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反应精馏制乙酸乙酯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904690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20.67KB
实验一反应精馏制乙酸乙酯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实验一反应精馏制乙酸乙酯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反应精馏制乙酸乙酯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反应精馏塔用玻璃制成。
直径20mm,塔高1500mm,塔内填装φ3×
3mm不锈钢填料(316L)。
塔外壁镀有金属膜,通电流使塔身加热保温。
塔釜为一玻璃容器,并有电加热器加热。
采用XCT-191,ZK-50可控硅电压控制釜温。
塔顶冷凝液体的回流采用摆动式回流比控制器操作。
此控制系统由塔头上摆锤、电磁铁线圈、回流比计数拨码电子仪表组成。
所用的试剂有乙醇、乙酸、浓硫酸、丙酮和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称取乙醇、乙酸各80g,相对误差不超过1g,用漏斗倒入塔釜内,并向其中用滴管滴加2~3滴浓硫酸,开启釜加热系统至0.4A,开启塔身保温电源0.2A,开启塔顶冷凝水。
每10min记录一次塔顶、塔釜温度和各加热元件电流。
2.当塔顶摆锤上有液体出现时,进行全回流操作,全回流15min后,开启回流,设定回流比为R=3:
1(打开收集旋塞),20min后,用微量注射器在塔身上、中、下三处同时取样,将取得的液体进行色谱分析,30min后,再取一次进行色谱分析,取样时尽可能保证同步。
(色谱分析时取0.2μl样品注入色谱分析仪,记录结果,注射器用后应用蒸馏水、丙酮清洗,以备后用)
3.将加热和保温开关关上,取出产物和塔釜原料,称重,进行色谱分析,分别重复分析两次(当持液全部回流至塔釜后再取塔釜残液)
4.关闭回流,关闭冷凝水及塔釜及塔身加热电源,将废液倒入废液瓶,收拾实验台。
五、实验数据记录
5.1原始数据记录:
表1实验仪器原始数据记录表
时间
塔顶温度
釜控温度
各加热元件电流mA
14:
49
18.4
19.4
0.1
0.4
59
18.5
85.2
15:
09
66.0
84.3
19
66.2
82.8
29
66.1
82.0
39
81.7
16:
81.9
82.3
注:
05开始全回流;
20开始部分回流;
41第一次取样;
11第二次取样
表2实验过程中取样色谱分析原始数据记录表
取样次数
取样位置
峰号
停留时间min
面积
/
面积百分比/%
塔身第一次
上
1
0.871
9876
16.83754
2
1.400
16186
27.59639
3
4.357
32591
55.56607
中
0.571
3697
5.40558
1.082
19051
27.85534
3.931
45644
66.73908
下
0.459
2547
5.56503
0.982
13216
28.87384
3.981
30007
65.56113
塔身第二次
0.514
4261
6.76677
1.034
16337
25.94185
3.919
42337
67.29138
0.366
4620
6.59026
0.892
16825
24.00234
3.744
48654
69.40741
0.371
4375
6.37776
0.884
18800
27.40821
3.737
45418
66.21402
塔顶
第一次
0.351
4416
6.74360
0.876
14534
22.19402
3.714
46537
71.06238
第二次
0.348
4557
7.68799
0.874
13322
22.47340
3.764
41400
69.83862
塔釜
0.756
5746
15.66733
1.290
12807
34.92324
2.900
9613
26.21393
4
4.548
8507
23.19550
0.343
9645
15.78418
20754
33.96380
2.464
16689
27.31166
4.080
14018
22.94035
表3色谱分析条件表
载气柱前压
0.05
桥电路
100
汽化室温度
柱箱温度
126
进样量
0.2
检测器温度
相对校正因子
=0.7628
=1.2591
=1
=1.4052
表4原料原始数据记录表
原料
原料质量/g
分子量
质量分数/%
乙酸
79.63
60.05
>
99.5%
乙醇
79.30
46.07
乙酸乙酯的分子量为88.11
表5产品原始数据记录表
取出位置
空瓶质量/g
瓶与产品质量/g
产品(乙酸乙酯)质量/g
61.92
109.92
48.00
89.96
193.52
103.56
5.2数据处理:
5.2.1塔内各物质质量浓度分布的计算
表6精馏过程数据处理表
物质
组分
质量百分数/%
取样
上段
水
11.633
24.996
乙酸乙酯
63.371
中段
3.554
24.011
72.434
下段
3.670
24.963
71.367
4.456
22.396
73.147
4.318
20.617
75.065
4.207
23.701
72.092
塔内各物质质量浓度分布的计算举例(表6计算举例):
根据公式
且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以第二次取样的中段醇为例
由于乙酸的沸点较高,不能进入到塔内,故塔体内共有3个组分,即水、乙醇、乙酸乙酯。
由表3知:
相对校正因子:
f水=0.7628;
f乙醇=1.000;
f乙酸=1.4052
同理可以计算得出表6。
5.2.2塔产品质量浓度分布的计算
表7精馏产品数据处理表
位置
色谱平均百分比%
组分质量百分数/%
7.215795
4.722934
22.33371
19.16363
70.4505
76.11343
15.72576
10.60704
34.44352
30.45646
26.76280
33.25381
23.06793
25.68270
5.3塔内浓度分布表(据表6数据得):
图一水的质量分数分布图图二乙醇的质量分数分布图
图三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分布图
5.4乙酸乙酯反应收率和转化率的计算
由表4知各物质: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本实验中,由于乙醇是过量的,因此用乙酸进行计算。
釜残液乙酸量:
乙酸转化率=[乙酸加料量-釜残液乙酸量]/乙酸加料量
=(79.63—34.438)/79.63×
100%=56.752%
5.5全塔物料衡算
5.5.1乙酸的全塔物料衡算:
以全塔为研究对象,物料守恒应有:
乙酸加料量=釜残液乙酸含量+反应的乙酸量
乙酸加料量=79.63g
釜残液乙酸含量=103.56×
33.25381%=34.438g
反应掉乙酸量=M乙酸×
m乙酸乙酯实际/M乙酸乙酯=60.05×
63.131/88.11=43.026g
釜残液乙酸含量+反应的乙酸量=34.438+43.026=77.464g≈乙酸加料量=79.63g
相对误差:
(79.63-77.464)/79.63=2.720%
由于塔内持液无法测量以及偶然误差等影响,故近似守恒
5.5.2乙醇的全塔物料衡算:
乙醇加料量=反应的乙酸量+乙醇剩余量
乙醇加料量=79.30g
反应掉乙醇量=M乙醇×
m乙酸乙酯实际/M乙酸乙酯=46.07×
63.131/88.11=33.009g
乙醇剩余量=塔顶蒸发掉乙醇量+釜残液乙醇含量
=48.00×
19.16363%+103.56×
30.45646%=40.739g
所以故反应掉乙醇量+乙醇剩余量=33.009+40.739=73.748g≈乙醇加料量=79.30g
(79.30-73.748)/79.30=7.001%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及改进实验的建议
1.由塔浓度分布图,可知随着塔高的增大,全塔内,乙醇的质量浓度随之减小,产物乙酸乙酯的质量浓度随之增大。
这是由于水-乙酸乙酯形成的共沸物具有较低的沸点,属于轻组分,通过精馏主要存在于塔的较高处,水-乙醇属于重组分,主要存在于塔较低处。
乙酸仅在塔釜液中存在,这是由于乙酸的沸点为118℃,而塔操作的最高温度为80℃无法使乙酸蒸发进入塔内。
数据图中,第三组数据点不符合变化规律,可能原因是:
①色谱分析取样时,3个不同高度不同步。
其中一次取样由于取样不慎洒出,导致重新取样,色谱分析仪在第二次分析时突然断电,导致重新取样,并且取样到分析期间等待时间过长、部分样品挥发影响组成。
②首次进行色谱分析操作,操作不熟悉,不能保证停留时间的一致,应进样和点击开始的
时间尽量一致。
2、由反应结果知反应转化率较高但收率并不高,也就是生成的乙酸乙酯一部分还留在塔釜中,未精馏至塔顶。
通过与其他组进行结果比较得出,这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精馏时间不够,导致精馏不完全。
3、在计算收率和转化率时,反应前后乙酸和乙醇质量相差不大,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①在测量质量时,产品有一部分挥发,未考虑物质损耗,造成实验有所误差。
②精馏塔内存在持液量,无法测量。
③有可能是色谱分析中出现的误差所致
七、符号说明
Fj—-j板进料量
hj――j板上液体焓值
Hj—-j板上气体焓值
Hf,j—-j板上原料焓值
Hr,j—-j板上反应热焓值
Lj—-j板下降液体量
Ki,j—-i组分的汽液平衡函数
Pj—-j板上液体混合物体积(持液量)
Ri,j—-单位时间j板上单位液体体积内i组分反应量
Vj—-j板上升蒸汽量
Xi,j—-j板上组分i的液相摩尔分数
Yi,j—-j板上组分i的气相摩尔分数
Zi,j—-j板上i组分的原料组成
θi,j—-反应混合物组分在j板上的体积
Qj—-j板上冷却或加热的热量
八、思考题
1、怎样提高酯化收率?
答: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乙酸乙酯有很大一部分残存在塔釜废液中,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回流比的方法提高收率。
同时,从热力学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提高乙醇的用量,使反应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
另外,增加精馏时间,可使易挥发组分在塔顶的含量增加,减少酯的损失等,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酯化收率。
2、不同回流比对产物分布影响如何?
回流比R=L/D,其中,L表示精馏塔塔顶返回塔内的回流液流量,D表示塔顶产品流量。
操作中精馏塔的分离能力主要取决于回流比的大小,改变回流比,是调节精馏塔操作的方便而有效的手段。
增大回流比,可以提高产品纯度,减少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使得产物分布较窄,反之产物分布较宽。
但增大回流比,要求塔釜产生的蒸汽量相应增加,增大了能耗。
3、采用釜内进料,操作条件要作哪些变化?
酯化率能否提高?
采用侧线进料,并且为连续操作,即持续通入原料。
这样可使反应原料乙酸在全塔范围内分布更广,酯化率会相应提高。
4、加料摩尔比应保持多少为最佳?
反应中乙醇的用量是过量的,使反应平衡右移,以提高乙酸的转化率,但由于乙醇具有挥发性,摩尔比不宜过大,否则乙醇在产物中的量过大,不易于产品的分离,故摩尔比选在3:
2左右最佳。
5、用实验数据能否进行模拟计算?
如果数据不充分,还要测定哪些数据?
用实验数据能进行模拟计算。
还须测定塔的操作压力,塔压降,塔的冷凝器再沸器的操作条件等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反应 精馏 乙酸乙酯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