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标注重大危险源要素一览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864927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23.89KB
重点标注重大危险源要素一览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重点标注重大危险源要素一览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标注重大危险源要素一览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周边堆载、重型车辆行走等造成施工荷载超过设计允许荷载值
不良地质气象
存在复杂地层、断层、岩溶、暗浜、软弱夹层、淤泥等不良地质现象
存在地下有毒气体(沼气、化工厂旧址)
区域水文地质
山区的山洪、泥石流及基坑附近的河道等
存在暗河道、承压水
施工质量
排桩墙、水平支撑体系、被动区加固体、土钉和锚杆等围护结构体系存在施工质量缺陷
竖向或水平向止水帷幕存在施工质量缺陷
基
坑工程
施工降、排水
施工降、排水措施不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
降水控制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
对山洪、基坑附近的河道、暗河道、承压水、废弃的地下管线等到没有制定外对性的技术措施
现场未配置应急电源或配置不能满足要求
施工工况
水平向、施工顺序(水平支撑体系与土方开挖施工顺序)不符合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存在未撑(或未全部撑)先挖现象
竖向、土方开挖工况不符合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存在超挖、水平支撑(包括锚杆、土钉等)或垫层施工不及时等现象
拆撑、换撑
拆撑、换撑的施工顺序、施工工况、施工方法不符合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基坑监测
没有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实施监测;
没有监测方案
监测的内容、数量、方法、精度要求、频率和报警值等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监测点布置不合理,不能全面反映基坑监测的基本要求;
重点监测对象未监测或监测不全面
现场未建立巡视检查制度,没有认真巡视检查
未对监测结果和巡视检查情况认真分析研究
信息化的施工
没有按照结果及时调整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盲目施工
对于监测报告、巡视检查中存在的较大问题,没有采取或没有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对基坑变形对周围环境的可能造成的影响(如污水管、自来水管破坏),没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临边防护及基坑人员下下通道
基坑内人员上下通道不满足应急疏散的基本要求
临边防护不符合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应急措施
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应急技术及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
应急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未有效落实
模板工程
模板支架的地基与基础
回填土没压实或压实不到位
回填土地基上未浇砼砼层或未设置垫板
支架立杆不直接落地
持力层结构不加固直接搭设模板支架
模板支架立杆、水平杆排布
方案中立杆、水平杆排布与实际结构不符
现场搭设的立杆、水平杆排布与方案不符
梁、板下构造节点
方案中的结构构件不齐全
方案中的结构节点不齐全
构造节点缺乏可操作性
现场不按方案搭设
模板支架构造措施
剪刀撑设置缺乏针对性或未设置竖向、水平剪刀撑
拉结点设置缺乏针对性
现场施工构造措施不符合方案和规范要求
门加与钢管扣件架的构造协调措施不到位
钢管、扣件、门架、可调托撑等支架搭设材料
钢管、扣件、门架、可调托撑进场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使用
扣件拧紧矩达不到规范40~65N.m的要求
作业人员资质
支架搭设人员未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管理规定》规定取得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柱、墙垂直模板
柱、墙水平拉结杆(对销螺杆)未经计算,设置数量偏少,或构造节点设置不合理
柱、墙未设置拉结固定或拉结固定点偏少
高宽比较大(3~5)的支模架
高宽比较大(3~5)的支模架体系未采取侧向稳固措施
后浇带支架
未对后浇带支架进行专项设计
未考虑连续施工对下层支架的影响
倾斜结构支架
方案编制及现场搭设时,未设置斜向支撑,支架在砼水平荷载不失稳
钢结构架
构造节点设计不到位
钢构件制作加工不符合规范要求
忽视钢结构架拆除技术措施
模板支架验收
模板工程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不健全,模板工程的验收处于无序状态
验收的程序、内容、方法不符合规范和方案要求
混凝土浇捣部署
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合理,造成模板支架偏心受荷,整体稳定性下降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柱与梁板混凝土未分二次浇捣
模板支架使用
模板支架超载使用,模板支架上集中堆放钢筋、模板等材料
模板支架悬挂起重设备,混凝土泵送管支设在模板支架上
高大模板支架监测
高大模板支架未制订监测方案,模板支架搭设、使用过程,支撑体系发生变形,地基发生沉陷未被及时发现
监测点布置不合理或监测点设置过少,监测频率过少
脚手架工程
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架体设计
未根据浇筑顺序不合理,造成模板支架偏心受荷,整体稳定性下降
未验算地基承载力或未明确地基基础的做法
未验算支撑架体的建筑结构的承载力
未协调地下室与上部结构、裙房与主高层结构施工阶段外脚手架的协调关系
架体基础施工
立杆基础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及规范的要求
附近沟槽施工作业破坏脚手架基础
材料
材料质量(钢管、扣件、连墙件、安全网等)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外架24米以下,材料不检测超过24米必须检测;
外架最高搭设50米,采用2/3的双立杆)
扣件螺栓拧紧矩达65N.m时,发生破坏
架体搭设参数
架体宽度、立杆间距、步距不符合专项施工要求(2.4.6错位)
搭设构造
连墙件数量、位置和做法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及规范的要求(转角1米,不应大于4米;
每4米设置一道,采用钢性45º
-60º
)
其他搭设构造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及规范的要求
架体防护
作业层脚手板未铺满、铺实
脚手架外防护不到位(安全网设置不到位)
脚手架与建筑物的内封闭不到位
脚手架的使用
超荷使用(不得)
拆除重要杆件(不得)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缺少防火措施
脚手架的拆除
拆除作业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及规范的要求
卸料时各构配件直接抛掷至地面
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搭设、拆除脚手架时,地面缺少防护措施
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搭拆作业
一次性搭设过高而未采取措施
上人通道、防护棚、饰料平台、承重支模架和脚手架混搭
作业人员
无证上岗
缺少安全技术交底,不能有效执行施工技术方案
违章作业
检查验收
未按照方案和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验收
未定期组织检查
型钢悬挑结构施工
(每挑不得超过20米,钢丝绳拉结,型钢采用焊接)
未根据建筑平面形态和尺寸实际排布架体立杆
转角、阳台凹凸及平面变化等部位的型钢悬挑梁布置缺乏针对性
未取得不利悬工况作为计算依据
型钢挑架构造节点设置不合理或未对构造节点进行计算
一次性悬挑高度过高
未对型钢悬挑梁下的建筑结构进行承载力计算
把钢丝绳、钢拉杆作为悬挑结构的受拉杆件进行悬挑的计算
型钢悬挑梁的选型及固定方法等不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
安装、拆除的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措施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及规范的要求,盲目施工
型钢悬挑梁平面布置数量、位置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求,设置随意
型钢悬挑梁构造节点设置的位置、做法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
现场实际怀况与方案有误差时,未及时修改方案,随意施工
使用的材料未按规定进行验收和抽检
卸料平台
落地式卸料平台
缺少专项施工方案或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
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搭设或搭设不规范
卸料平台与脚手架、支模架、垂直运输机械等混搭
平台简易不牢固、缺少防护措施
超荷载使用
悬挑式卸料平台
没有进行专项设计
钢平台制作不能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现场安装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平台吊装不规范
施工用电工程
供电系统
高压线附近作业,防护不够
变压器容量计算不足(5台,50KW)
供电系统未采用TN-S系统
进线电缆容量计算不足
自备发电机组电源与外电线路电源未人连锁保护
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未装同期装置
配电系统
(分箱一开,不得超30米,开一机3米)
接地与接零系统不符合规范要求
没有按规定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
漏电保护器选择不合理
配电房、配电箱内有杂物或易燃物品
配电箱防护等级不够
保护零线截面不够
绿/黄双色线作载流线使用
布线系统
(工作接地4欧,重复接地10欧,防雷装置接地30欧)
架空线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电缆未做相应保护和标识
埋地电缆未做相应的保护和标识
电缆老化、破损未及时处理
电缆布线凌乱
照明系统
(2.5米)
潮湿环境下没有使用安全电压照明(36度)
夜间施工,照明强度不够
用电设备
(通一、二根,不得使用倒顺开关)
用电设备不符合“一机一箱一闸一保护“的原则
可导电设备外壳未作保护接零
设备急停开关失效
设备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够,并未作相应的防护措施
重复接地不可靠
建筑起重机械
塔式起重机选型
塔机臂长选择长度不足
塔机起重力距选择不足
塔机起重量选择不足
塔机工作高度选择不足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与施工
未结合工程地质资料进行设计计算
塔机基础构造做法不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塔吊基础施工未采取基坑支护措施
基础施工质量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塔吊基础未设置沉降位移观测点
塔式起重机装拆方案
塔机吊臂与固定障碍物发生干涉未做防护处理
塔机吊臂及重物经过街道、房屋、高压线上空未做防护处理
装拆塔机人员未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管理规定》规定取得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装拆塔机人员未经过培训
塔式起重机装拆、升降塔过程
标准节螺栓拧紧力不足
标准节螺栓安装不全
标准节螺栓防松螺母未装
塔身上部自由端不规范
附墙安装不规范
顶升横梁、爬爪搁放不到位
塔式起重机安全装置
力矩限制器失效
起重量限制器失效
行程限位器失效
塔式起重机的检查验收
重要承载构件上的疲劳裂纹未查出
塔身连接螺栓松开未查出
起重钢丝绳及滑轮系统未仔细检查
重要安全保护装置失效未查出
防台风措施不到位
基础设计
未对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
未对地下室顶板结构进行承载力复验
基础及预埋件构造不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装拆施工升降机人员未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管理规定》规定取得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装拆施工升降机人员未经过培训
施工升降机按拆过程
限位开关安装不到位
出、滚轮调整不到位
对重轨道错位
标准节螺栓未紧固
安全保护装置
上限位失效
底笼门机电连锁开关失效
吊笼开窗开关失效
吊笼单门机电连锁开关失效
安全防坠器失效
对重钢丝绳防松开关失效
施工升降机使用过程
货用机违章载人
上下班时违章超载
起重吊装工程
起重机械选型
起吊重量、幅度、高度超出吊装机械的充许安全荷载
起重机械的稳定性与机动性不能满足吊装过程的安全性要求
进场作业的起重机械未按规定定期检验合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
机械设备缺陷及检修
机械设备的结构件出现疲劳裂纹或焊缝开裂
机械设备主要受力构件(支架、支梁、支腿等)产生较大塑性变形
设备安全装置不全
机械传动部位未加保护
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失效、裸导线未加屏蔽
吊钩疲劳破坏
未按规定对钢丝绳进行检验
场地道路及作业环境
未对吊装作业场地和起重机行驶道路地基进行验算
恶劣气候露天吊装作业
未深入调查吊装作业区周边环境
吊装作业过程
起重机支撑不稳定或者配重不平衡
冒险起吊不明重量或者粘(埋)地面(下)的吊物
起载或者斜拖起吊
双机抬吊时负荷分布不均
吊物临时固定不稳或翻转失稳
违反操作规程作业
操作人员
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吊装指挥人员缺乏现场指挥经验、指挥不规范或者错误
司机与指挥人员联络不畅或误解吊运信号
操作人员违章作业,或者安全意识淡薄、超载操作与疲劳操作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架体选型
没有选择经过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单位进行认证的产品
没有按有关规定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应的审查(备案)手续
架体用荷载和环境不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架体专项施工方案
未按建筑及结构设计文件合理布置机位
附着支撑结构不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架体升降中穿越塔吊(外用电梯)附墙装置,部份水平支撑桁架和钢管扣件构架必须拆除
架体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质量缺陷
架体安装误差
螺栓经磨损强度降低
架体封闭不严密
整体提升机构
提升机构可靠性降低
同步升降来协调
架体稳定措施
附着结构混凝土强度不足
预埋螺栓埋设点的位置偏差
附着装置数量不足
附着装置安装缺陷
安全装置
防坠落装置失效
防倾装置失效
同步预警失效
架体安装、验收、升降、拆除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中未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临时支撑架进行设计和计算
提升高度150m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未经过专家论证
按拆人员无证上岗,作业前未接受技术交底
架体安装完毕使用前未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架体进行检测
升降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未书面办理升降手续
升降过程中未实行统一指挥
架体使用
架体投入使用后超载或人为荷载过度集中,或擅自拆除架体构配件
使用过程中在架体外侧搭设料台,或利用架体进行支模等
维修保养差
建筑施工吊篮
产品选型
选用非标产品
选非专业生产厂家的配套配件
专项施工方案
悬挂机构的安装条件不满足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未对现场制作的悬挂构架进行设计和计算
未对放置悬挂机的主体结构或构件进行承载力或变形验算
环境
建筑物屋面空间狭小
支架支撑点处的结构强度不够
高压线附近作业、防护不够
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
风荷载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上施工
高空坠物伤人伤物
安装拆卸工况
安装单位无资质
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
违反装拆顺序
悬挂机构前支架支撑在女儿墙上、女儿墙外或建筑物挑檐边缘
配重块设置、固定等不规范
不同厂家的产品混装
结构件腐蚀严重、脱焊、开裂
吊篮安装完毕使用前,未由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对吊篮进行检测
限位装置失效
安全锁失效
使用工况
吊篮当垂直运输设备
违规使用吊篮
安全带系挂不符合要求
吊篮二次移位不作检测
吊篮重新启用不作检验
和命绳设置不合理
爆破拆除工程
爆破资质
爆破作业队伍没有爆破资质
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未对周围地上地下环境认真调研
未按施工顺序及爆破对象进行爆破计算
未编制爆破安全防护措施或爆破安全防护措施缺乏针对性
未编制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
爆炸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爆炸物品存储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现场爆破防护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现场爆破安全警戒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或警戒不到位
现场爆破施工顺序、爆破施工技术措施等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相关规范的要求
现场爆破应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配置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和现场实际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标注 重大 危险源 要素 一览表 报告