业倾斜。
4.积极组织新兴产业项目向上争取政策资源。
5.围绕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6.进一步完善新兴产业的统计制度。
3
工业投入达标工程
1.全市工业投入同比增长18%。
2.实施100项工业重点项目,总投资88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超240亿元。
1.上半年工业投入完成年计划的42%以上。
2.全年30个新项目开工。
3.全年25个项目竣工。
1.加强政策导向,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2.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对重点工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3.帮助和指导企业向国家和省争取项目、资金。
4
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培育工程
全力培育200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实现新增产值800亿元。
上半年完成时序进度45%。
1.跟踪监测新增长点企业运行动态,重点解决煤电油运气等生产要素供应。
2.加大银企对接力度,跟踪落实银企合作项目到位情况。
3.引导企业调整营销策略,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产品推介活动。
5
现代服务业发展
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投资增长20%以上。
2.推进30个市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10亿元。
3.培育大市场,年成交额50亿元以上市场达13个以上(比2010年增加1个),其中100亿元以上市场5个(比2010年增加1个)。
4.推进四大新型商业街区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7亿元。
5.推进企业“主辅分离”,达到100家以上。
1.30个市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
(1)续建创意产业基地、月星环球商业中心、凌家塘市场、亚邦医药物流中心等项目;
(2)新建低碳示范区科技创新基地、中华纺织博览园等项目;
(3)竣工环球动漫嬉戏谷、万都国际陶瓷装饰城改造等项目;
(4)启动天合太阳城项目。
1.加强指导服务,推进项目建设。
2.加强招商引资,引进知名品牌。
3.加强宣传辅导,落实“主辅分离”各项政策。
4.加强对上沟通,争取资金扶持。
2.四大商业街区建设:
武进区澳新风情街商业部分主体完工;
新北区通江中路商业街区提升建设;
天宁区九龙新世界商业街区9月份开业亮相;
钟楼区清潭院街商业街区工程建设年底基本结束。
3.企业“主辅分离”:
一季度确定100家企业名单,6月底以前完成政策辅导,8月底以前完成分离企业工商注册。
6
央企对接
1.做好在常投资企业服务工作。
2.推进在谈项目尽快落户常州。
3.央企在常投资企业全年产值同比增长22%以上。
1.戚机公司与GE公司内燃机车产业化和相关技术国产化项目(一期)建成。
2.常林工业园项目建成。
3.推进国网(常州)电气设备检测中心、东风汽车等项目建设。
4.争取南车、华电等央企增加投资。
1.积极推介优势产业和投资环境,重点引进新兴产业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建立健全服务央企机制,实施在常央企挂钩联系制度,完善对接央企服务平台,建立驻外机构互动机制,为在常央企提供优质服务。
3.开展走进央企活动,多途径沟通央企,加强信息传递交流。
积极推进中石油项目建设。
1.配合推进中石油完成江苏长江项目建设方案。
2.配合并做好码头、管桥、铁路专用线等前期工作,力争三季度通过交通部、国家发改委、长江委、长江航道局、省水利厅、环保厅、交通厅、发改委、江苏海事局等部门前置审批。
3.协助中石油上报产业项目,争取年内取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工建设。
7
民营经济
转型升级工程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新一轮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1.完成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4800亿元。
2.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00亿元。
3.全年净增私营企业1000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0000户,新增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350亿元。
4.培育高成长型中小企业100户。
5.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个。
6.担保机构在保责任余额同比增长30%以上。
1.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开展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
2.继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及担保体系建设。
3.突出产业导向,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重点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4.加快微小企业进规模。
8
信息化
推进工程
1.“两化融合”。
推动“两化融合”支撑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发展,扩大示范试点区域范围,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2.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增长30%,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1家、50-100亿元企业3家。
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增长30%,培育年业务收入超5000万元企业3家。
3.社会信息化。
推动社会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通信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
1.全年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30家。
2.全年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项目3个。
3.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1个。
4.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生产性信息服务产业园1个。
1.编制全市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推进“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加大示范、试点区域、企业典型经验推广。
3.推进创意产业园、光伏产业园、半导体照明产业园和信息产业园、钟楼科技创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等的建设工作。
累计发放市民卡100万张。
统筹协调市民卡发放工作。
通信运营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6亿元。
1.研究制定通信管道集约化建设五年规划。
2.协调运营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3.加强政府信息化项目审核。
9
科技创新六大工程
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
1.创新园区建设工程:
组织重点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00项。
2.创新企业壮大工程: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高新技术产品150只;
100家创新领航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200亿元。
3.创新平台提升工程:
新增企业创新平台60家,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家;
孵化器面积累计达到3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3300家。
4.创新人才引领工程:
重点实施100项创新人才科技项目。
5.产学研合作深化工程:
组织重大产学研对接活动10次,产学研专题活动50场,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50项。
6.创新环境支撑工程:
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2000件和4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100件;
争取上级经费超过2亿元。
上半年:
1.组织完成各级各类项目申报;
2.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申报;
3.举办“5.18”活动,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50项;
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全年目标45%;
5.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完成全年目标40%;
6.完成外资研发机构确认。
下半年:
1.落实完成全年向上争取科技计划项目及经费目标;
2.完成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创新创业平台认定年度目标;
3.引进3-5家重大研发机构;
4.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以上;
5.全面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专利申请、授权等全年目标。
1.围绕新兴产业,重点调研“一核八园”对技术成果和服务平台的需求,谋划专题对接活动和引进工作。
2.实施“创新园区”专项等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创新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等。
3.研究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建立产学研数据库。
4.举办50人以上专利代理人考前培训班,举办100人以上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
10
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
1.年内力争引进100个领军型海归创业团队,引进1000名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
2.25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3.促进创业型企业向成长型企业发展。
全年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企业销售额突破25亿元。
1.组织实施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招聘工作:
常年受理申报材料,年内组织2次评审。
2.上半年评审项目年内基本完成落户。
3.7月底前完成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申报工作。
1.修订引进领军人才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领军人才向“一核八园”集聚。
2.探索建立国有资金参股领军人才创业企业的办法。
3.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建立领军人才及项目档案,及时掌握企业运营情况。
4.积极组织申报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力争向上争取扶持资金2500万元以上。
11
金融服务
创新工程
创新金融服务:
1.扩大信贷规模,确保信贷投放增长15%以上,中小企业贷款增长18%以上。
2.重点围绕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开展银企对接,开展科技银行的试点工作,优化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规模。
3.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和融资平台。
组建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
引进1家外地金融机构;
推进与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的战略合作。
1.年初制订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奖励办法。
2.上半年、下半年分别适时举办1-2场银企对接洽谈会。
3.上半年组建2家农村小贷公司,下半年组建3家。
1.加强与各辖市区和有关部门沟通,定期督查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金融创新实际问题。
2.为来常设点的外地金融机构的筹建开通绿色服务通道,跟踪服务到位。
3.继续督促“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履行;
督促财政性贷款“存贷挂钩”办法的落实;
继续加强对银行业的考核奖励。
4.完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专营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作用。
企业上市工作:
力争有8-10家以上企业在境内外上市,6-8家企业向证监会申报材料。
1.上半年有4家企业申报。
2.下半年完成2-4家企业申报。
3.力争上半年5家企业过会、发行。
1.加强沟通协调,主动服务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合力推动企业上市。
2.落实相关政策,减轻企业上市成本,营造良好的上市环境。
3.培育后备企业,不断扩大上市后备企业队伍。
4.强化培训宣传,引导企业走资本市场道路,提升企业资本运作能力。
股权投资和债券融资工作:
1.力争创业投资达5亿元,同比增长50%,省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5000万元以上。
2.抢抓政策机遇,探索组建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3.确保首只中小企业集合债上半年发行成功,力争农村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年内发行成功。
4.争取2010常州城建债、2010武进经发债发行,组织上报2011常州交投债。
1.上半年力争完成创业投资3亿元;
上报省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申请方案。
2.上半年完成常州市新兴产业股权投资企业组建方案、基金募集方案制定以及基金募集路演筹备等工作。
3.上半年完成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及相关保障工作,完成江南农商银次级债发行方案编制,并上报国家、省银监部门。
4.上半年完成2011常州交投债发行方案编制工作,力争2010常州城建债和2010武进经发债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核。
1.创新对接方式,进一步放大引导资金效应。
2.研究制定全市鼓励股权(产业)投资企业发展意见。
3.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市场化发展模式。
4.按照国家发债要求,加快规范各政府融资平台。
12
商标品牌战略工程
1.品牌自主化,全市注册商标申请数达2400件。
2.品牌高端化,全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江苏省著名商标20件,常州市知名商标50件。
3.品牌集聚化,全市新增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2个,市级品牌培育基地5个。
4.品牌国际化,全市境外注册商标申请数达80件。
1.上半年完成注册商标申请数6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核八园”企业注册商标申请数达25件。
2.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核八园”企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或江苏省著名商标3件以上,常州市知名商标8件以上。
3.全市出口型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在主要出口国拥有自主商标率60%以上。
4.申请省级或市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1个。
5.上半年完成境外注册商标申请数60%以上。
1.对被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的单位进行奖励。
2.高新技术企业、常州市创新型企业、常州名特优农产品商标申请常州市知名商标不受三年限制,“一核八园”内的重点企业,申请常州市知名商标条件可适当放宽。
3.在全市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中全面实行商标规范化管理。
13
重点旅游
建设工程
与建设生态城、幸福城、和谐城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城市旅游,提升常州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推进建设旅游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8亿元,确保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3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00亿元。
迪诺创意园,年内完成投资3亿元;
动漫集散中心,年内完成投资2亿元;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二期,年内完成投资4亿元;
淹城春秋乐园二期,年内完成投资2亿元;
三勤生态园,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
宝盛园,年内完成投资1亿元;
东方盐湖城,年内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温泉盐湖区建设;
南山竹海度假区二期工程,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
1.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办好常州旅游节,巩固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市场,拓展华中市场。
2.加强旅游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延伸产业链,扩大综合效益。
3.签订重点项目建设责任状,实行重点项目督查考评制度。
积极争取各级扶持资金。
4.积极倡导“低碳旅游”,组织开展旅游服务品牌建设活动,树立常州旅游新形象。
14
文化产业壮大工程
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
1.重点推进8个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逐步壮大规模。
2.重点扶持5个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增强品牌效应。
3.着力培育3个新型文化业态,探索高新文化产业项目发展。
4.争取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000万元以上。
5.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达20%以上。
1.创意产业基地全年完成动漫原创作品6000分钟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
环球动漫嬉戏谷上半年初步建成试运行。
2.中华孝道园上半年建成开放。
3.恐龙园、卡龙两家公司年内做好上市准备工作。
4.常州手机报用户数增幅达20%以上。
5.文化产品出口完成5000万美元。
6.西太湖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津通园区上半年全面招商。
7.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完成一期招商布局。
1.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为重点文化企业争取授信3亿元以上。
2.组织文化企业省内外招商活动和文化产业人才培训。
3.开展重点文化企业调研摸底,探索建立文化产业数据库。
4.服务重点文化企业和园区,推介50家以上文化企业策划包装,向上争取文化产业引导资金。
5.学习考察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先进经验,适时召开全市文化产业振兴大会。
15
节能降耗工程
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尚待国家、省目标出台后正式确定)
1.实施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60项。
2.完成清洁生产企业审核60家。
3.完成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50家。
4.完成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测80家。
5.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完成重点用能单位淘汰落后用能设备100台(套)。
1.加强对各辖市区和能耗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督查。
2.大力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示范工业园区。
3.加快淘汰水泥、钢铁、印染等落后产能。
4.强化源头约束机制,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对重点耗能环节和设备组织能效测试和评价,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
16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工程
1.支持居民住房消费,力争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
2.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1.6月底前,完成商品房销售300万平方米;
12月底前,完成商品房销售600万平方米。
2.6月底前,出台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相关政策措施;
12月底前,保持商品房成交均价低于苏南平均水平。
1.科学安排市区各区域住宅用地和商品房市场供应,保持供略大于求。
2.支持居民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举办住宅产品交易会。
3.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市区土地出让收益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10%,每亩土地净收益确保60万元,力争70万元;
市本级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40亿元,其中:
市城建集团土地出让收益力争20亿元,市交通产业集团土地出让收益力争10亿元。
1.一季度完成中心城区、武进区和新北区土地出让计划的编制工作。
2.每季度完成一次土地招商工作。
1.编制全年土地出让计划。
2.加大土地招商引资力度。
3.加强土地收储工作,加大市级投资主体开展土地一级开发力度。
4.对各投融资平台年度土地出让净收益实施考核管理。
17
现代农业“双百万亩”工程
1.高标准农田:
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
2.高效设施农业:
新增高效种植业1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万亩)、高效渔业3万亩。
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
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
1.一季度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2.5万亩,新增高效种植业和渔业面积分别达3万亩和1万亩;
2.二季度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累计4万亩,新增高效种植业和渔业面积累计分别达到6万亩和2万亩;
3.三季度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累计5万亩,新增高效种植业和渔业面积累计分别达到8万亩和3万亩;
4.四季度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1.强化辖市、区责任落实,加强督查考核。
2.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统一标准,合力推进。
3.构建项目储备库,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
4.突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农田基础设施、高效设施农业装备建设,以点促面,整体推进。
18
外资转型
升级工程
1.保持外资稳定增长,全年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增长10%。
2.优化外资结构。
在实际到帐外资中,制造业占比为60%;
新兴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为50%;
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
3.突破重大项目。
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或工商登记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35个;
力争总投资超10亿美元项目取得突破。
1.保持外资到帐的序时进度。
2.上半年完成新增总投资超亿或工商登记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15个。
1.强化政策导向和考核奖惩机制,落实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
2.重点突破“一核八园”和新兴产业招商,深入开展境内外重大招商活动,大力推进驻点招商和产业招商。
3.扎实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
4.强化招商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19
外贸结构
优化提升工程
1.全市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5%以上,其中出口增长10%以上。
2.加快培育规模重点出口企业,力争出口超亿美元以上企业数达25家。
3.着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力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25%,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到60%。
4.大力提升新兴产业出口能力,力争新兴产业出口占比达到30%。
保持外贸出口序时进度。
1.优化外贸结构,对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实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项 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