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精.docx
- 文档编号:1802923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57.38KB
关于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精.docx
《关于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精
关于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4月21至27日,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在吕少郎主席,邱乾春、张来水副主席和原副主席周莱的带领下,分三个调研小组深入到三元、梅列、沙县、将乐、建宁、尤溪、大田、明溪、永安等县(市、区)开展调研。
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部分企业实地考察等方式,重点了解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情况。
调研之前,我会组织考察组赴江苏、浙江等地学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经验。
5月25日,我会召开常委专题座谈会,对调研课题进行深入研讨。
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委员们认为,近年来,我市非公经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展迅速。
特别是自去年全市个私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明委发[2003]12号)文件,全市非公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003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4.7万户,注册资金11.26亿元,从业人员7.39万人;有私营企业4789户,注册资金58.48亿元,从业人数6.68万人。
2003年三元区非公经济总量已达16.7亿元,上交税收占区财政收入的70%。
梅列区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5%,民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占区级财力80%。
沙县个体私营企业完成产值18.6亿元,上缴税收1.44亿元,占全县税收的65%。
非公有制经济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有些产业集群也正在逐步形成。
一、产业集群现状
1、资源整合使部分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我市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发展冶金、机械、林产加工等三个产业集群,2003年这三个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9.4%。
沙县从区域经济一1
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整合“一园六小区”功能,坚持政府规划、企业运作,明确工业园的招商、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运作主体,按照市场需求引导投资。
梅列、三元两区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市区机械加工行业大企业多的特点,有众多民营企业为其配套加工原配件,有些已发展成为可生产整机的企业。
两区具有规模的机械加工企业有23家,销售额达3.97亿元。
永安、尤溪抓住纺织行业结构调整时机,加强外引内联,形成一定规模的纺织企业群体。
永安市纺织企业有70家,产值达12.7亿元,年产纱2.3万吨,布3468万米。
尤溪县纺织企业有65家,产值达5.5亿元,年产纱2万吨,布1200万米。
建宁、沙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形成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3家,产值达6.2亿元。
并培育出三和、侨丹、麦丹、鑫达、文鑫等规模较大、牵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将乐县开拓发展国际市场,做大做强电子产业,现有电子企业5家,产值达4亿元,是福建最大石英谐振器生产基地。
将乐、尤溪出现两头在外的林产加工出口企业。
2、企业规模扩大,产业整体竞争力增强。
全市已形成非公经济规模工业企业308家,去年销售额达88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较外资企业发展快,民营企业有249家、销售额达68亿元,外资企业有61家、销售额达20亿元。
非公经济涉及产业主要有机械、纺织、林产、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冶金、电子、轻工、矿产、电力等11个行业,其中初具规模的产业有5个,即纺织、机械、林产、食品加工和化工,其企业户数和销售额分别为:
纺织102家、30亿元,机械32家、6.5亿元,林产54家、19亿元,食品加工29家、9亿元,化工20家、11.5亿元。
全市非公经济工业企业销售额达亿元以上的有永安智胜公司、宝华林公司、三农集团、三纺公司、联众集团、永榕公司、铙山纸业、三和食品、天泰公司和侨丹公司等17家;高新技术企业有三恒公司、南方红豆杉公司、鑫达莲业公司、乐兴晶2
体公司、三强生物化工公司等5家公司;出口企业有58家;创省名牌产品17个。
产品档次在不断提高,一些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如三恒彩色移印机、厦宏装载机、变性淀粉、紫杉醇、牛仔布、石英谐振器、显微镜等销售势头良好,有的产品销量位居全省前列。
3、企业间协作关系加强,集群辐射效益日益显现。
龙头企业发展促进非公企业之间协作关系的加强。
如盛安公司、明竹机械公司为辉煌公司加工铸煅件产品;纺织行业中的一些企业从纺纱、织布、印染到PU革基布,形成了上下游产品之间的配套关系,加强了企业之间的关联度。
沙县以青竹集团为龙头,大力发展竹制品产业集群。
全县已有竹凉席加工企业255家,生产线600条,年产能力达500万床,全县农民人均竹凉席加工年产值达2216元。
竹凉席加工不仅解决了农村2万多人的就业,而且还辐射3万多户农户发展毛竹生产。
4、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一些企业成为产业集群内的领军企业。
从非公经济的组织结构看,许多规模企业选择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增加表明我市非公企业的管理正在向规范化和正规化迈进,有些企业还成为集群领军企业。
如永安智胜公司从国有改制转为民营后,现在正成为民营企业管理的一面旗臶。
沙县天泰公司从一个经营十分困难的国有企业逐步实施低成本扩张、跨行业发展战略,企业负债率由改制时的96%下降到现在的61%,年销售收入1.4亿元,7年来共上缴税费3264.3万元,成为沙县纺织集群内举足轻重的企业。
5、商会(协会)经济发展促进了产业聚集。
我市已有南安、温州、长乐、福清和兴化等五个商会相继成立,江西商会也在积极筹备之中。
市区各商会根据会员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各有重点地搞好服务,如南安商会侧重机械产业、温州商会侧重纺织服装产业、福清商会侧重建材五金产业等。
目前,各商会通过亲情、乡情、友情积极参与项目3
竞赛活动,通过整合资本和招商引资,已有112个项目在三明落地,总投资23.8亿元。
新近成立的三明市机械行业协会,目前已有67家不同所有制机械企业自愿加入。
协会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促进行业经济的发展为宗旨,努力为会员提供服务。
市机械行业协会的成立将对我市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我市其他行业协会的成立发挥示范和促进作用。
二、主要问题
非公经济作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有了较快发展,有些产业还初显了集群发展的态势,但我市非公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尤其是非公经济产业集群在形成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有:
1、对产业集群的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方对产业集群机制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一部分正在成长的产业集群缺乏规划和引导。
有的认为企业扎堆在一块就是产业集群,没有科学把握产业集群的内涵。
集群内企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形成不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创造不了区域发展品牌。
2、产业集群内非公有经济规模偏小。
从全省角度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近80%,而我市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的40%,非公经济比重仍然偏小。
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市非公经济规模工业企业平均销售额仅达2800万元,而与我市国有规模工业企业平均销售额3.47亿元相比,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显得势单力薄。
3、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具体表现为:
一是企业在空间布局上较为分散。
由于缺乏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目前我市机械、纺织、林产加工等几大产业不同程度的存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问题。
如永安市除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周围有20多家纺织企业外,还有大量的纺织企业分布在各乡镇;二是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
由于各企业间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沾,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如三明重4
型机器股份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桥、箱两大件,在三明地区找不到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就近战略合作供应商。
许多小机械加工企业在协作配套上还不能适应主机企业的要求;三是集群组织松散、产业链短。
集群内大多未建立行业自律组织,集群组织松散,彼此之间内在联系少,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此外,集群内无序竞争、产品雷同,不注重在产业链条的延伸上下功夫的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4、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缺乏,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非公企业销售额达亿元的只有17家,还没有销售额超5亿元的企业。
具有终端产品的企业很少,机械行业只有厦宏重型公司生产装载机,三恒公司生产移印机,产品产量也很少、其它机械企业大多只生产铸煅件和一般的机加工件;纺织行业的多数企业生产纱、工业布、PU革,多数产品销往沿海地区,为沿海企业配套生产。
5、企业技术薄弱,产业集群层次较低。
多数非公企业粗放生产经营,产业层次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行业竞争力弱。
如尤溪县纺织企业规模小而散,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陈旧,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整体发展格局;林产加工业产品主要是胶合板及一般竹木制品,资源利用升值低;食品加工行业多数从事竹笋加工,缺乏粮食、果蔬、肉类加工企业,这些都影响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6、融资难问题突出,产业集群发展难度大。
企业发展资金紧缺,融资难、贷款难的呼声仍然很高。
由于金融企业改革滞后,非公企业因经济发展扩张贷款融资很困难,严重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
又由于民间资本没有充分激活,使我市非公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面临着两方面的直接影响。
一是融资成本明显偏高,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缺乏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给企业的稳步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
7、企业主和员工素质偏低,影响产业集群发展。
我市非公企业的经营5
队伍目前整体素质仍难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无论是战略素养、经营理念、创新精神、管理知识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一些非公企业主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不重视知识更新,没有长期规划,发展目标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滞后,影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尤其对非公经济已进入“黄金发展期”的认识较为肤浅。
表现在企业业主对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学习不到位,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已的能力较差,有的企业主思想保守,存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
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也是制约非公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职工教育还没有引起重视,企业文化薄弱,企业缺乏凝聚力。
8、产业集群发展外部环境不够宽松。
一是区位劣势的弊端突显。
虽然交通状况有所改善,但与沿海地区相比,运输费用增加,如永安金林凯纺织有限公司仅运输一吨货物比沿海企业多出百元以上,明溪县水泥企业比在铁路沿线的企业运费也要高出50元左右。
二是人才流失严重。
许多非公企业变成发达地区的第二人才培养基地,一些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高级技工和管理人才也正面临着“孔雀东南飞”的严峻局面,而我市吸纳外来人才和吸引人才政策对非公企业支持的空间有限,人才危机正在逼近非公企业。
三是电力供应紧张。
电力短缺已成为非公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企业电力供应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不少企业对投资扩大再生产规模举棋不定,因此而错失发展良机。
四是一些地方办事难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权力机关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
五是政府服务信息平台不完善,与行业发展相配套的职业技术培训组织乏力,国有企业下岗技术人员闲臵与非公企业人才急需之间缺乏沟通渠道。
三、几点建议
委员们认为,发展产业集群既是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市积极参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
三明经济能否取得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发展具有我市特色的非公经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6
盛行于世界各地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它一旦形成便有着市场、技术、信息和工业成本上的明显优势,可以进一步积聚力量,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经济要素进一步集中,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消化城乡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等。
为此,委员们建议: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产业集群的规划引导
1、从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发展产业集群重要性的认识,并增强组织和推进的自觉性。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立足于比较优势,认真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发展动态,明确培育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
尤其是在工业项目的筛选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转变“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观念,坚决堵住高染污项目,彻底治理老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培育 产业 集群 加快 我市 公有制 经济发展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