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考00974统计学原理大纲.docx
- 文档编号:1797085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931.21KB
完整版自考00974统计学原理大纲.docx
《完整版自考00974统计学原理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自考00974统计学原理大纲.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自考00974统计学原理大纲
第一节计数活动与统计学的产生
一、人类的计数和统计活动人类最初的计数活动,主要表现在对人们的剩余劳动成果或其视线所及的劳动对象加以清点和计量。
这就决定了计数本身只是一种零散的、无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和范围有限的个人活动。
(P2)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般认为,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有三个影响源泉(识记):
即英国的政治算术(配第、格朗特)德国的国势学(康令、阿亨瓦尔)和法国的概率统计。
凯特勒将三者加以融合,形成近代统计学。
(P7)
(一)英国的政治算术
(1)创始人:
配第、格朗特
(2)产生的背景:
当时英国统治阶级为了管理国家、发展经济、争夺世界霸权,需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状况,于是在英国产生了政治算术学派。
(3)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
(二)德国的国势学
(1)创始人:
康令、阿亨瓦尔
(2)产生的背景:
当时德国正处于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统治者要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情况,决定国策,在当时封建制的德国产生了国势学派。
(3)研究方法:
对国家重要事项的记述,几乎完全偏重于品质方面而忽视了量的分析。
因此,国势学也被人们称为是有名无实的统计学。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创始人:
凯特勒
(2)产生背景:
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促使英美统计学界尝试用研究自然地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并引入了概率论,产生了数理统计学派。
(3)研究的方法:
把概率论用到统计学,确定大数法则的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复杂不定的偶然性,从中寻找其规律性。
(4)凯特勒将统计学的三个主要源泉加以融合、统一,形成和发展了近代统计学。
(四)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统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完善和深化。
2、计算机的使用和统计软件的问世强化了统计计算的手段。
3、通用方法论科学的属性更加突出。
第二节统计的涵义和应用
统计的含义和作用(P8,简答题)
汉语“统计”一词的涵义(理解)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
是指对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进行计量、核算和分析的活动及过程。
统计资料:
就是统计实践活动所取得的各种信息,其中主要是反映统计对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数字资料。
统计学:
是对统计工作及其成果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P8)
三者紧密相连,体现出一种工作与成果关系,实践与理论关系。
统计的职能(理解)P9:
统计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统计信息具有数量性和总体性两个重要特征。
统计信息的数量性特征,表明统计是从数量方面来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
统计信息的总体性特征,表明统计反映和研究的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而不是其个体数量表现。
统计方法概括地有如下的应用:
(理解)
(一)搜集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数量上的叙述说明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统计目的来决定选用哪种或哪些统计方法。
(二)对获得的总体事实进行时间、空间和属性等的比较有了反映总体事实的数据,就可以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时间、空间、构成、属性等等方面的比较。
(三)探索总体事实的内在数量规律性。
第三节统计的基本方法
统计的基本方法(P12-13)(理解)
(一)大量观察法
所谓大量观察法就是指要从总的、综合的方面来把握现象的“量”,要对研究的对象的全部或者足够多的单位进行数量上的调查和分析。
(二)综合分析法
所谓“综合”就是指对大量观察所获得的个别单位的数量事实,运用各种指标来加以综合,反映现象的总体数量表现。
所谓“分析”是指对统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客观现象内部或客观现象之间的差异和数量关系。
(三)归纳推断法
所谓“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整理、描述方法。
所谓“推断”就是指以一定的逻辑标准,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
二、统计数据的来源(识记)
统计数据可以分为个体数据和总体数据。
个体数据是指研究对象中的个别单位所表现的数量事实。
如在人口统计中,每个人的年龄、收入、身高等数据就是个体数据;所有人的平均年龄、总收入、平均收入、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就是总体数据。
(一)专门组织的调查
(二)政府职能机构的统计报表
(三)公开的出版物和统计媒体
第四节量度层次和计量尺度
从数据计量的量度层次来划分,可分四种类型(识记)
一、定类尺度(量度层次最低)
所谓定类尺度,就是将所研究对象按某种特征将其划分成若干类别,并给每一类别定名,但不对类别之间的关系做任何假设。
教材举例:
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划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
定类尺度只具有等与不等的关系,计量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各组)的比重。
二、定序尺度
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所研究的现象分成不同的类别(像定类尺度一样),而且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顺序,各类之间还能比较等级和次序上的差别。
如教材举例:
教育程度可以划分和排列成大学、中学、小学、文盲;产品等级可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
定序尺度的各类量值除了具有等与不等特征外,还有大小之分,计量的数据除比重外,还可以大致确定众数之类的位置指标。
三、定距尺度
定距尺度一般要求建立某种物理量的量度单位。
如教材举例:
考试成绩以“分”计量,且每分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长度以“米”计量等。
定距尺度可进行加减运算。
在统计数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总量指标就是运用定距尺度计量的。
四、定比尺度(层次最高)
定比尺度是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然后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于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
例如:
将一个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与该企业的职工人数对比,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以此反映该企业的生产效率。
四、定比尺度(层次最高)
定比尺度在定距尺度上确定了一个绝对的、有意义的零点。
(0值表示没有)定比尺度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在统计的对比分析中,定比尺度的运用相当广泛。
第五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P18)(应用)
统计总体简称为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一个或若干个相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总体应该同时具备的要素:
(1)客观存在性
(2)组成总体的个体是大量的
(3)组成总体的个体至少具有一个相同的属性或特征表现
(4)组成总体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或特征上的表现不尽相同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体,简称单位。
总体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
具体的承担着。
统计总体还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前者是指总体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后者是指总体中包含的单位数是无限的。
(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P19-20,简答)(应用)
统计标志简称为标志或标识,他是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要落实到每一个个体上,也就是说,标志总是依附和说明总体单位的。
标志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它属于定类变量,并无大小之分。
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其标志表现是具体的数值。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它是说明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的特征的名称。
统计指标都用数值来表现,指标的具体表现称之为指标值。
指标的性质
(1)总体性。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而不是说明总体单位的,这是它与标志的主要区别。
指标——总体;标志——总体单位
(2)数量性。
指标都是能用数值来表现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来表示的统计指标。
(3)综合性。
统计指标是指各单位特征(数量标志)表现的数量综合(总和),不是一种原始、直接的数据。
统计指标应包括以下构成要素:
(1)指标名称;
(2)计量单位;(3)计算方法
当对指标作为“名称+数值”的理解时,还应包括三个要素:
(1)指标值;
(2)指标值的时间规定;(3)指标值的空间规定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总体的数量状况不同,可以分成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说明所研究特征的规模、水平的绝对量指标。
质量指标是反映所研究总体某一方面相对水平、工作质量的相对量和平均量指标。
(三)变异与变量(理解)
变异是指总体各单位在所研究的标志上其表现不尽相同,即为总体差异性。
变异是统计的前提,不存在变异也就无需统计。
所谓变量,是指统计的数量标志和指标,其取值就成为变量值。
按变量的取值之间能否无限分割,可将变量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两个取值之间可以作为无限分割,离散变量的两个取值之间不可以作无限分割。
社会经济统计中的离散变量,一般是指取值为整数的变量,如人口数、设备数、企业数等。
按变量的性质又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按变量的量化层次还可以分为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居变量和定比变量。
连续变量:
取值可用小数表示。
离散变量:
取值只能用整数表示。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一节统计资料及其搜集方法
一、统计资料的意义
统计资料的三个基本性质:
(P23)(识记)
1、数量性(主要特征):
任何统计资料都是以数字的形式描述事物。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2、总体性:
统计资料描述的是大量的、密集型事物的总体特征。
3、客观性:
真实的情况,不能凭空猜测
二、统计资料的搜集
获得统计资料有多种渠道和方法。
从获得资料的途径看。
统计资料可以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所谓原始资料就是指通过统计调查或试验所取得的统计资料,都属于第一手资料。
所谓次级资料就是指来源于别人通过统计调查或试验所取得并已经加工整理过的统计资料,都属第二手资料。
(一)次级资料的搜集
主要有两种情况:
1.公开出版的资料
2.非公开出版的资料
(二)原始资料的搜集
在内容上可分为两大类:
观察性的和实验性的。
所谓观察性的,指的是调查人员不对客观发生的事物进行干预,仅凭观测而获得统计资料。
所谓实验性的,指的是观察人员要通过对一些具体事项的安排才能获取不同条件下的统计数据。
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识记)
(1)访问调查
优点:
有利于获得详细深入的信息,准确程度较好
缺点:
调查费用较高,调查时间长,对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2)电话调查
优点:
调查效率比访问调查高,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
缺点:
会受到电话普及程度的影响,电话普及率低,影响调查效果的可靠性。
(3)邮寄问卷
优点:
调查成本较低,用时不长,有利于被调查者对一些敏感性的问题进行真实回答。
缺点:
通常回收率和合格率较低
(4)观测
优点:
调查效果好缺点:
一般调查成本很高
(5)互联网调查
优点:
可给调查活动带来许多方便
缺点:
目前仍受到普及率的影响
三、搜集资料的注意事项:
(1)涉及范围要适度。
资料太少不足以反映情况,资料太多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2)事先进行规划,提高搜集资料的效率。
(3)注意版权问题。
第二节调查方式与调查方案
一、调查方式(P28))
1、普查(理解)
1)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2)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3)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
4)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5)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2、抽样调查
1)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
2)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未知数字特征。
3)最常用的调查方式。
4)具有经济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自考 00974 统计学 原理 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