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与管道涂料防腐设计与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998816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0.20KB
设备与管道涂料防腐设计与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设备与管道涂料防腐设计与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与管道涂料防腐设计与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般规定
3.1.1涂料的选用,应遵守下列原则:
1与被涂物的使用环境相适应:
2与被涂物表面的材质相适应;
3各层涂料正确配套;
4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5具备施工条件。
3.1.2碳素钢、低合金钢的设备、管道及其附属钢结构表面应涂漆。
3.1.3涂装在钢材表面上的底层涂料,宜选用现行国家标准《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20中测定附着力为1级的底漆。
3.1.4除设计另有规定外,下列情况不应涂漆:
1奥氏体不锈铜的表面:
2镀锌表面;
:
3已精加工的表面:
4涂塑料或涂变色漆的表面:
5铭牌、标志板或标签。
3.1.5在制造厂制造的静止设备、管道及其附属钢结构应按设计要求涂底漆。
3.1.6下列情况应在施工现场涂漆:
1在施工现场组装的设备、管道及其附属钢结构:
2在制造厂已涂底漆,需在施工现场修整和涂面漆的设备、管道及其附属钢结构;
3在制造厂已涂面漆,需在施工现场对损坏的部位进行补涂的设备、.管道及其附属钢结构。
3.1.7埋地设备和管道应进行涂料防腐蚀。
3.1.8大气中腐蚀性物质对钢材表面的腐蚀,可按其腐蚀程度分为强腐蚀、中等腐蚀、弱腐蚀三类,见表3.1.8。
表3.1.8
腐蚀性物质及作用条件
腐蚀程度
类别
作用量
空气相对湿度(%)
强腐蚀
中等腐蚀
弱腐蚀
腐蚀性气体①
Ⅰ
—
<60
√③
Ⅱ
√
Ⅲ
Ⅳ
60~75
>75
酸雾
无机酸
大量
少量
≤75
有机酸
颗粒物②
难溶解
易溶解、难吸湿
易溶解、易吸湿
滴溅液体
工业水
PH>3
PH≤3
盐溶液
碱溶液
一般有机液体
注:
①腐蚀性气体分类见表A.0.1;
②颗粒物类别见表A.0.2
③表中“√”表示所在备件下的腐蚀程度.
3.1.9设备和管道防腐蚀常用涂料的性能、用途及其配套方案见附录B。
3.1.10涂料使用量的估算见附录C。
3.2表面处理
3.2.1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应与国标《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中典型样板照片对比确定。
3.2.2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分为下列四级:
1A级——全面地覆盖着氧化皮而几乎没有铁锈的钢材表面;
2B级——已发生锈蚀,且部分氧化皮已经剥落的钢材表面;
3c级——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或可以刮除,且有少量点蚀的钢材表面:
4D级——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全面剥离,且已普遍发生点蚀的钢材表面。
3.2.3钢材表面的除锈等级,分为下列四级:
1St2--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2St3-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除锈应比St2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3Sa2-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的。
4Sa2.5-非常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屡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3.3地上设备和管道防腐蚀
3.3.1地上设备和管道防腐蚀涂料I可按表3.3.1选用。
表3.3.1防腐蚀涂料性能和用途
涂料种类涂料性能和用途
酚醛树脂涂料
沥青涂料
醇酸树脂涂料
过氯乙烯涂料
烯树脂涂料
环氧树脂涂料
聚氨酯涂料
元素有机硅涂料
橡胶涂料
无机富锌涂料
一般防腐
△
耐化工大气
○
耐无机酸
╳
耐有机酸酸雾及飞沫
耐碱
耐盐类
耐油
汽油、煤油等
机油
耐溶剂
烃类溶剂
脂、酮类溶剂
氯化溶剂
耐潮湿
耐水
耐温(℃)
常温
≤100
101~200
201~350
351~500
耐候性
附着力
表中“√”表示性能良好,推荐选用;
“○”表示性能一般,了选用;
“╳”表示性能差,不宜选用;
“△”表示由于价格、施工等原因,不宜选用。
3.3.2除下列情况外,隔热的设备和管道应涂l~2道酚醛或醇酸防锈漆。
1沿海、湿热地区保温的重要设备和管道,应按使用条件涂耐高温底漆;
2保冷的设备和管道可选用冷底子油、石油沥青或沥青底滚,且宣涂1~2道。
3.3.3地上设备和管道防腐蚀涂层总厚度,应符合表3.3.3中的规定。
表3.3.3地上设备和管道防腐蚀涂层干膜总厚度(μm)
涂层干膜总厚度
重要部位或维修困难部位
室内
室外
≥200
≥250
增加涂装道数1~2道
≥150
≥100
≥120
注:
耐高温潦层的漆膜总厚度为40_60μm.
3.3.4地上设备和管道的防腐蚀涂层使用寿命应与装置的检修周期楣适应,且不宜少于两年。
3.3.5底层涂料对钢材表面除锈等级的要求,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对锈蚀等级为D级的钢材表面,应采用喷射或抛射除锈.
3.3.5底层涂料对钢材表面除锈等级的要求
底层涂料种类
除锈等级
强腐蚀
中等腐蚀
弱腐蚀
醇酸树脂底漆
Sa2.5
St3
沥青底漆
Sa2或St3
过氯乙烯底漆
St2.5
乙烯磷化底漆
环氧沥青底漆
环氧树脂底漆
聚氨酯防腐底漆
有机硅耐热底漆
氯磺化聚乙烯底漆
氯化橡胶底漆
无机富锌底漆
3.4埋地设备和管道防腐蚀
3.4.1埋地设备和管道表面处理的除锈等级应为St3级。
3.4.2埋地设备和管道防腐蚀等级,应根据土壤腐蚀性等级按表3.4.2确定。
3.4.3埋地管道穿越铁路、道路、沟渠,以及改变埋设深度时的弯管处,防腐蚀等级应为特加强级。
3.4.4防腐蚀涂层可选用石油沥青或环氧煤沥青防腐漆。
防腐蚀涂层结构,应符合表3.4.4—1和表3.4.4—2的规定。
表3.4.2土壤腐蚀性等级及防腐蚀等级
土壤腐蚀
性等级
土壤腐蚀性质
防腐蚀等级
电阻率
(Ωm)
含盐量
(质量比%)
含水量
电流密度
(mA/cm2)
pH值
强
<50
>0.75
>12
>0.3
<3.5
特加强级
中
50~100
0.75~0.05
5~12
0.3~0.025
3.5~4.5
加强级
弱
>100
<0.05
<5
<0.025
4.5~5.5
普通级
其中任何一项超过表列指标者,防腐蚀等级应提高一级
表3.4.4—1石油沥青防腐蚀涂层结构(mm)
防腐蚀涂层结构
每层沥青厚度
涂层总厚度
沥青底漆—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聚氯乙烯工业膜
≈1.5
≥7.0
≥5.5
沥青底漆—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聚氯乙烯工业膜
≥4.0
表3.4.4—2环氧煤沥青防腐蚀涂层结构(mm)
底漆—面漆—玻璃布—面漆—玻璃布—面漆—玻璃布
—两层面漆
≥0.8
底漆—面漆—玻璃布—面漆—玻璃布—两层面漆
≥0.6
底漆—面漆—玻璃布—两层面漆
≥0.4
3.4.5石油沥青防腐蚀涂层对沥青性能的要求应符合表3.4.5—1的规定。
石油沥青性能应符合表3.4.5—2的规定。
防腐蚀涂层的沥青软化点应比设备或管道内介质的正常操作温度高45℃以上,沥青的针入度宜小于20(1/10mm)。
表3.4.5—1石油沥青防腐蚀涂层对沥青性能的要求
介质
温度
(℃)
性能要求
说明
软化法(环球法)
针入度(25℃)
(1/10mm)
延度(25℃)
(cm)
≥75
15~30
>2
可用30号沥青或30号与10号沥青调配
25~50
≥95
5~20
>1
可用10号沥青或10号沥青与2号3号专用沥青调配
51~70
5~15
可用专用2号或专用3号沥青
71~75
≥115
<25
专用改性沥青
表3.4.5—2石油沥青性能
牌号
专用2号
135±
5
17
1.0
专用3号
125~140
7~10
10号
10~25
1.5
30号
≥70
25~40
3.0
专用改性
3.4.6玻璃布宜采用含碱量不大于12%的中碱布,经纬密度为10×
10根/cm2,厚度为0.10~0.12mm,无捻、平纹、两边封边、带芯轴的玻璃布卷。
不同管径适宜的玻璃布宽度见表3.4.6。
3.4.6不同管径的玻璃布适宜宽度(mm)
管径(DN)
<250
250~500
>500
布宽
100~250
400
500
3.4.7聚氯乙烯工业膜应采用防腐蚀专用聚氯乙烯薄膜,耐热70℃,耐寒-30℃,拉伸强度(纵、横)不小于14.7MPa,断裂伸长率(纵、横)不小于200%,宽400~800mm,厚0.2±
0.03mm。
4施工
4.1一般规定
4.1.1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
4.1.2施工前,应完成方案编制和技术交底。
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4.1.3涂料防腐蚀施工机具应安全可靠,并满足工艺要求。
4.1.4涂装前,应按要求对被涂表面进行表面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涂装。
4.1.5涂装表面的温度至少应比露点温度高3℃,但不应高于50℃。
不同环境相对湿度下金属表面温度与露点的关系,应符合图4.1.5的规定。
4.1.6设备和管道防腐蚀涂装宜在焊接施工(包括热处理和焊缝检验等)完毕,系统试验合格后进行。
如在此前进行涂装,必须将全部焊缝留出,并将焊缝两侧的涂层作成阶梯状接头,
待试验合格后按要求补涂。
4.1.7当改变涂料的品种或型号时,应征得设计部门同意,并按新的涂料技术性能和施工
要求制定相应的涂装技术方案。
4.1.8底漆、中间漆、面漆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或产品说明书配套使用。
不同厂家、不同品种的防腐蚀涂料、不宜配套使用。
如需配套使用必须经试验确定。
4.1.9防腐蚀涂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且应符合出厂质量标准。
过期的涂料应按质量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1.10使用稀释剂时,其种类和用量应符合油漆生产厂标准规定。
4.1.11进行防腐蚀涂料施工时,应先进行试涂。
4.1.12配制和使用防腐蚀涂料时,应先搅拌均匀,必要时可用200目铜丝网过滤后使用。
开桶使用后的剩余涂料,必须密封保存。
4.1.13涂层应完整、均匀,涂装道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1.14设备和管道常用防腐蚀涂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4.2涂装前表面处理与检查
4.2.1表面处理前,应按本规范第3.2.2条确定待处理表面的锈蚀等级。
4.2.2表面除锈等级应按本规范第3.3.5条和第3.4.1条的要求执行。
4.2.3表面除锈,可采用下列方法:
1.干喷射法宜采用石英砂为磨料,以0.4~0.7MPa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喷射,喷射后的金属表面不得受潮。
当金属表面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时,喷射作业应停止:
2.手动工具除锈法采用敲锈榔头等工具除掉钢表面上的厚锈和焊接飞溅物,刀等工具刷、刮或磨,除掉金属表面上松动的氧化皮、疏松的锈和旧涂层;
3.动力工具除锈法用动力驱动旋转式或冲击式除锈工具,如旋转钢丝刷等,松动的氧化皮、锈和旧涂层。
当采用冲击式工具除锈时,不应造成金属表面损伤;
采用旋转式工具除锈时,不宜将表面磨得过光。
金属表面上动力工具不能达到的地方,必须用手动工具做补充清理。
4.2.4被油脂污染的金属表面,除锈前可采用表4.2.4中所列方法之一除油污。
除油污后应用水或蒸汽冲洗。
。
‘。
4.2.5表面旧涂层,可采用下到方法清除:
1机械法
2火烧法对于薄壁设备应有防止壳体变形措施,本法不适用于退火钢、淬硬钢或经过热处理的设备和管道;
3热碱液溶解法采用本法对应有排放残液的措施。
本法不适用于耐碱腐蚀的涂层;
4脱漆剂法采用本法时应有排放残液和保护操作人员皮肤的措施,脱漆完毕后应用汽油冲洗、擦净,才能进行涂装。
表4.2.4表面除油污方法
方法
清洗液(质量%)
清洗液温度(℃)
清洗时间(min)
适用范围
溶剂法
200号溶剂油煤油
洗净为止
一般油污
碱洗法
氢氧化钠3磷酸三钠5硅酸钠3水89
90
40
含少量油污
氢氧化钠5碳酸钠10硅酸钠10水75
含大量油污
4.2.6表面处理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宏观检查和局部抽样检查:
1宏观检查主要检查被除锈表面是否有漏除(锈、油污)部位,并应注意检查转角部位除锈质量和表面油污浮尘的清除:
’
2局部抽样检查应将除锈表面与本规范第3.2.1条规定的典型样板照片对照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设备逐台检查,每台抽查5处,每处检查面积不小于100cm2;
b管道检查按同管径、同一除锈等级总延长米进行。
长度小于或等于500m抽查5处;
大于500m时,每增100m增加l处,每处检查面积不小于100cm2;
c附属钢结构按类别检查,对同类钢结构抽查5处,每处检查面积为50~100cm2
4.2.7表面处理检查中发现有不符合表面除锈等级要求时,应重新处理,直到合格为止。
4.2.8表面处理检查后,应填写检查结果表,格式见表4.2.8。
表4.2.8表面处理检查表(格式)
工程名称/单元名称
处理对象名称
处理总量(㎡)
锈蚀等级
除锈等级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检查意见
宏观检查
漏除锈
转角或局部除锈
油污浮尘除锈
局部抽查
综合质量评定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检查日期
4.2.9钢表面处理后,应在4小时内涂底漆。
当发现有新锈时,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4.2.10在施工现场加工的设备、管道及其附属钢结构,应在安装前进行表面处理,并涂底漆。
4.3地上设备和管道防腐蚀施工
4.3.1涂底漆前应对组装符号、焊接坡口、螺纹等特殊部位加以保护,以免涂上涂料。
4.3.2涂装表面必须干燥。
前一道漆膜实干后.方可涂下一道漆(过氯乙烯漆、聚氯酷漆除外)。
判断漆膜实干的方法以手指用力按压漆膜不出现指纹为准。
4.3.3涂层的施工宜采用刷涂、滚涂或喷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刷涂或滚涂时,层间应纵横交错,每层往复进行(快干漆除外),涂匀为止;
2喷涂时,喷嘴与被喷面的距离,平面为250~350mm,圆弧面为400mm,并与被喷面成70°
~80°
角。
压缩空气压力为0.3~0.6MPa;
3大面积施工时,可采用高压无气喷涂;
喷涂压力宜为11.8~16,7MPa,喷嘴与被喷涂表面的距离不得小于400mm:
4刷涂、滚涂或喷涂应均匀,不得漏涂。
4.3.4涂层总厚度和涂装道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应平滑无痕,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流坠、粉化和破损等现象。
4.3.5施工环境应通风良好,并符舍下列要求:
1温度以l3~30℃为宜,但不得低于5℃;
2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
3遇雨、雾、雪、强风天气不得进行室外施工;
4不宜在强烈日光照射下施工。
4.3.6乙烯磷化底漆的配制与涂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乙烯磷化底漆可作为碳素钢表面的磷化处理,但不能代替防腐蚀底漆使用。
其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2乙烯磷化底漆的配制:
由四分底漆和一分磷化液(质量比)组成,其配比不得任意改变。
配制时,应先将搅拌均匀的底漆放入非金属容器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磷化液,混合均匀,放置30min后方可使用,井应在12h内用完;
3乙烯磷化底漆只涂覆一层,厚度为8~15μm,以喷涂为宜。
如采用刷涂,则不宜往复进行。
涂装粘度一般为15S。
调整粘度用的稀释剂为乙醇和丁醇的混合液,乙醇和丁醇质量比为3:
1;
4涂覆乙烯磷化底漆2h后,应立即涂覆配套防腐蚀涂料的底漆,且不得超过24h涂覆完毕。
4.3.7过氯乙烯漆的配制与涂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过氯乙烯漆必须配套使用,按底漆一磁漆一清漆(面漆)的顺序施工,并应在底漆和磁漆及磁漆和清漆之间涂覆过渡漆,过渡漆中底漆和磁漆的质量比为1: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管道 涂料 防腐 设计 施工 规范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