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 真题滚动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958615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4.42KB
第一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 真题滚动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
《第一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 真题滚动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 真题滚动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
(2021·
四川成都市·
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里,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因为人们说的话比他们写下来的话要随意。
书面文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这样的文字更加便于核对或辩驳,并且具有客观的特征。
波兹曼指出,“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
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
书面文化的到来曾经使古人的口语思维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今天,电子和数码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口语文化以新的形态——次生口语文化——得到复活。
然而,原生口语文化是没有受到印刷文字浸染的文化,而次生口语文化则已经受到这种浸染。
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兼具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的特征,但又是不充分和不足够的兼有。
它既比不上文字文化的那种深入思考,又比不上口语文化的那种实在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它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是虚拟的。
文字阅读是一种孤独的个体行为,只要有一本书,没有旁人就能完成,要深入思考,最好是没有旁人。
口语传播不同,它经常是一群人一起听,就像看现场球赛或音乐会一样,它需要有伙伴听众才有气氛,所以,“听”能产生一种“读”所没有的群体同伴感觉。
在次生口语文化里,即使你在家里一个人听音频节目,也会因为有同一时刻的其他听众而有群体在场的感觉。
网上网下的“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刻意营造的就是这样的感觉效果。
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传媒话语形式改变了以往的知识观念和知识性质,娱乐性的《奇葩说》或《吐槽大会》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认为,同一个思想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得到相同的表达,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
这是错误的。
譬如,根本不可能在《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电视—网络节目中分节连续播放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不要说是像斯密《道德情操论》这样的著作了。
即使在音频节目中尝试这么做,效果也一定不会好。
那么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简化,再简化。
就像我们在许多知识性音频那里所看到的,介绍的知识是经过极度简化的。
因为有简化和口语表述的需要,所以断章取义、寻章摘句、语录式处理、警句妙语代替论述等等经常会成为明显的问题。
这样的媒体话语形式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关于经典著作的知识观念:
错误地以为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充分精炼化,并可以简单概述的东西。
经典著作太啰嗦,是一种理应被淘汰的知识形式,就像18世纪启蒙淘汰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一样。
而且,《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传媒话语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威知识”,即一种“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
就像流行歌手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音乐家”一样,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
这与其说是音乐或哲学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胜利。
(摘编自徐贲《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启蒙和知识传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波兹曼认为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
B.次生口语文化伴随着电子和数码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与原生口语文化截然不同。
C.“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能够营造群体在场的感觉效果,增强群体同伴感。
D.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由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与口头语言的不同,引入对大众文化时代知识传播的讨论。
B.文章分析了次生口语文化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对断章取义等过度简化知识的传播方式的忧虑。
C.文章以《奇葩说》《吐槽大会》为例,否定了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的观点。
D.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先厘清概念,再指出特点,然后论证分析,论述脉络清晰明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深入思考方面,次生口语文化既比不上文字文化,也不如原生口语文化。
B.简化的知识不能替代经典作品,因为作品的阐述方式会影响它的思想内容。
C.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不属于本文作者所理解的经典作品。
D.次生口语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答案】
1.C
2.D
3.A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错。
文中波兹曼指出“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
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注意此处是说“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选项把“书面文字的对象”替换为“书面文字”,理解有误。
B.“截然不同”错。
原文说“今天,电子和数码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口语文化以新的形态——次生口语文化——得到复活。
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兼具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的特征,但又是不充分和不足够的兼有”,并不能由此推断二者“截然不同”。
D.“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错。
原文是说“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
这与其说是音乐或哲学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胜利”,选项属于曲解文意。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错。
文章第一段分析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的原因,第二段转入对“次生口语文化”的阐述,然后三四五段对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传媒话语形式进行解读,从而阐述作者对于“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启蒙和知识传播”的观点和见解,故本文结构并非是“先总论后分论”。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也不如原生口语文化”推断错误。
原文是说“又比不上口语文化的那种实在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它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是虚拟的”,选项属扩大范围。
故选A。
太原市·
山西大附中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评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能够成功地应对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
所以,文化自信就是要解决我们自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不自信的文化心理问题,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面临的困境。
②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立身之根,是我们的庇护之所和精神家园。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的。
自近代以来,这部分思想文化已经与时代逐渐拉开了距离,在新的时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传统文化中的相当一部分,在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文化变局和疑难问题方面,表现得无能为力;
在与日益东渐的西方文化侵袭的抗衡中,表现得左支右绌。
在文化主体中,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的文化撕裂,这种文化撕裂一直延伸到今天。
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之间存在一种“文化堕距”(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陷入一种文化危机之中。
③无疑,文化危机既可以导致一种文化形态的衰落,也可以导向一种文化传统的创新。
就像哲学家麦金太尔所说的那样,每一种传统都有一些“边缘性”的“从属性”理论,也有一些“核心性”理论。
在遇到危机时,其对传统的冲击是从“边缘问题”到“核心问题”的。
在每一次冲击中,文化传统的主体都会“思考是否不同的对立的传统有可能提供的资源,以充分地描述和解释自己传统的失误或缺陷”。
文化传统由于运用了对立面文化传统的资源补充自己,比对方更有利于解决危机,文化传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④可见,文化危机原本具有两面性:
它是陈旧文化的衰落,是文化新内涵生长的契机。
没有文化新内涵的生长,文化危机就会成为文化衰落的起点;
而没有陈旧文化的衰落,文化新内涵的生长就会窒息。
正是在文化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文化实现了它的生长性。
可见,文化危机是文化传统发展的重要契机。
这正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根据。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才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⑤文化不自信甚至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只看到文化危机中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没有看到文化危机会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的契机。
⑥正是由于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文化主体对这些困境和危机产生了过激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那些原来或多或少有些文化自大感的文化主体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
这种文化心理,与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是不相匹配的。
所以,文化自信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作文化发展的契机,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
(摘编自丁立群《我们为何要文化自信》)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其实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B.当前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文化危机之中,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
C.文化可以利用危机的两面性,从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找到生长点。
D.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剖析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B.第②段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和现实状况,认为传统文化存在“文化堕距”现象。
C.文章分析了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强调了要看到文化危机积极面带来的契机。
D.文章在论述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对立面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主体面对困境和危机出现过激的心理反应,主要是因为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
B.在我国传统文化遭遇危机之际,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拒绝对立面文化传统,化解文化危机。
C.当出现文化困境和危机时,那些自卑感强的文化主体更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D.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克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定能克服西方文化侵袭带来的困难。
4.B
5.D
6.A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分析错误,由原文“在遇到危机时,其对传统的冲击是从‘边缘问题’到‘核心问题’的”可知,受到冲击的到了“核心问题”,所以不再是“从属性”理论,而是“主要”理论。
故选B。
5.
D.“文章在论述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对立面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表述错误,文章第三段论证对立面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观点,使用了引用论证,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6.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拒绝对立面文化传统”错误,文中说“文化传统由于运用了对立面文化传统的资源补充自己,比对方更有利于解决危机”,这是肯定对立面文化传统。
C.“那些自卑感强的文化主体更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错误,由原文“文化主体对这些困境和危机产生了过激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那些原来或多或少有些文化自大感的文化主体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可知,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的是“有些文化自大者”,而不是文化自卑者。
D.“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克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定能……”错误,由原文“所以,文化自信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作文化发展的契机,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可知,是“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还需要“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作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只要”克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
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上世纪30年代初,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走进乡间,试图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现“民族再造”。
为解决人才短缺这一关键问题,他们呼吁知识分子到民间去。
对此,吴景超1933年先后发表《知识份子下乡难》和《农政局——一条知识份子下乡之路》两篇文章表达异议。
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在理论、目标和具体实践内容上存有差异,但基本的立足点是一致的,即认同中国的新生命在乡村而不在都市,呼吁知识分子克服困难,到乡村担负起为乡民服务的责任。
但在吴景超看来,呼吁知识分子回乡村去的主张是行不通的。
主要原因有四:
知识分子在都市的出路多,乡村缺乏容纳知识分子谋生活的职业;
乡村缺乏实验室、图书馆等研究学问的设备;
乡村中的物质文化较低,难以满足知识分子生活的需要;
家庭宗族、亲戚朋友不愿接受知识分子回乡工作。
40年代后期,费孝通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他认为想留住人,需要造就能够应用现代知识的生产事业。
可以说,吴景超提及的上述四个主客观因素在当前乡村中仍然存在。
吴景超认为都市与乡村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分子不用下乡也可以为乡村服务,其途径至少有三条:
第一,知识分子在都市对市民与乡民有同样的贡献,如记者在都市中办的报纸乡民可以看,医生在都市中开设的医院乡民可以住等。
第二,知识分子在都市从事单纯为乡民服务的工作,如大学农学院知识分子通过改良育种、提倡合作事业以改善乡村人民的生活。
第三,在都市中从事工商业的知识分子努力发展实业,吸收乡村中的过剩人口,以解决就业问题。
吴景超提出在各县设立农政局,以提供职业的方式,用高于一般大学生的薪水,鼓励肯下乡服务的青年。
县农政局至少需要三个知识分子来承担乡村工作:
一个办理乡村社会调查,作为社会改良和设计的基础;
一个办理农业推广,把国立或省立农事试验场所得的知识推广于乡村;
第三个尽全力于乡村组织,推动组织领袖团及各种委员会,使乡民一盘散沙的生活转变为有组织有秩序的生活。
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人才匮乏仍然是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严重短板。
重读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城乡人才关系和乡村人才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是需要承认人才向城市集聚的事实,同时要以城乡互联一体为出发点,看到城市人才对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吸引人才下乡,需要以职业和产业作为支撑。
吴景超在《英国乡村问题》书评中,设想在乡村发展工业吸引人才,进而建设工农合一的新社区。
那种倡导人才下乡担任志愿者、捐资捐物的做法,其作用是短期而有限的。
三是人才下乡既要重视行政力量的推动,也要注重对乡村组织内生动力的培育。
在吴景超的设想中,在农政局工作的知识分子是幕后推动、监督和指导乡村领袖团的力量,但具体负责组织乡村中各种委员会的还是乡村领袖。
(摘编自葛飞坤《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问题——从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出发》)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呼吁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吴景超发表文章对此表示反对。
B.乡村物质文化比城市差、缺乏适合知识分子的职业等问题,目前还没得到彻底解决。
C.身处都市的知识分子可在提供文化和医疗服务、办理乡村社会调查等方面发挥作用。
D.人才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立足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人才问题,着重分析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及启示。
B.文章在概述吴景超对知识分子下乡难原因的认识后,引用费孝通的观点作了印证。
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以“三个知识分子”为例,阐述了推进乡村工作的具体做法。
D.文章使用“主要原因有四”“其途径至少有三条”等表述,用语准确,条理清晰。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事关民族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当年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呼吁知识分子下乡是有意义的。
B.我们不仅要积极改善乡村的物质条件,让知识分子能够安心工作,还要扭转轻视回乡工作的就业观。
C.吴景超认为城乡互联一体,知识分子在城市也可服务乡村,因此人才向城市聚集对乡村建设没有影响。
D.乡村建设应大力培育乡村组织内生动力,而不能一味依赖行政力量,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界捐助。
7.B
8.C
9.C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呼吁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吴景超发表文章对此表示反对”错误,吴景超并不反对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
文中说的是“对此,吴景超1933年先后发表《智识份子下乡难》和《农政局-一条智识份子下乡之路》两篇文章表达异议”“但在吴景超看来,呼吁知识分子回乡村去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吴景超认为都市与乡村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分子不用下乡也可以为乡村服务”,由此可知,吴景超不是反对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而是认为呼吁知识分子回乡村去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并且认为知识分子不用下乡也可以为乡村服务。
C.“身处都市的知识分子可在……办理乡村社会调查等方面发挥作用”错误,原文说“县农政局至少需要三个知识分子来承担乡村工作:
一个办理乡村社会调查,作为社会改良和设计的基础……”,从文中可知,身处都市的知识分子不能办理乡村社会调查。
D.“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错误,从文中来看,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并非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文中只是说要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但没有说是“首要途径”。
8.
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以‘三个知识分子’为例”错误,文中“吴景超提出在各县设立农政局,以提供职业的方式,用高于一般大学生的薪水,鼓励肯下乡服务的青年。
县农政局至少需要三个知识分子来承担乡村工作……”是吴景超提出的方法,“三个知识分子”不属于举例论证。
9.
C.“人才向城市聚集对乡村建设没有影响”错误,结合最后一段“人才匮乏仍然是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严重短板。
一是需要承认人才向城市集聚的事实……”可知,人才向城市聚集会影响乡村建设,比如会出现乡村人才匮乏的情况。
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
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
《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
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
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
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
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
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
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
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
“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
”利弊相权,怎么处理?
姚名达的理念是:
“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
具体对策是:
“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
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
《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
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
《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
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
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
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
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
《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
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
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
“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
”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
中国目录学史>
导读》)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10.B
11.A
12.B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中国目录学史》……缺点是强立名义”错误,根据原文“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可见,并不是《中国目录学史》强立名义,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目录学有“强立名义”的嫌疑,《中国目录学》是跳出了通常的中国目录学方法创新而作的“主题分述法”,根据主题选用合适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 真题滚动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解析版 第一 单元 论述 文本 阅读 滚动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双测卷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