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docx
- 文档编号:180376
- 上传时间:2022-10-0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51.79KB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docx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
学 院 教育学院
专 业学前教育
学 号 1007020046
学生姓名梁琳惠
指导教师姓名 颜棱植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指导教师单位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2014年4月4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位论文写作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写作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导师签名: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
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有效地解决幼儿告状。
本研究搜集幼儿告状案例192个,然后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告状的类型、被告幼儿的行为反馈和教师的行为反馈这四方面的内容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存在显著差异,再对所在班级的幼儿教师进行简单的访谈来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实际情况,最后分析影响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
(1)告状行为的起因主要是受到侵犯;
(2)告状内容主要是求助;(3)被告幼儿和教师对待告状行为的反馈有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4)影响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因素多样化。
关键词: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
AStudyOnComplainbehaviorOfSeniorinfants
ABSTRACT
Researchonthecomplainbehaviorofthetopclassinthekindergarten,isnotonlyconducivetocultivateagoodhabitofsolvingproblemsbythemselves,butalsohelpfulfortheirteacherstoeffectivelydealwiththematterofcomplain.Thisstudyisbasedonthecollectionof192complaincasesandanalyzesfromtheaspectsofthisbehaviorcauses,types,thebehaviorfeedbackofthechildrenandtheirteachers.Throughthisanalysis,itisfoundthattherearesignificantandobviousdifferences.Atlast,itisfollowedthatthereisasimpleinterviewwiththetopclasses9teacherssoastogetsomethingabouttheactualsituationofthesechildren'scomplainbehavior.Inthefinalanalysisinfluenceamongbehaviorofexternalfactorsandinternalfactors.Theresultsshowedthat:
firstly,thecauseofthecomplainbehaviormainlyviolations;secondly,complaincontentmainlyisthehelp;thirdly,thebehaviorfeedbackofthechildrenandtheirteacherswithpositivefeedbackandnegativefeedback;tourthly,theinfluencingfactorsofchildrenarediversifications.
Keywords:
Seniorinfants;Complain
摘要 i
ABSTRACT ii
1. 问题提出 1
1. 1研究的源起 1
1.2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1.3研究问题 1
2. 文献综述 2
2. 1概念界定 2
2. 1.1告状 2
2. 1.2幼儿告状行为 2
2. 2幼儿告状行为事件的判定 2
2. 3国内外相关研究 3
2. 3.1告状行为的理论 3
2.3.2幼儿告状的原因 3
2.3.3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 3
2.3.4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4
2.3.5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因素 4
2. 3.6幼儿告状行为观念及教育策略 5
3. 研究设计 6
3. 1研究目的 6
3. 2研究对象 6
3. 3研究方法 6
3. 3.1观察法 6
3. 3.2访谈法 6
3.3.3数据处理方式 7
3. 4研究的分析框架 7
3.4.1分析框架的操作性定义 7
4. 研究结果 9
4. 1幼儿告状行为现状 9
4. 2幼儿教师指导方式 10
4. 3告状行为影响因素 11
4. 3.1影响幼儿告状行为的外部因素 11
4. 3.2影响幼儿告状行为的内部因素 12
5.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4
5. 1幼儿告状行为结果分析 14
5. 2教师及家长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态度 15
5. 2.1培养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15
5.2.2要分清幼儿告状的目的 15
5. 2.3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进行合适的教育 16
6. 研究结论 17
7. 研究不足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1研究的源起
在某幼儿园实习期间,笔者发现“告状”总是师幼互动中的永恒话题。
常见为“老师,XX抢我的玩具”、“老师,XX上课没有坐好”、“老师,XX打了XX”等等,孩子的这些告状行为总是屡见不鲜。
而教师每天除了要照顾好孩子、备好课之外,还要处理好孩子之间的告状关系,这无疑给教师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工作烦恼,很容易会影响到教师的个人情绪。
幼儿之所以有告状行为是因为他/她生活在一个有同龄人的群体中,脱离了长辈的保护,当两人或多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幼儿必须要运用一定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不能自行解决时,就寻求第三方力量的帮助。
这些都与幼儿的道德发展特点、活动类型、认知及社会性发展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对此,笔者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询问了所在班级老师的看法,归纳出一个原因:
幼儿的告状行为往往是被大人强化了的。
因为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家长总是一味地告诉孩子:
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老师。
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什么事情都去告诉老师,而告状行为也渐渐被培养出来了。
因此,本次论文主要探讨幼儿为什么要告状,从中他们可以得到哪些满足?
告状行为与幼儿的年龄有没有关系?
教师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态度和应对策略……等等一系列问题使我想要知道答案。
1.2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直以来,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差不多是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释的,所以本研究将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师幼互动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调查,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态过程及其发展特点,目的是为了丰富幼儿告状行为的过程性研究。
在幼儿园的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孩子们常常因为某些小事而向老师告状,大量的“状子”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和组织工作,而且教师的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所以,有必要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基本状况、产生的原因及其与儿童个性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综合探讨。
这些都有助于教师正确认识、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科学引导与教育幼儿,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解决矛盾,从而提高交往技能与水平。
1.3研究问题
(1)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事件的过程:
包括幼儿告状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类型和教师的态度等(根据3.4的分析框架进行讨论)。
(2)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2.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告状
告状,最初的意思是指“诉说状况”,后来引申为向官府起诉。
我们现在所说的告状多半是法律上的术语“起诉”一词的口语用法,是指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某一个与自身关系密切的案件。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告状的所指并非仅限于这个层面,它还包括当事人向某人的上级或长辈诉说自己或别人受到这个人的欺负或不公正的待遇。
目前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解决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
2. 1.2幼儿告状行为
幼儿告状行为是我国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
其实发生在幼儿园的幼儿告状行为和发生在成人世界的告状行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个明显的差异一一幼儿实施告状行为除了因为幼儿自己受欺负、得不到公正待遇外,还有一个诱因在于同伴违反了某项幼儿所认同的规则、规范。
因此,幼儿园中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
2. 2幼儿告状行为事件的判定
幼儿向教师发出告状行为必然会存在三方主体,也就是原告幼儿、教师和被告幼儿,三个主体的行为缺一不可,并且不能为任何其他人所代替。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流程图来说明:
“原告”幼儿甲发现“被告”幼儿乙的某一种行为不当,于是向“仲裁人”教师发出了施动行为①一一控告幼儿乙的某一种行为,那么教师在接收到幼儿甲的施动行为①之后转向幼儿乙发出了施动行为②一一阻止幼儿乙的不当行为,幼儿乙在接到教师的施动行为②之后,发出了反馈行为②一一停止某种不当行为或者继续某种不当行为,到这里告状行为就结束了。
其实,幼儿甲发出的施动行为
①实际上也等于是反馈行为①了,因为这种行为就是教师与幼儿乙之间进行的用来阻止幼儿乙的行为为目的的行为往来,是一种双向行为。
2. 3国内外相关研究
2. 3.1告状行为的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告状行为的发生受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道德发展处于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规则是权威制定的,是绝对的是不可改变的。
一旦进入幼儿园之后,孩子开始由对父母的服从转向对教师的服从。
在他们的心里会认为教师就是权威,必须遵守教师提出的要求和规则。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模范榜样和观察习得。
所以,告状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社会学习的产物。
2. 3.2幼儿告状的原因
孩子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会因为不同的事情向老师告状,那么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会出于某种目的或某种原因的。
查阅文献后,得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刘丽菊在《幼儿告状原因的浅析》(2009年)中谈到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告状是幼儿实现自我保护的手段。
因为人与生俱来就有自我防御、逃避危害的本能。
一旦遇到危险就会想方设法去寻求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幼儿 告状 行为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