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使用显微镜教案 苏教版.docx
- 文档编号:1798193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4.84KB
七年级生物上册 使用显微镜教案 苏教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 使用显微镜教案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使用显微镜教案 苏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上册使用显微镜教案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使用显微镜教案苏教版
实验科目:
生物实验班级:
实验教师:
实验类型:
(分组或演示):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名称
练习使用显微镜
知识目标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能力目标
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显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有数字的透明纸、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
实
验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引入
细胞,细菌,病毒等用你的肉眼不能看到,你只需要一部显微镜,就可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二、展开新课
(一)认识显微镜
(先让学生熟悉显微镜,认识各部分名称并熟练记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
(1)课件展示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2)同桌之间相互介绍显微镜的结构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4)教师总结显微镜的构造并举例讲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二)使用显微镜
1、课件展示:
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放玻片
(4)调焦观察
(5)复原放回
2、学生上台演示显微镜的使用,边演示边讲述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显微镜
观察标本:
①写有“上”“e”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教师强调
①用低倍物镜(10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手指不能扳物镜,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④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多次尝试就会习惯。
4、问题讨论: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2)、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的“上”字吗?
写在玻片上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什么字?
(3)、玻片上的标本的移动方向跟物像的移动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4)、对好光后,不能再移动显微镜,为什么?
(5)、物像的放大倍数怎么计算?
低倍镜与高倍镜下哪个看到的视野面积大?
亮度高?
细胞数目多?
5、学生总结
1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④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6、归纳小结: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7、课件展示:
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三、小结
显微镜顺口溜:
(课件展示)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后归箱。
十全十美,你最棒。
四.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一手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的位置,然后安装好__________。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____倍镜对准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也对准__________。
用____眼朝_______里注视,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_________,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3、转动___准焦螺旋,使镜筒_______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4、为什么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时针方向转动____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____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6、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_____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7.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
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最小的放大倍数_______。
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镜为__________,物镜为_______。
8.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9.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bB.dC.qD.p
10.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D.调节准焦螺旋
11.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12.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D.调节图像清晰度
13.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4.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来_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__反光镜,二是将_____调大。
1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A、玻片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目镜上
实验改进
措施
实验教学
反思记录
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科目:
生物实验班级:
实验教师:
实验类型:
(分组或演示):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细胞
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
1.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临时装片。
2.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2.学生准备:
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
洋葱、成熟的番茄、黄瓜(西瓜、苹果)等;3H铅笔、绘图纸、尺。
实
验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使我们可以看到微观的世界,但使用显微镜的第一步应该怎么做?
现在,大家进行对光,生物小组同学进行协助。
二、共同探究
引言:
对于用显微镜观察的生物材料有什么特别要求?
需要要把生物材料制成玻片标本才方便用显微镜观察。
上节课我们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已经观察过永久装片,今天我们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并通过显微镜对植物细胞进行观察。
(板书:
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1、制作临时装片)
临时装片是用撕取或挑取的新鲜生物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它不能保存,只能当时进行观察使用。
教师在实物投影下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
擦: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为什么要擦?
滴:
向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滴多少合适?
取:
不同材料取法不同,要求一样:
材料要薄而透明,怎么取洋葱鳞片叶表皮?
以洋葱鳞片叶表皮为例,可先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划长、宽约0.5cm的小块,再用镊子从小块的一角撕取。
展:
用解剖针展平材料,为什么这样做?
力求最薄
盖:
用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使一边先接触到载玻片及水滴,再顺角度轻轻放下。
为什么这样做?
可避免水中产生气泡。
染:
为什么给材料染上色?
怎么做才能给材料染色?
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需要染色?
可以使我们看得更清楚些。
用吸管吸取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不要滴在盖玻片上面。
从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液体,加速碘液充满材料周围,使材料被染色,或者还有其他更快更直接的好办法吗?
各小组同学开始尝试用不同植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只好以后进行显微镜观察。
(板书:
2、观察临时装片)
教师巡视、指导,将好的片子用实物投影展示。
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多种植物细胞后,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细胞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细胞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板书: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板书:
4、生物图的画法)
教师画板图示范。
实验改进
措施
实验教学
反思记录
实验名称: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科目:
生物实验班级:
实验教师:
实验类型:
(分组或演示):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名称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2.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3.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能力目标
1.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2.通过对动植物细胞间差别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2.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
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
设计实验(应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是较高层次的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
预习;3H铅笔,绘图纸;各种各样的果冻,彩色糖粒,果脯,小塑料食品袋,线等物品;上课前漱口。
教师: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清水。
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挂图,不同种类的人体、动物体细胞挂图,提前制作临时装片、摆放示范镜。
实
验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引入新课
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们有无区别呢?
引入实验:
观察动物细胞。
拓展思考:
构成植物的细胞千差万别,动物细胞是否都一样呢?
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就是为了便于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结构。
今天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植物细胞结构。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
学习制作动物临时装片
1、阅读教材总结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总结,进一步加深印象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注意:
0.9%的,保持细胞的形态)。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几下。
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生物上册 使用显微镜教案 苏教版 年级 生物 上册 使用 显微镜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