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017757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9.24KB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重点: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教学难点:
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策略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中的一组现象,与前面学习的四种现象一起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生活中并不难见到,但不易被学生注意。
而且气体不易看见,难以直接观察到。
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力求从生活和实验出发,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辅以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不太常见的现象,为学生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情境,实验激趣,问题驱动,充分让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动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回答问题精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樟脑丸、松树枝、碘、热水、冷水、酒精灯、碘锤、烧杯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导入:
据报道,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曾发生了一件怪事:
当时气温约-15℃,沙丘上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结舌。
对于这个现象,你认为雪发生了怎样的状态变化?
演示:
把樟脑丸碾成粉末后放入烧瓶中,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放入烧瓶内的松枝上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有没有液态物质出现。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结果、讨论总结得出:
固态的樟脑粉末经加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樟脑蒸气;
气态的樟脑蒸气又冷却直接变成固态的樟脑粉末。
思考讨论:
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或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
学生阅读并有根据地回答:
从当时的气温很低,以及干爽的沙地可以判断雪不可能熔化。
只能是直接变成水蒸气跑掉了。
即雪由固态没有经过液态直接变成了气态。
学生观察并回答:
樟脑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没有液态物质出现。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新课教学(30分钟)
一、升华和凝华
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将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放入热水前:
碘是什么状态?
放入热水后:
观察到的什么现象?
说明碘变成什么状态?
放入冷水后:
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过程中有没有液态物质出现?
进一步讲解:
碘的熔点是113.7℃,实验用的热水温度约60℃,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碘达不到熔点也不会熔化。
师生归纳总结: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思考:
1.对烧瓶内的冰加热,观察到冰先化成了水,后水变干了,这个过程中,冰是否发生了升华?
你对升华和凝华定义中的“直接”两字是怎样理解的?
2.如果不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碘能升华吗?
这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
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
活动体验:
碘与指纹破案
在侦破案件时,公安人员常常需要从案件现场提取指纹。
下面请大家模仿做一个实验,提取自己的指纹。
先在一张白纸上按下自己的指纹(现在看不到),放置一旁备用。
然后在烧杯内放少许碘颗粒,再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口,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待烧杯中出现紫色气体时,将玻璃片拿去,用按有指纹的白纸靠近烧杯口并不断来回移动,注意观察白纸上有没有指纹显现出来。
要求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解释提取指纹的道理。
体验升华吸热,教师演示:
1.将一个棉布袋套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口部,手按灭火器的手柄,过一会儿,棉布袋内会有干冰出现,将干冰迅速放入保温桶内保存。
2.在烧杯中放一小块干冰,仔细观察,发现什么现象?
用手接触烧杯底部,有什么感觉?
说明什么问题?
3.在烧杯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此时观察到水像重新沸腾一样:
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
水中的气泡是就是固态干冰升华变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4.在烧杯中放少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大块干冰,此时烧杯内水的状态变化情况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同时烧杯内壁会出现“霜花”。
这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使水快速凝固成冰,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烧杯壁会凝华成霜。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为什么会有冰花?
启发学生回答:
(1)冰花的形成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2)冰花是什么物质凝华而成?
(3)冰花是附在房间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4)为什么冰花只形成在房间玻璃的内表面?
难道屋外没有水蒸气吗?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
比如:
用久的电灯泡灯丝会变细,玻璃泡会显得黑,这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使体积减小,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
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内壁上凝华成冰晶;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结成了一层“霜”;
冬天,冰冻的衣服(结了冰)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
冬天,0℃或以下(未达到熔点)雪人仍逐渐变小;
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
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白雾、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食品保鲜等。
多媒体展示:
用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
用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包含哪些物态变化过程?
让学生解释人工降雨,教师作出评价并统一观点,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
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学生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回答:
碘是黑色固体。
放入热水后,碘锤内有紫色蒸气产生,说明碘变成气体。
放入冷水后紫色蒸气慢慢消失,同时观察到碘锤内壁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碘由气态变成了固态。
实验过程中没有液态物质出现。
学生通过交流回答:
不是升华。
冰是先熔化后汽化。
“直接”就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或由气态变成固态时,不经过液态。
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发现干冰逐渐变小,并且没有液体产生,说明干冰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也就是说干冰发生了升华。
此时,用手接触烧杯底部,感觉烧杯底部变冷,说明升华的过程需要吸热。
学生讨论、回答:
(1)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华。
(2)冰花是什么水蒸气凝华而成?
(3)冰花是附在房间玻璃的内表面。
(4)凝华发生的条件是要放出热量,房间内的水蒸气由于温度较高,接触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后,放出热量凝华为冰花;
而屋外的水蒸气由于温度低无法放热,故冰花形成在房间玻璃的内表面。
升华和凝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
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都进行得较为缓慢,再加上变化前后的气体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几乎没有感性认识。
用“碘锤”来做升华实验,现象明显且简便易行、安全卫生,是观察升华、凝华现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学以致用,增强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美好情感。
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提升观察能力。
通过讨论问题,解释现象,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二、水循环
学生阅读:
STS“水循环”
要求:
(1)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完成课本水的三态联系填空。
(3)思考问题:
水为何珍贵?
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
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我们应该怎么办?
(4)对自己家里的用水进行调查,如每天用水情况(估计),洗衣用多少水,洗澡用多少水,抽水马桶用多少水等等,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节约用水?
预测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如果完成实施后每月能够节约多少水?
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
学生阅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具体实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在同学们的学习中,形成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
对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梳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升华和凝华 升华 凝华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