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951715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549.41KB
三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甫”读作pǔ意思是“刚刚”
B.告罄:
“罄”读作qì
ng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
“津”读作jīn意思是“路”
D.憨态可掬:
“掬”读作jū意思是“令人喜爱”
【答案】
1.A
2.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是北京卷论述类文本必考内容。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同时还要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
分辨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本题A项就属于无中生有。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识记字音、字义的能力。
A项字音错,“甫”应读作fǔ。
C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津”的意思是“渡口”,“乏人问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过问。
D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掬”的意思是“用两手捧”。
“憨态可掬”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
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将字音、字义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是北京卷近几年的常见题型。
一般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如本题中“甫”是统读字,“掬”是形声字,都属于易误读的字。
对这类题目,备考时可采用音义结合法、联想法、推断法、记少不记多法,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
对于词义的辨析,则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语素的意思来辨识;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谦敬错位、功能混乱、望文生义等错误类型,如本题B项对“津”的解释忽略了加点字的本来意思,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二、【2017年高考北京卷】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
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
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
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
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
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
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
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
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
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
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
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
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学,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
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
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分)
A.身不由己B.感同身受C.设身处地D.身临其境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
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B
4.D
5.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A.C.D三项在原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而B项却属于无中生有。
4.试题分析:
身不由己:
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
感同身受: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设身处地: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身临其境:
身体不在那个地方,却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材料二最后一段说“虚拟现实技术(VR)……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然后以游客观看兵马俑为例,说明VR技术可以使游客仿佛自己化作了兵马俑,置身其中得到真实的感受,用“身临其境”恰当。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又考查正确使用及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这种将语知渗透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方式是北京卷常见的题型。
本题解答时首先要依据原文总结出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然后辨析所给成语的含义,找到答案。
辨析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
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
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
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本题所给四个成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其中“身不由己”强调自己不能做主,“感同身受”强调未亲身经历却像亲身经历过一样,“设身处地”强调为他人着想,“身临其境”强调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答案应为D项。
5.试题分析: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意思是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可以用来描述“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花卿》,意思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强调的是稀少,与“走近大众”不符。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出自元末诗人高明的《琵琶记》,意思是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从原文出发,理解题干所说的“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的含意,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含意,仔细对比,找出答案。
分析诗句时既要理解诗句的表层含意,又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诗句所蕴含的哲理。
“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意思是说文物以前只是专家学者研究赏玩之物,现在文物普遍得到大众的认识,走进了普通人家。
所给四组诗句中,能体现出这一含意的应为D项。
三、【2017年高考北京卷】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
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
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
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
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
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
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2014年已增长到81万人次。
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
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
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
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
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
(6分)
6.C
7.A
8.含义:
要点一:
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
要点二:
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
要点三:
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
作用:
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
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6.试题分析:
C项曲解文意。
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原文为“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也就是说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会加速壁画的老化,而不是“降低”。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
解答时要注意:
①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②将题目材料信息代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扩大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曲解文意等问题。
本题A项和B项可由材料三第一段概括得出,D项可由材料三第二段“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概括得出。
C项将原文中的“升高”曲解为“降低”,属于曲解文意。
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
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有意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误划类别,无中生有,偷换概念。
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
本题难度不大,由题干可知,选项信息集中在原文最后一段,考生只需找到每个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仔细比对,就可得出答案。
第二问,材料一首段提出“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由此可概括出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材料二首段提到“数字技术……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
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下文接着以动漫技术、移动应用程序、虚拟现实技术为例,具体阐述了数字技术使文物得到展示,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物;
材料三首段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第二段又强调“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可见使文物“活”起来更有利于保护文物。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理解概念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如本题考查“文物‘活’起来”的含义,解答时就需要通读三则材料,分别找到“文物‘活’起来”(或与“文物‘活’起来”相类似的表述)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筛选出能解释“文物‘活’起来”的内容,然后分析归纳就可得出答案。
分析作用,要在通读三则材料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找出能体现“文物‘活’起来”作用的内容,分点概括即可。
因为三则材料都属于总分式结构,所以答案信息多集中在材料的首段。
四、【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
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
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
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
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
“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谱”还有谱系的意思。
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
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
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
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
“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
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
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
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
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
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
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
“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
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
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
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
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
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
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
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
再往深里说。
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
“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
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
17.标准、规则;
谱系;
有待实践的“本”。
18.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
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
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19.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
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
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
“谱”自身是实践的“本”。
然后将这些含义分点分条概括即可,注意语言的简洁。
考点定位: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名师点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首先要找出该词语在文本中的位置。
这一题目标很明确,即理解文中“谱”的含义,“谱”的含义在文中可以直接进行筛选,主要集中在文本的第3段,找到位置所在就可以直接概括了。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名师点睛】段落的论述层次即作者的论述思路,本题论述思路归纳范围在第4段,一般思路为“首先引出什么话题,接着具体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本段围绕“菜谱”分析层次即可。
19.试题分析:
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中心词是“自由”,明确“自由”是什么,是艺术家在演艺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和追求;
然后分析“自由”的限制语“有规律的”,何为“有规律”,为何要“有规律”,这结合文本主旨进行分析及“谱”的含义去分析即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名师点睛】这一题其实是考查文本的主旨,或作者的写作目的。
对于“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的解读,要分别解读“有规律”与“自由”的含义,再联系全文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即可。
五、【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
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
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
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
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
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
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
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
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
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26.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
27.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
(3分)
28.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
26.滞销的奢侈品:
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畅销的牙膏:
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27.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而不应掺杂文言。
28.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
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
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
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
术价值低的作品。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名师点睛】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明确词语的词性、有无使用比喻的修辞,然后找到该词语的出处并标明;
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答案。
“滞销的奢侈品”和“畅销的牙膏”都为名词性,应是指代一个事物,同时此处使用了比喻,应是把某个事物比成了这二者,回归文本可以发现,“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这二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 高考 语文试题 解析 专题 01 论述 文本 阅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