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991510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101.92KB
乡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乡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
1.1.2建设单位
XX县城市管理局
1.1.3建设性质
新建
1.1.4建设地点
共选点布局10座垃圾转运站,其中:
城区及园区4座(罗桥新区转运站、樱花公园转运站、城南新区转运站、茶亭工业园转运站);
周边乡镇6座(皂头镇、田墩镇、四十八镇、石狮乡、郑坊镇、枫岭头镇)。
1.1.5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共包括XX县城区以及6个乡镇区10座压缩垃圾转运站和99座农村标准垃圾房建设。
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5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83.75平方米(含标准垃圾房),购置主要转运设备256台套,日平均收运垃圾317.5吨。
1.1.6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1年。
1.1.7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XXXXX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1.2编制依据
1.2.1基础资料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计办投字[2002]15号通知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
(3)《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4)《XX县石狮乡总体规划(2001-2015)》
(5)《XX县四十八镇总体规划(2009-2030)》
(6)《XX县郑坊镇总体规划图(2002-2015)》
(7)《XX县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8)《XX县皂头镇总体规划图(2007-2020)》
1.2.2主要标准与规范
(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3)《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
(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18-1999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编制原则
(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作为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XX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转运站的站址和处理工艺,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遵循我国城市城区垃圾收集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处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
(3)从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近期为主,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
(4)结合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今后的发展,在设计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安全可靠,使站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
(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体、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
(7)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施工及运行安全。
1.4编制内容
本报告编制范围包括项目的垃圾量分析预测、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主要建设条件、项目工程技术方案设计及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等,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本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作出评价。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指出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从国情上,要求乡镇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自身的环境卫生的建设。
十二五,将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明确提出:
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收集系统,提高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水平,统筹城乡收运处理体系,因地制宜采取适宜技术和运行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到2015年所有市县建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因此,XX县通过结合现有已建成的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完善构建城镇一体化的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程,将大大改善城镇的环境,提高乡镇的整体面貌,加快了乡镇的经济发展。
是一项与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综合上述,本工程的建设是符合国家和江西省对乡镇政策要求,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
同时本工程的建设很好的依托了已经建成的城市卫生填埋场,本工程的建设也是可行的。
2城市概况
2.1自然环境
2.1.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东北部,XX市城西,信江上游,北纬27°
总人口71.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5万人;
城区人口8.8万人。
辖2街道办事处、11镇、10乡、29居委会、195行政村。
2.1.2地形地貌
县境中山、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从南北两端向中部呈阶梯状递降,大致平行于信江对称分布,明显构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马鞍状地形。
中山分布在县境南部和北部,包括五府山、灵山、华坛山等,占全县土地总面积36.2%,海拔1000—1800米,南部最高点五府岗海拔1891.4米。
北部最高点灵山天梯峰海拔1496米。
灵山山峰切割强烈,瀑布较多。
低山主要分布在上泸、四十八、郑坊一带,占全县总面积13.1%,海拔500—1000米。
地形兼有中山与丘陵的特征,地表溶沟、溶槽、石芽多见,有地下溶孔、溶洞和地下河。
丘陵低丘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信江两侧,占全县总面积48.8%,海拔100—500米,多为丹霞地貌,有月岩、南岩、七峰岩等洞穴奇观。
县内河谷平原呈长条状分布于信江两岸,宽处达4000—5000米,海拔50—70米,占全县总面积1.9%,主要由河漫滩和河流阶地组成,属侵蚀堆积地貌。
2.1.3气象气候
XX县1986年至2000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17.8℃,平均最高气温是1998年,为18.6℃;
最低气温是1989年,为17.5℃。
历年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8℃;
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2℃。
年平均降水量2066.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98年,为2589毫米;
年最少降水量出现于1996年,为1288.6毫米。
月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98年6月,为966.9毫米;
月最少降水量出现于1987年12月,为0.6毫米。
降水分布不均,南北山区多于中部丘陵、平原月平均日照142.6小时,1988年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长,达166.7小时;
1997年月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为117.1小时。
7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长,为228.3小时;
3月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仅80.2小时。
年平均风速1.3米/秒。
最大风速年度是1987年,平均风速1.9米/秒;
最小风速年度是1996年、1997年和1999年,平均风速1.0米/秒。
月平均风速3月、4月最大,为1.5米/秒,10月、11月、12月最小,为1.2米/秒历年有霜,霜期最长的是1986年冬至1987年春,有霜期达32天;
霜期最短的是1990年、1991年、1993年和1994年,有霜日仅9天。
年平均气压1001.8百帕。
最高气压年份是1987年,为1002.4百帕;
最低气压年份是2000年,为1000.7百帕。
2.1.4水文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水能丰富,可开发的水能蕴藏量11.6万千瓦,现已开发装机容量3.8千瓦。
县内主要河流有信江、丰溪、泸溪、饶北河、槠溪、马眼水等。
(1)信江
源于浙赣边境怀玉山,王京峰,由东向西流经XX、铅山、弋阳、信江、贵溪、鹰潭等市县,在余干瑞洪入鄱阳湖,全长329km,流域面积15941km2。
流域西滨鄱阳湖,北以怀玉山脉与饶河流域分界,南隔武夷山脉与福建接壤,东与浙江毗邻。
信江河东西向横贯XX县,主要支流有丰溪河、铅山河、白塔河。
(2)丰溪
丰溪河系信江—级支流。
发源于浙江省江山市岭头,流域面积2260km2,在省外部分面积为557.5km2,主河道长度111.0km、流域平均高程409m。
(3)饶北河
饶北河又名灵溪,为信江一级支流。
发源于横峰县西北部金龙山西段的爬拦岗。
流域面积619km2,主河道长度71.8km、流域平均高程354m。
(4)槠溪
发源于灵山,流经XX县清水乡及罗桥后经旭日注入信江。
2.2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
由于乡镇的人口较少,每个乡镇自建垃圾卫生填埋场在经济上不可行,所以目前大多数地区并没有乡镇垃圾卫生填埋场。
同时乡镇相对于县城较为分散,垃圾收运设备并不完善,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垃圾收运设备,大多数靠农用三轮车清运,收运设备简单,运输距离也很短,采取就近填埋方式。
所以目前对于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仍处于简单掩埋阶段,没有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的卫生填埋。
根据实地调查摸底,目前乡镇的环境卫生工作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环卫机构不完善,环卫工人福利制度不健全。
(2)环卫机械车辆配备不完善,多数为运输距离较短的车辆,一方面限制了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另一方面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
同时现有收集车辆为敞开式,垃圾散发的臭味影响环卫工人身心健康。
(3)各乡镇没有垃圾转运站,目前仅有的垃圾收集站均为简易收集站,没有达到环境卫生标准,影响乡镇的环境。
3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的选择
3.1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概述
整个垃圾收运系统由收集、运输和中转3个部分组成。
根据垃圾收运过程中是否存在中转环节,可将垃圾收运系统可分为中转收运系统和无中转收运系统。
从收集垃圾的方式上,我国使用的垃圾收集方式主要有:
车辆流动收集与收集站收集。
车辆流动收集主要是利用收集车辆将各分散收集点的垃圾收集后送入垃圾处理厂的一种方式。
收集站收集主要是利用小型垃圾收集工具(如:
人力三轮车、板车、小型机动车等)收集垃圾后送入预先设置的垃圾收集站。
在收集站积累垃圾至一定程度再将垃圾集中送入垃圾处理厂。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各主要城市相继投资建设了一些垃圾转运站。
经过我国目前已建项目近年来的运行,其缩小垃圾体积、减轻垃圾重量、大容积全封闭运输、操作全自动化等优点,较大地改善了以前城市垃圾收集与运输设施落后、污染严重、操作繁杂、管理困难、效率低下等状况,为减少生活垃圾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环卫作业水平,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手段,获得了大家的基本肯定。
3.2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选择
根据XX县各乡镇垃圾收集系统的现状,参考国内城市的垃圾收运方式方面的经验,XX县各乡镇的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采用收集站进行收集转运。
3.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概述
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主要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气候条件以及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其处理难以有统一的模式。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往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但是不同的处理技术、处理方法最终都以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为目标。
从技术应用方面来看,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
填埋、堆肥、焚烧及综合处理等方式。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卫生填埋,约占全部处置总量的90%以上;
其次是高温堆肥和焚烧,近几年采用焚烧方式在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1)卫生填埋技术
卫生填埋(sanitarylandfill)技术是利用天然山谷、低洼、石塘等凹地或平地,经防渗、排水、导气、拦挡、截洪等措施防护处理后,将垃圾分区按填埋单元进行堆放。
一系列填埋单元构成一个填埋层,多个填埋层依次升高形成填埋体,填埋体至最终设计标高后,最终覆盖封场。
填埋体中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推动有机物降解,使垃圾稳定。
防渗、排水是指在填埋场底部构筑不透水的防水层、集水管、集水井等设施将产生的渗沥液收集排出并进行处理。
导气是在填埋体中设置可渗透性排气或不可渗透阻挡层排气设施将产生的填埋气体收集排出。
卫生填埋的优点是工程造价和处理费用均较低,产生的填埋气体可回收利用;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稳定时间长,产生的渗沥液浓度高、毒性大而较难处理。
当前,由于填埋的卫生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填埋场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也随着提高,因而新的垃圾填埋场有向大型化和综合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另外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防渗、填埋气体输导利用及渗沥液达标排放技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污染控制总体上得到了显著的加强。
由于垃圾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控制从而降至最低水平,同时考虑到填埋处理的相对经济性和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所产生的最终物质必须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消纳,故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用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置垃圾仍然是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2)高温堆肥处理技术
高温堆肥(composting)是将经分选后的有机垃圾或分类收集的有机垃圾,也有的设计是针对混合生活垃圾,在发酵池或发酵场中堆积,采用机械搅拌或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的方法使其高温发酵,杀灭病原体,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
堆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稳定时间较填埋法短,为农业及城市园林绿化可提供有机肥料;
缺点是垃圾的有机物含量要求较高,操作过程较复杂,处理费用偏高。
垃圾堆肥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用堆肥设备不过关;
二次污染较严重(特别是恶臭);
堆肥过程升温不快,有的堆肥处理厂基本上达不到无害化温度要求和持续高温时间;
堆肥腐熟周期偏长、肥效不高、重金属污染、产品质量低下等。
特别是堆肥制品销售有一定风险。
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堆肥厂基本上都处于半停产半运行状况。
但是堆肥处理在广大农业型小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3)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incineration)是将垃圾进行人工检选、破碎、分选等预处理,然后进入焚烧炉,在800~1000℃高温下使垃圾转化为化学性质稳定的无害化灰渣。
焚烧工艺可使垃圾体积减少80%~95%,便于填埋处置,并能彻底消灭各种病原体。
另外,通过焚烧工艺,可回收热资源。
但并不是任何垃圾都可产生热能。
发达国家垃圾热值(单位重量垃圾完全燃烧并使反应产物温度回到反应物起始温度时放出的热量)多在9000KJ/KG以上,而我国大多数城市垃圾热值仅为2000~4000KJ/KG,燃烧困难,有时不得不填加辅助燃料。
垃圾焚烧可产生有害气体,特别如剧毒物二恶英类化合物(在炉堂温度<
800℃时会大量产生)。
焚烧设备投资大,运转成本高。
我国许多地区人口密度高,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城市,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焚烧处理已逐步发展成为这些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燃物、易燃物的含量明显增加,气化率高的居住区生活垃圾热值已满足焚烧处理的基本要求,加强分区、分类收集将促进垃圾焚烧的应用。
因此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具备了发展焚烧技术的基础。
近几年有许多城市开始进行垃圾焚烧处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开发了系列小型垃圾焚烧炉,并建成了一批中小型垃圾焚烧厂。
(4)综合处理技术
综合处理是以上三种处理技术的组合使用。
例如:
有的城市同时采用填埋和焚烧或填埋和堆肥两种技术;
也有的城市同时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技术。
综合处理是在克服单一处理方法缺点的基础上采用上述三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从而避免和降低了因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达到了无害化处理垃圾和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但综合处理工艺和设备复杂,操作与保养要求高,管理水平要求高。
工程投资相对卫生填埋较大。
另外堆肥和焚烧的二次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3.4各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选择
根据XX县各乡镇经济、人口、社会等实际情况,并且结合目前XX县城及周边的情况,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各乡镇的生活垃圾的方式是目前最为合理和可行的。
对于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本工程提出以下三个方案来进行比较:
方案一:
各乡镇单独建设卫生填埋场
此方案优点:
可以根据乡镇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建设合适大小的填埋场,满足自身的要求。
此方案缺点:
各乡镇自建卫生填埋场,需增加配备一整套填埋场人员和填埋机械。
对于各乡镇的经济实力要求很高。
同时,日后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对乡镇的财政能力要求也很高。
方案二:
各乡镇合建一个卫生填埋场
各乡镇合建一个填埋场,有利于分担日后填埋场建设和运营费用。
同时,因为距离近,对于垃圾运输至填埋场也非常有利。
合建填埋场同样需要配备一整套填埋场人员和填埋机械。
对各乡镇的带来经济压力,以及在运营过程中需协调各乡镇,这将对日后填埋场的管理带来不便。
方案三:
各乡镇垃圾转运至已建成卫生填埋场内填埋
各乡镇垃圾转运至已建成卫生填埋场,对于各乡镇来说,相比于上述两种方案来说省去了建设运营填埋场的费用。
同时,在时间上也对乡镇有利。
可以直接处理现有的垃圾,不会因为在建设填埋场期间而导致一部分垃圾不能卫生填埋。
各乡镇需配备更佳的转运车辆,并加强乡镇的垃圾收集管理与收费工作。
经过对上述三个方案的比选,本工程推荐采用方案三,即各乡镇垃圾转运至已建成的卫生填埋场内填埋。
因为此方案是有现实基础的。
首先,2009年1月1日XX市城市生活垃圾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
使得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方案得到实现。
其次,各乡镇改善自身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垃圾转运车辆将实现密闭化,减轻了运输途中的污染,也有利于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
同时,环卫设施的完备,将能大大提高垃圾的收集率,减少垃圾车辆的亏载现象,对于乡镇环境卫生的工作提升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综合上述,确定采用依托XX市已建成的卫生填埋场来处置各镇的生活垃圾的方式是经济、合理、可行的。
4工程总体设计
4.1工程规模
转运站的设计规模的确定应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服务区域内,以转运站设计接受垃圾量为基础,并综合城市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因素来确定。
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计算方法:
Q=δnq/1000
式中:
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
n——服务区域的人数;
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cap·
d;
δ——垃圾产量变化系数,可采用1.3~1.5,本工程城区取1.4,乡镇取1.3。
本工程的服务对象为XX县部分城区六乡镇,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提出“市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目标,六乡镇人口预测增长率采用9‰进行预测。
乡镇垃圾转运站在服务范围内,涉及的村庄,均考虑设置标准垃圾房一座。
本项目共包括10座压缩垃圾转运站和99座标准垃圾房。
具体布点及各设置点建设规模详见下表4-1。
表4-1XX县城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规模一览表
转运站名称
辐射人口(2012年)/万人
预测人口(2020年)/万人
人均垃圾日产量(kg/cap·
d)
平均垃圾产量/t/d
垃圾产量变化系数
设计垃圾转运量/t/d
转运站设计规模/t/d
标准垃圾房/个
车辆数/8t/辆
转运站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樱花公园转运站
3
3.22
1.0
32.2
1.4
45.08
50
200
157
罗桥新区转运站
3.5
3.76
37.6
52.64
6
城南新区转运站
3.2
3.44
34.4
48.16
10
600
茶亭工业园转运站
3.4
3.65
36.5
51.10
12
皂头镇转运站
3.3
3.54
0.8
28.32
1.3
36.82
田墩镇转运站
4.5
4.83
38.64
50.23
18
石狮乡转运站
2.6
2.79
22.32
29.02
8
四十八镇转运站
25.76
33.49
郑坊镇转运站
3.43
27.44
35.67
枫岭头镇转运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垃圾 系统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