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新论第十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046825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39KB
世界经济新论第十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世界经济新论第十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新论第十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国内经济政策来看,导致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有:
①债务危机中拉美国家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②封闭的贸易体制,导致外债并非用来增加出口;
③汇率政策失误,高估本国货币,从而阻碍出口。
3.债务危机的经济影响
债务危机不仅危及债务国本身,而且牵涉到整个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1)就债务国而言,拉美大部分国家经济崩溃,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被摧毁;
国内投资萎缩,失业率攀高,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2)就整个国际金融体系而言,不仅发展中国家的债信严重下降,而且导致国际银行业陷入资金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业乃至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3)债务危机对世界贸易方式和贸易总量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4.针对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国际债务危机爆发之后,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一方面减少国内支出以偿还部分债务,另一方面,他们与有关跨国银行、国际金融机构重新谈判债务合同条款,以期将债务负担减至合理水平。
从理论上讲,在对付当时的国际债务危机所采取的一揽子计划中,尤以“贝克尔计划”和“布雷迪计划”最为著名。
(1)“贝克尔计划”
“贝克尔计划”实为债务延期支付计划,于1985年末由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尔提出,通过自愿地和债权国、多边组织协商暂时缓和债务国债务负担。
“贝克尔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债权国反对削减债务负担,但允许债务国和银行磋商延长偿债期限,以暂时减轻债务国的负担。
②债务国将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但债务国政府必须承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监督下进行长期改革。
(2)“布雷迪计划”
“布雷迪计划”实际上是对“贝克尔计划”的发展,是1989年3月由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提出的,其实质是由债权银行和债务国进行磋商实行债务减免。
“布雷迪计划”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利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的资金建立一个基金公库。
②债权银行和债务国以上述基金作为担保进行债务转换交易。
与“贝克尔计划”相比,“布雷迪计划”把解决外债的重点放在债务本息的减免上,而不是放在新债还旧债的方式上。
“布雷迪计划”改变了美国过去坚持逼债的强硬立场,意味着美国的债务政策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认为债权银行的债务减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全球性通货问题
1.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界定和衡量
①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制度下,货币数量的增长持续地快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同时伴随着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②通货膨胀的衡量
通货膨胀的衡量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a.以某个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相对于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率的过快增长程度来衡量;
b.直接以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作为通货膨胀程度的衡量指标,即采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衡量标志。
(2)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
①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特点
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通货膨胀的情况看,全球性通货膨胀具有以下特点:
a.通货膨胀的形式以信用膨胀为主。
这里的信用膨胀即指信用货币的膨胀。
b.通货膨胀的状态呈起伏型。
20世纪40~80年代,通货膨胀的发展呈起伏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准战时”通货膨胀时期;
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爬行通货膨胀时期;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初的滞胀时期;
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后的温和通货膨胀时期。
c.通货膨胀的发展在各国间有很大的不平衡。
各国通货膨胀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
第一、各个时期内通货膨胀最严重和最缓和的国家的差异,即统计上所谓的全距,有扩大的趋势;
第二、各国货币增长速度和物价涨幅存在差异,往往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是各国货币流通速度经常发生变化的结果;
第三、各国通货膨胀过程中货币构成的变化不同;
第四、各国通货膨胀过程中物价结构的变动不同。
②全球性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
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出现是各种国内、国际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看,有以下一些重要因素:
a.赤字财政政策和放松信贷政策在各国的普遍推行;
b.私人垄断资本势力的加强;
c.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了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播。
(3)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通货膨胀是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一个顽疾,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有:
①通货膨胀对世界范围内的再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通货膨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但20世纪70年代后,通货膨胀不但显示不出其对生产的刺激作用,其负面效应反而更为明显。
②全球性通货膨胀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也有着重要影响。
就国际贸易而言,通货膨胀削弱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这成为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
就国际金融而言,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货币的特殊地位输出通货膨胀,造成国际信贷市场的不稳定,导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垮台。
③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播,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极为不利。
2.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定义及成因
①通货紧缩的定义
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
除了从物价水平下降来判断外,通货紧缩还表现为:
a.商品有效需求不足;
b.经济增长率下降或负增长;
c.投资风险增大;
d.失业人数增加。
②通货紧缩的成因
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多年世界各国情况看,有以下一些主要因素:
a.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关;
b.通货紧缩受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的影响;
c.通货紧缩与政府削减支出有关;
d.通货紧缩受到汇率制度的影响;
e.通货紧缩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
f.通货紧缩还受到信贷扩张政策的影响。
(2)通货紧缩的经济影响
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具体来看,通货紧缩的经济影响集中体现为:
①通货紧缩可能引致经济的全面衰退;
②通货紧缩将导致社会需求的不断下降;
③对于债务人来说,通货紧缩无疑会加重还贷的负担;
④对金融银行业来说,通货紧缩可能会导致银行金融系统的动荡甚至危机。
三、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石油问题
l.国际油价的历史波动
纵观历史,根据价格的走势,从石油工业兴起至今,国际油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国际油价低价期、国际油价上升期、国际油价第一次高位振荡期、国际油价相对平稳期、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期以及国际油价新一轮大幅上涨、高价振荡期等几个时期。
2.石油价格飙升的原因
石油价格飙升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传统的供需理论视角
在供给方面,基于获得最大利润考虑,石油供给方将石油产量维持在一个高利的水平,石油商品的供给曲线呈现出趋于竖直的态势;
在需求方面,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量快速上升,不断从需求方面拉高国际石油价格。
总之,从传统的供需理论视角分析此轮高油价的成因可以概括为:
供给吃紧,需求有新增。
(2)现代金融理论的视角
①石油期货投机分析。
由于石油期货交易属于“杠杆操作”,即投机商只要掌握一小部分流动现金就可以操纵巨额的石油期货,在油价升高时抛出,以赚取差价。
油价就这样被逐步拉升,在高位振荡徘徊。
②强势美元政策的动摇。
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以美元计价,美国放弃强势美元政策的行为也引起了石油价格的上涨。
3.石油高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石油高价对世界宏观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收支平衡历来被作为衡量宏观经济健康与否的四大指标。
通过石油高价对上述四项指标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衡量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在石油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均不被看好。
增长、就业、物价、收支分别面临着减缓、失业、通胀、失衡的危险。
(2)石油高价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
①最主要的发达经济体——美、日、欧
高油价虽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美国经济对于高油价有着很强的免疫能力,高油价尚未对美国经济运行构成直接威胁。
相对于美国,欧洲各国受高油价冲击较大,经济很难走出低迷。
日本是个资源贫国,油价持久飙升明显增加日本经济复苏的风险,危害国民经济。
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由于行业生产力过剩以及一次性能源消费仍部分依赖煤炭,石油高价给中国带来的问题还不是相当严重。
但是,石油价格继续维持高价,会对就业、外贸等整个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③最大的石油供应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作为石油重要的供给方,石油输出国组织在高油价背景下获利颇丰。
但是,石油美元的大量流入会增大金融活动风险,带来经济的虚假繁荣。
四、经济的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
1.贸易的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
(1)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涵义和理论渊源
①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涵义
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涉、限制或保护,允许商品自由输出输入,实行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是指主权国家为了达到保护本国工商业、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等目的而采取的限制进口措施,以及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各种优惠待遇与补贴,以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②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理论渊源
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学说是自由贸易主义的典范。
达德利·
诺思、魁奈和亚当·
斯密都强调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此后,在李嘉图、穆勒、马歇尔、陶西格、赫克歇尔、俄林和萨缪尔森的发展之下,自由贸易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并且逐渐深入人心。
贸易保护主义起源于重商主义,认为金银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惟一形态,而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尤其是要通过奖出限入的国际贸易来增加国家金银货币量。
所以,重商主义重视国家干预的思想,要求以国家立法和行政力量调控贸易活动和国际收支。
(2)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历史实践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就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交叉出现的历史。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历史实践简单归纳如下:
①各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时,普遍采用保护贸易政策。
②英国率先完成产业革命,向自由贸易转变。
其他工业后进国家在本国经济得到发展后也转向自由贸易。
③1880年以后,因英、法、德产业同质化,加之美、日本等国仍处于产业革命过程中,无力与工业化国家竞争,所以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逐渐放弃自由贸易。
④战后,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的美国开始倡导自由贸易的回归,但自由贸易还是未能取代保护贸易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
(3)如何看待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
①自由贸易的利益
总体来讲,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利益主要是以下三种效应:
a.资源再配置效应,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一国的整体福利水平;
b.竞争效应,促使国内厂商改善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的展开;
c.外部经济效应,促进技术传播,从而达到更高的增长率。
②保护贸易的好处
贸易保护的好处集中体现在:
a.为国内幼稚工业提供发展空间;
b.使本国的垄断企业受益。
③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相互关系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关系如下:
a.两者都提倡积极的对外贸易,反对闭关锁国;
b.两者都是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相结合的;
e.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的自由贸易。
当自由贸易的假设前提得不到满足时,就应该采用保护贸易的形式发展经济,其理论主要有:
保护幼稚产业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说、凯恩斯主要贸易理论、最优干预政策理论、不完全经济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技术外溢和技术创新理论以及国际竞争优势论。
④新的保护贸易理论
新的保护贸易理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给本国参与自由贸易创造必须的条件,另一类纯粹是为了保护而保护。
根据这种分类,战后出现了克鲁格曼的战略贸易理论、米德的超保护贸易学说等新保护贸易理论。
其中,克鲁格曼的战略贸易理论属于第一类,米德的超保护贸易学说则属于第二类。
2.金融的自由主义和金融压制
(1)金融自由主义和金融压制的理论渊源
①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压制的含义
金融自由化是指国家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弃对利率和汇率的控制,从而使金融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金融压制是指国家不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金融领域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和汇率,使其低于市场的均衡水平。
②金融压制的不利影响
金融压制给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
a.金融压制鼓励了政府行为,抑制了私营机构和市场的发展;
b.促使通货膨胀恶化;
③促使外汇短缺;
④促使国际收支恶化。
(2)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实践
各个发展中国家采取的金融自由化具体措施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归纳起来,其主要内容有:
①放松或取消利率控制;
②取消对银行贷款的限制;
③大幅度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以增加银行对外贷款的能力;
④对一些国有银行进行私有化改革,允许建立新的金融机构;
⑤放松对外金融管制;
⑥培育和重建资本市场。
(3)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效果不佳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使许多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走上了歧途。
造成金融自由化改革暂时挫折的原因是对于金融自由化的认识不够以及改革未曾全面展开,其表现如下:
①改革时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利率自由化改革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货币金融改革;
②过于强调货币金融改革的储蓄供给效应,忽视了对投资需求的调控;
③高估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对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意义,对发展中国家保持一定程度的金融管制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经济 新论 第十 经济 全球化 过程 中的 世界性 问题 山东大学 期末 考试 知识点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804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