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市化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068600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7.51KB
22城市化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2城市化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城市化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经济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由向转变。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本质:
的建立和集聚。
2、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
发达国家已经进入阶段;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发达国家:
城市化伴随着进行,城市人口比重很高,其增长已逐渐减慢或,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先于,急剧膨胀。
(3)迅速发展,发展速度惊人。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
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
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城市带,中国大陆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带。
六大城市带共同特征:
位于中纬度地带,是区域乃至全世界中心;
大多数呈延伸扩展。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哪些差异?
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准是()
A、城市的人口规模B、城市的用地规模
C、特大城市的数量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下列叙述中,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是()
A、起步晚,发展快B、城市化水平高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后期阶段
★★★3、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中出现大城市人口不断向周边小城镇迁移的现象,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
A、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B、乡村和城镇基础设施逐渐趋向完善
C、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D、大城市经济发展极其缓慢
★★4、下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英国城市发展过程的是()
★★★5、读“某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中A、B、C、D、E反映的是过程;
该过程的标志是、、。
图
中的变化过程与图
中的(填“a”或“b”)曲线是对应的。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
中的国家按经济水平属于国家,而图
中不对应图
变化的另一条曲线表示的是国家。
(3)图
中E、F的变化反映了现象,原因
。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带到郊区,人们在郊区建设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1)
国可能是()。
A、美国B、埃塞俄比亚C、英国D、韩国
(2)
国与
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这说明()。
A、
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
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三国少
C、
国的第二、三产业比三国落后D、
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三国低
(3)1970−1992年,上述五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国。
(4)材料二中叙述的现象在表中国最明显,人们称为现象。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2城市化(下)
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习难点:
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一、城市化问题
B、城市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污染、噪声污染、污染等。
C、城市交通问题:
主要表现为、交通事故、等。
D、城市住宅问题:
(1)发展中国家—多表现为紧张,存在和
(2)发达国家—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出现空房过多,形成
,市中心逐渐
E、城市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为、贫困、和社会争端等。
★★二、解决措施
控制,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加强城市管理、治理环境污染等。
B、三、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属于国家,城市化起步,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但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较快。
1、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统计图,完成
(1)—(3)题。
(1)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A、印度B、中国C、日本D、德国
(3)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
A、发展水平较高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D、应限制发展
2、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
问题
表现
原因
整治措施
城市
环境
大气污染
燃煤排放烟尘;
排放的废气;
排放的尾气
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
实行;
建立
隔离带
水污染
废水、
污水
建立污水处理厂,
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噪声污染
、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建立隔离绿化带
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居民生活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
城市交
通问题
汽车数量增加,
城市道路不合理
公交优先,合理规划
住宅
发展中国家住房紧张,有
和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加快住房建设
发达国家中心区,逐渐衰落,有
和
通过,实现城市复兴
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城市中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2、衡量现代城市环境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质量B、城市绿地面积的多少
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D、城市文化雕塑的数量
★★3、按城市化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C、d-b-c-a D、c-d-b-a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此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发展到t4的过程)。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
★★★5、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和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与F成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乙的
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
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其原因是存在
和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选)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课后练习
1.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四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有( )
A.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B.非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C.城市化速度趋缓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近年来引起丁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大城市常常会遭受暴雨侵袭,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突发性考验”。
据此回答
(1)~
(2)题。
(1)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2)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堵塞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不畅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城市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第二阶段是城市区域不断向郊区扩展和城市群的出现,第三阶段是所谓的“逆城市化”。
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51.27%,首次超过50%,这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
据此回答1~2题。
3.目前,我国形成了大量的“都市一小时经济圈”,这说明目前我国城市化处于(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高级阶段
4.下列问题中,主要由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引发的是( )
A.劳动力成本增大,经济效益下滑B.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C.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更加突出D.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6.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7.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
A.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B.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C.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D.适当提高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
6.读“某区域三个发展阶段略图”,回答问题。
(1)阶段Ⅰ,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Ⅲ,在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间开挖了人工运河,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阶段Ⅱ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该地区为发达国家的某地区,阶段Ⅲ可能出现的人口迁移现象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该地区在阶段Ⅲ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发展中国家住房紧张,有
和
发达国家中心区,逐渐衰落,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城市化 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