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规划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970885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0.92KB
镇政府规划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镇政府规划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政府规划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511
13256
18646
104859
5.2
11256
2007
20820
51410
21541
21039
114810
6.5
15654
2008
24372
45241
14423
23990
108026
10.5
24682
2009
28027
50368
23352
27356
129103
14.0
32635
2010
30223
72457
26658
31460
160798
17.2
39766
2011
40976
11540
29564
42842
124922
21.9
40169
2012
45668
12020
24100
45000
126788
19.7
44787
2013
55421
12541
28241
54220
150423
15.5
34677
2014
56441
15524
28554
54110
154629
19.5
43541
2015
44521
12224
25634
46985
129364
21.4
47407
由以上分析得出:
第一产业2007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从2008到2014年稳步增长,2015年再次出现下降;
第二产业变化幅度较大,2010年达到最高值9.9亿元,之后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基本维持在4亿元左右;
第三产业相对比较稳定,从2006到2013年一直在稳步增长,2014年稍有下降,2015年下降较大。
社会总产值在2010年达到最高峰16亿元,2011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2012—2014年开始稳步上升,2015年又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总的来说,X镇经济发展不够稳定,受大环境影响较大。
2、结论
产业结构层次低
现状产业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导,产品附加值较低,以土地投入与资金投入增加产品产值,经营粗放,资源耗散严重。
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在X镇还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现有的制造业技术含量偏低。
工业以大型企业为主,均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一定规模的以轻工业为代表的中小型民营企业。
科技创新能力落后
X镇工业生产的熟练技术工人相对缺少,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匮乏;
X镇工业产品初加工和粗加工比重大,精深加工比重小,产品附加值低,档次不高,竞争力弱;
缺乏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持的人才。
六、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1、发展定位
X县重要的农产品及副食品供应基地
X县的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
X县城区南部城乡融合区
2、总体目标
镇域发展总目标是:
发展成工业、商贸、旅游为主的综合型城镇;
建成工业发达、环境优美、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城镇。
3、经济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20年
①经济总量目标
2006-2015年间全镇生产总值增长不稳定,2011年达到最高值21.9亿元,比2010年增长27.3%,2012年、2013年连续下降,2014年开始上升,2015年达到21.4亿元,比2014年增长9.7%,主要原因为第二产业发展不稳定。
结合X镇自身情况及周边镇区发展情况,规划近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8%,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33.7亿元,人均GDP5.0万元。
。
②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一、三产业,2020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
3.5:
3.5。
远期目标——2030年
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规划预测,X镇2021~2030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为8%,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66.3亿元,人均GDP6.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
3:
4。
4、城镇建设目标
近期城镇化水平达到63.2%;
远期城镇化水平达到75.3%。
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城镇职能协调、城乡发展相互促进的村镇体系。
5、X镇城乡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指标一览表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发展目标
经济目标
亿元
66.3
镇域人均GDP
万元
6.8
城镇居民第三产业比重
%
40
城
镇
建
设
目
标
规模
城镇人口
万人
7.3
城镇用地规模
公顷
1021.27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平方米
139.90
道路
城镇人均道路广场面积
19.45
绿化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1.15
基础
设施
人均生活用水量
升
200
人均生活用电量
KWH/人·
年
1000
污水处理率
100
居住
城镇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37.28
环境
SO2年日平均浓度
Mg/m3
<
0.02
TSP年日平均浓度
0.15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环境噪声平均值
db
50
社会目标
总人口
9.7
城镇化水平
75.3
劳动力文化指数
>
9
6、镇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竞合错位发展
城乡一体集中发展
优化结构注重生态
极化核心共享共进
创建品牌彰显特色
七、人口规模及城镇化率预测
1、人口现状
2015年底,全镇常住人口约6.5万人,其中村庄户籍总人口45141人(非农业人口2906人,农业人口42235人),企事业单位约15000人,流动人口约50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
2、人口规模预测与结构变化
(1)镇域总人口预测
2020年镇域常驻人口7.6万人,2030年镇域常驻人口9.7万人。
(2)镇区人口预测
2020年镇区常驻人口4.8万人,2030年镇域常驻人口7.3万人。
3、城镇化率预测
2020年城镇化率为63.2%;
规划2030年城镇化率为75.3%。
八、城乡等级、职能分类
根据X镇现状村庄发展条件,X镇25个村庄划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
集镇一般指镇政府所在地,有比较完善的商业、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是整个镇域的中心;
中心村是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村庄,未来的新型社区将围绕中心村逐步展开。
X镇集镇为柳桥村;
中心村为寨郝村、姜韩村、鲁刘村,其余村庄为基层村。
城乡等级、职能分类
序号
等级分类
村庄
职能
1
集镇
柳桥
X镇政府驻地、商业中心、教育中心
2
中心村
寨郝、姜韩、鲁刘
社区中心,社区的商业、教育、医疗聚集地
3
基层村
柳童、寨卞、丈八佛、寨卢、东门、西门、南门、前门、相公、七甲、东一、东二、西一、西二、柳白、柳王、柳舒、鲁王、鲁祝、鲁崔、鲁吴
一般居民点,主要承担村民的居住功能
九、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规划形成“一心三区三园”的空间结构。
一心:
即中心社区,是X的政治、商业、教育中心。
三区:
即除中心社区以外的三个居住用地聚集区,分别为蕴龙岗—清湖社区、溪湖社区、西鲁社区,分别围绕三个中心村建设,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镇覆盖,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三园:
即三个产业园区,分别为东部新型工业示范园区、西部特色产业园区、南部商贸流通服务园区,每个园区都有各自的产业特色,共同促进X的发展。
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1、农村新型社区安置村庄范围
根据镇域内现状村庄的发展,规划将205国道以东的12个村庄合并为两个城镇聚合型社区,205国道以西的13个村庄合并为两个农村聚合型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情况如下表所示:
农村新型社区合并情况
社区名称
社区类型
安置村庄
中心社区
城镇聚合型社区
柳桥、柳童、寨卞、西门
蕴龙岗—清湖社区
寨郝、丈八佛、寨卢、东门、南门、相公、七甲、前门
溪湖社区
农村聚集型社区
姜韩、柳舒、柳白、柳王、东顺王一村、东顺王二村、西顺王一村、西顺王二村
西鲁社区
鲁王、鲁祝、鲁崔、鲁吴、鲁刘
2、规划居住用地规模及人口情况
用地规模及人口情况
社区名字
现状(2015年)
规划(2030年)
总人口(人)
现状居住用地面积(ha)
人均建设用地(m2/人)
安置居住用地面积(ha)
26470
156.9
59.3
30000
118.71
39.57
蕴龙岗-清湖社区
19662
178.6
90.8
43000
153.44
35.7
12809
182.3
142.3
16000
59.0
36.9
6200
85.6
138.1
8000
34.3
42.9
合计
65141
603.4
92.8
97000
365.45
37.68
十一、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发展战略
坚持“工业兴镇”的方针,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国内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及产业调整的机遇,围绕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大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第一产业,大力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正确处理好基础设施与一般工业,原材料工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主导产业,扩大规模经济,培育支柱产业,优化环境成本过高、生产物耗与能耗过大以及劳动力成本过低的产业,支持鼓励性产业的内外资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形成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服务现代化的新型产业体系;
构建布局合理、配置高效的产业空间格局;
走循环经济的道路,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2、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根据镇域产业发展特色,打造“三大经济产业区”,一是打造东部新型工业示范区。
充分发挥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环节延伸,着力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
二是打造西部特色产业集聚区。
依托X轻纺工业园区独特区位优势,整合发展资源,搭乘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传统制造业与现代互联网、物联网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逐步焕发老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新活力。
三是打造南部商贸流通服务区。
借助205国道辅线等路网体系规划,在镇域南部规划鲁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区。
十二、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1、规划原则
①积极配合市域、县域交通规划,与上层次区域交通规划协调统一。
②结合镇域实际发展需要,与主城区实现干路网对接。
③梳理县乡路网,实现良好的交通组织。
2、公路规划
①高速公路
沾临高速从镇域东部穿过,从潍高路预设出入口。
②干线公路
国道:
为减少镇区交通压力,将205国道改线,具体走向见《镇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省道:
省道潍高路和博临路从镇区穿过,具体走向见《镇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③乡道和通村道路
乡道和通村道路实现与镇域内干路的快速连接。
3、铁路规划
张东铁路、寿邹铁路均为过境线路,无新的铁路线规划。
4、水运规划
根据《滨州港小清河港区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对X小清河码头作业区的部署,本次规划在X镇东北角设小清河码头,以仓储物流功能为主,码头用地另行选址。
5、公共交通规划
①站场规划
在镇区设置临时站场,满足未来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需求。
②线路规划
根据镇域社区布局规划,镇政府相关部门与县公交公司一起制定适时的交通线路。
十三、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①公共设施的配套由城镇向农村社区辐射,建设等级应与社区人口及等级规模相适应。
②社区公共设施应集中设置、形成规模,成为社区的公共活动和景观中心。
③结合社区公共设施中心布置公共活动场地,满足居民交往活动的需求。
④公共设施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十四、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已建区:
符合总体规划的已有城乡建设用地的地区。
(2)适宜建设区:
优先发展的区域,指划定为城乡建设用地的范围。
适宜建设区包括镇区、独立建设用地、规划各类道路用地以及远景战略备用地。
(3)限制建设区:
指生态重点保护地区或根据生态、安全、资源环境等需要控制的地区。
(4)禁止建设区:
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主要指永久保留的基本农田及在发展建设上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的地区。
十五、镇域旅游与文物保护规划
以丈八佛旅游为基础,遗址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民俗体验旅游等为主体,节庆节事活动旅游为补充,重点塑造“佛学小镇、魅力X”的城镇特色形象。
依据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法规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在坚持严格保护历史文物等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根据文物现状及其特性,将其纳入旅游规划中,对其进行整理、开发和保护,充分发挥某些文物的研究、教育和供游览、欣赏的功能,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提升X镇旅游发展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实地游览或解说,使游客体会和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以实现其欣赏、教育的作用。
十六、城镇职能、城镇性质、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1、城镇职能
根据X镇发展定位的分析,X镇的城镇职能为:
X县对外交通重镇、X县重要的化工基地、X县工艺品特色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基地。
2、城镇性质
X县中心城镇,以化工为主导产业、以书法为特色的小城镇。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956.80公顷,人均199.33平方米;
远期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021.27公顷,人均139.90平方米。
十七、镇区用地发展方向
结合X镇城镇发展情况和X县县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X镇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确定为:
北上、东优、中心提升。
北上通过新博临路与小清河码头的带动,用地向北发展,拉近与X县开发区的距离,逐步带动X镇工业的发展。
东优扩大兴国寺的影响力,结合兴国寺和预备河,扩建大型综合文化公园,带动周边社区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形成镇的次中心。
中心提升根据城镇发展方向,结合现状,行政中心周边特别要增强生产服务和商业服务功能,形成城镇的公共设施中心,提升城镇形象。
十八、镇区用地空间结构
X镇的形态结构可归纳为:
“一主一次两轴三区三带”。
“一主”指以柳桥为中心的生活办公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及居住生活设施,以及结合行政管理用地设置的广场、绿地。
“一次”是指蕴龙岗-清湖社区社区,以居住、休闲娱乐为主。
“两轴”是指依托柳新路和新205国道的城镇发展轴。
“三区”是指东部新型工业示范区、西部特色产业园区、南部商贸流通服务区。
“三带”分别是小清河生态景观带、预备河生态景观带、团结河生态景观带。
十九、镇区远期建设用地指标
规划至2030年,镇区总建设用地1021.27公顷,其中居住用地272.15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26.65%;
公共设施用地122.89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2.03%;
生产设施用地300.88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29.46%;
仓储用地75.10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7.35%;
对外交通用地0.9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0.09%;
道路广场用地141.99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3.90%;
工程设施用地16.97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66%;
绿地90.38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8.85%。
二十、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等级
镇区道路主要采用方格网形式,规划道路由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组成。
城镇主干路控制红线宽度为24--40米,城镇次干路控制红线宽度为16--24米,支路控制红线宽度为10--14米。
严格控制道路红线宽度,严禁侵占道路红线进行建设。
(2)路网结构
随着镇区规模的扩大,过境交通增多,规划建设外环路,由镇区主干路网形成“一环、三横、三纵”的道路交通网络。
“一环”:
由外环路形成的镇区环路;
“三横”:
兴滨二路、五柳路--清河一路、潍高路;
“三纵”:
老205国道、蒲姑一路、新博临路。
二十一、绿地水系规划
加强X镇镇区绿地、水系和广场等开敞空间的建设,形成镇区空间的整体美观与和谐,打通重要的生态走廊和视线走廊,注重工业区与居住区间防护绿地建设。
规划将水系绿地与镇区中小型绿地设置相结合,将镇区防灾空间需求与园林绿地配置相结合。
规划形成“一带、两心、多廊、多点”的总体格局,建成功能完善、独具魅力的生态城镇。
一带:
沿新博临路两侧形成带状公园绿地;
两心:
中央公园—柳桥村北和丈八佛公园—丈八佛景区周边,建设以大型乔木、灌木、绿地等绿化为主的综合性公园。
多点:
指按照服务半径为300-500米布置的公园。
二十二、镇区市政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1)供水水源
规划全镇区实现统一供水,水源来自京博水库。
(2)给水设施规划
为保证供水安全性,主要管网布置成环状。
给水管网系统应满足镇区的用水量、水质、水压及城市消防、安全给水的要求。
2、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处理
规划远期,镇区污水均由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2)排水体制
规划新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3)排水分区
以镇区用地的功能布局为出发点,本着城镇发展实际、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将镇区划分为两个排水分区。
新博临路以西区域:
包含中心社区、西部特色产业园区、南部商贸流通服务园区,污水汇集后接兴滨二路污水主干管接入污水处理厂。
新博临路以东区域:
含蕴龙岗—清湖社区和东部新兴产业园区,污水汇入东盛路主管线独立接入污水处理厂。
3、雨水工程规划
(1)雨水排放方式
管道雨水就近排入镇区内水体,满足自流排放要求。
在保留现有河流、沟渠基础上,利用新增水面提高调蓄能力。
(2)管网规划
充分利用地形、水系进行合理分区,根据分散和直接的原则,保证雨水管渠以最短路线、较小管径把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镇区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最后都汇入预备河。
4、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镇区的电源:
X六站、清河110kV变电站、成达110kV变电站、寨郝35kV变电站、中电环宇热电厂,满足镇区未来发展需求。
5、通信工程规划
电信业务现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公司经营,公司间的业务相互渗透。
规划大力发展光纤接入技术、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多种业务综合接入能力,为运营者提供综合的承载业务平台,实现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
6、热力工程规划
(1)热源规划
规划主热源为中电环宇热电厂,可为镇区提供蒸汽和热水。
(2)供热系统
镇区供热采用高温热水供热系统,管线最远距离不宜超过10公里,可通过控制水温等方式满足最远点居民采暖要求;
对于供热有特殊要求的工业,敷设蒸汽供热系统。
7、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采用中压一级与中、低压两级管网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小区域调压站与楼栋调压相结合的方式向镇区供气。
二十三、镇区环境卫生规划
1、生活垃圾量预测
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规划近期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1kg/d,镇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2.8t/d;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人们对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高,远期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0kg/d,镇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3t/d。
2、垃圾处理
(1)生活垃圾
规划远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袋装)收集,密封中转,以掩埋为主的收运处理体系。
(2)粪便处理
采用直接或间接(经过化粪池)排入城镇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方式。
(3)工业建筑垃圾
依照“谁生产谁处理”的原则,对工业及建筑垃圾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置。
工业垃圾要以综合利用为主,不能综合利用的由企业负责予以处理和收运,送入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置。
建筑垃圾尽可能就近用于地基和路基填土等工程,一般由建设单位自行清运,或由环卫部门有偿代运。
二十四、镇区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1、防灾体系协调规划
坚持“预防为主”,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及社会防范措施,加快建立和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形成协调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镇整体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确保城镇安全,建设安全X。
2、防洪排涝系统规划
城镇防洪规划既要以河湖流域规划为依据,又要密切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实际。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及防洪标准,参照X省防洪标准,X镇区近远期均按50年一遇的标准设防。
防洪规划采用“分、泄、拦”治理措施:
3、防震工程规划
坚持以防为主,平震结合,以工程抗震为主,以建设用地范围为主的原则,针对薄弱环节,量力而行,逐步实施。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15》,X镇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镇区工程设防标准视工程重要程度而定,宏观上采用Ⅶ度设防。
对于政府办公、中小学、幼儿园、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特殊抗震要求的工程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镇政府 规划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