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与当代中国发展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924782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6.49KB
以人为本与当代中国发展Word格式.docx
《以人为本与当代中国发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与当代中国发展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个不动摇就是效率优先的理念不动摇。
这也是有针对性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里面所讲的以人为本包含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说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应该强调公正了,应该以公平为中心兼顾效率,这个说法也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
而十七大报告里面明确地表达出效率优先的理念不动摇。
(二)两个基本不变
1.基本国情没有变
为什么要有这两个不动摇?
第二个要点出来了,那就是两个基本不变。
第一个不变就是今天处在而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
2.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第二个没有变那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这两个没有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依然是我们今天首要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强调效率优先。
所以十七大报告讲我们共产党人应把这个基本国情和这个社会主要矛盾作为谋划今后发展和改革的根本议题。
(三)两个调整
1.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式需要调整
第三个要点是两个调整。
哪两个调整?
第一个调整虽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但是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式需要调整。
在2003年以前,我们国家不少的地方在实践当中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重物轻人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或者说是见物不见人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不是靠人本身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创新能力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而主要是通过人以外的物的要素来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建设的。
这种经济增长方法比较看中经济指标,而不大考虑人的幸福指数;
比较关注经济总量,而不大关心人的生活质量;
比较关心创造多少物质财富,而不大关心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者的切身感受;
比较关心物质财富的积累,而不大关心劳动人民怎么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这种重物轻人的经济增长方式功不可没,不可全盘抹杀,但是今天可以看到它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发展的代价却越来越大,关于这一点我先埋下一个伏笔,后面专门来讲这个问题。
既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必须要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新的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什么呢?
那就是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这里的以人为本实际上意味着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中。
怎么引入呢?
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入。
一个是从目的方面来引入,那就是我们的经济建设既要建物又要建人;
既要考虑经济总量,更要考虑人均生活质量;
既要考虑经济指标,也要关注人的幸福指数;
既要强调共创社会发展成果,也要强调共享发展成果;
既要考虑生产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也要关注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和切身的感受。
第二个方面是从手段方面来引入,那就是我们的经济建设既要通过物的手段来实现,比如说资金、设备、资源。
更要通过人的手段来搞经济建设、来搞经济发展、来拉动经济增长,比如说开发人的资源、注重人的资本投资、培育人的创新能力、注重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从目的和手段两个方面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中,使经济建设采取新的方式,采取新的形态,这是第一个调整。
2.实现效率优先的方式需要调整
第二个调整就是虽然效率优先的理念不能动摇,但实现效率优先的方式需要调整。
在1978年之前我们国家很多地方搞的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的出发点是比较善良的,就是大家都有蛋糕吃,大家是共生的,但是平均主义的运作机制和效果很成问题,因为你跑得快也是这么一块蛋糕,我跑那么慢也是同样的蛋糕,我何必跑那么快,那不好,枪打出头鸟,不敢为天下先,不希望你个子比我高,能力比我强,跑得比我快,这是一种鞭打快牛的机制,鞭打快牛,懒汉出工不出力,结果怎么样?
蛋糕做不大,效率出不来,大家共亡。
共生的一个出发点,共亡的一个结果,这种平均主义使我们中国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使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劳动的情景,早上七八点钟生产队长把钟给敲响了,我们的社员懒洋洋的从家里走出去,走到村东头,这大约需要10分钟的时间,到村东头生产队长开始派活了,五、六十号人把活派完了,大约需要半个多小时,活派完了以后,我们的社员到家里去拿农具走到田头,这大约也需要10分钟时间,到天地里面就开始干活了,一边干活一边拉家常,你家里小伙怎么样,他家里姑娘怎么样,谁家有矛盾,谁家有问题,谁家有喜事,一边干活一边拉家常。
而且如果是夏天比较热,到树地下凉快凉快,如果是冬天比较冷,烧一把火取暖取暖,这大约又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再到地里干活,干完活以后肚子饿了、口干了,还要去厕所,我们那个地方叫做歇晌,回家里喝喝茶、吃点干粮,到了厕所,这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再回到田地进行干活,干了一会儿然后11点半左右了,这样就开始考虑收工了,整个上午大约4个小时的时间,但真正在田地里干活的有效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左右,这个平均主义磨洋工把很多时间都耗掉了,所以七八年以后我们必须有一种新的方式来扬弃、来取代平均主义,而这个新的方式就是当初我们提出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的理解是针对平均主义提出来的,它强调有两种方式来实现效率优先,第一种方式是人民之间收入的差距适当拉开,第二种方式是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应该说这两种方式对实现效率优先功不可没,不可全盘抹杀。
但是今天看来这两种方式的代价和局限性越来越显示出来了。
比如说有些地方人民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贫富的悬殊;
比如说有的地方有些人非法攫取国家财富,一夜暴富,这两种方式既损害了公平也牺牲了效率。
所以在今天这么一个时代发展的条件下,必须有一种新的方式来取代过去那两种方式。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中央有一个新的提法,那就是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
这个新的提法我的理解是用公平的方式来实现效率优先。
那么怎么理解公平?
从逻辑、从历史来看,我们所讲的公平有三种基本公平:
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结果公平。
(1)机会公平
我们先来看一看机会公平,什么是机会公平?
打一个比方,这里有一个舞台是向在座的各位平等开放的,大家都有权利、都有机会、都有资格到这个舞台上跳舞,当我们在座的大家都有机会到这个舞台上来跳舞的时候,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实践效果?
第一个实践效果就是各显其能。
你想想这里有一个舞台,假如是主持人韩庆祥,如果我不讲机会公平,我讲人情关系的话,那就意味着在座的人当中如果有一个是我的同学,我就会把跳舞的机会给我这个同学,我这个同学跳舞能力一般般,舞姿也不优美,观众也不大欣赏,但这个舞台是终身制我就让他跳下去了。
我这个同学以外的其他人你再有跳舞的技能,你再想跳舞我就不给你机会,你能把我怎么着,我可没有给你穿小鞋,我一讲人情关系就会排斥某些人的能力。
反过来讲围绕机会公平就意味着大家各显其能,当我们大家各显其能的时候难道不利于效率吗?
在实现机会平等的时候有一个现象出来了,这个张三舞姿很优美,越跳越自信,观众也比较欣赏,他就跳下去了,他能力大,他贡献多,而且李四舞姿不优美,观众也不大欣赏,他也不好意思跳下去了,他的能力下,贡献就小。
(2)分配公平
面对这个新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果讲公正、讲公平的话,第二个公平就出场了,那就是分配公平。
什么叫分配公平?
那就是各得其所,得其应得。
努力奋斗,能力发挥,业绩贡献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能力越大、努力越大、贡献越大,得到就应该多;
你是个懒汉,你能力比较小,得的就应该少,这就是各得其所,得其应得。
当我们大家各得其所了,得其应得了,在实践上又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先一个结果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当我们大家各得其所了,得其应得了,各显其能了,难道不反过来有利于效率吗?
因为跑的快,跳舞越好的人得到的越多,他会越来越想跳舞,而这个懒汉、舞姿不优美的人你得的比较少,为了今后得的更多,你必须快马加鞭,努力奋斗、能力发挥、业绩贡献。
这样难道不利于效率,非常有效率。
(3)结果公平
在实现分配公平的过程当中,又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什么现象?
张三舞姿很优美,跳舞跳的越来越好,公众也比较欣赏,所以被邀请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当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收入就会越来越多。
而李四舞姿不优美,观众也不大欣赏,跳舞的机会就比较少,被邀请的机会也比较少,而邀请机会比较少,就会意味他的收入越来越少。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能者和弱者之间就会在收入上拉开很大很大的差距,甚至会出现贫富的悬殊。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那么第三个公平就是结果公平,结果公平有两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大家经常所讲的把人民之间收入的差距限定在合理的限度之内,抚平机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这个含义上的公平是有它存在的根据的,我打一个比方,原来有一位穷人,打出租车到一个目的地28块钱就够了,现在人民越来越富,富了以后都想买车,车买多了,那么交通就会阻塞,还是这位穷人,打同样的出租车、走同样的路段、到同样的目的地,由于交通阻塞现在28块钱不够了,需要拿出32块钱,多出的4块钱实际上就是穷人为富人付出的代价。
根据这么一个情况我们应该扶平机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把人民之间收入的差距限定在合理的限度之内。
而这样做的一个实践效果就是人民之间才容易和谐相处。
结果公平还有第二个含义,这个含义我们大家讲的不多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含义?
我既要扶贫,我更要扶持;
我既要输血,我更要造血。
也就是说我们的弱势群体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能力发挥、业绩贡献来改变自己不满意的处境,来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这两个含义你看看实现效果,一个是和谐相处,一个是能力建设,让大家之间能和谐相处,弱势群体注重自己的能力建设了,难道不利于效率吗?
所以这种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结果公平,这三种公平是用公平的方式来实现效率优先,这是我讲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内容。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
第二个内容就是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整个科学发展观内容里面最核心的一个内容。
(一)以人为本提出的背景
1.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的体现
以人为本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想在这里把很复杂的问题给他简要化或者简单化。
今天我们提出以人为本,是总结中西方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而提出来的,是反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教训而提出来的,是反应当代中国发展的总趋势而提出来的。
同志们想一想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在他的学说里面有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一生在思想上主要是批判资本占有劳动,批判资本统治,批判以资为本,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马克思写的资本论主要就是批判以资为本的,马克思通过批判他设想未来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理想中最基本的原则、最高的价值目标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什么意思?
主要讲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平等发展、全面发展。
意大利有一个出版商要出版一个新时代的杂志,想在这个杂志的扉页上把马克思一生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话表达出来,这个出版商征求恩格斯的意见,恩格斯是马克思的学生和战友,对马克思思想了如指掌,恩格斯经过思考认为共产党宣言当中有一句话最能代表马克思一生当中最核心的思想,这句话是什么?
准确来说就是在未来的自由联合体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翻译过来通俗来讲就是刚才我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平等发展、全面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和最基本的原则,这就是马克思一生当中最核心的思想。
在这个思想里面尽管没有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但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呼之欲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蕴含在这些话当中。
然而很遗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以后,不少的后继者、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很大程度上把马克思学说里面以人为本的思想冷落到一边,我们不少人大讲二讲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暴力革命,这些思想在特定的时期是应该特别强调的,但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边缘化是值得我们加以深思的。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当中走了不少的弯路,付出不少沉重的代价,历史总是给我们开玩笑,本来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为我们说话的,我们却把他冷落到一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以资为本而出场,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出现的。
按道理资产阶级思想家应该讨厌马克斯、批判马克思、反感马克思,但是第二次世界,西方相当多的思想家包括他的实践者把马克思学说里面的社会主义因素、人本的思想元素引入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中,比如说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改善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来缓和紧张的劳资关系,来提高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给工人很多的切身利益。
他们经过这些努力结果怎么样?
资本主义不但没有腐朽,反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2003年我到英国,2007年我到意大利,跟西方的汉学家和专家学者交流的时候,有好几个专家学者给我讲这么一个观点,他说你们社会主义国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受益者,我们资本主义国家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受益者,这个话一听我愣了一愣,我觉得怎么会讲这个话,是不是符合历史事实。
一开始我不大苟同这个观点,回国以后我对这个话思考一番,我发现他这个话有一半是对的,有一半也是不对的,哪一半是不对的,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推动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发展,它是起到很重要的很正确的指导作用,从这个角度讲他讲的话不对。
但另外一个方面他讲的有部分是合理的,确确实实我们在一定的时期,由于远离以人为本,大搞阶级斗争,结果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和发展,社会实践走了不少的弯路,二战以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大讲二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大讲二讲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大讲二讲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正因为他们把人本的思想元素引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实践当中,所以他们也焕发了勃勃生机。
2.各种经验教训的总结
我们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就是总结中西方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而提出来的,我们今天提出以人为本也是总结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教训而提出来的。
从1978年到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段时间,应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此我们对改革开放应该满怀信心,但是这段时间我们改革开放的实践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这个代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体现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上,可以概括为环境污染了,生态失去平衡了。
第二个方面的代价主要体现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可以概括为人被物化了,人成为物质增长的能力。
第三个代价主要体现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可以概括为贫富差距在拉大,一些人不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正是针对这些代价,把代价限定在最小的限度,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发展,所以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时代发展总趋势的反映
今天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反应时代发展的总趋势而提出来的,历史发展有一条规律,历史越往前追溯,人以外的物的要素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拉动作用越大,比如说农业时代一亩地一头牛就是财富,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一架先进的机器就是财富,土地也好、牛也好、机器也好,都是人以为的物拉动经济。
而历史越往后发展,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因素由人以外的物转向人本身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创新精神。
也就是说在未来和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人的智力、人的技能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的人才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也就是说历史越往后发展,人本身的东西对经济发展作用越来越大,反应时代发展的总趋势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中“人”和“本”的概念
1.人的概念
我们提出以人为本人这个概念怎么理解?
本这个概念又怎么理解,以人为本又如何理解?
按道理给领导干部讲课最好不要过于纠缠具体的概念。
但是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比较特殊,为什么?
1978年以前我们往往谈人色变,现在我们讲以人为本,由过去谈人色变到现在讲以人为本,历史的跨度并不是很长,无非几十年,但是执政理念这个跨度可以说来了180度的大转弯。
由过去谈人色变,到现在讲以人为本,那么有些人的思想他就是转不挂弯来,而转不过弯来体现在对人的概念、对本的概念,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有很多很多的模糊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人的概念、本的概念,和以人为本的概念交代清楚。
德国有一个哲学老人叫黑格尔,他讲这么一句话熟知并非真知。
经常挂在嘴边的,经常作为口号来喊的,经常写在墙上的,未必是我们搞的最清楚的。
比如说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呼唤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管理以人为本,还有诺基亚以人为本,我们讲的够多了吧,喊的够多了吧,但冷静的坐下来思考一下,人怎么来解,本怎么理解,以人为本又如何理解,未必搞得很清楚,所以必须对这些概念给他说清楚。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人呢?
现在社会上和理论界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说以人为本的人,仅仅只广大人民群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含义。
第二种代表性的观点说,以人为本的人当然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了,但也指的是所有的人,不论身份、不论国籍、不论民族、不论肤色,只要是自然的人都包括进来。
那么十七大报告里面所讲的人何止啊?
锦涛是我们党的总书记,十七大报告是我们党的政治报告,所以十七大报告主要是从政治的角度,也就是说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角度来讲这个人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主要指广大人民群众,但是我们在座的领导干部不仅要和我们的人民群众发生关系,除此之外你还要发生四种关系:
你和自然界的关系,你和社会的关系,你和他人的关系,你和自身的关系。
在这四种关系当中,你就不仅仅说以人为本的人仅仅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而这里面以人为本的人确确实实指的是所有的人。
当然我讲到这,在座的同志们可能会给我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你说以人为本是指以所有人为本,那么敌人也是人,难道我们能以敌人为本吗?
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面对我们的敌人讲以人为本需要采取两手,第一手就是常规性的做法,对我们的敌人进行专政、斗争、暴力。
还有另外一手是特殊性的做法,在特定时期、在特定的场景、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以人性化的方式来感化他们、来化敌为友。
比如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讲不虐待俘虏,我们搞统一战线是不是以人为本的特殊体现。
又比如说在今天面对监狱里面的囚犯,他基本的合法权利没有剥夺的时候,我应该尊重,我应该用人性化的方式来感化他,使他更好的接受教育、更好的做人,这恐怕也是以人为本的一个特殊的体现。
那么完整来讲,以人为本的人和这个民之间有三个区别,第一个区别这个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那一部分人,他是特定所指的那一部分人,而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所有的人,包括人民,在这里人这个概念比民这个概念外延更宽泛,更具有包容性。
第二个差异以人为本的人是一个哲学概念,是针对物、针对神、针对权而提出来的,而这个民,以民为本这个民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这是第二个差异。
第三个差异以人为本是在人民之间可以互动,互相使用的一个概念,我们彼此以人为本,我以听众为本,我讲大家爱听,大家能受启发,能听得进去,逻辑比较清晰,有针对性,大家在某个方面也以我为本,聚精会神的听,认真的记,对我表示支持。
你看我们这个以人为本是彼此互动的一个概念。
但是以民为本是从上到下在官和民的关系当中所使用的一个概念,领导干部要以人民群众为本,领导干部是以民为本的主题,人民群众是以人为本的客体,这个主客体他是特定相对的,而以人为本彼此互为主客体。
2.本的概念
那么本的概念又如何理解?
以人为本的本是在人和物的关系当中所使用的一个概念,你比如说我判断这个人和差别这个物,在这个关系当中以人为本的本它讲的是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更根本,哪一个更值得我们关注,显然在人和物的关系当中,人和更根本的,人是更重要的,人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人是本,差别是末,而不能本末倒置,打一个比方,假如今天上午这个厅里面空无一人的时候,这个茶杯放在这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物,它毫无疑义。
而今天上午我走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讲着讲着口渴了,我想用这个茶杯来喝一口水,那么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这个茶杯和我之间就发生了价值关系,利益关系、功用关系,这个茶杯因我而有价值,因我而有意义,我是本,茶杯是末,这个本末是不能倒置的,如果本末倒置了,我们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比如说在我们实践生活当中,人和物的关系颠倒了,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开始我们人改造自然界是来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这个关系是很清晰的,人通过改造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人要生存、人要发展、人要享受。
人对生存、发展、享受是目的,人改造自然界是手段,但是某些地方在改造的过程当中,这种关系越来越不清晰了,甚至颠倒了,有的地方在改造自然界的地方当中过度的改造和征服,环境污染了,生态失去平衡了,破坏我们的生存家园了,我们不能可持续发展了,我们呼吸的空气都是污染的了,生存、发展和享受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这里人改造自然界GDP之上成了目的,而人成了手段,所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再比如说人和钱的关系,本来人是目的是本,钱是手段是末,当钱为人的生存、发展、享受服务的时候,钱的价值、钱的意义人才能体会到、才会感觉到。
如果生活当中你把这个事情颠倒了,比如说拼命赚钱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赚钱是目的,拼命是手段,结果怎么样?
有些人为了钱把命搭进去了,人是不能带着金钱进入坟墓的,而金钱往往把人拖入坟墓。
2006年我到西部一个省的监狱搞调研,我就发现这个监狱里面被关起来的人95%左右因经济犯罪、因钱而犯罪,钱把这些人送进了牢狱。
在这里我讲一个不大成熟的观点供同志们批评,越是我们的权利级别越高,越应该视金钱为粪土,你只有这么一个金钱观,你的政治命运,你的政治生命力,你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没有这种金钱观,你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葬送了你的政治生命,他葬送了你的身体,他葬送了你的政治前程,这就是对人的概念和本的概念我有这么一个理念。
(三)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在讲完了人和本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根据十七大报告完整来讲以人为本有三层基本内涵。
1.把人当做主体,依靠人
第一层内涵把人当做主体依靠人。
用十七大报告的说法就是什么?
就是发挥人们的首创精神,推动人们的主体性。
把人当做主体依靠人,这个含义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把人当做同情、恩赐、救济的对象,比如说每到春节期间我们的领导干部带着钱、带着礼品、带着粮食去看望我们的单位的员工,这确确实实是以人为本的一个体现,但是是一个较低层次的一个体现。
第二个层次比较高,那就是把人当做一切活动的主体,一切活动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什么时候我们把人当做主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的活动就比较容易取得好的成效,反之就会影响我们活动的一个好的效果。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
第一轮,农村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以人为本 当代中国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