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905918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61.78KB
学年第二学期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第二学期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二学期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妇孺皆知(rú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B.金星主持的《金星说》可谓是鲜为人知,独特的主持风格让很多观众觉得他很犀利,敢于直言。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3.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5、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3)《木兰诗》中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无限眷念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5分)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次买车又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7、综合性学习。
(4分)
某学校开展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一:
自然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等九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请写出黄河流域的两个著名的风景区。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
感悟黄河
右图是名为“黄河母亲”的雕塑,请你认真观察,简要描述雕塑的主体组成部分,并谈谈你对雕塑寓意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
保卫黄河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人们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9分)
(一)细节中的鲁迅(10分)
①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
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
“深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到地下的灯光,回头一看,灯光下他的影子好看得很,像是个海洋中孤岛上的灯塔,倔强地耸立在这漆黑的天宇。
”尊重,有时是说出来的,有时是做出来的。
体现在细节中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尊重。
②翻译家黄源早年与鲁迅先生多有交往,因而便经常去鲁迅先生家中,并在那里吃饭,鲁迅先生对于一天所发生的事,都记在日记中,黄源先生某月某日到他家去,他也记在日记上,但黄源先生看过鲁迅先生的日记,上面只记着他去他家的事,比如“晚三弟来、河清(黄源先生别名)来”,而对于在家里吃饭的事,鲁迅先生却从来不记。
有一回,黄源先生又去鲁迅先生家,给鲁迅先生买了两盒点心,那天晚上,两人便一边吃点心一边聊天。
事后,黄源先生在鲁迅先生的日记上看到了这样的记录:
“夜河清来并赠蛋糕两盒。
”黄源先生因此感慨道:
“从这一琐事上,我却领悟到鲁迅先生的一条规律,就是凡是他对别人付出的,从不记账,而别人给予他的,他都记在账上,即使是两盒蛋糕,琐事如此,大事也一样。
”付出的,不记在心上,得到的,却永远记得。
虽然只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先生的无私精神和博大情怀。
③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从福建菜馆叫了一碗鱼丸子,吃的时候,海婴先吃的,吃了一个后就说“不新鲜,不好吃”。
许广平就夹起来一个吃,感觉很新鲜,于是就批评海婴,并给海婴又夹了几个,海婴吃了以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就生气了,更加严厉地批评海婴。
见此情形,鲁迅先生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发现果然不新鲜,原来,这碗鱼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新鲜的,海婴吃的是不新鲜的,而许广平吃的恰恰是新鲜的,鲁迅先生于是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这就是鲁迅先生,即使是教育孩子这样一件小事,也极其认真,诚如许广平事后感慨的那样:
“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
④长期以来,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
其实,细节中的鲁迅先生,会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去了解他有血有肉的另一面,通过这些细节性的东西,我们能够走近一个更加真实亲切的鲁迅。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出了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8.本文交代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各自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3分)
事件
人物品质
(1)
尊重友人
先生的两则日记
(2)
先生鉴别不新鲜的鱼丸子
(3)
9.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③段中加点的“此情形”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文章第①段引用了王冶秋《怀想鲁迅先生》中的句子,第②段、第③段分别引用了黄源先生和许广平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都有什么作用?
12.第④段说“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季羡林:
一位大师的非凡人生(9分)
李盈盈
他的一生历经清朝、旧中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他有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等称号,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等共12种外语;
他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能力独立释读吐火罗语残卷的人;
他还是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他就是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季羡林。
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一个贫困的农家,在徒有四壁的家里,季羡林连个带字儿的纸条都没见过。
由于季羡林是季家下一代里唯一的男孩儿,父亲让他到济南的叔叔家接受教育。
叔叔对季羡林的期望很高,要求极严。
为了把侄子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叔叔不惜代价,节衣缩食,给侄子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
季羡林从初一开始,每天放学后先去古文学习班学古文,晚饭后,再到英文学习社去学英文,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
就这样,季羡林坚持了近八年,而且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这八年的勤奋与坚持,为他日后的国文和外文的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留学,研究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等。
由于战争缘故,他留在德国10年。
直到1946年才抵达上海,回到了久别的祖国。
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创立了东语系。
回到北大后季羡林发现国内梵文典籍严重匮乏,研究困难重重。
正在这当口,季羡林收到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聘约,邀请他到剑桥大学任教。
剑桥大学良好的科研条件使季羡林动心了,犹豫之际,对家庭的责任心使得他放弃了剑桥大学的聘请。
在国内艰难的条件下,他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文革”期间,身为北大教授的季羡林,却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楼当看门人。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中断学习。
他揣着小纸片,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罗摩衍那》。
季羡林经常给学生讲一个笑话:
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
有人买了这个妙方,它是用纸一层一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卷,打开一看,纸上写着两个字:
勤捉。
买方子的人觉得上当受骗了,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和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写《糖史》,已经80多岁的季羡林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坚持了两年。
到了后期,生病住院后,季羡林还在坚持写作。
为了写东西,他输液时都伸左手,留出右手写东西,完成了《病榻杂忆》。
季羡林博学多识、著作等身,这些成果与他的勤奋和执着密不可分。
作为“国学大师”和“学界泰斗”,季羡林学术研究领域很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他平均一年有20万字的作品问世,90岁高龄时,他在病榻上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和写作。
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评价他:
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
他对于学术的热爱、家国的忠诚和名利的淡泊是后人学习的榜样,百年燕园也因他的气节而更显魅力。
(选自《当代青年,我赢》,有删减)
13.选文主要记叙了季羡林哪方面的“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季羡林给学生讲的“勤捉”的笑话,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请根据你的理解把选文空白线处补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了选文,你认为季羡林能够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季羡林在读书时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而现在,社会上的课外培训班却遭到人们的普遍诟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18分)
(一)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1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但当涉猎锐不可当
B.大有所益开卷有益
C.见往事耳往事依依
D.刮目相待刮骨疗毒
19.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21.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二)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①诸少年皆次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③建奇功。
嘻!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注释】①里:
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文中是村、街坊的意思。
②次:
编次。
皆次当行,都被编入军队。
③数:
音shuò
,屡次,多次。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分)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D.易男装(穿)
23.翻译句子。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24.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
(用原句回答)(1分)
25.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吗?
请列举几个。
四、作文(40分)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1)我最_____________的人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戏剧、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表示;
④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1.C【解析】A项“鲜为人知”中“鲜”应读“xiǎn”,B项“锲而不舍”中“锲”应读“qiè
”,D项“校对”中“校”应读“jià
o”。
2.B【解析】“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3.A【解析】句式应与“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一致。
4.C【解析】A项前后矛盾,去掉“整整”或“左右”;
B项暗换主语,应将“上的刻文”删去;
D项有歧义,“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可改为“学校的几个中层干部”。
5、
(1)独坐幽篁里
(2)朔气传金柝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骆驼祥子》,三,三,祥子与车,虎妞
7、
(1)壶口瀑布和小浪底水库风景区。
(2)雕塑的主体部分由神态安详的“母亲”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婴儿”组成。
“母亲”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的黄河母亲;
“婴儿”则象征了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3)保护黄河,保护我们自己的家。
8.先生端灯送别客人无私博大认真求实
9.这些加点的词,生动地再现了鲁迅先生送别客人时的场景,表现出先生对友人的尊重,以及这种行为的经常性。
10.海婴两次吃鱼丸子,都说不新鲜;
许广平吃了鱼丸子,感觉很新鲜,因此生气批评了海婴。
11.都起到侧面衬托的作用,说明鲁迅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12.示例:
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我们读到的常常是他的战斗檄文,看到的是他同反动势力勇敢战斗的一面,对于他的生活细节知之甚少,所以我们所了解的鲁迅只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
13.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
14.凡事没有捷径和窍门,唯有勤奋。
15.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赴德留学,刻苦钻研,开创了中国现代东方学科;
勤奋执着,坚持写作,成就了等身著作。
16.示例:
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孩子有兴趣,乐意去学,当然可帮孩子报一两门,既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又能学个一技之长;
但如果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学,而且报得又多,就使学习成为负担,既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又没有什么学习效果。
17.
(1)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2)推托
18.B【解析】A.应当;
抵挡。
B.益处。
C.指历史;
过去的事。
D.擦;
刮。
19.
(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与有志的人分别几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
2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1.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道理;
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并最终学有所成的经历也给了我人生的启发,我现在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22.D
23、
(1)木兰是古时候一个民间女子。
(2)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能做
24、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25、穆桂英、樊梨花、秋瑾、梁红玉、秦良玉、秋瑾、贞德(法国女英雄)等等
26、作文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第二 学期 北京市 昌平区 新学 道临川 学校 年级 语文 下第 一次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