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docx
- 文档编号:1787172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3.59KB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docx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
【摘要】: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评价的首要标准就是它是否有“语文味”,但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多走在“语文味”的边缘,那么其缺失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产生这种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走在归家的路上?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语文味缺失回归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这一理念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
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们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他的这一定义显得比较质朴、率直,通俗而又不俗,但要与学生共享浓浓的“语文味”却非易事,多年来中学的语文教学大多走在它的边缘。
在此,笔者就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作些探究。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
由于中国具体的国情和教育体制本身的不完善等原因,中学的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一直徜徉在“向左走,向右走”的缺失中。
向右走
由于功利主义的大道其行,长期以来处于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育的本色。
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
“政治”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在建国初期乃至较长一段时期里,语文的政治功能曾经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从教学大纲到教学文本,无不体现出政治功利主义目的。
语文德育被越来越狭隘化,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全部内容。
而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特性的文学功能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少得可怜的文学教育又多半围绕政治来进行,语言表达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过多的是批判和揭露。
强权和政治使语文成为空壳,失去原味。
失去语文味的语文教育必然造成学生思想感情的严重贫血,也因此造成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
2、“考试”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推进,教育的改革也一直在进行着,从文本到教学方法等,都有所改进,语文教学一味政治化的导向有所改观,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语文教育曾一度陷入另一种误区:
无论是学生的教,还是老师的学,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
曾经有一段时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何为“名师”、“优秀教师”?
那就是对考试大纲吃得最透彻的,对应试技巧把握得最到位的,由此所教的学生取得了高分的。
何为优秀学生?
分最高的。
可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考分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在“语文味”了,教师的教大多为“灌输式”教,老师课堂上多是满堂灌,学生拼命的记笔记,然后死记硬背,语文的教学与学习,完全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
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异化。
向左走
语文教学近几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新课标实施以来,切实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教育思想、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均有所转变,也呈现了不少新气象,但是正如列宁所说的“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只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语文味”依然走在缺失的道路上。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比较突出:
“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好似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
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
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
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时却花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的讲了宇航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
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如果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
所以,语文教学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
2、“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这已成为事实。
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
特别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
但笔者认为要区别看待。
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人独钓寒江雪”所涵蕴的意境。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
所以多媒体得慎用,有些文章是适合用的,如《安塞腰鼓》一文因为学生对安塞上的腰鼓完全不知,运用多媒体可带领学生较早的进入文本。
而另外像《桃花源记》等文章笔者以为不必要,桃花源本身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完全可让学生自由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桃花源不是更好么?
除了以上几点,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还表现在另外很多方面。
如教师本意在于想提高学生素质,或者为了丰富课堂内容,于是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
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等等,这些都将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
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
所以,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回归
语文教学无非是处理三方面的关系:
文本、教师、学生,要使语文课堂大放异彩,就得从这三方面如手,处理好了这三方面的关系,那么“语文味”的大势已得矣。
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提倡“语文味”,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
语文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可以包容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维培育等教育内容,但这些不是它的“特性”或“特点”。
语文课应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
要净化语文课堂,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语文?
其实,早年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这一解释,是将“语文”定位于口头与书面这两种“语言”范畴的。
但是,“语言”本身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不论是从现代语言科学看,还是从心理科学看,研究语言不能不忽视与“语言”有着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言语”。
所以,净化语文课堂就似乎可以从“语言”和“言语”这两方面入手。
但是,根据“语言”和“言语”的理论,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在言语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活动。
所以,这么说来,“语文”的内涵就是指“言语”。
净化语文课堂主要可以从“言语”上去开刀。
人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
语文也同样,言语内容决定言语形式,言语形式为言语内容服务,两者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道统一”:
言语内容就是道,言语形式就是文,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偏废其一。
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如学习刘成章写的散文《安塞腰鼓》,绝不是为了记住“安塞腰鼓是怎样一种鼓?
这种鼓怎么打的?
姿势怎样?
”等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刘成章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安塞腰鼓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如何将黄土高原上男儿的激情淋漓尽致的宣泄出来,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些更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
由此来推断,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
“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统一的课堂。
让学生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言语能力。
做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文道统一”。
而其他一切与此无关的东西都该清除出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纯净化。
提倡“语文味”,还要提升教师素养
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
“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
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
所以,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要使语文课堂有语文味,教师可以走以下两条路“专业化道路”和“个性化道路”。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而要熏陶给学生,教师自身的文素养就要求就比较高。
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着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得课堂充满语文味,学生充满语文味恐怕更是难矣。
针对目前青年教师的现状,笔者想推崇一下古典文学。
经几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试看中国近代名人,哪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这对于他们清晰、严密地构建思想体系,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语文专业知识不仅仅是文学,还有诸如字、词、句、章等方面,语文教师如果老是读错拼音,写错字,讲解知识点错位等也是另人汗颜的。
此外,由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语文教师除了“专”外,还最好还是杂家,其知识构建中各方面的知识都最好都能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
而在杂的同时,还要能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新的动态,特别是学生做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如:
寒韩、郭敬明、满舟等,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与学生会形成“知识上的代沟”,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以致最终影响到课堂的味儿。
2、语文教师应该倡导“个性化”的教学。
我们说,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语文教师。
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是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教师的语文课也该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套用,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中。
如笔者听过有两个语文教师一男一女执教同一篇文章朱自清的《春》。
在授课过程中,男教师加强了教读的力度,男教师本身声音比较的浑厚纯熟,授课富于激情,于是课堂上表现出“凝练硬朗”即“阳刚”的特点。
而女教师则由于突出了情感教育和语感训练这两个环节,故教得回肠荡气而又丝丝入扣,表现出“醇厚细密”即“阴柔”的个人味。
教无定论,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堂凸显个人语文特色。
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
总之,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各方面都应尽量显示出其个人审美风貌。
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影响和吸引着学生。
无个人味的语文课,每个教师都照本宣科的教,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
一般的说这样的语文是缺乏“语文味”的。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更不必说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需求。
以上笔者主要从“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中学语文 教学 语文 缺失 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