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978581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15KB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
它是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这就是圆明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
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
(齐读课题)
二、感受辉煌铺垫情感
师:
作者曾在文中写到: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生接),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生接),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去感受它的辉煌。
1.细读2、3自然段
轻轻读读2、3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圆明园建筑的宏伟、美丽?
划下来,做上批注。
2、交流反馈:
理解“众星拱月”(看课件欣赏这种布局)
引读:
圆明园也叫——;
是由——;
一些小园怎么分布的——。
3、感受园内建筑风格
第一次引读:
那么多的建筑各不相同,有殿堂,也有——;
有“买卖街”,也有——;
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也有——;
有民族建筑,也有——。
这么的建筑,作者用一个字“有”,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次引读:
园内建筑还各有各的特点,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
解释“买卖街”、“山乡村野”。
教师补充: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以想像出园内不计其数的宫廷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
第二个分句“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封建帝王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特造了一座“舍卫城”(即买卖街)和“北村山村”。
一旦皇帝兴致来了,要逛街,就得马上把买卖街布置起来:
宫监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艺人、游人,各处响起叫卖声,做各种交易,很像个热闹的街市。
读着这些句子,你发现了这些句子是怎样排列的?
此刻,漫步在这样的园内,你会说有如——。
课件欣赏;
朗读指导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
⑴、读第4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边读边划。
⑵、反馈交流:
a.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
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b.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易于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从收藏时间看:
先秦——清有2000多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
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师:
再换个成语。
应有——师:
再换个成语(琳琅满目)师:
可以,再换个成语(美不胜收);
如果按年代的顺序将这些文物摆放在一起,那它们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史,它同样象征着祖国灿烂的文化。
从收藏文物看:
有2000多年祭奠用的青铜礼器;
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
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
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
c.看课件:
同学们,这么多的奇珍异宝我们要是用眼睛看,就像你们说的:
什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
(出示课件)
三、升华总结激发情感: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样的圆明园却被毁灭了;
那是因为,读——接读第五自然段;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拿不动的——;
实在运不走的——;
为了销毁罪证,他们——;
大火连烧三天,——。
1、引读第五自然段。
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
2、揭露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
a.理解统统拿走
我听刚才同学们说,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
统统拿走那是怎样拿走?
你能举个例子或打比方?
(抢走;
一点也不留下;
全部夺走;
片甲不留)
你真会用词。
“夺”“抢”“掠”,所有说的这些就叫做“统统”
b.理解任意破坏:
你们刚才还说,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
注意,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
任意破坏毁掉,你能举个例子,用事实,打比方都可以。
同学们,我这有两份真实的资料,记录了当时他们是怎么样像你们形容的,说明的“统统拿走”“任意破坏”毁掉的叙述这是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写的一段回忆录里的,我把它摘录给大家,谁来读读这段话,他们是怎么抢的,怎么拿的、掠的,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介绍,来,你读给大家听。
(出示这段话)
3、课外知识链接:
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棉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抢劫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
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4、朗读指导:
看了这段资料你们有没有感受,有吗?
不用说,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想要说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谁来读?
5、激情写话,激荡感情
过渡:
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
此刻,你就站在这片废墟之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1)学生动笔写句。
(2)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
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
近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
(出示句子)因此,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拓展练习内化语言
课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辩论赛:
圆明园该不该修复?
板书设计
损失不可估量
圆圆明三园,众星拱月(布局)
明民族建筑,西洋景物(宏伟)
园博物馆、艺术馆(珍贵)
的能拿走的掠走
毁拿不动的车运强盗行为
灭运不走的毁灭
圆内放火三天
22、狼牙山五壮士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
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2课时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
3、质疑释疑。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
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
(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
(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音2字3词2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
问:
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
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
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
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
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
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
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课文第三自然段。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
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
”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
”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
”。
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
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
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
”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
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
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
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
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作业:
1、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3*、难忘的一课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2、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搜集相关资料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1、从课题看,重点是什么?
2、师:
一次遭遇的惊险,一次游历的新奇,一次病危复生的庆幸;
老友的重逢,殊荣的获得,大祸的降临,都可以说是个人难忘的。
但是课文中“我”难忘的并非个人的事,而是一种崇高的回归,神圣的呼唤,伟大的使命,事情不过是一堂普通的语文课。
“我”先是随意而看,看了就被深深吸引,最后是热泪盈眶。
我为什么如此激动,这一堂课为什么如此难忘?
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3、审题:
难忘的一课。
设问:
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
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
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
“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
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汇报交流,说体会
(七)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3、总结: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
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八)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
我爱中国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很有感情)
原来都是日本伟人
现在都是中国伟人(眼睛湿润)
24*、最后一分钟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
1997年7月1日,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
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
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
《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1、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激动无比的。
)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
“第一朵紫荆”是什么?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拓展延伸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等待——急切、乞盼
24*最后一分钟升旗——激动、自豪屈辱的结束
联想——痛苦、欢乐崭新的开始
庆祝——骄傲、憧憬
口语交际·
习作七
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课时
3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
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
说什么?
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
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
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
a.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b.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
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谈话引入.习作最主要是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以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
◆布置任务.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不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自己再来看。
五、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
◆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
回顾·
拓展七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
整理本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阅读一两篇课外读物。
三、教学课时
交流平台
1.读题,了解要求。
2.讨论:
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
分组交流。
3.交流:
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资料分类的方法:
主题分类法──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
项目分类法──本单元“勿忘国耻”可分“列强欺辱”“中华儿女抗争”等。
⑵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⑶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⑷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一、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出示投影,看拼音写词语.
3、同桌互查.
4、自选三个成语造句,写在练习本上.
二、日积月累
1、小组内互读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并选几个说句子。
三、展示台
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引导归纳出需要展示的项目。
以下活动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