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宇宙的未来》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786893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09KB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宇宙的未来》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宇宙的未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宇宙的未来》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宇宙的未来》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自读要求
1.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解说:
本文虽说是演讲录,但其实就是一篇科技论文,加上语言的欧化风格,要读懂全文并不容易,所以设置了第一个要求;生动、幽默是霍金的演讲风格,是其演讲独具魅力的原因之一,因此设置了第二个要求;本文是传播科学知识的演讲录,需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因此设置了第三个要求。
)
自读重难点
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解说:
这两点按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设计,顺应编辑的教材编排意图。
)
第一课时
【自读程序】
总的原则是:
多次自读,逐层领悟,逐个落实学习重点。
具体如下:
1.初读,总体感知。
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总体感知。
读后能用一句话简要地说出本文讲了什么。
明确:
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
或膨胀,或收缩。
2.再读,提炼要点。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细一些,边读边给课文分段,明确作者讲了几层意思,并提炼出要点。
提炼要点的方法是:
或者摘录文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明确:
要点依次为:
①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②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③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④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是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⑤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会发生。
3.三读,探究内涵。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更深入,能对某些语句的内涵进行分析,也能对作者的某个观点进行评析,或者对作者的整个科学思想进行阐述分析。
4.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可以在前三步之后综合进行,也可以在每一步(初读、再读、三读)之后分别进行。
对总体感知的情况、提炼要点的情况、探究内涵的情况依次进行交流讨论。
可以先在小组(前后桌为一组)内进行,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人参与全班交流。
(解说:
本自读程序力图体现学生的自读、自得、互动。
让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提高。
)
第二课时
【自读点拨】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
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的预言,然后过渡到自己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
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
”可“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所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本文专业性强,欧化语言明显,阅读起来非常吃力,难读、难懂。
高考试卷上的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只有三四段,考生读起来已经非常吃力,而这里却有整整26段,是前者的六七倍。
所以教学本文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但同时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导下去。
在引导过程中,可以将以下问题灵活地插入上面的“自读程序”中。
(特别是发现学生在“探究内涵”不够深入时。
)
1.作者在第8段中为什么说“即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为什么第10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
明确:
“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同样,“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2.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却“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明确:
因为前者是混沌的,不确定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3.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有何不同?
明确:
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
——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4.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关键是要弄清宇宙的什么问题?
明确:
“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其关键问题在于:
平均密度是多少。
”
5.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明确:
会有两种可能:
“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
”
(解说:
设计这些题目旨在让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由表及里,将自读引向深
入、准确。
)
第三课时
【自读思考】
1.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最多是“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似乎不足以使宇宙坍缩。
然而作者又指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
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是什么?
作者又举了哪两种假说,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
明确:
宇宙中存在暗物质“一个证据来自于螺旋星系”,“必须存在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引力吸引足以把这些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要不是引力吸引把星系抓到一起,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所以,在星系团中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以外必须存在额外的暗物质”。
作者为了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列举了两种假说,“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另一种是“极早期宇宙的暴涨理论”。
(解说: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
同样是探究文章的内涵,上面五个问题是宏观的,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这一个则是微观、细碎的,所以单独列在“自读思考”中。
)
2.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常常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事理。
下列两个比喻句各自说明了什么道理?
①“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
明确:
用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即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②“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
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
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生命。
”
明确:
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后,并不是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
(解说: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领会、学习作者善于用比喻来说理的技巧。
)
3.这篇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同时,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体现了演讲词的特点。
试举出三个例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
例如:
①“……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泻。
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这句话让人在笑声中悟到人类自身的某些缺陷和某些思维误区。
②“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
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
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这句话幽默中含着揶揄和讽刺,揭露了宗教预言师的荒谬,表现了对方屡测屡败却又想方设法自圆其说的尴尬与可笑。
③“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
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听众明知作者做的是科学的预言,和巫师他们完全不同,可作者却有意将自己降为他们的同类,一是说明自己恰好也有两种预测,二是顺势又对他们进行嘲讽。
这种智慧的表达既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气氛,又大大增加了自己与听众的亲和力。
(解说: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领会并学习作者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
)
4.下面这段话引自霍金2002年8月15日在浙江大学的公众演讲《膜的新奇世界》,读后请用其中的原句提炼本段的要点,并同课文做比较阅读,说说霍金在介绍深奥理论时喜欢采用什么方式来让听众听明白?
“按照我的意见,膜世界启始的更远为吸引人的解释是,它作为真空中的起伏而自发产生。
膜的产生有点像沸腾水中蒸气泡的形成。
水液体中包含亿万个H2O分子,它们在最靠近的邻居之间耦合,并且挤在一起。
当水被加热上去,分子运动得更加快,并且相互弹开。
这些碰撞偶然赋予分子如此高的速度,使得它们中的一群能摆脱它们的键,形成热水围绕着的蒸气小泡泡。
泡泡将以随机的方式长大或缩小,这时液体中来的更多的分子参与到蒸气中去,或者相反的过程。
大多数小蒸气泡将会重新塌缩成液体,但是有一些会长大到一定的临界尺度,超过该尺度泡泡几乎肯定会继续成长。
我们在沸腾时观察到的正是这些巨大的膨胀的泡泡。
”
明确:
这是迁移运用题。
体现本段要点的句子是“膜的产生有点像沸腾水中蒸气泡的形成。
”作者喜欢用比喻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说得通俗易懂。
5.课文中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你怎么看?
老师鼓励学生发表有创见的观点,只要态度科学,能自圆其说即可。
(解说:
设计该题旨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的人格,同时也培养独立的科学精神。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比如认为霍金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只是一种推测,无法得到证实,他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虽然都很伟大,但都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思想,缺少科学的实证,因此也都没能获得需要实证的诺贝尔奖。
其他科学家站在另外的角度来思考来假设,或许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发现。
所以青少年对霍金的观点可以学习,可以接受,但不能迷信,不能束缚自己的思维。
)
6.霍金的中国学生吴忠超教授这样介绍史蒂芬·霍金:
在相对论和引力论领域,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代表人物。
他的第一项工作是和彭罗斯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第二项工作是创立了黑洞物理理论,其中有黑洞的无毛定理和黑洞视界面积增加定理;第三项工作是研究极早期宇宙和宇宙的创生,其量子宇宙学使人们单独地从科学定律即能预言出宇宙中的一切。
而他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在他患卢伽雷病(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后的40年间所做的。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残疾科学家,但是像霍金这样残疾到这种程度的则绝无仅有——21岁就患病,几十年被禁锢在特制的轮椅上,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活动,不能讲话,与人交谈要靠计算机合成语言,有了新的想法也只能通过三个手指“敲击”进语言合成器里保存……可就是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人,却把研究的目标直指浩瀚的宇宙。
在《果壳中的宇宙》一书中,霍金引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里一句充满诗意的台词:
“我即使被关在果壳里,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这句台词形象地道出了霍金的崇高精神追求,使人们亲眼看到了“果壳”中的那个挑战命运的不屈的灵魂。
他曾说:
“只要有智慧和精神在,没有什么能打倒自己。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
”在少年霍金的心中,崇拜的不是歌星或球星,而是贝特朗·罗素,一位不知疲倦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那么你呢?
你怎么看待霍金?
十年前,一家青少年调查机构调查出我国中学生最崇拜的人物是歌星刘德华、影星刘晓庆、球星贝利,“三星高照”。
你又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解说:
科学和人文是教育的两大内容,学习本文可以增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设计了上题;而从作者霍金的身上,还能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因而设计了本题。
霍金的朋友曾这样感慨:
“可以相信,当他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那么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精神。
”教师可介绍霍金的生平,介绍霍金2002年8月来华刮起的“霍金旋风”,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霍金战胜自我、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宇宙的未来 新人 语文 必修 宇宙 未来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