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006442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77.52KB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时俱进最主要的体现是辩证法。
(4)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根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认识根源、个人条件。
其中,
社会历史根源:
包括生产高度社会化(产业大军的出现)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了两大基本阶级。
阶级根源:
包括无产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有分散走向联合(由自发走向自觉)以及三大历史事件([英]宪章工人运动、[法]里昂工人起义、[德]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认识根源:
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包括从收集资料到整理资料、三大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以及进化论),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社会科学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阶级理论。
——哲学:
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国富论、道德情怀论);
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
法国(傅里叶、圣西门)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欧文)
——阶级理论—法国的历史学派。
个人条件:
马克思(犹太人),民主主义党派,生在律师家族,知识渊博有先进的意识和社会的(立场)实践。
(2)马克思发展史梳理——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1843-1906年
列宁时期——1906-1924年
斯大林时期——1924-1956年
后斯大林时期——1956-1989年
中国时代——1989-至今
(五)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1)麦克莱伦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优点:
A、马克思确立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并且认为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B、马克思是西方社会三大批判家之一(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
他认为西方社会给予人的平等是不平等条件下的平等。
缺点:
麦克莱伦认为马克思的学说是有生命力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已经教条化,并不符合事实。
(2)我们的评价
A、马克思的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是有生命力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教条化现象。
因此,我们今天既要坚持它,又要发展它。
B、计划经济的破产的评价
我们认为:
这种说法应值得商榷,因为条件不一样,由于经济极度发展,物品极度丰富,经济计划还是需要的。
除非达到两个条件(a制定计划的人全知全能+b全民利益一致),否则计划经济难以破产。
《提纲》是马克思对以前信仰的总清算,是对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主要观点的鲜明、扼要的最初表述。
A.《提纲》是新世界观的萌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纲领,它为进一步系统地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它的现代化、民族化进程。
2、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及改革开发的规律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认识、去把握。
《提纲》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
人是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的,实践是我们认识的基础和唯一标准。
只要我们处理好主体与客体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逻辑结构
《提纲》全文不到1500字,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条):
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相当于总论]唯心论;
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第二部分(3-9条):
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践是历史[相当于分论]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10-11条):
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相当于结论]学的根本特点。
[分条重点]
第一条:
旧唯物主义与旧唯心主义的缺点
1、旧唯物主义从事物从客观去理解,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
马克思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而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
2、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
3、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题目1]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与旧唯心主义的缺点是什么?
答:
A、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不了解实践的意义。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B、唯心主义的缺点:
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只是抽象的发展能动的方面。
[题目2]费尔巴哈的错误在哪?
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第二条: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马克思认为:
(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2)离开实践谈思维的真理性问题是毫无现实意义的。
(3)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
[题目1]经院哲学(名词解释)
经院哲学是指欧洲中世纪的哲学,也称神学。
第三条:
法国唯物主义学说的错误
法国唯物主义在环境和教育上的错误观点:
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马克思在环境和教育方面指出: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这就是说,人们在实践中,既改造了环境又改造了人自身。
人的活动与环境、教育是相互作用的。
[题目1]法国唯心主义的学说错误在哪?
把人看成消极而被动的,人也能创造环境。
要从事件的方面去理解。
[题目2](名词解释)实践,实践的特点与形式是什么?
实践:
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特点:
A、能动性;
B、现实性;
C、客观历史性。
形式:
A、生产(劳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政治与经济实力);
C、实验。
第四条:
费尔巴哈批判宗教
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宗教把现实的世界分为神的世界和世俗世界,并认为人间世界是由神、上帝创造的。
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目的,是要打倒上帝。
②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错误
马克思接着指出:
费尔巴哈没有弄清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解决宗教的正确途径。
费尔巴哈的错误是把宗教变迁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人间本来就是分裂的,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分裂的根源。
③唯物主义的宗教观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科学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正确解决宗教问题的途径,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宗教观。
[题目1]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在哪?
宗教的世界来源于现实的世界,但是这样的认识还不够。
第五条:
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
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中包括饮食、安全;
社会属性中包括自由自觉(自主性)和社会关系(代表)。
因此,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主要因为
(1)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理解人
(2)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一类。
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应该把人放入社会的各种关系中去理解,从社会劳动过程中理解人。
第六条: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发生两个错误: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
第七条:
宗教的感情本身是社会产物
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
宗教不是人的自然的、永恒的本质,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因此,宗教感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
第八、第九条:
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第十条:
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
马克思明确指出:
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资本主义;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立足于社会主义。
第十一条:
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
特征:
世界本身是不合理的,而哲学家只是将不合理的世界解释为合理。
历史使命:
改变不合理的世界。
总结:
《提纲》这篇文以实践为主题,以实践为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点,对客观世界的改变你,体现诶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特点。
[题目1]《费尔巴哈提纲》写作时间。
[题目2]《费尔巴哈提纲》历史意义。
[题目3]《费尔巴哈提纲》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与旧唯心主义的缺点是什么?
[题目4]第一条中费尔巴哈的错误在哪?
[题目5]经院哲学(名词解释)
[题目6]法国唯心主义的学说错误在哪?
[题目7]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在哪?
[题目8](名词解释)实践,实践的特点与形式是什么?
第三篇:
关于《神圣家族》
1、神圣家族的作者;
2、主要内容;
3、有什么标志;
4、批判哪个学派;
5、代表人是哪位学者;
6、主要观点
[重点解析]
(一)写作时间:
1845年2月
(二)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
(三)主要批判学派:
青年黑格尔派,以包威尔为首的代表
(四)标志:
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第一本
(五)主要观点
A、提出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B、提出了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六)文章又名:
批判的批判而作的批判
(七)意义:
A、完成了黑格尔哲学转向社会主义,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基础。
B、揭示了《神圣家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作了充分的、直接的理论准备。
(一)分章大意
第一章:
是对《文学总汇报》文体的批判。
通过对赖哈特的批判,揭露《文学总汇报》的恶劣文风。
恩格斯借此来嘲讽这位“哲学博士”。
第二章:
揭露法赫尔对历史特别是对英国历史的歪曲,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研究历史的唯心主义方法。
第三章:
批判《文学总汇报》的题材,通过对荣格尼茨写的《瑙威尔克先生和哲学系》一文的批判,揭露青年黑格尔派故弄玄虚,搞繁琐哲学。
第四章:
批判鲍威尔用思辨的方法研究现实问题,以及对蒲鲁东和蒲鲁东著作的歪曲。
第五章:
批判施里加对欧仁·
苏小说《巴黎的秘密》的思辨歪曲,通过对“思辨结构秘密”的解剖,揭露思辨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
第六章:
批判布鲁诺·
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揭露他的“精神”和“群众”对立的唯心史观。
第七章:
是第六章批判“精神”和“群众”对立的展开和补充。
第八章:
对《巴黎的秘密》一书的分析和批判,是第五章的继续和展开。
(二)阐述的问题
(1)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实质,阐明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2)对唯物主义基本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一次确立了马克思哲学史观的基本原则。
(3)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全面探讨了唯物史观基本内容:
A、提出生产方式的概念,揭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B、隐现“生产关系”思想
C、人的本质的初步论述和“精神生产”概念的提出
D、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E、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题目1]请解释《神圣家族》是什么?
《神圣家族》是1845年2月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一本合作书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以鲍威尔为首为代表)的著作。
[题目2]《神圣家族》提出了什么观点?
提出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到的决定作用,同时,提出了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题目3]《神圣家族》这一本著作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神圣家族》这一著作具有以下意义:
[题目4]《神圣家族》这一书主要内容有什么?
主要内容如下:
(1)对《文学总汇报》文体的批判。
(2)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研究历史的唯心主义方法。
(3)揭露青年黑格尔派故弄玄虚,搞繁琐哲学。
(4)批判鲍威尔用思辨的方法研究现实问题,(5)揭露思辨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
(6)批判布鲁诺·
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7)批判“精神”和“群众”对立(8)对《巴黎秘密》部分内容进行批判。
第四篇:
马克思﹒恩科斯《共产党宣言》
1、时间;
2、作者;
3、主要内容;
4、贡献;
5、结构与特点;
6、两个“必然”
(一)写作时间:
1848年2月
克思恩格斯合著
(三)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四)结构:
引言+4个部分
(五)特点与特征:
1、消灭私有制。
2、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也必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发展。
它的实际运用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求与各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
(六)口号: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七)基本内容:
(1)对待《宣言》的科学态度。
(2)阐明了《宣言》的性质和任务。
(3)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
(4)对《宣言》作重要修改和补充。
(5)俄国革命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八)基本思想:
(1)生产资料、生产方式是政治和精神的历史基础。
(2)阶级斗争: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3)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只有消灭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解放自己。
(九)主要观点: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2)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使命。
(3)资本建立世界市场并在全球扩张。
(4)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5)消灭私有制
(6)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道路。
(7)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
(八)两大结论(两大“必然”)
(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2)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一)至(六)题目可能会出填空题,与名词解释。
横线部分为重点记忆部分。
[题目1]请论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如下:
[题目2]论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与主要观点。
A、基本思想:
B、主要观点:
(5)消灭私有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选读 考试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