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883715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880.32KB
生物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Word下载.docx
《生物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能进行正常分化
【答案】【知识点】D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答案解析】C解析:
癌细胞是未分化状态,可以恶性增殖,与正常分化的细胞状态不同,A和B错误;
癌细胞出现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C正确;
癌细胞不能正常分化,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典型总结】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主要表现在细胞核上,可归纳为五大特征:
1、核大:
癌细胞核可比正常大1-5倍。
2、核大小不等:
由于各个癌细胞核增大程度不一致,同一视野的癌细胞核,大小相差悬殊。
3、核畸形核膜增厚:
癌细胞核可出现明显的畸形,表现为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呈结节状、分叶状等,核膜出现凹陷、皱褶,使核膜呈锯齿状。
4、核深染:
由于癌细胞核染色质增多,颗粒变粗,核深染,有的可呈墨水滴样,同时因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核的染色深浅不一。
5、核质比例失常:
癌细胞核增大明显,超过细胞体积的增大,故核质比例失常。
并且癌细胞分化愈差,核质比例失常愈明显。
此外,细胞核染色质边移,出现巨大核仁,异常核分裂,以及细胞体积增大,且大小不等,并出现梭形、蝌蚪形、星形等异常形态,亦可作为癌细胞的辅助诊断依据。
【题文】4.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结构,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细胞中组成各种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C.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D.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答案】【知识点】B2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
【答案解析】A解析:
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生物膜系统;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A。
【题文】5.给正常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鼠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注射后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B.胰岛素分泌增多
C.肝糖原减少D.红细胞失水增多
【答案】【知识点】C2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给正常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红细胞失水;
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减少,C正确
【思维点拨】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题文】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等
B.内环境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A错误;
氧气进入内环境属于自由扩散,进入的比回流的多,B错误;
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C正确;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D错误
【题文】7.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浆细胞需先识别抗原再分泌特异性抗体
C.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
D.记忆B细胞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分泌抗体
【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记忆细胞,A错误;
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B错误;
淋巴因子只是加强免疫过程,不能直接攻击靶细胞,C错误;
记忆B细胞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D正确
【题文】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答案】【知识点】G5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C错误
【题文】9.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1:
l
B.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l:
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答案】【知识点】E7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
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
1,不能说明伴性遗传,A错误;
摩尔根利用F1中雌雄果蝇杂交,子二代中,发现有白眼只有雄果蝇中有,雌果蝇全是红眼,最早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
1,不能说明伴性遗传,C错误;
题目问的是最早能够判断,但摩尔根一开始找到的白眼果蝇只有雄性的,没有白眼雌性。
白眼雌性要通过杂交才得到,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及伴性遗传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题文】10.在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后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用DNA酶处理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目的是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说明分解后DNA片段不具有遗传特性,只有DNA的结构完整才具有遗传特性,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题文】11.下列有关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能产生CO2
B.种子淹水过久,会由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C.均能产生ATP
D.葡萄经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酿成葡萄酒
【答案】【知识点】C4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类型包括产生乳酸的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两种方式,A错误;
种子淹水过久,种子获得的氧气减少,则细胞呼吸方式发生转变,B正确;
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ATP,C正确;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利用酵母菌酿酒,D正确
【题文】12.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P~P~P
B.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植物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依靠线粒体产生的ATP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可以产生ATP,用于暗反应,这个阶段需要的能量则不是线粒体提供的,而且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也产生ATP,但是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
【题文】13.下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等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
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图B中的5、4、6相当于图A中的2
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D.图B中的7与图A中的2通透性不同
根据题干“a溶液浓度<
b溶液浓度,c为清水,”所以一段时间后装置2的液面高于装置1的液面,A正确;
图B细胞中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构成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的2半透膜,图B中6为细胞膜,7为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及8共同构成原生质层,B错误;
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上述图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应及时灌溉,C正确;
图B中的7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图A中的2则没有选择透过性,只要颗粒大小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过,D正确
【题文】
14.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和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答案】【知识点】D1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E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甲为有丝分裂中期,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丙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卵巢既可以发生有丝分裂也可以发生减数分裂,且图丙细胞质不均等分裂,B正确;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乙可以发生,图丙不会,C错误;
由于丙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才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D错误
【典型总结】特别提醒
1.三种变异的共同点: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都是可遗传变异,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2.三种变异的实质解读:
若把基因视为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点”,染色体视为点所在的“线段”,则基因突变——“点”的变化(点的质变,但数目不变);
基因重组——“点”的结合或交换(点的质与量均不变);
染色体变异——“线段”发生结构或数目的变化;
染色体结构变异——线段的部分片段增添、缺失、倒位、易位(点的质不变,数目和位置可能变化);
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线段增添、缺失或线段成倍增减(点的质不变、数目变化)。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
根据变异个体数量确定是否发生基因突变,如一群棕猴中出现一只白猴,一片红花植株中偶尔出现一株白花,即可确定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
若出现一定比例白猴或白花,则由于等位基因分离,配子经受精作用随机结合产生的,但该过程不叫基因重组。
4.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
异的判断:
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的产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未形成新的基因。
如图所示
【题文】15.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片流程为: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的看到染色体且随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的依据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答案】【知识点】D1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制片流程为: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的看到染色体但是看到的细胞均是死细胞,所以看不到动态变化,B错误;
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所以显微镜下只有少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C错误;
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所以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D错误
【题文】16.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较弱
B.种子成熟后期呼吸速率下降,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下降
C.种子干物质积累涉及多种植物激素的作用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答案】【知识点】C11细胞的代谢综合
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为20-30天,而呼吸作用比较强,A错误;
种子成熟后期呼吸速率下降,自由水下降,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上升,B错误;
植物生命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细胞呼吸速率下降干物质的合成减慢,D错误
【题文】17.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错误的是
A.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被抗原激活后的T细胞都能分泌多种蛋白质直接杀死病毒
病毒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A正确;
由于病毒发生了变异,可能导致致病能力不同,B正确;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
被抗原激活后的T细胞分泌的是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加强免疫过程的,但是不能直接杀死病毒,D错误
【题文】18.关于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鱼塘中的鱼类等生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C.塘泥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鱼类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有助于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知识点】K5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
人工高产鱼塘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人工投入的能量,A错误;
群落是指某区域全部生物,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但是鱼塘中的鱼类等生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不属于群落结构,B错误;
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均参与物质循环,C正确;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D错误
【思路点拨】该题主要考察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重点考察生态系统的功能
【题文】19.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
B.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
C.怀孕母亲缺碘时,C的分泌量会下降
D.C的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增加
【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A错误;
C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B正确;
缺碘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C正确;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属于负反馈,因此C的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增加,D正确
【题文】20.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高
B.如果图示为肝脏组织,则饱食后A端比B端葡萄糖浓度高
C.⑤中的小部分物质能被②吸收成为①
D.④中的某些物质可经A端进入⑤
【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图示A端为动脉端,B端为静脉端,饥饿时血糖低了,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低,A错误;
饱食后血液中葡萄糖增多,经过肝脏组织中,会合成肝糖原,所以A端比B端葡萄糖浓度高,B正确;
⑤为组织液中的小部分物质能被②淋巴毛细血管壁吸收成为①淋巴,C正确;
④血浆中的某些物质如氧气可经A端进入⑤组织液,D正确
【题文】21.下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和时间的关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
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入值的大小
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答案】【知识点】J2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种群增长率等于
-1,当
-1=0时,种群数量稳定不变,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当
-1小于0时,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1大于0时,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A错误;
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
-1大于0,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种内斗争变化趋势逐渐增强,B正确;
定入值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等,C错误;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出生率,D错误
【题文】22.下列有关小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可用样方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1/2K值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D.一定范围内的不同的小动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答案】【知识点】J4生物与环境综合
利用取样器取样方法随机扫取表层下面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物种丰富度,A错误;
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错误;
1/2K值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所以应在此之前及时控制蝗虫,C正确;
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D错误
【题文】23.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
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C.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小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3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4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和第四营养级,D错误
【题文】24.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②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植物激素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B.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①
D.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答案】【知识点】I1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只有琼脂块②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可能是受重力影响,且B为形态学下端,A为形态学上端,A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题文】25.某精原细胞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易位,则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可能为
①1/4②1/2③3/4④1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知识点】G2染色体变异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2与3移向一极,则产生的异常配子占1/2,若2与4移向一极,则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C正确
【题文】26.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R、r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
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豌豆淀粉含量高、吸水多涨大、呈圆粒是表现型
C.在a、b过程中能发生A—T、C—G碱基互补配对
D.参与b过程的tRNA有20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答案】【知识点】F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根据题意“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产生了新基因,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
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的性状,B正确;
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过程中发生A—U、C—G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
tRNA的种类有61种,D错误
【题文】27.研究人员在利用实验鼠进行的实验中,发现一种小核糖核酸—124a与脑神经和视网膜神经的形成有关。
进一步研究表明小核糖核酸—124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核糖核酸分子。
主要参与控制基因表达。
下列对小核糖核酸—124a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有关
B.可能通过与某些mRNA结合控制基因表达
C.一定不含有胸腺嘧啶,但可能含有尿嘧啶
D.在翻译过程中可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答案】【知识点】F4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综合
根据题干“小核糖核酸—124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核糖核酸分子。
主要参与控制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该物质参与控制基因表达所以可能与某些mRNA结合控制基因表达,B正确;
小核糖核酸—124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核糖核酸分子,即为RNA,所以一定不含有胸腺嘧啶,但可能含有尿嘧啶,C正确;
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mRNA,且该物质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RNA分子,D错误
【题文】28.下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已知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山东省 泰安市 届高三上 学期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