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练专题之散文意蕴探究和艺术构思探究的答题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889713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7.01KB
散文阅读训练专题之散文意蕴探究和艺术构思探究的答题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散文阅读训练专题之散文意蕴探究和艺术构思探究的答题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训练专题之散文意蕴探究和艺术构思探究的答题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⑨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
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
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
⑩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
⑪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
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
⑫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
瓦的忍耐力很强。
⑬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
⑭瓦藏在草中。
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
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
这是一个废墟。
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⑮一片瓦在湖上飞。
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
⑯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
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
⑰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
瓦——,我感到那般亲切。
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
答案
【一课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怀念红狐刘志成
我家耕种的那块荒地离家足有二十里,我和爹锄了一天地往回赶时,看见了那只叼去我家一只鸡的红狐在不远的沙丘上站着,眨着水漉漉的两只菱形眼默默地望着我们。
我的心里腾地起了一团火……
红狐的出现是在十多天前的一个月夜里。
那时,淡淡的麦香渗在月光里浸濡了村子的夜空,仿佛要流进人心里来。
出来撒尿的我,猛然间听见鸡窝里响起了几声惊恐的呱呱声。
我揉了揉睡眼,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个红艳艳的火团在眼前掠过,蹿上院墙,箭一样地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我疑惑地走到鸡窝边,见地上洒了一摊扎眼的血。
黄鼠狼叼鸡了,妈。
我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母亲,她点了煤油灯出来查了鸡窝,叹了口气说丢了只花母鸡。
那是只红色的黄鼠狼,我说。
那是狐,娃。
母亲用满是无奈的声音纠正了我的错误后,回屋去了。
那只老母鸡原打算卖了给娃攒学费的……母亲的唉声叹气混着爹响响的抽烟声飘出屋来,我暗恨自己怎么当时就没手脚伶俐点逮住那家伙……
现在红狐就在那沙丘上站着。
偷鸡贼,我今天非逮住你不可。
我气恼地迈开小腿跑了过去逮红狐。
红狐冷冷地看着我,仿佛把我没放在眼里似的,动也不动,待我快到眼前,才甩甩长长的尾巴倏地一蹿,不紧不慢地逃,不时还悠闲地回头瞅瞅爹那边。
娃你追不上那家伙,不要白费力气了,爹大声喊。
果然,红狐跑上另一个沙丘尖后,就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了。
我沮丧地坐下正大口大口地喘粗气,抬眼见红狐却在原来引诱我的那个沙丘上站着,水灵灵的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爹。
偷鸡贼,有本事你等我到跟前再跑,我恼火地站起,向狐追了过去。
狐双腿一跃,迎面闪过我,蹿到爹身边,似要挑逗爹去追,见爹不理,长嗥着在我们周围绕着圈子。
娃你不要追了,这畜生的窝就在附近,说不准还能扒一窝狐崽子哩。
爹你怎知道?
你没看见这畜生肚皮下的奶袋子鼓鼓胀胀吗?
爹自信地说。
果然,我们很快就发现附近的一个沙圪坨里有一黑土硬圪台,圪台下迎西有一洞,洞前堆起一堆土,不是新痕迹,若不是走近了根本发现不了洞口。
爹把耳朵贴在洞口听,我也学着爹的样子凑了上去,听见了几种不均匀的呼吸声。
红狐见我们用小锄往外扒土,长嗥着蹲在十多步外,双眼流下泪来,乞求地望着我们。
很快,我们就看见了四只狐崽,圆乎乎的蜷成一团像小绒球,亮亮的眼珠子像小星星一样,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
把狐崽子拿回喂上些日子卖了,够我娃好几年的学费哩,爹掩不住喜悦。
我用布衫襟子捧起它们的时候,明显感到它们在颤抖。
红狐一路尾随着我们,凄凉地干嚎着,我布衫襟子上的四只小狐崽此刻也哀鸣不止。
我不耐烦地赶了它几次都赶不走,直到快进村时,它才站定,干嚎着望着我们。
我的心一软,想放下狐崽,犹豫间忽然想起那只预备我学费的花母鸡来,遂把心一横向红狐狠狠唾了一口唾沫,转头追上了爹。
后来,我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学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里的一段文字。
当我读到老麻雀为了救护小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时,我不禁眼泪滑落双颊,混着鼻涕一起淌下了嘴角。
是不是因为遭遇了红狐,在童稚的无忧无虑中辨别了一种特殊的味道……
四只狐崽只有一个多月,还没断奶。
它们通体雪白,只有鼻头和尾巴发红。
母亲用玉米面糊糊每天喂它们,间或也到邻居家讨些羊奶给它们改善一下伙食。
红狐偷鸡是为了这四个小狐崽子吧?
我越来越喜欢这四只狐崽,常逗着它们玩。
这种人狐和谐相处的局面刚刚维持了不久,一个月光朗朗的半夜里,院中突然响起了长嗥声。
我从熟睡中醒来,揉揉眼睛,几乎疑在梦里。
扒起窗子上的猫眼洞布向院中一看,只见那只红狐站在那里昂着头长嗥。
屋里的四只小狐也哀鸣起来,屋里屋外的狐叫声凄凉地响成一片,引得村子里的狗也汪汪地叫了起来。
红狐仿佛没听见沸沸的犬声,长嗥着立在门扇上,用爪子不停地抓着门。
我跳下地,拉开门,红狐退到了院中,哀鸣着伏下前腿。
我发现红狐已比那日见时瘦了许多,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眼角隐隐有泪痕。
一股悲哀突然袭击了我,我正用手臂抹眼角上的泪水,爹的喊狗声猛然在院子里响起,我不由得心头一紧,才发现是邻居家那只肥肥胖胖的大狼狗已出现在院子里,喘着粗气要向狐发起进攻,被爹死死抱住脖子。
红狐还没有走,只是嗓子已嘶哑,发出一种揪心的哀鸣声。
母亲抱了四只狐崽,轻轻放到了大门外,红狐迫不及待地叼起狐崽看了看我们,便飞快地蹿出,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很多年以后,红狐哀痛的叫声还清晰地回响在我耳边,轻轻地触到了我的记忆,让我变得伤怀不已。
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但他们一脸漠然,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文章结尾含意丰富,试作探究。
【要点回顾】
作品的意蕴是指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蕴、道德意蕴、政治意蕴、历史意蕴、情感意蕴、生命意蕴、审美意蕴等多种内容。
江苏卷重点探究的是作品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蕴。
作品的意蕴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角度”是对作品的一种横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形象、主旨、语言、技巧、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作者的思想经历、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
“层面”是对作品的一种纵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意义层面、思想层面、价值层面、审美层面等。
对散文来说,最重要的探究方法就是“因形悟神”法。
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不同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据此来探究其思想意蕴、情感意蕴等。
定向训练一 意蕴类探究
文学作品中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
探究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这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作者;
②读者;
③作品中的人,有内涵的景、物;
④作品表面;
⑤作品内涵;
⑥作品背景。
这类探究题答案基本都是文章多层内容的高度概括,需要准确切分文章相关区域的表述层次,并能高度精练地进行语言概括。
这类题答题时要分点作答,答题组织由“依据+结论”构成,且答案要全面,不能遗漏。
(一)探究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
灵魂的巢冯骥才
①对于一些作家,故乡只属于自己的童年;
它是自己生命的巢,生命在那里诞生;
一旦长大后羽毛丰满,它就远走高飞。
但我却不然,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
我太熟悉一次次从天南海北、甚至远涉重洋旅行归来而返回故土的那种感觉了。
只要在高速路上看到“天津”的路牌,或者听到航空小姐说出它的名字,心中便充溢着一种踏实,一种温情,一种彻底的放松。
②我喜欢在夜间回家,远远看到家中亮着灯的窗子,一点点愈来愈近。
一次一位生活杂志的记者要我为“家庭”下一个定义。
我马上想到这个亮灯的窗子,柔和的光从纱帘中透出,静谧而安详。
我不禁说:
“家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
”
③我的故乡给了我的一切。
④父母、家庭、孩子、知己和人间不能忘怀的种种情谊。
我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
无论是咿咿呀呀地学话还是一部部十数万字或数十万字的作品的写作,无论是梦幻般的初恋还是步入茫茫如大海的社会。
当然,它也给我人生的另一面,那便是挫折、穷困、冷遇与折磨,以及意外的灾难。
比如抄家和大地震,都像利斧一样,至今在我心底留下了永难平复的伤痕。
我在这个城市里搬过至少十次家。
有时真的像老鼠那样被人一边喊打一边轰赶。
我还有过一次非常短暂的神经错乱,但若有神助一般地被不可思议地纠正回来。
在很多年的生活中,我都把多一角钱肉馅的晚饭当做美餐,把那些帮我说几句好话的人认做贵人。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我触到了人生的真谛。
从中掂出种种情义的分量,也看透了某些脸后边的另一张脸。
我们总说生活不会亏待人。
那是说当生活把无边的严寒铺盖在你身上时,一定还会给你一根火柴。
就看你识不识货,是否能够把它擦着,烘暖和照亮自己的心。
⑤我的许多温情的故事是裹在海河的风里的。
我挨批挨斗就在五大道上。
一处街角,一个桥头,一株弯曲的老树,都会唤醒我的记忆。
使我陡然“看见”昨日的影像。
它常常叫我骄傲地感觉到自己拥有那么丰富又深厚的人生。
而我的人生全装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
⑥一次,在法国,我和妻子南下去到马赛。
中国驻马赛的领事对我说,这儿有位姓屈的先生,是天津人,听说我来了,非要开车带我到处跑一跑。
待与屈先生一见,情不自禁说出两三句天津话,顿时一股子惟津门才有的热烈与义气劲儿扑入心头。
屈先生一踩油门,便从普罗旺斯一直跑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一路上,说得净是家乡的新闻与旧闻,奇人趣事,直说得浑身热辣辣,五体流畅,上千公里的漫长的路竟全然不觉。
到底是什么东西使我们如此亲热与忘情?
⑦家乡把它怀抱里的每个人都养育成自己的儿子。
它哺育我的不仅是海河蔚蓝色的水和亮晶晶的小站稻米,更是它斑斓又独异的文化。
它把我们改造为同一的文化血型。
它精神的因子已经注入我的血液中。
这也是我特别在乎它的历史遗存、城市形态乃至每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的原故。
我把它们看做是它精神与性格之所在,而决不仅仅是使用价值。
⑧我知道,人的命运一半在自己手里,一半还得听天由命。
今后我是否还一直生活在这里尚不得知。
但我无论到哪里,我都是天津人。
不仅因为天津是我出生地——它决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灵魂的巢。
(选自《大家文丛·
冯骥才》,有删减)
1.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天津是我出生地——它决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灵魂的巢”,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与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在答题方法上是相同的,都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结构层次、表达特色并联系上下文,只是前者在选取句子上不同,它一定选取最能涵盖全文主旨、情感或关涉文章的多数内容的句子作探究,不像后者可以选取一些关涉局部文字的句子。
前者之所以叫探究,是因为它强调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深层。
一般而言,第一个点是该句的表层意思,第二个点是背后的意思,第三个点是与主旨、情感相关的意思,第四个点可能是结合背景或联系现实得出的意思。
(二)探究标题意蕴
远处的青山[英]高尔斯华绥
不仅仅是在这刚刚过去的三月里(但已恍同隔世),在一个充满痛苦的日子——德国发动它最后一次总攻后的那个星期天,我还登上过这座青山呢。
正是那个阳光和煦的美好的天气,南坡上的野茴香浓郁扑鼻,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
我俯身草上,暖着面颊,一边因为那新的恐怖而寻找安慰,这进攻发生在连续四年的战祸之后,益发显得酷烈出奇。
现在总算有了完结,于是我又一次登上了这座青山,头顶上沐浴着十二月的阳光,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
这时心头不再感到痉挛,身上也不再有毒气侵袭。
和平了!
仍然有些难以相信。
战争持续了这么长久,我们不少人似乎已经忘记了1914年8月的战争全面爆发之初的那种盛怒与惊愕之感。
但是我却没有,而且永远不会。
在我们一些人中——我以为实际在相当多的人中,只不过他们表达不出罢了——这场战争主要会给他们留下这种感觉:
“但愿我能找到这样一个国家,那里人们所关心的不再是我们一向所关心的那些,而是美,是自然,是彼此仁爱相待。
但愿我能找到那座远处的青山!
”关于忒俄克里托斯的诗篇,关于圣弗兰西斯的高风,在当今的各个国家里,正如东风里草上的露珠那样,早已渺不可见。
即或过去我们的想法不同,现在我们的幻想也已破灭。
和平之感在我们思想上正一天天变得愈益真实和愈益与幸福相连。
天空中各种禽鸟的飞翔,海鸥、白嘴鸭以及那往来徘徊于白垩坑边的棕色小东西对我都是欣慰,它们是那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一只画眉正鸣啭在黑莓丛中,那里叶间晨露未干。
轻如蝉翼的新月依然隐浮在天际,远方不时传来熟悉的声籁,而阳光正暖着我的脸颊。
张目四望,不管你看看眼前的蜗牛甲壳,雕镂刻画得那般精致,恍如童话里小精灵头上的细角,而且角端作蔷薇色;
还是俯瞰从此处至海上的一带平芜,它浮游于午后阳光的微笑之下,几乎活了起来,这里没有树篱,一片空旷,但有许多炯炯有神的树木……
整个世界的逐渐恢复——生命这株伟大花朵的慢慢重放——在人的感觉与印象上的确是再美不过的事了。
我把手掌狠狠地压在草叶上面,然后把手拿开,再看那草叶慢慢直了过来,脱去它的损伤。
我们自己的情形也正是如此,而且永远如此。
战争的创伤已经深深侵入我们的身心,正如严霜侵入土地那样。
在为了杀人流血这桩事情而战斗、护理、宣传、文字、工事,以及计数不清的各个方面而竭尽努力的人们当中,很少有人是出于对战争的真正热忱才去做的。
但是,说来奇怪,这四年来写得最优美的一篇诗歌,亦即朱利安·
克伦菲尔的《投入战斗!
》竟是纵情讴歌战争之作!
但是如果我们能把自那第一声战斗号角之后一切男女对战争所发出的深切诅咒全部聚集起来,那些哀歌之多恐怕连笼罩地面的高空也盛装不下。
然而那美与仁爱所在的“青山”离我们还很遥远。
什么时候它会更近一些?
人们甚至在我所偃卧的这座青山也打过仗。
根据在这里白垩与草地上的工事的痕迹,这里还曾宿过士兵。
白昼与夜晚的美好,云雀的欢歌,香花与芳草,健美的欢畅,空气的新鲜,星辰的庄严,阳光的和煦,还有那清歌与曼舞,淳朴的友情,这一切都是人们渴求不厌的。
但是我们却偏偏要去追逐那浊流一般的命运。
所以战争能永远终止吗?
……
这是四年零四个月以来我再没有领略过的快乐,现在我躺在草地上,听任思想自由飞翔,那安详如海面上轻轻袭来的和风,那幸福如这座青山上的晴光。
2.作者将这篇散文取名为“远处的青山”,结合全文,探究“远处的青山”蕴含的深意。
标题意蕴主要表现在:
①标题自身义(表层义);
②在文中的含意,主要包括引申义、象征义或比喻义;
③主旨(情感)义。
探究时宜由表及里,结合材料内容,尤其关注照应标题、点明标题的文字,并联系主旨、情感,不难探究出其多重意蕴。
(三)探究文本蕴含的思想意蕴、情感意蕴
浅 滩张抗抗
用达斡儿话或满语,可以将这条大江的名字译为:
平安的江。
那江水几千年几万年安分守己地流淌。
虽说是本国疆土上最冷最北的江,但在这条江上行船,却极少有什么风险。
要去源头的洛古河,水路全程一千余公里。
夜气弥漫,白色的双体客船轻盈地顶水起航。
忽然船底发生惊天动地的巨响,那巨响来得特别,船的四壁似遭到无数锋利的石块袭击,又似有粗重的金属互相敲击。
马达发出绝望的颤抖,舱壁的灯摇摇欲坠。
船身似乎就要断裂,却还竟然跌跌撞撞地挣扎,有什么巨大的力量将它死死拽住,它哼哼着,呻吟着,终于,不动了。
有水手们急促的脚步声上上下下地冲上甲板,有喊声、吼声,忙而不乱。
有人说,是船搁浅。
只见那船身几乎已横了过来,将船头对着江岸、微微喘息着,似要摆脱江底那双魔爪的纠缠。
却无济于事。
今年水瘦。
没事。
江底除了泥就是石头子儿,没啥玩艺儿,船坏不了。
照这情形往上走,浅滩可不老少。
有乘客三三两两在船舷上议论,声音从浓黑的夜雾中钻过来。
马达已无可奈何地熄火,整条船停止了呼吸,奄奄一息地瘫软虚浮。
它似被世界抛弃的一条小船。
它眼前明明有光亮,却被吞没在黑暗中;
它身上明明有力气,却被困陷在淤泥中;
它心中明明有勇气,却消耗在无谓的等待中。
它过得了险滩,却过不了浅滩么?
它过得了险滩,却过不了浅滩。
也许就因为险滩太险,而浅滩又太浅了。
它无声无息地钉在黑暗中,如同江心一块突起的礁石。
却竟然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责难。
客舱里,老爷子枕着自己的行李睡了,行李里有在黑河街里百货买回的电饭锅和电动玩具,会让他做个好梦;
妈妈搂着娃娃蜷在长椅上睡去了,娃娃的口水淌出一条小河……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责难。
人们很宽容,很谅解。
浅滩,就像人生、就像人这一辈子,真要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啥坎儿没有,还倒怪了,倒叫人心里不踏实。
浅滩说明船大,没听说小船浅住的,船也像人呐……
夜深了,梦中隐隐听到长长的汽笛。
隔了许久,船身猛地一震,只觉得人整个儿飘浮起来,悠悠地荡开去。
马达轰然鸣响,绞盘的缆绳嘎嘎作响,从船头传至船尾。
甲板上有粗哑的嗓子欢呼——它,复活了。
披衣跑出去,朦胧的薄雾中,只见一只小小的货船,从大船旁边摇摇晃晃驶开去。
汽笛又响了,是诚挚的敬礼。
甲板上站满了人,朝看不见人影的小船挥手。
是的,那是一只小船。
小船不怕浅滩,小船通过了浅滩。
小船把大船拽出了浅滩。
大船过得了险滩,却过不了浅滩么?
是的,它过不了浅滩。
它吃水1.4米而大江枯水期最浅处仅1.2米。
浅滩承受不了它的重量、它的雄心、它的深度。
它生来是要在大江里航行的,它在浅薄的河道里受挫。
它让浅薄拦截了,它悲哀之至。
然而谁都认为这是一条浩浩荡荡、满满登登的平安的江。
如果不是江图上有着记载,谁也不会想到在那样深沉、雄浑的大江江床上,浅滩竟一个接一个排到源头……
干旱的六月竟泄漏了大江的隐秘。
大江如此坦然真实。
3.浅滩发生的故事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和社会哲理,请探究其深刻意蕴。
铁匠铺李登建
①一如上回,铁匠炉仍支在于家东山墙下。
②还是那三个人,六十来岁的老头,是掌钳的师傅,上锅腰,脸、额头上一层黑麻点儿——长年累月火星儿往上迸所致;
儿子,一个少言寡语,只会哼哧哼哧抡大锤的铁塔汉子,人们都叫他大憨;
女儿枣花,她管拉风箱。
③这是个铁匠世家,祖祖辈辈打铁为生。
在“割尾巴”的年代,因穷得发红发紫,被准许串乡“为人民服务”。
④成熟庄稼的香味在田野里弥漫,大团大团地涌向村庄,村子里骚动起来,不要说壮劳力们脉管鼓胀,渴望拼杀一场,就连那些平常不下地的老人也坐不住,开始做着收割的准备。
⑤这翻滚、飘散的香味同样撩拨着铁匠炉的火苗儿,它一蹿一蹿,一蹿多高。
很快,埋在炭火里的铁烧得通红,老铁匠持一把长钳夹到铁砧上,小锤刚发出“当”的一声,大憨的大锤就应声砸下来,四溅的火花迸出老远,吓得周围的人慌忙跳开。
老铁匠的小锤叫响锤,他敲哪里大锤就砸哪里。
小锤叮叮当当,大锤铿铿锵锵,一阵天衣无缝的合奏,一件器具打成了。
然后浸入水中淬火,“咝”的一声,算是画上句号。
老铁匠的嘴角出现了一丝笑纹。
完成一件作品时,他脸上的表情就是这样。
⑥炉火不息,铁锤就不停地敲,这是他的命。
老铁匠除了到风口擦擦烂红的眼,弓着腰使劲咳嗽,一上午不歇歇手。
他干活时一句话不说,只任手里的响锤叮叮当当,全身心陶醉在这支锤乐中。
有时候,一旁的人听着这支锤乐,看着那钢铁的舞蹈,出了神,两手发痒,也想过来敲打敲打,那肯定没门,就是大憨这时也不能摸他的响锤。
他对儿子说,你要当一个好铁匠,就得先老老实实地抡大锤,别看打铁是力气活,里面有学问哩。
马虎不得,马虎不得,祖传的手艺不能断在你手里哩!
⑦饭后,炭火噼噼啪啪捅开,老铁匠、大憨往手心吐口唾沫,攥紧了锤把。
村人出工前也都聚向这里来围观,有围观的打得才有劲。
⑧老铁匠稳稳地站在铁砧前,沉默不语,眼皮也不抬一抬,好像根本没看见周围的人,眼里只有炉里的铁。
少顷,烧得发了白的铁块被老铁匠迅疾敏捷而又从容不迫地夹上铁砧。
几乎与他那“定音锤”响起的同时,飞来了大憨的大榔头。
大憨耍的是那种“满月锤”,甩开膀子,“嗖嗖”生风地抡圆,抡出了花,却又砸得那么准。
随着锻打,老铁匠不断移动、翻转铁块,每翻一遍都变换一种形状,像揉面一样,紧揉慢揉,越揉越劲道。
眼看揉成团了,却又拉成了条儿,或者把砸扁了的板儿,折叠为四四方方的“盒子”,随心所欲,叫人惊讶那坚硬无比的铁在他们手里竟是这般柔软。
老铁匠的响锤往砧侧一敲,大憨改成了弓步半锤,锤只举至肩头,但节奏加快了,锤点密实了。
老铁匠的响锤又作出示意,大憨最后用上了点锤,锤距砧子顶多半尺,锤落如雨,这样砸出的铁器表面平整、光滑得像用手抚过。
铁匠们尽情地展演着自己的绝技,所有环节都在众人眼皮底下完成,他们不怕别人偷了艺去。
⑨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
⑩大人们看一会儿,心满意足、啧啧赞叹着下地干活去了,小孩子们却还围着铁匠铺不散,铁匠来打铁这一天是他们的节日。
(选自《散文·
海外版》双月刊,有删改)
4.本文是一篇以劳动生活为题材的优美散文,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这类题探究多在“材料——意义(情感)”层面内展开,也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材料,如不同的人、事、物、景,这些材料蕴含了哪些不同的意义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并不是一回事。
虽说有时是相通的,但答思想意蕴,诸如社会、自然、人生方面的哲理,重在答出其思想意义或道理;
答情感意蕴题一般要带有明显的情感态度词,如热情、反对、期望等。
定向训练二 艺术构思类探究
听风楼记北 岛
①1976年10月上旬某个晚上,约摸十点多钟,我出家门,下楼,行百余步,到一号楼上二层左拐,敲响121室。
冯伯伯先探出头来,再退身开门,原来正光着膀子。
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文 阅读 训练 专题 意蕴 探究 艺术 构思 答题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