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910184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18KB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以把自己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发打卡组里。
(打卡一组录3个圆片摆的过程,2组录用4个圆片摆的,依次类推)
2.后面用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的谁理解了可以把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
上课时尽量和孩子互动,1.整理好孩子提前发的视频,根据上课情况播放;
2.让孩子这互动版面上直接扣出答案并及时反馈;
虽然课条件有限,但是孩子们学习热情不减,反馈不错。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3
上完这节综合实践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年级的孩子既活泼又难把握,苦于在放与不放之间找最佳支点,教学任务如何才能在40分钟内有效完成?
合作学习的倾听意识怎样落实到每位孩子?
……这些都是我课前课后不停思索的问题。
回顾本节课,我认为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方面做得还不错。
四个层次的摆圆片活动,前两个层次是动手操作,先是师生合作,明确操作任务,再是两次小组合作,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效合作到有效合作,也就是在实践中积累活动经验,展示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最后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点慢,但我并不急求成,在摆三个圆片这个环节,预设是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摆法,可是在巡视中并没有如我所愿,只找到一个接近从大到小的摆法,为此,我在观察比较出从小到大这种摆法很有序的基础上再来看这种摆法,提示学生如何才能让这种摆法也变得有序呢?
学生有了前面的对比分析,很快进行了改正,在这个纠正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无序和有序的区别,从而更易体会有序思想的方便之处。
学生的表现让我想到了课堂生成是灵动的,学生的错误是课堂中宝贵资源,用好这美好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别样的光彩。
两人合作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前不久听了一位专家的讲座,谈到小组合作需要关注的十二个细节,其中就有低年级孩子自我调控能力不够,更适合两人合作,为将来四人或更多人数的小组合作提供基础,非常有道理,本节课我就是让学生一人摆一人记,分工明确,不会存在你争我抢的局面,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但有些学生或是不愿参与、或是不会与人合作、或是没有听清要求(我发了两张记录单,有些孩子错误的认为一人写一张),反思我让学生合作前,可能没有更为清晰的说明合作要求,我以为只要进行师生合作示范,应该没有问题,但我忽略了有些孩子注意力是不集中的,他们不能将这个环节和上个环节联系起来,摆圆片又很好玩,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我要摆圆片了,所以造成部分小组的合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在合作学习汇报时,本想突出小组而不是个体,让汇报的小组都站上了讲台,一方面为他们增添认同感,另一方面突出团体意识,但在汇报时两人的合作还不够,在他们潜意识中还没有形成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结果,我也担心时间不够,就没有太花时间去引导如何以小组的名义进行汇报,以后在平常上课时还需要循序渐进。
时间的分配不是很合理,前松后紧,学生在摆一个圆片和两个圆片时太慢,小组汇报三个圆片可以怎样摆时,调控还不够,评价手段还需更加丰富,在不同时段想办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公开教学,我感受到了学生其实很喜欢数学,低年级的孩子也能在有数学味的课堂中找到快乐!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4
案例片断
片断: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
给你3个小圆片,你能在数位表上摆出哪些数?
请小朋友们四人合作,三位小朋友摆数,一位同学记录他们摆的数。
摆完后,把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
(学生分四人小组摆小圆片,讨论)
哪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说你们摆了哪些数?
是怎么摆的?
生1:
我们摆了3,12,21,30四个数,我们是先摆好后,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2:
我们也摆了这四个数,我们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是30,21,12,3。
生3:
我们摆了3,30,12,21,是把个位和十位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小朋友们真能干!
那你们喜欢哪种顺序呢?
为什么?
我喜欢第1种,因为从小到大排列,看起来比较顺一点。
我喜欢第3种,这样摆起来比较有规律一点。
哦!
摆起来有规律一点?
能一边摆一边给同学们说说吗?
(边投影演示边说)就是先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个位上,这样是3;
然后再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十位上,这样是30;
再把1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2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这样是21;
再把2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1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是12。
生:
说得真好!
小朋友们看清楚他是怎么摆的吗?
生齐:
看清楚了。
老师,我的摆法也是有规律的。
是嘛!
来!
边摆边说给大家听听!
(边投影演示边说)我先在个位上摆3个小圆片,这样表示的是3;
然后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是12;
再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就是21;
再把个位是的小圆片拿到十位上,就是30。
讲得太棒了!
你们比老师讲得还好!
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
……
深入探究、模仿写数
小朋友们,用3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四个数,用4个小圆片可以摆出五个数。
从这两次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我发现摆出来的数比小圆片多1个。
我发现这些数加起来都等于小圆片的个数。
哦?
!
你能举个例子吗?
比如,12这个数,1+2=3,21是2+1=3。
说明它们都是用3个小圆片来摆的。
是这样的。
你真会动脑筋!
下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5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
如果不摆,你能写出这些数吗?
请同学们写一写。
(学生写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写的数和大家分享?
我写的数是5、50、14、41、23、32六个数。
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吗?
我是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写出来的。
我写的数是5、14、23、32、41、50,这六个数。
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是想,先在个位上摆5个小圆片,然后每次从个位上拿一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得到了六个数。
太棒了!
那么6个小圆片可以摆几个数呢?
7个!
那么10个小圆片呢?
11个!
是吗?
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
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那好就动手摆摆看。
(学生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
老师,我只摆出了9个。
(下面开始自言自语:
是9个,是9个。
)
老师,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
是呀!
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
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摆下去看看,好吗?
三、反思和讨论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
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习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
”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
这样,学生自主复习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习要好的多。
表现在:
(1)数位位置:
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
(2)数位位值:
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
(3)数位上表示数:
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
(4)数位表的好处:
表示数很方便。
……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习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习、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
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
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
“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
”、“那好就动手摆摆看。
”……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习。
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
摆了哪些数?
你是怎么摆的?
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
……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
再如在“探究规律”和“模仿写”这些环节的设计上也都有体现,抓住“你有什么新发现”和“这些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个问题,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5
案例:
《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有一个“摆一摆、想一想”的活动。
上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用2个圆片摆数(注意:
只摆一位数或两位数)
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摆的。
十个十个十个
21120
小组合作:
用3个、4个圆片摆数(3个同学摆,小组长作好记录,不要有重复的数)3122130
413223140
小结:
怎样摆才能使数不重复、也不落下。
独立练习:
分别用5个、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数。
汇报。
学生汇报时我把学生的作品贴于黑板上,并整理写出学生口答的数,如5、14、23、32、41、50等。
整个过程,我用“谁还摆出了不同的数”作为引导语让学生回答,提问了许多个学生。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一问一答”式的反馈方式。
我们知道,用5个、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数可以摆出40个数,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来说,显然很浪费时间。
针对这一情况,我可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而不要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即当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时,可有意识地选取不同做法的同学到黑板上贴作品,写数,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写的数是否有重复或落下?
”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可以同时呈现出来,而且信息面比较广。
实践证明,这种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在数学课堂上能达到省时高效、多方位收集学生信息的目的。
现在,我还想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做法,而且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只有自己的做法跟黑板上的做法不一样才到上面写,这样,又可避免做法重复现象。
当然,要培养学生具有这种习惯和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我还要不断地实践、努力。
总之,对于自己的教学,我要加强反思,努力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实验少走弯路,取得成功。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6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最后一个知识点。
教材中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较欣慰的是,小朋友们能井然有序的完成我的活动要求。
连平时比较容易出现乱子的“摆一摆”,也控制在可行之内。
较可取的有以下3点:
1、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
在新课的开始,我用可爱的卡通形象——牛牛,和小朋友们交朋友。
再利用牛牛变出的珠子,在计数器中摆一摆。
通过动画的展示,新知的引入显得更为自然。
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让学生在同桌的合作中体会集体的智慧。
在再次熟悉摆法的探索中,我让同桌之间一生摆,一生记录,集体探究4、5、6颗珠子的摆法。
小朋友们在互相探究、互相合作中纠错、提高。
3、让学生在多样的习题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巩固练习中我安排了“我会填”、“我会判”、“我会猜”这3个环节,在紧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以多样,层次性的习题来检验小朋友们的学习效果,更让小朋友们在多样的练习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延伸的拓展练习:
摆9颗以上的珠子,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每一个数位最多只能摆9颗珠子。
当然这节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1、放手不够充分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本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为防止学生脱离我的预设,我步步为营。
2颗珠子,先摆再讲解;
3颗珠子,先摆再讲解。
直到4、5、6颗珠子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
操作不多,活动时间不够,活动性不强,化实践课为常规课,这点需要反思。
2、引导不够有效
特别是在找规律这一环节,因为我给小朋友的是一个完整的大表格,竖竖横横斜斜的都对的特别整齐。
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竖竖斜斜的数字间的规律,但他们没有深入的找一找横横的,也就是每一颗珠子所摆出的数字间的规律。
而这点恰恰是这节课的关键。
因此在表格的处理和呈现中,我可以对其他的进行弱化,着重某一行的找规律。
一堂好课是上出来的,是磨出来的,更是钻出来的。
一次次的试教,让我在不足中寻找差距。
再次感谢前辈们宝贵的意见,让我反思中提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7
“摆一摆,想一想”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
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摆学具,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
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本节课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玩学具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这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
如:
本节课中进行了多次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找到了规律,我觉得更为成功的是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习过程
如:
第一次活动:
学生用1个圆片、2个圆片、3个圆片摆数。
摆数时要动脑筋,怎样才能摆的既快又不遗漏,为学生发现摆数规律作铺垫。
第二次活动:
学生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课上安排让各小组介绍摆得快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摆数规律的欲望。
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
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8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
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
通过学生用圆片摆一摆,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由于本节课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
主要是通过学生摆圆片发现规律,所以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主,让他们通过自己摆、同桌合作摆等多种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充分利用儿童喜好动手玩的心理,把好玩的习惯引导到学习上,设计出生动有趣形象的“玩法”,让学生从“玩”中学。
1、本节课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数位表,问学生这是什么?
引出个位、十位。
2、给出一个圆片,让学生自己试试,师引导完成。
再给两个,让生自己完成。
3、让学生猜想4个、5个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当学生汇报出自己猜想的理由时,然后去摆摆试试
4、当学生汇报用5个小圆片摆出的数时,说说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样自然引出了找规律的环节。
5、在找用9个小圆片摆出的数时,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利用规律。
我觉得这样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9
“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学了100以内的数以后的一节数学活动课。
“摆一摆,想一想”就是要求学生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
活动课中只有放手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摆圆片活动,在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过程中,发现、归纳与运用规律,感受数学的美,感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在上这节课时,我在教学中充分安排了摆的活动,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节课的教学让孩子们在玩、摆圆片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
因为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习过程。
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
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
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传统的新授课,教师的预设局限性太大,往往把这节课所需的知识基础替学生“提取”出来,然后进行课前铺垫。
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权不够,教师“抱着走、领着走”,结果只能是“学生遇到新的情景就束手无策”。
因此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习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
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摆一摆想一想 摆一摆 想一想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