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073550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6.93KB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对这段文字进行的诗意画面命名(“雪后斜阳”,“小山雪霁”)
②圈出像线索一样能贯穿全段的一个字
(“妙”,“雪”写的是内容,而“妙”字是画面的特点。
请把“妙”字圈下来)
③说说这段中“顶”、“镶”字为什么用得好?
能从文中再举几个字说说吗?
(“顶”字写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态美,写出了松上小雪的轻盈,它不是压着、扣着、盖在上面。
“镶”字用得好,是因为线条很美,写出了天与山相连处逶迤的线条与亮丽的轮廓,同时这个“镶”字也有拟人手法的味道)
比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④品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的表达之妙。
(第一,这句话用了比拟的手法;
第二,写出了雪后山色的斑斓;
第三,给我们以画面之美;
第四,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山是不动的,但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给人以动感,诗意盎然。
追问:
你能从文中再列举几句你认为很美的句子吗?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确归纳(见括号内容)
4、想象画面,用减字法读课文。
(屏显)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山上的矮松,树尖上,好像。
山尖全了,给天镶上一道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有的地方;
这样一道儿,一道儿,给山们;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叫你希望看见一点。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微微露出点。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
四、同桌合作,探究疑点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谈谈你的理解并与同桌交流。
(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五、小结本课,归纳要点
1、掩卷沉思:
通过__的学习,我们学习到如何描写景物?
抓住景物特点;
有层次,有条理;
情景交融;
善用修辞(比喻、拟人)
2、想象画面,教师提示,试背课文第五段。
②最妙的是。
山上的矮松。
山尖。
山坡上。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就是下小雪吧,!
六、作业设计
1、根据课后练习二的示例,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写一点欣赏文字。
2、片断仿写练习:
以“秋天的原野”或“秋天的校园”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必须运用上述景物描写的方法。
202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
基本信息
202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难点】
根据每一段的特点,快速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
2.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导入
1.请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济南”为话题,简介济南。
2.播放教师从网上下载的有关济南的风景图片并作简要介绍。
二、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
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
体味__蕴含的感情。
3.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气候特点的词语。
明确:
温晴。
(2)作者用三个自然段写济南的山,各侧重于哪个方面?
①山“形”;
②山“色”;
③城外远山。
(3)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点?
暖、绿、清。
四、仔细品读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请学生速读第1、2段,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
(1)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
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响晴,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2)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
此处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有关济南的资料进一步体会:
①为什么称“小山”?
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
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
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
答案是不可以。
“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
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
教师小结: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
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3.从__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学生自由探究,然后讨论、交流。
答案不求统一,以下可供参考:
(1)开篇通过对比,衬托济南是温晴的,是个宝地。
足见作者对其珍爱。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小摇篮……”一句,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温馨之感跃然纸上。
202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4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景物特征。
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大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和煦明媚、生机盎然的。
那么,与之相对的冬天,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说起冬天,大家能联想起哪些词语或者景象呢?
(寒风呼啸、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北风呼啸……)这些是我们对冬天的印象和感受。
可是,在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舍先生笔下,冬天别有情致呢。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背景铺垫:
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
在济南,老舍过上了安定的生活,经人介绍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胡絜青,“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
他曾经说过:
“时短情长,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2.一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语调要舒缓,注意读出重音和停连。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体现济南冬天特点的句子。
活动一:
我是最佳小导游
读完课文,同学们对冬天的济南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初来乍到的游客介绍一下济南冬天的特征和景物吧。
同桌互相说读,个人发言。
(不求全面,引导学生说特征说山水)
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日光不毒,天气温晴。
济南是一个有山有水的老城,到了冬天,温暖安适,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围绕着济南,像是把济南放进了小摇篮里。
雪后初晴时,济南的小山色彩斑斓,真是秀美。
城外的远山,村庄稀疏,白雪点缀,像是一张出自唐代名手的水墨画。
济南的水,到了冬天也不上冻,水面还冒着热气,水藻越发碧绿。
站在水边慢慢往上看去,整个济南像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活动小结:
济南冬天最主要的特征是“温晴”。
“温”相对于严寒或酷热而言,气温宜人;
“晴”,则是相对于“阴”而言,不仅是指天气的晴朗,而且有色彩,鲜明而不黯淡。
济南的冬天,山温暖,水温清,怎能不让人产生满腔温情?
活动二:
争做最美朗读者
这篇__中,处处流露着作者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请选择你觉得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最充满温情的段落,带着感情读一读,做一次朗读者。
大家先读给自己听,注意边读边体会,可以在书上标注符号。
需要重读的字词下面加“.”需要停顿的地方加“∨”需要连读的地方加“∧”需要拖长的地方加“~”。
学生活动,评选“最美朗读者”。
由最美朗读者示范读第三自然段,所有同学再次情感诵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
示例: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
“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活动三:
我来和作家PK
1.__的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也有些教材把这句话和写水的段落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段落。
你觉得哪一种分段方式更好?
2.朱自清的《春》用了三个比喻句,作为__结尾。
请你反复读__,根据__内容也来改写一下《济南的冬天》的结尾,用“冬天的济南像……”开头,写几个比喻句。
【设计意图】
此课是七年级的起始课,让学生会读、爱读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对于经典美文,多读、美读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基于此种认识,我的第一课时设计以“读”为主线,通过设置活动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
通过说读、朗读、改写,多角度地进入课文,感知__主要内容,感受文字的音韵之美,同时训练学生的朗读和提炼能力。
最后以写促读,通过改写结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所有活动以“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是七年级语文课应有的追求,也应该是每一节语文课的追求。
第二课时
1.体会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品味__的语言之妙。
2.学习__写景的方法,学以致用。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冬天的济南温情脉脉的情感。
那么,老舍先生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温晴”,表达“温情”的呢?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济南的冬天》,探寻语言的奥妙。
二、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请同学们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再次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哪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温晴”。
评一评
勾画出能体现“温晴”的句子或词语,说一说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出“温晴”的。
同学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品评:
图景印证温晴
修辞表现温晴
动词刻画温晴
色彩描摹温晴
图景印证温晴。
__第一自然段写济南的天气,强调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征,然后,描绘了四幅图景来印证“温晴”。
第一幅图景:
阳光朗照图;
第二幅图景:
小雪覆盖图;
第三幅图景:
城外远山图;
第四幅图景:
绿水空灵图。
这些图景通过描山绘水来印证济南的温晴。
学生自由点评。
教师引导从修辞的运用、动词的选用和色彩词语的使用上深入体会语言的妙处。
修辞表现“温晴”。
1.对比突出“温晴”
第一自然段用北平冬天的大风、伦敦冬天的重雾、热带日光的毒辣,和济南冬天做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比喻描绘“温晴”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济南冬天的特征,请你选择你最有感受到一个比喻句,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描绘“温晴”的。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一圈小山”比作“小摇篮”,济南躺在摇篮里享受母亲的慈爱,当然最温暖不过了。
B.“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两个句子,把雪后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把山坡上的雪景比作“带水纹的花衣”。
雪常常给冬天增添几分寒意,但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有抹杀暖冬的特点,反而把冬天“温晴”越发显露出来了。
因为那小雪连矮松都罩不住、连山坡上的草色都遮不严,只是给矮松戴上了洁白秀美的帽子,给山坡穿了件花衣。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这句话把城外远山之景比作“小水墨画”,济南的冬天没有水瘦山寒的冷峻峭拔,而是呈现出融融的色调、淡雅的情致,也体现出“温晴”的特点。
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把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济南有“泉城”之称,“一城山色半城湖”,“蓝水晶”的比喻,描绘出水的温暖、清澈的特点,也突出冬天济南的温晴。
2.拟人传递温晴(温情)
比一比
请你比读三组句子,选择其中一组说一说,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静静地沐浴在阳光之下,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B.这一圈小山紧紧地包围着济南,给济南以温暖。
A.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3.动词刻画温晴
换一换
换词体会动词的妙用。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躺)着。
B.小山整把济南围(圈)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围)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C.山坡上卧(坐落)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铺)着点雪。
“睡”摹写出济南老城闲适的姿态,像一位沐浴着冬日暖暖阳光的老者,安静祥和。
“围”展现出小山与济南城亲密依偎的情态;
“放”表现出了小山对济南城的呵护和怜爱之情,加上“说”字,连续用三个动词,逼真地表现了小山对济南宠着护着的情态。
两个“卧”字,写出了小山村和小雪的宁静、安逸,刻画出济南冬天的温晴。
4.色彩描摹温晴
活动四:
找一找
朗读第四自然段,勾画描摹色彩的词语,体会其妙用。
学生朗读、勾画、体会。
松的青黑与雪的洁白相映增色,山尖的白色与天空的蓝色相映成趣,山坡上草色和小雪黄白相间,相得益彰。
这些颜色搭配恰当、浓淡相宜。
如一幅素雅的水彩画,既无黑白照片的单调,又无油画的浓墨重彩,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三、学以致用,仿写片段
学者吴炫这样评价《济南的冬天》:
“叙述语调是平易朴实的,语言是凝炼而亲切的,用词是准确生动的。
但是最重要的是结构。
它似乎无结构,但是内容组合的又是这么自然、精巧、恰当。
这节课我们从选材、修辞、用词、构图等角度学习了__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技巧,请大家借鉴课文的写法,以“家乡的____(春、夏、秋、冬)景”为题,写片段作文。
学生自由创作。
秋备:
我的教学设计呈现完毕,大家有什么想法?
陆艳:
秋备的设计中不仅有学法指导,而且有教法指导,实用性超强!
志强:
秋备的设计扎实且富有灵性啊。
所有的学习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的,七年级的孩子一定会积极参与的,课堂气氛一定很热烈。
遗憾的是我现在做了教研员,上课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不能将自己的设计在教学中进行检验。
不过幸运的是,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嘉宾,她刚上完《济南的冬天》的公开课。
我想让她结合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课的看法。
希望能带给大家新的启示。
好,让我们欢迎曹静老师。
曹静老师好。
曹静:
大家好。
曹老师,你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是曹静。
来自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中学,我也是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很高兴今天能来到聊课吧。
那我们就针对这节课聊一下吧。
听说曹静老师今年去其他学校支教了。
是的,这是在支教学校上的。
支教学校要求上一节展示课,就上《济南的冬天》。
说实话面对《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我郁闷了好几天。
直到看到肖培东老师的那句话:
“这堂课,其实最要抓的是‘你从哪里读出一往情深’这个问题。
这才是《济南的冬天》最关键的思考。
肖老师常有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本领。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备课思考。
散文,是用文字来传情的。
学习这篇__之前,我首先要弄清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弄清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曹静老师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备课的方法。
那么曹静老师认为本课的起点和终点各在何处?
本课教学的起点就是学生能够感受到济南山水的可爱,却不知道是借助哪些方法来表达的,不知道__里所蕴藏的作者的心情。
教学的终点,教参上提示了四个教学重点:
1.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的情感。
3.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4.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方法。
很显然,第二点是重中之重,就是在提醒我们,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重点是要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的情感。
重点确立后就要思考如何围绕它展开教学了。
是的。
弄清了教学起点和终点,再来审视课文,寻找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语言点。
我发现作者写得最动情的语句,集中于三四两段。
我把这些语句放在一起看,发现第三段中所有的语言点都聚焦于“小摇篮”,也就是说在老舍心中,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像一个孩子。
而第四段中的语言点,如“看护妇”、“花衣”、“害了羞”、“秀气”,这些词语放在一起,会发现所有的美妙语句都似乎聚焦于一个美丽的姑娘。
一个是“婴儿”,一个是“美丽的姑娘”。
比喻不同,情感就不同,朗读的语气也应该不同。
曹老师读书真细致。
有了这些发现,我们眼前仿佛是两幅完美的图画。
我们的赏析就不再是琐碎的。
曹静老师再谈一下具体课堂环节的处理。
好的。
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背诵《春》末尾三个比喻句,之后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表达朱自清对春天的情感。
然后,学生朗读《济南的冬天》第一段,用一个词语概括老舍对济南的冬天的情感。
《春》与《济南的冬天》构成了一组以“热爱”情感主题的寓情于景的群文。
由情感导入,妙。
由情感导入课文,寻找能体会出情感的语言点。
学生很容易地发现这些点主要集中于三四两段。
再寻找三四段的切入点。
第三段切入点是“小摇篮”,尤其是对“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句进行朗读指导,体会到母亲对孩子说话的口气。
也可以指导人们的想象句,并把二者联系起来理解。
进而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山的情感。
第四段切入点是“花衣”。
联系到“看护妇”、“害了羞”、“秀气”等语句,体会作者对雪后小山的青睐。
曹静老师是主要采用哪种方式引领学生赏析的?
赏析过程,用朗读来贯穿。
朗读能最快地拉近学生与课文、与作者的距离,减小学生的语文经验与课文的思想情感的落差。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大法宝。
赏析之后,我引导学生归纳文中表达情感的方法,为仿写做好准备。
曹老师具体归纳了哪些方法?
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儿化音以及感悟“小”字的运用。
然后用“朗读——赏析——归纳”的方法,引领学生学习“城外远山”和“济南的水”的部分。
学以致用,学与练结合,高效率的课堂。
本环节的最后,回扣第一段,再引入背景,体会作者之所以把济南的冬天写得温暖如春,来自于当时较为轻松的境遇和愉快的心情。
这样的设计即回扣了课始导入环节,又为最后的收束环节做好了准备。
曹老师是如何收束本课的?
收束环节,采用了“湿地聊课吧”中秋备老师的建议:
仿写一段,即仿照《春》的结尾,续写几个赞美济南的冬天的句子。
学生们的写作热情非常高呢。
一节课有朗读,有品析,有写作,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曹老师的课扎实有效。
听课的老师反馈一定不错。
课后听课的老师跟我说:
“孩子们听了你讲《济南的冬天》,以后可能都想去济南上大学啦。
”不过,我觉得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
比如,反思赏析描写环节,还是应该多给学生搭设台阶。
我应该认真学习余映潮老师关于雪后小山的赏析指导,学会定点聚焦,引领学生逐渐地进入佳境。
曹老师是一个善于反思的老师。
课堂有遗憾,我们才更有学习和研究动力。
我会继续对这节课进行反思的'
,也希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好的,老师们,这次我们看了秋备的教学设计。
曹静老师也谈了她备课、上课的过程,希望给大家对了一些有益的启发,也衷心希望大家给我们留言,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困惑。
“聊课吧”欢迎你的加入和参与。
这次聊课就到这里。
嘉宾介绍
曹静,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中学语文教师,20__教育部初中语文培训优秀学员,滨州市教学能手、教科研先进个人,滨城区首批名师,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近年来,主持山东省教研课题“生活日记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顺利结题。
曾执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 冬天 教学 设计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