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2套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056793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166.87KB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2套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2套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2套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示例
加点字意义
字源法
行者休于树
甲骨文
→金文
篆
隶
(1)________
迁移法
故虽吏事旁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________
查字典
属余为记
(1)shǔ:
①类别。
②隶属。
③
。
(2)zhǔ:
①连缀;
连续②(意念)集中在一点。
③同“嘱”,嘱咐
(3)________
13.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今人叹服。
B.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乐”是表像,“醉”是根本。
14.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议语。
(1)名之者谁?
(2)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
15.结合“北固亭”“醉翁亭”“心远亭”“孤鹤亭”的命名,说说古代亭子有哪些命名方式。
16.古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比如,“徙倚欲何依”就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上面所链接的两则材料中也有此类用法,请找出一处,并写出它借用了哪首(篇)诗文的什么句子,
【答案】12.①.休息②.即使③.同“嘱”,嘱咐13.D
14.
(1)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2)只见一只仙鹤飞舞鸣叫,好像能明白人的意思。
15.用所在地的地名、当地太守的号、来源于诗句、生活中的事物等。
16.示例:
“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借用它陶渊明《饮酒》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运用所提示的方法,字源法,这个字最初是人倚在树旁,故翻译成休息;
(2)运用迁移法,“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句意为: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虽,即使;
(3)句意为:
嘱托我写一篇记。
属,通假字,同“嘱”,嘱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重点词语:
(1)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谓,命名;
(2)惟,只;
若,好像;
解,明白。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了解。
“北固亭”因为建在北固山上而得名;
“醉翁亭”是欧阳修在滁州做太守时,用自己的号命名的;
“心远亭”的命名“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来源于古人的诗句;
“孤鹤亭”得名于主人养的一只孤鹤。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
古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分析两则材料,找出类似的用法即可。
示例:
材料二中“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则是借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亭下如积水空明”。
【点睛】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
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
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
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答应;
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酒味清醇;
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摆在面前的,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太守下山回家,宾客也跟着走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
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
是庐陵人欧阳修。
材料一:
台石使君镇守邕州,捐助钱财买了这里的土地,开辟了一条小路,种植花卉竹子,在这里建了一座亭子……在街巷的亭子高大独立,地势高而干燥,命名为"
心远"
取陶渊明在人境结庐心远地自偏的话,甲子岁完工,嘱托我写一篇记。
有人赠我了一只仙鹤,养得驯服柔顺,总是跟随人,于是用它做了亭名。
美好的日子,穿着木头做鞋底的鞋,拖着手杖,自由自在地在亭中。
只见一只仙鹤飞舞鸣叫,好像能明白人的意思。
抚摸着它非常高兴以至于忘了朝暮,所以即使有公事在旁边,我也按照心里面的想法去做,顺其自然。
草亭寂静,月影轻快的跳舞,如同积满清水一样澄澈透明,鹤的叫声清脆悦耳,和山林清雅的风度没有什么不同。
难道不是达观的人让自己的情怀、意念变得非常清澄,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的帮助吗?
(一)文言文阅读(9~14小题,16分)
岳阳楼记(节选)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以刀劈狼首(《狼》)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
C.发于声,而后喻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D.舜发于畎亩之中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B.把酒临风临表涕零(《出师表》
C.衡于虑,而后作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
D.征于色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拂: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13.《岳阳楼记(节选)》第②③段写“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其用意是什么?
1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的作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之道?
【链接材料】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①知其然也?
民富则安乡重②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③,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
治国》
【注释】①奚以:
即“以奚”,根据什么。
以,介词,根据。
奚,何,什么。
②重:
重视。
③敬上畏罪:
恭敬君上,畏惧犯罪。
敬,恭敬,尊重。
上,君上,泛指统治者。
罪,犯罪或作恶的行为。
【分析】参考翻译:
岳阳楼记(节选)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
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
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他们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
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
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
A.不同。
因为/用。
B.相同。
则,就。
C.不同。
表示承接关系/表示转折关系。
D.不同。
在,从/比。
故选:
B。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辨析。
A.相同。
一,全,都。
临,当着,对着。
奋起,指有所作为/兴起。
D.相同。
色,脸色。
C。
(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
①句意: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求,探求。
②句意:
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
拂,违背。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浮光,浮动的光;
壁,碧玉。
句意:
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写法的理解。
通过第②③段写“迁客骚人”的表现可知,他们的悲喜观是由外物的影响决定的,作者以此来衬托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据此作答,意对即可。
(6)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反面说明了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治国之道;
链接材料第一句“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即明确提出了治国之道。
答案:
(1)B
(2)C
(3)①探求
②违背
(4)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5)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衬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突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出了忧患则生、安乐则亡观点;
[链接材料]则提出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观点。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
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
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
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
即删去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
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
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一)文言文阅读(13分,10~12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出师表》)
【乙】况守①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
遗火③者,一吏也。
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
亟⑤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
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
“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奏上,罪止罚俸。
公之周旋⑥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
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
(选自《智囊》,有删改)
【注释】①况守:
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明朝著名廉官。
守,做太守。
况钟时任苏州太守。
②府治:
府衙。
③遗火:
因失职造成火灾。
④砾:
小石,碎石。
⑤:
急速,赶快。
⑥周旋:
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言行恶劣;
不道德
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
功效
C.文卷悉烬悉:
全,都
D.喝使归舍舍:
房舍,住宅
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B.以伤先帝之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所以威行而无怨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D.于是不可及矣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1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
B.【乙】文况钟“威行而无怨”的原因就是他代替小吏承担火灾罪责。
C.【甲】文诸葛亮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跟先帝的患难与共的历程,是想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甲】文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描述上相比于【乙】文更加具体生动。
13.请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分)
(2)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1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责任担当意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任?
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分析】参考译文:
【甲】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
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
【乙】当况钟任太守时,府衙遭火焚毁,所有文卷付之一炬,因失职造成火灾的是一名小吏。
火扑灭后,况钟坐在瓦砾堆中,命人痛打那名小吏一百鞭,然后喝令小吏回家去。
小吏离去后,况钟就急忙拟表上奏,一力承担火灾的过失,对那名小吏却只字未提。
当初那名小吏料想自己是死定了,况钟曾叹气说:
“这本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奏表呈上后,皇帝只下令裁减俸禄,况公对待一名小吏尚且如此,所以虽然行事威严,但从未招致民怨,如果换成现在的人,即使是自己的过失,尚且还想将过失推诿别人,更何况是替人受过呢,况公的人品非普通人所能及啊!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有误,句意: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
卑鄙:
身份卑微,见识短浅。
BCD.正确。
A。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以:
把/相当于“而”。
B.之:
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
C.而:
表转折/表转折。
D.于:
在/对于。
(3)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况钟“威行而无怨”的原因是他有当担,不把罪责推给手下。
“他代替小吏承担火灾罪责”表述不够全面。
(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①重点词:
由是,因此。
感激,感奋激发。
驱驰,奔走效力。
我因此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②重点词:
固,本来。
此固太守事也,判断句。
当,承担。
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5)本题考查综合拓展能力。
此类题目虽然可以各抒己见.,答案不唯一,但是很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和表达的条理性。
如何承担责任,首先应当认识到有些责任是必须承担的,敢于当担是一种态度,是一个人品格高下的标志;
其次要明白责任有大有小,可以先从承担小的责任开始,慢慢学着承担大的责任。
比如首先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其次承担起家庭中的某些责任班级中的责任,再过度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1)А
(3)B
(4)①我因此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②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5)
【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责任担当意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任?
答:
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作为中学生应尽心尽责,积极作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即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2套含答案解析 中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