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979809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67KB
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育肥方法
1、“吊架子”育肥育肥之前,按一般饲养方法让牛正常生长发育,选择最有利的育肥时机进入育肥。
吊架子期间因为日增重不高,一般农村条件均可达到。
例如,向港澳市场出口为目标育肥,要求出栏年龄3岁以下,体重600千克以上。
可选用2周岁以下、体重达到380千克以上的架子牛,以日增重1000克育肥3个月即可达到出栏体重。
具体方案是,可以利用青草季的最后3个月放牧。
每天回圈于夜间每头牛补饲1.5~2千克精料,以便获得700克以上的日增重。
第三个月改为舍饲,青草不限量,日补料3千克以便获得900克以上的日增重,根据膘情的改善和体重来决定出栏时期。
放牧育肥效果受牧草丰茂、草的质量、放牧行走的距离和起伏坡度等因素影响,往往不尽如人意。
若牛的膘情或体重不足,则顺延育肥期。
舍饲育肥成本高,但在相同精料下可较放牧育肥多增重达10%以上。
舍饲育肥有三种饲养方式:
其一,每日定时上槽两次,下槽放于运动场自由活动、自由饮水(饮水1~2次,拴于舍外);
其二,散放饲养,每个小围栏10头牛,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
其三为全天拴系,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定时补料。
肉牛长期育肥的实践证明,以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设施要求低,省工又省地面;
在同样粗饲料和精饲料日粮条件下,可较第一种方法多增重近10%;
第二种方法介于两者之间,低于第三种方法,但粗饲料损耗大。
利用农副产品与干草、青贮搭配育肥,要增加精饲料。
秸秆若经过氨化处理可节省精料,达到近乎青草育肥的效果。
全粮食白酒糟、豆腐渣、甜菜渣等,可当作精料用于育肥。
一般含籽实壳50%左右的酒糟、酒糟日喂量最高不得超过日粮的25%(按干物质计算),这类渣糟的水分含量变动很大。
若按风干物计算,则每喂1千克可节省精料0.2~0.3千克。
2、一贯育肥法一贯育肥法也称为持续育肥法,广泛用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
使用这种方法,日粮中精料大约占总营养物质的50%以上。
犊牛出生后即用高能量以及配合代乳料,使犊牛日增重达到1000克,使120日龄体重达到180千克以上或7月龄体重达到280千克以上屠宰。
这种育肥耗费牛奶和精料较多,非我国消费水平所能承受,但国外多利用此方法,可根据星级旅游饭店的特殊要求,以销定产。
这样生产的牛肉称为“白肉”。
犊牛出生后,随母哺乳或人工哺育。
在良好的补饲条件下,使180日龄体重达到180千克以上,断奶后精料补喂量占日粮35%~45%。
到周岁时体重达到400千克以上,即平均日增重在1千克左右,获得优质的肥犊牛肉。
其成本较“白肉”低得多,而且能充分地利用牛的产肉潜力,但仍应以星级旅游饭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销定产为宜。
3、成年牛育肥成年牛育肥的对象是我市培育的西门达尔肉用杂种牛,这类牛生长发育良好,复膘和增加脂肪的沉积量较大,牛肉的香气滋味和嫩度得到较大改善。
育肥之前应对育肥牛作全面的健康检查。
治疗无效的严重疾病牛、过老且采食困难的牛不必育肥,否则浪费饲草料。
成年牛育肥需要营养超过维持需要,只有增重即能达到育肥效果。
瘦牛的增重以肌肉体积和重量的恢复为主,生长脂肪为辅;
中等膘情、体质正常的牛,其增重则几乎都是脂肪。
所以,成年牛育肥最好考虑将来的用途。
若用来直接加工肉制品的,则牛不必太肥,以免浪费饲料。
因此,可采取低日增重育肥,让其肌肉组织充分恢复达中上等膘即屠宰。
舍饲需要供给全日粮混合饲料,充分利用优质牧草即可达到育肥目的。
并科学地利用氨化秸秆、青干草等搭配舍饲,每头牛每天补3~5千克配合料,以获得1200~1400克日增重,即可达到目的。
这样育肥大约需2~4个月。
若计划作鲜肉出售,则必须考虑牛肉的嫩度和滋味。
在设计育肥时,要求取得较高的日增重,使肉变嫩,滋味香美。
低日增重,不能达到此目的,应按高于1千克日增重安排日粮。
例如,全舍饲夏季每天每牛饲喂精饲料4千克以上,冬季补料5千克以上,若结合渣糟类和块根块茎类则更好,可减少精料用量。
一般育肥期为2~3个月,当育肥牛达到上等膘情即可出栏。
三、总体技术要求
1、育肥牛选购。
要选择体形外貌和肉用性状明显的皮埃蒙特、利木辛、西门塔尔等及其杂种肉牛牛犊或架子牛进行分阶段育肥,犊牛(6月龄以内)、育成牛(6一12月龄)、架子牛(12—22月龄)。
2、贮备充足的饲草料。
按头均日采食干草(氨化麦草、青贮玉米秸、苜蓿青干草等)3—10kg,配合饲料1.5—4kg贮备。
3、饲草料的加工调制。
麦草以氨化为主,玉米秸秆青贮,青干草晾干后及时贮存在草棚内,防止雨淋暴晒。
各类饲料喂前除去尘土、铁丝、玻璃、碎石等杂物。
4、饲喂及饮水。
日喂两次,早晚各一次,间隔12小时,使牛有充足的反刍及休息时间。
饲喂顺序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少喂勤添。
草拌料时,应冬拌干,夏拌湿,不喂霉烂变质的饲草料。
每天饮水2—3次,夏天饮水3—4次,冬天水温应在0℃以上。
5、棚舍要向阳、干燥、通风,每头成年牛占地3m2,舍内设饲槽和水槽,舍外设向阳遮阴、栓系的场地和饮水槽。
6、保持圈舍、用具清洁卫生。
每天清理棚圈内外粪便,牛床垫上5-10cm长短的干草,防止腐蹄病的发生,舍内外用具每半月左右用0.3%的来苏儿水消毒,饲槽喂前彻底清扫干净,每周用2一3%的火碱(氢氧化钠)水溶液消毒一次,水槽勤换水,及时清洗。
每天刷拭牛体1—2次,保持牛体清洁卫生。
7、适当运动。
育肥阶段要安静少动,尽量创造利于反刍和休息的环境,公牛要去势育肥,运动场的环境要清净、干燥、宽敞,站立或运动有一定的空间。
四、肉牛育肥技术环节
1、犊牛(6月龄以内)的育肥。
此阶段犊牛刚断奶,瘤胃内微生物尚未发育完全,纤毛虫仅为65.9万个/ml,所以须特别注意其营养补给,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对入舍犊牛进行编号登记,做好生产记录。
每天供给以苜蓿等优质青干草或优质青绿饲料为主的粗饲料,头均喂量2一3kg,自由采食,少给勤添,控制氨化麦草饲喂量,头均日饲喂量0.5kg,粗饲料饲喂比例为氨化麦草、青干草和玉米青贮1:
2:
1。
头均日喂精料1.5—2kg,分三次喂给。
每天饮水3—4次。
在育肥前对所有牛只实施体内外寄生虫驱治,灌服健胃散、人工盐或补液盐1—2次。
2、育成牛(6—12月龄)的育肥。
此阶段牛的瘤胃微生物区系发育基本健全,对粗饲料的利用率较高,是骨骼发育的主要阶段,应供给苜蓿等优质青绿饲料或优质青干草,搭配氨化麦草、青贮玉米秸秆等粗饲料,饲喂比例为:
氨化麦草、玉米青贮和优质青干草1:
1,实行限量饲喂,头均日喂粗饲料4—6kg,精饲料2.5—3kg,日喂2次,间隔12小时,日饮水2—3次。
此外,对所有入舍牛进行分组编号,每月称重一次,做好生产记录。
驱治体内外寄生虫,灌服健胃散、人工盐或补液盐2—3次。
3、架子牛(12—18月龄)的育肥。
此阶段牛只生长发育较快,需要供给一定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以粗为主,以精为辅。
粗饲料以苜蓿、毛苕子等优质青干草或青绿饲料最好,氨化麦草和青贮玉米秸秆亦可。
精饲料按营养标准合理配合。
期间实行限量饲喂,每天头均喂精饲料3—3.5kg,粗饲料10—12kg,其比例为氨化麦草、玉米青贮和青干草2:
日饲喂2次,间隔12小时,日饮水2—3次,每月称重一次,做好生产记录。
4、催肥阶段的饲养。
此阶段为3—4个月,期间平均每天饲喂精料3.5—4kg,粗饲料9一lOkg,其比例为氨化麦草、玉米青贮、青干草2:
日喂2次,间隔12小时,饮水2—3次,先喂青干草或青绿饲料、青贮,再喂精饲料。
五、饲养管理技术环节
1、饲养人员要认真遵守饲养管理制度,按时添加饲料、供给饮水,细致观察饲草料有无发霉、变质等;
观察畜禽采食、饮水、反刍、运动、休息、排粪、排尿等有无异常,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请兽医检查,进行诊断治疗。
工作期间戴口罩,穿工作服,工作前后用肥皂洗手。
2、饲养人员应坚持每年体检,患有结核、布病等人畜共患病者不得担任饲养工作。
3、做好灭蝇灭鼠工作,清除的粪便及污物经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实施农业的循环经济。
4、病死动物尸体在划定地点做深埋、消毒等无害化处理,严禁乱抛乱扔,污染饲养环境。
六、消毒技术环节
1、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养殖场布局要做到生产区和管理区分开,生产区周围有必要的保护设施;
场内分别设净道和污道,建有进料、出粪通道,并严格分离。
生产区大门口要建立更衣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吊挂紫外线灯,消毒池宽于门、长于车轮一周半,池内投放消毒液并经常更换,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消毒。
2、畜舍及其设施设备应每天清扫干净,保持清洁、卫生、干燥,每周用20%的石灰乳液或5%的来苏儿溶液消毒一次。
食槽中剩余草料每天及时清除,饮水槽要经常换水,保持槽内清洁卫生,每周彻底清洗一次。
七、免疫技术环节
1、养殖大户、场、小区内所有饲养牛,均应按照免疫程序规定的内容对各种疫病进行疫苗预防注射,各类疫病免疫率要达到100%,确保肉牛安全和人体健康。
2、每年进行两次牛体内外寄生虫的驱治工作。
春季以驱治胃肠道线虫为主,夏季防治疥癣,秋冬驱治胃肠道线虫。
3、在使用生物药品前应仔细检查封口,胶盖是否封闭严密。
如有裂纹、瓶中含有异物、霉团、摇不散的凝块等变质者均不能使用。
瓶签上有关药品名称、批号、使用方法及有效日期等应保持完整,以便查考。
过期的生物药品不得使用。
八、检疫技术环节
1、对新购进的牛只,调入前由兽医人员对调出地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为非疫区的方可办理调入手续,与此同时,派出检疫人员赴调出地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15天以上,调入后再隔离检疫15天以上,未发现异常方可投入并群饲养。
2、肉牛出栏、交易,应先报检,经动物检疫员检疫合格,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上市交易,出县境须办理出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出证条件:
肉牛来自非疫区,免疫在有效期内,须佩带免疫耳标,临床检查健康。
九、提高育肥效果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1、育肥注意事项
从外地购牛时必须了解产地疫情,并做检疫。
选牛时除健康状况应注意之外,并应注意其年龄与体重,例如,非良种黄牛断奶重(180日龄重)、周岁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不得小于100千克、180千克、230千克和250千克;
西门达尔良种牛及其改良牛则相应分别不得小于140千克、340千克、410千克和580千克。
要挑选嘴宽、骨骼舒展、皮肤较松、腹部充实、不卷腹、性情温顺的牛。
此外,还应注意管围不得过粗,被毛正常,精神状况及外界刺激反映无异常的牛。
培育的牛进入育肥时,可根据育肥计划在原基础上逐日增加精料量。
体重250千克以下的牛,每日增加不超过2千克;
350千克以上的牛,每天增加不得超过2千克,直至加到最大量。
从外面购入的架子牛,先在隔离圈舍检疫观察10--15天,以证实无传染病。
在这期间一律不喂精料,进入育肥舍按上述方法每天加喂精料,直到计划日喂量。
千万避免加料过快,造成消化不良。
若配合饲料以非蛋白含氮物代替饼粕类时,更要严格地遵守过渡期饲养。
育肥期日粮应稳定。
幼龄牛育肥的日粮安排注意避免育肥初期沉积脂肪过快影响后期的育肥效果,可以采取前几个月增重600~1000克,最后1~2个月增重1200克以上。
淘汰母牛育肥不宜与公牛、阉牛混舍,应分栏育肥。
育肥期要注意气温变化,夏季气温高于30℃时,要严格执行防暑措施。
例如,利用风扇加强通风降温,在中午、下午最热的时候给牛身上喷洒冷水。
还应注意防蚊、蝇和其他体外寄生虫。
应注意日常卫生,进入育肥期每年驱虫两次。
冬季暖棚牛舍育肥,可在迎风面搭防风设备,避免冷风直吹牛体。
通常气温在一5℃以上时对牛无不良影响,-10℃无大风对育肥牛影响也很小。
2、提高育肥效果的措施
(1)饲草料调味剂的使用。
例如,每100千克秸秆类饲料喷洒人工盐100~200克的水溶液2~3升,现喷现喂,可以提高饲料滋味,增加牛的采食量,从而提高增重。
(2)精料量占40%以上,可配合使用人工瘤胃素,每头牛日喂53~360毫克,可提高增重15%~20%。
(3)若加工费低廉时,可按计划增重的精粗比例搭配,制成块状或颗粒状饲料喂牛,可明显地增加育肥效果。
(4)在管理上注意育肥牛舍的安静,尽量减少牛的活动,都可明显地提高日增重和有利于肉的变嫩,并可用抗应激类药物,使牛温顺,从而加快增重。
出栏前一周停药。
十、育肥牛饲养管理一般原则
1、饲料配方应根据牛的育肥阶段、体重和地点饲料情况来制定。
2、肉牛按体重大小、强弱等分群饲养,喂料量按要求定量给予。
3、饲料加工人员要认真负责,按要求肉牛的各类饲料,特别是添加剂等必须充分搅拌、混匀后才能喂牛。
4、自由采食情况下,24小时食槽有饲料;
自由饮水,24小时水槽有水。
如定顿饲喂肉牛时,要制定饲喂计划,按时饲喂,杜绝忽早忽晚。
5、一次添饲料不能太多,饲料中不能混有铁丝、铁钉等异物,不能用霉烂变质的饲料喂牛。
牛下槽后及时清扫饲槽,防止草料残渣在槽内发霉变质,注意饮水卫生,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饮水。
6、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干燥、安静。
搞好环境困生,减少蚊蝇干扰牛,影响育肥牛增重。
7、露天育肥牛场(每个围栏养牛100头以上)2~3个月清除牛粪一次;
有牛棚牛舍围栏育肥牛场(每个围栏养牛10~20头)一天清除牛粪两次。
雨天时,做好运动场排水工作。
8、饲养员喂料、消毒、清粪等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动作要轻,保持环境的安静。
9、肉牛夏季要防暑,冬季防冻保温。
减少应激。
10、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定期做好疫苗注射、防疫保健工作。
11、饲养员对牛随时看采食、看饮水、看粪尿、看反刍、看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12、每天上、下午定时给牛体刷拭一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
13、牛舍及设备常检修。
缰绳、围栏等易损品,要经常检修、更换。
14、饲养员报酬实行基本工资加奖金制度,基本工资每日每人10元;
奖励工资以育肥牛每日增重量计算。
奖励工资的内容还可以增加饲料消耗量(饲料报酬)、劳动纪律、兽药费用(每头牛)、出勤率等等,每一项都细化为可衡量的等级,让饲养员体会到奖励制度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努力越多,奖励越高。
十一、新购买架子牛的饲养管理
1、新购入架子牛进场后应隔离饲养15天以上。
防止随牛引入疫病。
2、饮水。
由于运输途中饮水困难,架子牛往往会发生严重缺水,因此架子牛进入围栏后要掌握好饮水。
第一次饮水量以10~15千克为宜,可加入工盐(每头100克);
第二次饮水在第一次饮水后的3~4小时,饮水时,水中可加些麸皮。
3、粗饲料饲喂方法。
首先饲喂优质青干草、秸秆、青贮饲料,第一次喂量应限制,每头4~5千克;
第二、三天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喂量,每头每天8~10千克;
第五、六天以后可以自由采食。
4、饲喂精饲料方法。
架子牛进场以后4~5天可以饲喂混合精饲料,混合精饲料的量由少到多,逐渐添加,10天后可喂给正常供给量。
5、分群饲养。
按大小强弱分群饲养,每群牛数量以10~15头较好;
傍晚时分群容易成功;
分群的当天应有专人值班观察,发现格斗,应及时处理。
牛围栏要干燥,分群前围栏内铺垫草。
每头牛占围栏面积4~5平方米。
6、驱虫。
体外寄生虫可使牛采食量减少,抑制增重,育肥期增长。
体内寄生虫会吸收肠道食糜中的营养物质,影响育肥牛的生长和育肥效果。
一般可选用阿维菌素,一次用药同时驱杀体内外多种寄生虫。
驱虫可从牛入场的第5~6天进行,驱虫3日后,每头牛口服“健胃散”350~400克健胃。
驱虫可每隔2~3个月进行一次。
如购牛是秋天,还应注射倍硫磷,以防治牛皮蝇。
7、其他。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进行疫苗注射。
阉割(去势);
勤观察架子牛的采食、反刍、粪尿、精神状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育肥 饲养 管理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