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021107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51KB
松毛虫Word文件下载.docx
《松毛虫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毛虫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每一个圆柱里大约有300颗卵,都是一母所生。
它们排列得非常好看,像一根玉米棒子。
无论谁看到这精巧的构造,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9月,是松毛虫卵孵化的季节。
这时如果你把鳞片轻轻地掀起,就会看到里面有许多黑色的小头。
它们使劲地顶着瓦片盖子,努力地想爬出来。
它们的身体呈淡淡的黄色,黑色的小脑袋有身体的两倍大。
小毛虫出巢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
它先把支撑着巢的针叶啃完,然后掉落到附近的针叶上。
通常可能会有三四只小虫恰巧落在同一片针叶上,它们就自然地组成一支小分队。
一支支小分队又汇聚成未来的松毛虫大军。
如果你去逗逗它们,它们会乖巧地摇摇头,抬起上身和你打个招呼。
第二件事情是搭一个小帐篷。
这个所谓的帐篷,其实是一个用薄丝绕成的小球,由几片枝叶支撑着。
每天气温最高的时候,它们便躲进小帐篷里休息,等到天气凉爽了,才出来找东西吃。
这顶小帐篷是在不断加大的,24小时候,它已经像榛子那么大了。
两个星期后,竟然就大如一个苹果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花了这么长时间扩建的居所,只是它们暂时避暑的夏令营。
等冬天快到的时候,它们还要搭建一个更大更结实的帐篷呢!
它们一边建造帐篷,一边吃着帐篷里的针叶。
这样,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吃和住两大问题,真是一举两得的聪明办法。
当它们把支撑帐篷的针叶都吃光了以后,帐篷就自然倒塌。
于是,它们就像随水而居的部落一样,搬到另一个有针叶的地方安营扎寨,搭建新的帐篷。
它们就这样自我放牧,不断迁徙着,有时候竟能到达松树的顶端。
11月的时候,它们开始选择松树的高处,或树枝的顶端,搭建越冬的房屋。
它们吐丝结网,把附近的松叶都网起来。
松叶和丝混合的建筑材料,使它们的房屋更加坚固。
造好的房屋像一只大大的蛋,中间是一根乳白色的丝柱,夹杂着绿色的针叶。
顶上有许多小圆孔,那是小虫进出的门。
小虫们夜间呆在屋子里,日上三竿后,它们陆续出门,到门口的小阳台上叠成罗汉晒太阳。
阳台顶上有它们用丝网搭成的遮阳蓬,可以防止太阳曝晒。
这群游手好闲的小东西晒着日光浴,舒服地打着盹,消磨掉一整天的时光。
它们不时地摇摆着头,表达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到了傍晚六七点钟的光景,这些瞌睡虫都醒了,慢悠悠地爬回家。
它们一面走一面吐着丝,还不时把一些松叶掺杂进去,因此它们的巢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牢固。
每天晚上,它们都会花上两个小时做这项工作。
它们知道,冬天即将来临,得赶紧建一个温暖的窝了。
每一条松毛虫都紧张而快乐地工作着。
干完活,肚子也饿了。
食堂就在巢的下面,它们纷纷从巢里钻出来,爬到下面的针叶上,安静地吃着。
它们红色的外衣停留在绿色的针叶上,真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啊!
这一场宴会常常到深夜才散席。
回到巢里后,它们还要再干一会儿活。
当最后一批松毛虫进巢的时候,已是深夜一两点钟了。
松毛虫出巢时,会一边走,一边吐着丝,然后再循着先前的丝路返回家。
不过,有时候会发生意外——它迷失了自己的丝,却找到了别的松毛虫的丝。
这样,它就会顺着线索爬到一个陌生的巢里。
这位不速之客会不会引起纠纷呢?
不会。
主人非常随和,既然来了,就是兄弟,大家吃住在一起,丝毫没有生疏的感觉。
有一则关于羊的古老故事,说是有一只羊被人扔到了海里,于是整个羊群也跟着跳下了海,因为那是它们的头羊。
羊有一种天性,就是永远要跟着头羊走。
因此,有人批评羊是世界上最愚蠢、最可笑的动物。
松毛虫也具有这种认死理的天性,而且比羊还要死板。
领头的松毛虫爬到什么地方,其余的虫就跟着爬到什么地方,一只跟着一只,井然有序。
哪怕第一只虫走得歪歪斜斜,甚至转着圈走,后面的队伍都是依葫芦画瓢。
它们排成单行,后一只虫的须触到前一只虫的尾,一点空隙都不留。
领头的虫边走边吐着丝,第二只虫踏着第一只吐出的丝前进,同时自己也吐出一根丝,覆在第一根丝上,后面的松毛虫也都照着这样做。
当这支松毛虫队爬过之后,地上就会出现一条闪闪发光的丝路。
为什么松毛虫外出这样讲排场呢?
它们不能像别的虫子一样简朴些吗?
原因大致有两个:
松毛虫外出觅食通常是在晚上,从一根枝爬到另一根枝,树枝忽粗忽细,位置忽高忽低,道路曲折难认。
如果沿途不留下路标,它们吃饱后,就找不到自己的巢了,这是第一个原因。
有时候在白天,这些小东西们也会排着长队外出散步,看看周围的环境,或者为新居找一个合适的地点。
这样的旅行,沿途的记号是不能少的。
在野餐地,它们有时分散行动,有时集体会餐,只要有丝线路标,它们就可以回到大部队。
所以这丝线不仅是一条路,而且是把大家拴在一起的绳索。
这是第二个理由。
在松毛虫队中,领路的头领并不固定,当选的原因也纯属偶然,今天你做,明天它做,没有一定的规则。
如果队伍意外散乱了,那么等大家重新排好队时,头领很可能就换了。
尽管每一位头领都是临时的,也不享受特殊待遇,但是一旦做上了头领,它就会摆出领袖的架势,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只见它走在队伍的前头,摇摆着上身,小脑袋左顾右盼的,好像在做某种运动,又像是在调查什么。
从平民变成领袖,毕竟是一个飞跃,它是不是一时还不能适应呢?
它那又黑又亮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
我们无法猜测。
不过,我想,那里面一定有一小部分东西具有分辨功能,可以帮助它认出哪些物体粗糙,哪些物体光滑,哪些地方走不过去,最主要的是,该把队伍引向哪个方向。
松毛虫的队伍长短不一,相差悬殊。
我看到的最长的队伍有二百多只松毛虫,那是一条蜿蜒的长蛇阵;
而最短的队伍一共只有两条虫,但是它们仍然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一个紧跟着另一个,丝毫不马虎。
看到松毛虫如此死板,我想和它们开一个玩笑。
一天中午,我看到一大群松毛虫爬到院子里一只大花盆的边沿,这是它们平时喜欢来玩的地方。
只见它们排着整齐有序的队伍,徐徐前进着,不一会儿就首尾相接,绕成了一个封闭的环。
我赶紧把还要爬上去的松毛虫赶走,并刷掉了花盆壁上的丝线,截断了盆沿和地面的通道。
于是,有趣的景象出现了:
这些傻乎乎的小虫子就开始沿着盆沿兜圈子,15分钟绕场一周。
它们的队伍首尾相接,已经没有头领了,但它们自己并不知道。
每条松毛虫都跟着前一条虫走,不断地把自己的丝添加在丝路上,以为这样可以到达一个新的地方。
这些可怜的小东西!
它们会没完没了地走下去,直到累死为止吗?
我认为过一段时间,松毛虫们一定会发现上当了,于是逃离这里。
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
这支无头无尾的队伍一直前进着,直到黄昏时分,才走走停停,时而快时而慢了。
到了晚上10点钟左右,队伍仍在缓慢挪动着。
吃饭的时间到了,别的松毛虫队出巢大吃大喝,可是花盆上的这队松毛虫却空着肚子行军。
它们以为只要行动,就离目标越来越接近,而事实上是空耗体力!
其实,花盆边上就有一棵松树,这群小傻瓜只要从花盆上下来,就可以爬上松树美美地吃一顿了。
然而,它们是如此执迷不悟地相信丝线的路标。
10点半的时候,我失去了耐心,回房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当我再去看它们的时候,它们还是那样排着队,但步伐已经停止了。
夜间气温太低,它们蜷起身子取暖。
等太阳升起后,它们又恢复了知觉,勉强打起精神继续兜圈子。
第三天,这群可怜的松毛虫再也受不了夜里的寒冷,已经顾不上队形的整齐,分成两堆,聚在一起相互取暖了。
按理说,这两堆虫会组成两支新的队伍,每队该有一个头领了,这个头领会把它们引向哪里呢?
看到它们那黑亮的小脑袋左顾右盼的样子,我想,不久它们就可以摆脱这个可怕的怪圈了。
可是当这两支队伍相逢的时候,竟然又合成了一个封闭的环,这群顽固的小东西啊!
它们竟然又开始了漫无边际的兜圈子。
一个绝好的逃生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接下来的夜晚,气温更加寒冷,后半夜甚至还降了霜,这些松毛虫又都挤成了一堆。
七只耐不住饥寒的松毛虫离开了队伍,想去花盆边找吃的。
然而这支逃兵小分队的运气并不好,当它们到达花盆中心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可吃的东西,于是只好无奈地原路返回大部队。
如果它们是往花盆外面去冒险,就能成功自救了。
第六天,天气很暖和。
有几只虫热得受不了,便用尾部的假足站在盆沿的最外侧,把身体挂在空中,做出要跳下去的姿势。
最后,有一条虫从盆沿上悄悄溜下来,可是刚走到一半,就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勇气,于是又回到大部队,和大家共患难。
但正是因为这次失败的开小差,使得盆沿上的松毛虫队已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圆圈,而是在某处断开了。
这正好给它们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
两天以后,也就是这个实验的第八天,松毛虫们陆续从盆沿上爬下来。
日落时分,最后一只松毛虫也回到了巢里。
有人认为,动物是有灵性的,可是在松毛虫身上,我实在看不出这一点。
不过,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们中的个别成员还是能够打破常规,寻找自救之路的。
它们没有被自己画的圈活活困死,这说明它们还有一点头脑。
可怜的松毛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松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